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釋前嫌!19-20賽季NBA最大恩怨化解!疫情讓大帝唐斯等長大成人

北京時間3月26日,76人中鋒喬爾-恩比德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對森林狼中鋒卡爾-安東尼-唐斯及其感染了新冠病毒病情危重的母親表示支持。

“兄弟,我們與你同在,我們會一直為你祈禱!!!”恩比德在推特上寫道。

冰釋前嫌!19-20賽季NBA最大恩怨化解!疫情讓大帝唐斯等長大成人

昨天唐斯通過社交媒體透露自己的母親染上新冠病毒,而且已經上了呼吸機,很多人都紛紛為其送上祝福,但恩比德的這篇推特仍然有著特別的意義。眾所周知,兩個人此前曾爆發過激烈的場上衝突,是聯盟中有名的一對冤家。

不過,生命重於籃球,疫情面前,每個人都獲得了成長。相信經歷過這樣一場災難,今後兩位天才中鋒定會盡釋前嫌,化敵為友,比以往更懂得尊重對手,珍視同場競技的緣分。

恩怨回顧

去年10月31日76人主場與森林狼之戰,比賽打到第三節,雙方當家球星在一次對位肉搏之後肝火上升,相互扭打在一起,雙雙被逐出場,成為NBA整個2019-20賽季最激烈的場上衝突。

事發時,第三節比賽剛剛近半,唐斯在右側持球準備單打本-西蒙斯,這個時候恩比德補防過來並造成唐斯出現傳球失誤。在雙方球員迅速開始攻防轉換的同時,恩比德和唐斯卻都留在後場,兩人的手臂仍相互糾纏,嘴裡也都念念有詞。

一向喜歡挑事的恩比德連續用手推了唐斯幾下,原本就因為大比分落後而有些氣惱的唐斯情緒失控,轉過身後直接揮拳打向恩比德。兩人立即扭打在一起並且倒在地上,雙方隊友馬上飛奔過來,盡力拉開二人。一時間,球場上陷入一片混亂。

唐斯看起來真的非常憤怒,在被好友本-西蒙斯死死抱住按在地上時,不停拍打地板,恨意難平。而爬起身來的恩比德則一臉狡獪,彷彿奸計得逞,甚至揚起手臂挑動現場觀眾集體鼓譟。慢鏡回放顯示,衝突中,恩比德甚至使出了“摳眼”的招數,也難怪唐斯那麼氣了。

冰釋前嫌!19-20賽季NBA最大恩怨化解!疫情讓大帝唐斯等長大成人

裁判經過簡單回看現場錄像,很快做出將二人雙雙驅逐出場的決定。但這場風波並未到此為止,賽後恩比德繼續在社交媒體上,曬出與唐斯對位的照片,並對對方大加嘲諷:

“偉大的團隊勝利!!!我是在獅群中長大的,可今晚卻有隻貓(cat,唐斯名字縮寫是KAT)想要撓我,笑死了。@吉米-巴特勒,我錯過了成為第三陣容一員的機會。我讓他媽媽豎起了中指。這是真正的家庭傳承!#FightNight #IAintNoBitch””

這篇推特,不僅包括了諧音梗,還利用前隊友巴特勒揭了唐斯的短(上賽季開始前巴特勒因與森林狼鬧矛盾,曾在訓練賽中帶領第三陣容擊敗過唐斯領銜的主力陣容)。而唐斯也不甘示弱,曬出恩比德季後賽被猛龍淘汰後大哭的圖片,寫道:“我可從來不慫,而你居然說自己是獅群中長大。”

恩比德很快回復了唐斯的推特,反唇相譏:“輸了20多分還在這裡大言不慚,這樣的小貓不忍直視。我哭是因為我對季後賽第二輪看得重,你居然還敢用這張照片,有本事你到了那個階段再來說我。哦,差點忘了,你還沒打進過季後賽第二輪,你根本不懂那種感覺。”

事後,NBA對兩人各打五十大板,唐斯和恩比德各被禁賽兩場,這也成為本賽季NBA因為球員衝突而開出的最重罰單。

疫情下的成長

恩比德和唐斯爆發衝突並非偶然,兩個人之前就曾因對抗而有過一些恩怨。在2017年12月13日的一場比賽中,恩比德拿到28分12個籃板8次助攻,率76人118-112加時擊敗森林狼。而唐斯本場比賽發揮不佳,16中6只得到19分。

賽後恩比德就曾在社交媒體上炫耀,並首次使用“小貓”一詞嘲諷唐斯:“這是喬爾-恩比德在明尼蘇達時的歐洲步上籃,最終我們在昨天晚上擊敗了這隻小貓咪。”兩個人因此爆發了一場口水戰,就此結下樑子。而在本賽季這場直接衝突過後,媒體更是將二人塑造成了一生之敵。

實際上,和恩比德結過樑子的NBA球員又何止唐斯一個。我們都知道,恩比德是一個非常喜歡挑事和噴垃圾話的球員,還經常在贏球后又去刺激對手。他的這種頑劣,也一直為人詬病。

不過,目前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不僅NBA被迫暫停比賽,還有無數民眾的生命健康遭到威脅。疫情當前,這些小打小鬧,小仇小怨,自然也無處容身。自從疫情爆發以來,恩比德也一改他玩世不恭的形象,一直積極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為社會作貢獻。

冰釋前嫌!19-20賽季NBA最大恩怨化解!疫情讓大帝唐斯等長大成人

就在昨天,恩比德剛剛宣佈捐贈50萬美元,用於新冠疫情的救助,同時想要幫助捲入76人減薪計劃的員工。而在隨後76人改變決定,不再要求員工減薪後,恩比德也第一時間發推,表示:

“在這個艱難的時刻,我很驕傲76人俱樂部收回了之前的決定,來了個180度大轉彎。讓我們把焦點放在戰勝這種冠狀病毒上面。讓我們負起責任,相信過程!!”

而唐斯,同樣在這次疫情爆發後有過慈善之舉。在3月16日,他曾通過社交媒體宣佈,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傳播而捐款10萬美元:

“梅奧醫學中心已經開始了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我希望我們可以更快、更高效地對抗病毒,而辦法就是要提高檢測的能力。因此,我將捐贈10萬美元,來幫助梅奧醫學中心提高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能力。感謝這裡的醫生和工作人員,你們是我們的英雄。”

“我們同在,讓我們保護好自己和身邊的人。”唐斯當時在社交媒體上寫道。

昨天,唐斯再次更新社交媒體,除了透露母親被感染的消息,更主要的目的是呼籲大家重視這次疫情。視頻中,唐斯表示:“我只想通過我的故事讓大家知道這次疫情是真的很嚴重,大家絕對不能輕視。請保持社交距離,保護好你身邊的人。這個疾病真的能致人死亡。我的家庭會不斷反抗,我們會戰勝病毒的。”

而恩比德今晨的推特,更是展現了他的風度和社會責任心,是一個男人真正成熟的表現。

不打不相識?

在NBA歷史上,不打不相識的故事不止一次發生。1998年季後賽首輪,尼克斯與熱火狹路相逢,在系列賽第四戰,爆發了NBA歷史上最有名的一場大混戰。當時兩位喬治城大學的校友帕特里克-尤因和阿朗佐-莫寧剛好各自領銜對陣雙方,莫寧拖著抱住他大腿的尼克斯主帥范甘迪走了好幾米的鏡頭,更是成為NBA名場面。

實際上,上世紀90年代末期,尼克斯和熱火一直都是NBA賽場上的死對頭,尤因和莫寧也連續四年在季後賽上演你死我活的激烈對抗,但這並不妨礙二人成為知交好友。

2000年夏天,尼克斯將他們曾經的金字招牌擺上貨架,莫寧就很為師兄抱不平,多次在公開場合批評尼克斯薄情寡義,卸磨殺驢。後來,莫寧被查出嚴重腎病,尤因更是直接飛去對方家中,慷慨地表示:“如果我的腎臟合適,就拿去用吧!”如此肝膽相照的兄弟情,在整個NBA的歷史上,也堪稱罕有。

冰釋前嫌!19-20賽季NBA最大恩怨化解!疫情讓大帝唐斯等長大成人

除了尤因和莫寧之外,NBA還有很多“不打不相識”的例子。J博士和拉里-伯德都是NBA歷史50大巨星成員,而他們倆曾在1984年的一場比賽中爆發過沖突。當時J博士被伯德的垃圾話惹怒,一把將對方撂倒,還給了對方一通組合拳,但後來,兩人化敵為友,私交甚好。

再比如查爾斯-巴克利和沙奎爾-奧尼爾,兩個人曾經在1999年的一場比賽當中因為爭搶卡位而爆發衝突,巴克利直接把球砸向奧尼爾,奧尼爾想要給巴克利一拳卻沒打到,反而被巴克利抱住大腿掀翻在地。兩個人退役之後雙雙轉戰解說臺,在節目中多次合作,還經常拿這段往事調侃,直到現在,兩個人都還是很好的朋友。

還有中國球迷無比熟悉的姚明和穆大叔,兩位傳奇中鋒當初在休城做隊友時相互尊重,既如兄弟,也像師徒,但你或許不知道,兩個人也曾有過一段恩怨。

當初姚明菜鳥賽季作客新澤西,當時效力於籃網的穆大叔想給這個名聲大噪的新人一個下馬威,曾經一個肘擊讓姚明在地上躺了幾分鐘。當時的穆大叔,或許並不瞭解眼前這個年輕人。後來成為隊友後,兩個人的感情迅速升溫,成為了一對非常好的朋友。

籃球是一項充滿對抗的體育運動,NBA又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職業籃球聯賽,在場上,球員各為其主抵死相搏並不奇怪,但這並不意味著這種敵意會一直延續到場外。而如果恩比德和唐斯不打不相識,最終成為好友,也不失為聯盟歷史上又一段佳話。

更新:唐斯父親也確認感染

就在本文截稿之前,據ESPN記者瑪麗卡-安德魯斯報道,唐斯的父親也已經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不過在經過幾天的住院治療後,恢復情況良好。

至此,唐斯一家感染新冠病毒的時間軸也大致出爐,希望唐斯能夠安然無恙:

2月25日,唐斯在社交媒體上發佈了一段視頻,透露自己的母親傑奎琳-科魯茲生病住院,情況危急,認為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併發症。視頻中,唐斯並未明確表示母親是否已經確診;

ESPN記者隨後從森林狼隊處得到證實,確認唐斯的母親感染了新冠病毒;

在這段長達6分鐘的視頻中,唐斯透露:在上週早些時候,自己被告知父母身體感到不舒服,他第一反應就是去醫院,但父母仍然決定先居家觀察;

冰釋前嫌!19-20賽季NBA最大恩怨化解!疫情讓大帝唐斯等長大成人

在家中觀察數天之後,唐斯父母的身體狀況沒有任何改善的跡象,於是唐斯堅定要求他們去醫院接受進一步的檢查;

按照唐斯的說法,母親在住院期間仍然沒有好轉:她的體溫從未低於103度(39.4攝氏度),服用退燒藥後可能降至101.9度(38.8度),但夜裡又立即回升。她很不舒服,肺部情況越來越差,咳得越來越厲害;

與此同時,唐斯父親的症狀則較為輕微,並且很快出院,居家隔離,等待新冠檢測結果。據一位和唐斯:家關係親近的消息源透露,唐斯父親恢復得很好;

據唐斯透露:母親最近幾天曾經感覺有些好轉,在母子二人的交談中,她也認為自己已經渡過難關。但之後情況又突然惡化,唐斯母親開始感到呼吸困難,醫生在進行詳細解釋後,給她帶了上呼吸機;

在病情加重後,唐斯的母親開始對所有事情感到困惑,唐斯一直努力鼓勵她,讓她保持積極心態,直到母親因為藥物反應而陷入昏迷;

直到現在,唐斯的母親仍未脫離危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