專訪中國駐韓大使邢海明:海外僑胞抗疫顯“大愛”作貢獻

<article>

中新社首爾3月26日電 題:專訪中國駐韓大使邢海明:海外僑胞抗疫顯“大愛”作貢獻

中新社記者 曾鼐

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指出,海外華僑華人既心繫祖(籍)國、也馳援“第二故鄉”,以“大愛”之舉促進中韓友好,為抗疫作出積極貢獻。

邢海明於今年1月底抵韓,履新後第一個重要工作即推動中韓合力抗疫。面對疫情,中韓在全球率先成立由外交部門牽頭,衛生、教育、海關、移民、民航等部門參與的聯防聯控合作機制,兩國分享信息經驗,民間守望相助。

當前,中國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韓國疫情發展放緩。在邢海明看來,中韓為國際社會樹立了跨國防疫合作的有效模式。

在這場跨國戰“疫”中,海外華僑華人作出積極貢獻。

作為近鄰,中韓間人員交往頻繁,在韓華僑華人逾90萬人。邢海明介紹,中國疫情嚴重時,旅韓僑胞籌集物資支持祖(籍)國,僅中國駐韓使館設立的抗擊疫情專用捐款賬戶,即收到8400多萬韓元捐款。

韓國疫情嚴重後,旅韓僑胞不僅配合當地政府防疫工作,還馳援“第二故鄉”,向疫情嚴重的大邱等地捐贈。“這是以大愛之舉促進中韓友好關係。”邢海明表示,向旅韓華僑華人的善舉表示衷心謝意和敬意。

針對近來有僑胞歸國不遵守防疫規定等行為,邢海明認為“是極個別現象”。他說,在韓中國公民因擔心疫情計劃回國的不多,基本都願意留在當地繼續正常生活,並願配合政府採取的各項防疫措施,未形成大規模回國潮。

截至目前,中國輸入性病例中無一例來自韓國,在韓確診的中國公民不足50人。邢海明表示,這表明中韓聯防聯控有效,民眾積極配合。

為保障海外華僑華人的正常生活,中國駐韓國大使館開啟“24小時戰時模式”,既保障領事證件服務等業務不中斷,也及時處置疫情期間領保協助案件,如協助在韓湖北籍遊客搭韓方包機返回武漢、協助滯留在塞班等第三地的中國公民經韓國轉機回國等。

針對近7萬名中國留學生的狀況,邢海明介紹,目前返回韓國的中國留學生約3.8萬人,大部分已解除隔離;他本人已向有中國留學生的全部200多所韓國高校校長致信,請校方對中國學生給予照顧。他說,考慮到部分留學生未加入韓國健康保險,無法從藥店購買平價口罩,使館正協調相關物資。

近來,新冠肺炎疫情在韓國等亞洲地區趨緩,但在美國、歐洲呈快速蔓延態勢,有個別政治人物發表汙名化中國等言論。

對此,邢海明稱,借疫情汙名化中國既不道德,也不負責,背後有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當前全球面臨的共同敵人只有一個,叫新冠病毒COVID-19”。

COVID-19是世衛組織對此病毒的正式命名。世衛組織多次表示,反對將任何病毒同特定國家、地區、種族、動物等掛鉤,反對利用病毒汙名化。

邢海明說,過去兩個多月,中國人民為全世界抗疫作出重要貢獻,得到國際社會充分肯定;個別政客利用疫情詆譭他國,不僅對本國防疫工作沒有幫助,更無益促進國際合作。

“無論是誰都應尊重事實和科學,停止借疫情政治化、汙名化的錯誤做法!”邢海明說。(完)

/<artic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