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流行“填坑”,坑塘都填平蓋房,老農卻說早晚會後悔,為啥?

新大風歌


導讀:以前在農村有很多,泥塘,堰口,水井,等古老的印記。這些印記記錄了村民的智慧,上一輩都喜歡在這些有水的地方撒歡,捉螃蟹,摸王八,玩的不亦樂乎。但是,隨著開發商的介入,這些地方,全部被抹平,成了房子。



對於"填坑"蓋房。老農說早晚要後悔,為啥?我談談個人的看法:


首先,這些有水的地方叫"地球之腎",可以很好的緩解地表水的上漲,與及時的退去,及時補充地下水,防止土壤乾旱,及時灌溉,提高作物水肥。在缺水的時候,給人們提供方便。我們村至今還保留著兩口井,沒有 填。以備不時之需。記得07年,下大雪,水管都被凍住,無法飲水。於是就去大集體留下的水井挑水洗菜做飯,取水喂牲口。現在,那井口被保護的很好,任何人買那塊地開發。首先一條,不能破壞水井。

其次,像有些地方有水的堰口,被人買去建房子,要花很大的成本,天然形成的堰口,要挖大腳一丈多深的大腳,才能承的住,上面蓋五層樓。光拍地下水都愁了好久的誰。房子做好後,一遇到悶熱要下雨的天氣,往往會有很重的潮溼,一樓根本無法放東西,易受潮。

最後,老農說後悔,有他的道理。過分的開發,早晚會為自己的愚蠢買單。與其過分的開發,還不如做成養生公園,讓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