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不是五千年?

我們從小就聽到“中華上下五千年”的說法,但是不知道你有沒有仔細想過,為什麼是五千年呢?五千年是從哪兒開始算的呢?

“五千年”說法的來歷

其實,中國歷史五千年的說法,是近代才有的,而且與孫中山有著直接的聯繫。

1905年,孫中山創立了同盟會,這是我國第一個全國性質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1908年,同盟會陝西分會舉行了一次祖先祭奠活動。在這次祭奠中,黃帝第一次確定為中華民族的祖先。

中國歷史不是五千年?

確定了中華祖先,總要知道他距今有多少年的歷史吧。於是,辛亥革命後,在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時,曾通電各省,要求以黃帝紀元4609年為中華民國元年。

這個4609年是怎麼得出來的呢?這個準確的數字,據說來自《民報》。

《民報》作為一家報紙,又是如何推算出這個年份的呢?原來,北宋理學家邵雍在其所著的《皇極經世書》中推算,黃帝距今約有5000年的歷史。這樣的說法也被《民報》所採納。

中國歷史不是五千年?

可以想象,在經歷了鴉片戰爭等一系列西方國家對我們的摧殘後,當時的國民急需要一種團結奮進的力量。在這個過程也需要尋找一種文化認同和歷史氏族,從而凝聚起中華民族的魂魄。就這樣,中華歷史五千年的說法便流傳了下來。

關於“中國”起源的討論

關於中國歷史的起源,通常人們都會自然而然地想到,夏、商、週三代。畢竟從《史記》開始,就把三代王朝人認為華夏民族形成的重要時期。

不過,在歷史學上,對於“中國”的起源一直有爭論。一種聲音認為,按照歷史文獻學來看,有伏羲、女媧還有三皇五帝,這些都是中華民族起源的象徵。

中國歷史不是五千年?

另一種聲音,則堅持考古學的思想,認為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二里崗文化,這些才是中華民族,或者說“中國”概念的起源地。

前一種聲音,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得比較多。我們今天就來看看第二種說法。

在考古學家的眼中 ,非常注重信史、有文獻記載的發現。在前面提到的多種文化中,二里頭文化,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起源。

中國歷史不是五千年?

二里頭,在河南省洛陽市。這裡也是後來孕育出豐富的中國歷史文化的地方。不過,二里頭文化距今的歷史只有3800年到3500年,並沒有5000年那麼久。

二里頭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

要想研究中國的起源,首先需要明確的是,中國二字的含義。

如果說,我們要考察的是,具有政治實體概念的中國,那麼就得從形成了廣域王權國家開始算起。

何為廣域王權國家?簡單來說,就是說國家的形態已經形成,在其廣闊的領土內,可以實現控制。

中國歷史不是五千年?

由此來說,在廣域王權形成之前的社會,只能稱為是“before China”了。那麼,為什麼說從二里頭開始,有了廣域王權的國家概念呢?這就有二里頭在我國曆史的重要地位有關了。

從上個世紀50年開始,我國就有了對二里頭文化的考古。考古發現,在二里頭形成了我國最早的禮器群。“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青銅廣泛使用在祭祀中,表明此時國家已經形成。

中國歷史不是五千年?

不僅如此,在二里頭的考古中,也發現了中國最早的城市主幹道以及最早的中軸式宮殿群。在二里頭遺址中國,存在著一個東西長約360米,南北長約290米的宮殿。四方、中軸,這些都是“中國文化”的典型體現。雖然這座宮殿面積僅有紫禁城的1/7,但是它卻被認為是古代宮城的鼻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