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榮英雄一世,臨終卻犯了一個錯誤,最終為趙匡胤做了嫁衣

閣下何不隨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柴榮身為五代十國的一個雄主,文韜武略不輸於前人,胸中謀略自然也是不少。但是可惜的就是天妒英才,讓他年紀輕輕就龍馭賓天。如果不是他死得太早,那麼中原大地或許早就實現了統一。畢竟柴榮可是為數不多的敢主動向契丹發起進攻的君主,這樣的事情,自晚唐以來就沒有出現過了。


柴榮英雄一世,臨終卻犯了一個錯誤,最終為趙匡胤做了嫁衣

但是天妒英才,讓柴榮在三十九歲就去世了。但是呢?柴榮畢竟是皇帝,他去世了,那麼他的位子誰來接替呢?這對柴榮是一個很大的困擾。並非不是他沒有繼承人,而是他的兒子太小了。在柴榮去世的時候,他的兒子只有七歲,根本沒有獨立處理政務的能力。


柴榮英雄一世,臨終卻犯了一個錯誤,最終為趙匡胤做了嫁衣

其實這還不是最讓柴榮頭疼的問題,最讓柴榮頭疼的問題是後周的那些驕兵悍將。要知道他們連已經三十多柴榮都不怎麼服氣,否則柴榮也不會每次征戰都御駕親征了。柴榮能夠保證,在他活著的時候,那些人不會起別的心思。但是柴榮去世之後呢?誰還能壓得住他們。於是柴榮思前想後,還是和以前的規矩一樣,先是冊立皇后,然後又找了幾位自認為靠得住的大臣,讓他們來輔佐自己的兒子。


柴榮英雄一世,臨終卻犯了一個錯誤,最終為趙匡胤做了嫁衣

柴榮找的這幾位大臣之中,文有範質、王溥、魏仁浦。武將他選擇了趙匡胤,至於他為什麼會選擇趙匡胤呢?並不是因為趙匡胤能力強,在當時的確有比趙匡胤能力還強的武將,但是柴榮都不相信他們呀。一個是張永德,他是郭威的女婿。另一個是李重進,郭威的外甥。而柴榮是郭威的義子,按照道理來說柴榮應該是會選擇他們兩個,但是柴榮卻偏偏選擇了趙匡胤。


柴榮英雄一世,臨終卻犯了一個錯誤,最終為趙匡胤做了嫁衣

其實這並不是柴榮糊塗之舉,而是萬般無奈之下的最好最好做法了。稍微熟悉點宋史的人應該都知道“點檢作天子”的典故吧,而當時做“殿前都指揮使司大內都點檢”的人正是張永德。這樣柴榮怎麼還會相信他呢?而李重進更是不用說了,他早就因為郭威把皇位傳給柴榮而心生不滿了,柴榮更加不會讓她來輔佐自己的兒子了。

於是他就只能選擇趙匡胤了,畢竟趙匡胤也算是自己的一個親信了。從柴榮還沒當皇帝開始,趙匡胤就投靠了柴榮了,也算是柴榮的班底,於是柴榮就選擇了他。當然,柴榮也並不是完全的相信他,即使是他把張永德的“殿前都指揮使司大內都點檢”的職位交給趙匡胤。


柴榮英雄一世,臨終卻犯了一個錯誤,最終為趙匡胤做了嫁衣

做上了這個職位之後的趙匡胤才知道,這個職位有多不好做。雖然說他現在可以說是武將裡面的第一人了,但是他的頭上依舊還有三位大佬壓制著他。那就是咱們先前說到的柴榮找的三個文臣。如果說只是這樣,那也就算了,但是趙匡胤發現他還沒有軍權。也就是說他的這個職位差不多就是一個空頭職位,除了應急的時候,平時可是一點實權沒有。


柴榮英雄一世,臨終卻犯了一個錯誤,最終為趙匡胤做了嫁衣

為什麼呢?因為他手中的軍權早就被交到了另一個人的手中,這個人就是“侍衛馬步軍指揮使司”韓通的手中。韓通這個人一直是柴榮的親信,每次柴榮出征都會派他留守京城。由此就可以看出,柴榮是多麼地相信他。事實也證明了韓通的確沒有背叛柴榮,他在趙匡胤進入皇城之後還在抵抗,最終被趙匡胤殺死。

說實話,柴榮可以說把每一個環節都給算計到了極點。他覺得趙匡胤年齡太小,資質不深,在軍中的影響力也不大。就算是趙匡胤想反,那麼也需要時間,而這些時間足夠小皇帝成長起來了。就這樣,柴榮讓整個軍伍和政治互相牽制,不會影響運轉,但是也不會讓他們抱成團。不得不說,柴榮的確是偉大的。他的計策的確是很完美的,如果是別人,那麼可能還真如按照柴榮的佈置,無法掙脫。


柴榮英雄一世,臨終卻犯了一個錯誤,最終為趙匡胤做了嫁衣

但是柴榮卻沒有想到,他想要牽制的人可是趙匡胤啊。他低估了趙匡胤,他沒有想到趙匡胤年紀輕輕就已經收穫了一大批人的人心。他也沒有想到趙匡胤在軍中的威望有那麼高,他也沒想到,他找的那幾位“忠臣良將”只有一個韓通靠得住。

之後的情況,想必大家也都知道,那就是趙匡胤在陳橋驛來了一個“黃袍加身”在很無奈的情況下“被迫”當上了皇帝。開創了宋朝,史稱“宋太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