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上網課與到學校讀書各有什麼優缺點?

德魯克管理課堂


我57歲,女兒也29了,已經沒有還上學的小孩在身邊。為了完成這個任務,我花了三天時間,給我認識的中小學老師以及學生的父母,通過電話、微信進行深入的採訪。把他們的切身感受和心聲記錄下來,拓成此文。

在目前新冠疫情的形勢下,各地學校推遲開學,工廠延遲開工,人們足不出戶。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學”的政策,號召各地教育部門推廣實施。上網課就成為了最普遍、最重要的學習方法。網課是時代產生的新事物,它的出現是利、是弊,要經過實踐的檢驗才能得出結論。就目前而言,我們只能在老師、學生、家長三方面進行一些有益的探討。

一、老師當主播

也許沒有一個老師能料到,站了十幾年的講臺,現在竟然當了主播。許多老師沒有這方面的經驗,被迫拉“牛”上樹。採用線上教學工具和平臺,比如企業微信、超星學習通、微師等等。這些免費的服務平臺,可以實現多種線上教學。嘗試當主播,老師們不遺餘力地去摸索自己尚未熟悉的領域。有的老師在自己家裡,利用現有的條件――一塊花布建成的背景牆,用新買來的高清攝像頭、無聲鍵盤、耳麥等,搭起了網絡教堂。因為“業務”不太熟悉,光是一節課的錄播,反反覆覆地弄了好幾遍;因為不熟悉直播軟件,關了自己的耳麥還喋喋不休地講了一節課。老師是辛苦的,可以說比在學校上課要累得多。但是,這種辛苦和付出,得到學生的認可了嗎?總的來說,沒有。

二、學生當粉絲

粉絲是人們對崇拜者的尊敬、尊重,而產生的一種行為心理。作為“主播”的老師,粉絲可以說是遍天下了。然而這種粉絲的含金量有多少呢?就是說有多少是“鐵粉”?

縱觀網課,它的優點在於不受時間、地點的約束,通過音頻+視頻+文檔+文字的方式向學生傳輸教學內容,方便、快捷。而網課實際的效果卻不盡人意,一句話,學生不太樂意上網課。

第一、網課都是“炒舊飯”,沒有新的內容。

第二、線上教學,缺乏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第三、沒有學習氣氛,根本提不起興趣。

第四、基礎比較差的學生,聽網課很費力,容易產生厭學的心理。

……

儘管網課是為了讓學生們“停課不停學”的一種輔助教學,家長們也樂於讓孩子接受更多的教育。老師辛苦備課,艱難搞直播,千方百計討學生的喜歡,但學生並不領情。沒有老師的監督,網課算什麼。學霸說:還是西紅柿炒蛋,早懂了,先打一局遊戲再說;學童說:先炒西紅柿,還是先炒蛋,真的弄不懂,不如把遊戲打完。

網課對學生的自律性要求很高,這是大多數學生無法達到的,因此家長的協助與配合才顯得十分重要。

三、家長當監工

疫情害死很多人,也害慘了許多學生家長。不開學,不開工,足不出戶,家長撐不住就要瘋掉。天天在家帶孩子,心煩、苦悶無處說,加上孩子有時候不聽話。打不得,罵不得,教不聽,情緒近乎崩潰。2月中旬開始的網課,似乎讓孩子們有了一點可做的事情,但煩惱接踵而來。

有些家庭,歷來主張不讓孩子玩手機電腦。網課的出現,逼著孩子看手機,給孩子提供了玩遊戲的機會。孩子貪玩是天性,家長不可能時刻在身邊。加上有些家長復工了,更沒辦法對孩子實行監管。很多的家長光是在家帶孩子,幫助孩子上網課、做作業等都幾乎是精疲力盡了。小學的課程還可以湊合過去,中學的根本不行。沒有老師的直接教學,家長根本無力當老師,孩子也很難有好的學習效果。

不少家長認為,網課除了節省一點接送孩子的時間外,沒有什麼大的優點。不象在學校,老師跟學生面對面地教學,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甚至嘻哈打鬧,都是一種能耳濡目染的學習環境,一種讓學生感同身受的學習氛圍。。

網課是特殊時期產生的特殊教學手段,與在學校上課相比,它的不足之處是顯而易見的。這是疫情之下“停課不停學”的教學延伸,相信過不了多久,我們將戰勝病魔,讓孩子重回學校的大課堂。

解放老師!

解放家長!

解放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