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人,都是有目標的人!”

“成功的人,都是有目標的人!”

Part1


有一個朋友畢業很久了,但還在糾結到底該做什麼工作。


他看到有人考了公務員,就覺得公務員不錯,安安穩穩又體面;聽到在一線城市企業工作的人能拿到月薪幾萬,他又動了出去闖蕩的心思;有人自己開小店做生意,過上了自由自在的老闆生活,他也覺得挺好。


畢業這幾年,他參加過公考,在公司上過班,還想著能開個什麼店;但是到現在什麼也沒有做到,只是被生活的渾流推著度過一年又一年。


沒有目標的生活似乎讓他陷入了無望的境地,不知道怎麼才能讓自己處境好起來。就好像一艘漂流在海上而沒有方向的船,隨波逐流著,飽受風雨的摧殘卻也沒有到達任何地方。


Part2


羅曼羅蘭說:“人生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明確目標。”有目標的人就有了前進的動力,會向著自己的目標一路前行,不畏艱難;而沒有目標的人永遠逃不出人生的荒蕪,沒有目標的努力也只是在蹉跎歲月。


德國法蘭克福有一位鉗工名叫漢斯季默,他從小就喜歡音樂入迷。當一名音樂大師是他最大的夢想,也是他要奮鬥一生的目標。


小時候,他因為家裡窮買不起昂貴的鋼琴,就自己用紙板製作了黑白鍵盤的模擬琴鍵。他把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練習了好多遍,而且手指還因此磨出了老繭。


直到後來,他自己作曲掙錢了才終於買了一架屬於自己的鋼琴,成為了好萊塢電影的主創人員。


他的生活處處圍繞著音樂,幾乎走火入魔。與戀人約會時,常常因為作曲而拋之腦後;幫妻子做飯時,不是把米飯蒸乾就是把麵條煮成粥;不論他走路或者乘坐地鐵,總忘不了在本子上記下即興的樂句,記錄下創作的素材;有時半夜醒來,也要打著手電寫下突然的靈感。


正是音樂大師這個目標的導航,讓他一步步接近自己的夢想。終於,在漢斯季默37歲生日的那天,以聞名於世的動畫片《獅子王》,榮獲了第六十七屆奧斯卡最佳音樂獎。


目標對人生有著巨大的導向作用。在目標的指引下,你自然會全神貫注去努力,不需要他人的監督。漢斯季默的成功即是如此。


“成功的人,都是有目標的人!”


Part3


哈佛大學曾做過一個關於目標對人生影響的跟蹤調查,對象是一群智力、學歷、環境等各方面都差不多的人。


調查結果發現: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有較模糊的目標,10%的人有清晰而短期的目標,只有3%的人有清晰而長期的目標。


25年的跟蹤結果發現:

3%有清晰而長期的目標的人,25年來幾乎不曾更改目標,始終朝著目標不懈努力。25年後他們幾乎都成為了社會各界的精英人士。


10%有清晰而短期的目標的人,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短期的目標不斷地被達成,生活狀態穩步上升。


60%有較模糊的目標的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他們能夠安穩地生活與工作,但似乎都沒什麼特別的成就。


27%沒有目標的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25年來生活過得不如意,常常失業,靠社會救濟,並報怨他人、報怨社會。


這些數據也告訴我們,有什麼樣的目標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不知道要去哪裡的人,哪裡也去不了,最後只能在芸芸眾生中失去了自己。


Part4


所以,我們應該給自己定下合理的人生目標。使其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讓每一天的努力都更有意義。而一個合理的目標,都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目標不要脫離實際。

有的人說,我給自己定個目標吧,明年當個主席。這當然是不可實現的。人需要給自己設定目標,但不是錯誤的;正確的目標才會指引我們不斷向前。


其次,目標要清晰。

有清晰的目標才能更好地實現,這就要求我們在設立目標時,要儘量地細化。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及長期目標


短期目標,即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的具像、現實和可操作的

清楚目標,被達成後能增強人信心;中期目標是隸屬於長期目標的子目標,是達成長期目標的一種中介目標;長期目標就是最終期望達到的結果


比如你現在還很迷茫,那就為自己定個目標。想象一下十年後你要過上什麼樣的生活,是更享受安穩還是想有事業的成就,亦或是擁有自己的店面。


確立大目標,才好確定找哪個方向的工作,然後再具體到如何做得更好。這樣從設立目標,切分目標到具體可實施,一步步做到便是成功。


比如有人想買一套房子,那就要去了解買房子需要那些材料手續,去了解房子的地段、價格;此外,還要為此存錢,可以設立目標一個月攢多少;然後,一邊攢錢一邊瞭解買房需求,再定期盤點資金,確定了就可以入手。


需要注意的是,目標有了之後,要付出持續不斷努力去實現目標,否則沒有行動的目標只是妄想。


“成功的人,都是有目標的人!”


Part5


人們一旦有了自己的前進目標,就會有無限的潛力與熱情。身上獨有的特性也被激發出來,會變得積極向上,會自覺地克服困難,努力實現目標。


如果你還沒有目標,馬上為自己設定一個吧,然後堅定地向著它出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