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描述李世民率軍統一天下時,與史實有多大出入?

勞倫斯602


具體歷史事件差別並不太大,具體到很多歷史人物就和真實歷史有出入了。比如羅成,正史上的原型是羅士信,以忠勇著稱,後死於平定劉黑闥的戰爭,和羅藝並無父子關係,屬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人;裴元慶父子的歷史原型是裴行儼父子,二人被迫投降王世充後謀反被殺;李元霸、宇文成都、雄闊海之流基本是虛構人物,秦叔寶和尉遲敬德都是頂尖級的武將,用現在流行的詞彙來講無異於單挑王的存在。李世民在李唐王朝統一天下的戰爭中立下許多汗馬功勞,但這並不能抹煞隱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功勳,只不過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舊唐書對李淵刻意弱化,對李建成刻意醜化,都是一種政治目的。瓦崗寨領袖李密在舊唐書是單獨列傳的,此人早年胸懷大志,英明神武,多謀善策,是推翻隋王朝的中堅力量。可惜最後連續犯了兩個巨大的軍事錯誤,以至功敗垂成,讓李唐摘了勝利果實。大家要了解那段歷史,不要讀演義,應以《舊唐書》,《大唐創業起居注》或者其他學者的專業論述為依據。


八目刀


隋唐演義》該劇講述北齊名將秦彝之子秦瓊(嚴屹寬飾)自小與程咬金(姜武飾)一起長大,憑藉一身武功被官府提拔為下級小官。某日,秦瓊在臨潼山遇到李淵被金蛇衛截殺,單槍匹馬救出了李淵全家。而後來到潞州由於受困不得不當鐧賣馬來維持生計,幸被單雄信得知加以接濟。

程咬金在長葉林劫奪了楊林四十八萬兩白銀皇綱。秦母大壽當天程咬金被抓,為搭救程咬金,賈柳店結拜的眾兄弟(賈家樓四十六友)策劃造反劫獄,機緣巧合程咬金做了瓦崗寨的首領混世魔王。隋煬帝(富大龍飾)去揚州看瓊花,瓦崗寨聯合其他起義軍匯聚在四明山意圖殺死隋煬帝,推翻大隋朝。隋煬帝為滅反王擺下銅旗陣。李世民(杜淳飾)因隋煬帝下旨調兵十萬前去守陣,被逼起兵造反。李密逃到瓦崗被眾人擁戴為主並稱魏王。隋煬帝被殺後。

魏王用玉璽換來蕭美娘,朝政日漸腐敗,瓦崗山上眾將作鳥獸散。秦瓊遂率程咬金、羅成(張翰飾)投於李世民麾下,屢立戰功,最終助李唐王朝平定天下。

《隋唐演義》,中國古代一部演繹歷史風雲、歌頌的經典傳奇英雄白話小說,講述隋朝覆滅與大唐建立的歷史,再現了那個風雲變幻、英雄輩出的歷史年代。

小說結合了歷史現實和人物事件傳說,對歷史上的人物和事件進行了虛構,當然為了情節的需要,增減讀者的閱讀慾望,鮮活人物形象,這樣設置也是無可厚非的。

隋煬帝楊廣,被描述為荒淫無道,只知道享受毫無作為的皇帝,隋朝的覆滅完全是因為他的暴虐成性而覆滅的,實際上他統軍滅陳、南平林邑、西吞吐谷渾,開科取士,三徵高句麗,開鑿大運河。

羅通,羅成,白馬銀槍,羅家槍法神出鬼沒,掛帥平定北漠,隨薛丁山西征,實際上是小說虛擬的人物,歷史上沒有這個人,父親羅成的原型也是隋末唐初羅士信,而羅士信二十三歲就戰死了,無子。

李元霸,母竇皇后,李淵第四子,李世民的四弟,人痴傻但力大無窮,晉陽宮比武,力挫天寶大將軍宇文成都,一戰成名。使雙錘,縱橫天下,實際上這是已唐高祖李淵第三子李玄霸為原型虛擬的人物,李玄霸去世,年僅十六歲。

蘇定方,小說中多以白臉長髯的奸臣面目出現,多是反面教材,在隋唐演義中,蘇定方將羅成引誘到淤泥河內,將其亂箭射殺。至此形象被彎曲,實際上蘇定方是一名傑出的將領,討伐東西突厥、平蔥嶺、夷百濟、伐高句麗,"滅東西突厥、百濟三國,皆生擒其主",史無前例地將唐朝的版圖向西開拓至中亞,向東延伸至朝鮮,國境直抵波斯。

歷史小說結合了現實和民間傳說,虛虛實實,所以在歷史人物中,我們可能有很多人被誤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