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目前一線城市房價可能跌到2萬,二線5000,縣城2000,怎麼樣?

房先生說點事


一線城市房價降到了兩萬,二線城市降到8000,做夢了是嗎?不過話又說回來,現在就有,所有一線城市七環以外的房價,應該都在兩萬左右,嘿嘿,二線城市的五環以外,應該是8000左右,縣城的五環以外應該也有2000塊的房子,不過據說都是小產權的居多,或者是宅基地,嘿嘿。

經濟是有規律的,不是臆想出來,全世界的經濟規律都是一樣的,房價和經濟增長是同步的,所有的發達國家,包括,歐美,日本都是一樣,所以我們也不例外,經濟一直在增長,房價能退回去,這豈不成了笑話,呵呵,告訴大家,所有經濟發達的地區,房價還會再次增長,包括城市群以及周邊,一二線城市周邊,經濟發達的地區,一定是人口聚集的重災區,未來這些地方,房價還會增長,我們要拭目以待,對不對?國內哪些地方經濟發達?他們的房價是什麼樣子?看看是不是成比例?

未來的房子,為什麼說有可能是,白菜價,這說的是部分的房子,或者說一些舊的房子,人都是跟著時代走的,比如說40年,你的兒孫,還會要不要住你現在的房子,我覺得懸,為什麼?因為他們那個時候有他們對,房子的感覺,設計,認知,他們對房子要求,比我們先進多了,那個時候,我們現在住的這些舊房,的確應該是白菜價,現在的日本就是這樣,新房和舊房價格相差十倍,很正常。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關於投資購房,還有什麼其他的疑問可以隨時關注公眾號『樂福居』回覆關鍵詞,這裡會有一系列關於購房的一些小常識,最後祝你們全家幸福,安享樂居。



樂福居


這夢做的醒不來了吧?

就說縣城吧,房價跌到兩千,你是怎麼想出來的?

我記得我們縣城房價兩千多的時候,工人月工資平均不過就一千多,集團企業中高層領導工資也不過兩千多;手藝人50一天的工資樣子;一拖拉機黃沙估計一噸多,才十幾塊錢,當時的地價我不太清楚。另外,消費方面,買個豬肉幾塊錢已經,一碗餛飩三塊錢!

現在呢?當地工人平均工資,至少四五千,車間隨便一個基層領導工資都過萬,三班倒計件工人工資過萬的到處是!手藝人工資300一天打底!黃沙現在300一噸你拿到麼?豬肉都26範圍了!

再說了,地皮地面均價都要幾千,商品房不翻倍銷售坐等賠本?

現在那樣原料物價不飛漲啊,加上鈔票在貶值,所以還是認清形勢吧,降應該會適當降一些,但是別做夢。

至少,我們蘇州地區,這輩子估計都不可能出現了!


逆流家長


這種可能性基本等於0!

一線城市包括四個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和廣州。我們就以這四個城市的二手房數據來分析,因為相比一手房,二手房更真實地反映了當地的樓市情況。

根據安居客數據,2020年2月份,北京3月二手房均價 58431 元/m²,上海3月份二手房均價為51618 元/m²,廣州3月二手房均價 32107 元/m²,深圳3月二手房均價 55233 元/m²。

從以上看出,北京、上海、深圳二手房均價已經過5萬了,廣州均價3萬多,跌到2萬是什麼概念呢?意味著北上深跌去60%多,廣州跌去近40%,這種情況大家覺得可能發生嗎?

如果這種情況真的發生的話,那麼,會有大批“房奴“斷供,會有無數家庭破產,畢竟當前房子還是國人的最主要資產配置。進而,導致銀行壞賬增多,引發金融危機。

我國的樓市不是完全的商品市場,受政策影響很大,有國家政策在託底,可以說,這種情況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實上 ,我國目前的城鎮化水平和發達國家比,還有很大的差距,而一線城市在就業、教育、醫療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吸引了大批年輕人才流入,有這些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託底,一線城市的房子具有稀缺性,想跌到2萬是不可能的。

可能有人會說北上廣深的房價太高了,事實上,國際上主要城市,比如紐約、倫敦、孟買、新加坡等,房價無一不“高高在上”。

至於二線城市跌到5000,同樣沒可能的。目前我國的二線城市包括30個城市,名單見下圖:

這30個城市中 ,房價差別不一,最貴的廈門,二手房均價3.6萬/㎡,最低的房價也在萬元左右,想讓這些城市跌到5000,明顯是不可能的!

至於全國2000多個縣城,房價差別很大,從兩三千到上萬多的都有,跌到2000,在個別縣城個別樓盤也許能實現,但是總體上來說也是不可能的,畢竟建造成本擺在那裡。

綜上所述,“一線城市房價跌到2萬,二線5000,縣城2000”這種可能性基本等於0!

事實上,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無論什麼時代,買房子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不能一味看空,如果是剛需的話,房子該買還得買的,畢竟房子相對於通膨來說,還是比較保值的。


李中東


一線買的起的已買了,現在還能買的起只會是想撿漏的炒房者了,跌到二萬會考慮。二線5000差不多,縣城2000是正道。國家出臺房產稅才能控制住房價。


龍飛兒


賣房人希望漲,買房人希望跌,這都是主觀願望。主觀是改變不了客觀事實,疫情造成的災難,的確可以改變房價,這是客觀存在的。一線′城市均價掉到二萬,這只是買房人的主觀想法。有的說疫情過後大漲,這只是賣房人的主觀意識。房市大漲大跌都不存在。

此次疫情樓市波動下跌,只能是高的離譜的一線城市或三四線城市,及五六線城市的縣城。

一線城市下跌是消泡沫,二線城市房價只能穩價,三四線城市有跌,五六線城市會跌幅有點大。

整個樓市暴漲根本不存在,暴跌的可能性也沒有。


書香萬年好


現在的房價是一線城市6萬,二線城市2萬,普通縣城8000。有人斷言,房價會跌到一線2萬,二線城市5000,普通縣城2000。這是真的嗎?

房價面臨著很多不利的因素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很多房企的銷售陷入了休克狀態。這種情況下,房企的現金流壓力就一下子增大了。今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各大房企有5000億元的到期債券需要償還。如果沒有銷售,銀行的貸款是需要還,到期的債券是需要還的,這樣如果沒有足夠現金流的房企壓力會越來越大。因此,現在恆大通過網上賣房,公開透明的打折的方式,也是為了求自救而已。

2020年人們的收入大大受到影響,住房意願進一步降低。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人們真的在反思買那麼多房子有必要嗎?國家倡導房主減租,減輕租房者的壓力。如果不減租,肯定會落得埋怨,如果減租,銀行貸款也沒有辦法償還。房子夠住就好,正如國家所說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甚至有的人急需用錢,想賣房都賣不出去。

2020年棚改計劃即將完成。過五年我們通過棚改計劃努力實現1億人落戶城鎮,很多棚改計劃是通過貨幣化安置執行。結果造成了大量的房子超前需求。加上棚改建好的房子回遷安置,房子的需求透支,供給卻增加了。

出生人口越來越少,我國的老齡化趨勢越來越嚴重。從2016年開始,我國的出生人口有1786萬人下降到1462萬人,死亡人口卻有977萬人增加到998萬,2020年幾乎鐵定要突破1000萬。在未來7~8年的時間裡,我國的出生人口會不斷下降,人口頂峰即將到來。房子仍然在保持著一定的速度建設,這種情況下,真正買房的剛需會越來越少。


所以,有些人判斷未來房價肯定會腰斬,甚至更低。

現在的房價是以穩為主

2020年,國家通過兩次降準釋放約10500億流動性。同時通過逆回購和中期借貸便利釋放1.2萬億中短期資金。既刺激了經濟發展需求,也緩解了市場上資金的缺乏。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是國家對房價的基本定調。2017~2019年期間,各地通過數百次的調控政策有效限制住了房價的增長,很多地區的房價長期保持不變。這就是穩定的基調。當房價下跌的時候,由於因城施策,地方政府可以通過各種放鬆限購的方式來刺激需求。所以,保持房價穩定還是非常容易的。


我們都知道大家的收入年年都在增長,是很少人關注增長速度有多高。比如2018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增長11%,扣除物價因素增長8.7%;城鎮私營單位社平工資增長8.3%,扣除物價因素增長6.1%。房價增長都是包含了物價因素的。

大中型城市,正在出臺各種優惠落戶政策刺激孩子們在這些地方落戶,很多地方實行的是零門檻。杭州、深圳等地還出臺了落戶獎勵政策,在杭州就業或自主創業的本科生,一年可以領到1萬元的生活補貼,碩士生3萬,博士生5萬。我們平時關注的房價都是城市的房價,或者說一二三線城市的房價,這些城市大多都具有吸引力,會有新注入人口的房價支撐。2019年城鎮常住人口比上年末增加1706萬人,鄉村常住人口減少1239萬人。但是鄉村常住人口55162萬人。

所以,各種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對沖的情況下,房價肯定還是以穩定為主的。


暖心人社


題:有人說目前一線城市房價可能跌到2萬,二線5000,縣城2000,怎麼樣?

答:您好,我是“樓市觀察”,一名近30年銀行和基金行業工作經驗,並長期致力於房地產行業宏觀研究的金融業人士,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 我的觀點是:題主提到的這種“可能”是永遠不可能的。良藥苦口,希望讀者能夠耐心的看完我的回答。

下面,我就我的觀點理由簡要闡述如下:

首先,貨幣增發推動物價上漲,房產價格也不例外。


1、自2000年至2019年9月末,市場貨幣流通總量M2從13.249萬億增加到195萬億,也就相當於全國的鈔票擴張了接近15倍。

貨幣的增發推動了這20年的物價上漲,房產價格也水漲船高,漲價幅度與貨幣增髮量或張倍數差不多。

以經濟發展情況在山東居中的淄博為例。2000年淄博五區三縣中,大多數區縣房價不過600-800元/平;而如今,房價則在8500-10000元層次上的樓盤比比皆是。我們分別取中位數比較,目前房價則是2000年的13.21倍。

由此可見,物價、房價上漲,貨幣增發是主要推動因素。

2、那麼,未來貨幣會不會持續增發呢?

從經濟學角度,溫和通貨膨脹有利於經濟發展,通貨緊縮才是經濟的致命命門。所以說,任何一個國家中,溫和通脹與貨幣增發都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

從現實角度,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世界各國貨幣大量增發刺激經濟復甦;這次又受到新冠疫情蔓延的衝擊,以美國為代表的世界各國大幅降息,甚至利率為零,有的已經是負利率,再次開動的印鈔機必然促使全球貨幣總量大幅擴張。即使我們國家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不動搖,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輸入型通貨膨脹也不可避免。因為我們外貿中出口多少貨物,換回多少外匯,就必須對應發行多少人民幣。

所以,貨幣增發、通貨膨脹無法避免,物價上漲是必然趨勢。作為重要抗通脹工具的房產會是例外嗎?答案只有一個,不會。

其次,假如未來如題主問題所說“一線城市房價可能跌到2萬,二線5000,縣城2000”成為現實,我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呢?

我們還是講個中庸之道,定位二線城市討論。從全國50個典型城市中,二線城市我們選擇2019年上半年房價收入比排名第19位的蘇州為例。

今天是2020年3月26日,“安某客”APP上網查蘇州平均二手房房價為20074元。最近三年蘇州的平均房價走勢如下圖:

這兒我們按就低原則取近三年最低價1.53萬元/平、平均購房面積90平米測算。也就是說,假設近三年內所有買房的購房業主都是1.53萬/平買的房,購房總價款為137.71萬元;其中首付款均按照30%比例繳納,則其首付款為41.31萬元,70%比例按揭貸款為96.4萬元。一般情況講,購房業主貸款期限20-25年之間的話,到期總計需償還本息168萬元左右。

如果如題主所說,房價跌至每平米5000元,這時候房屋價值為45萬元。

試問,即使不考慮房價暴跌、房地產行業崩潰以及由此帶來的上下游30餘個產業不振導致的老百姓失業、降薪而支付能力下降因素,您會按時供貸,償還銀行168萬元保住價值僅有45萬元的房子嗎?

於是,一系列的後果出現了。百姓大面積斷供導致銀行不良貸款蜂擁出現,金融業危在旦夕(其實應該已是破產),銀行失去對實體經濟的輸血能力,最終導致經濟推倒重來。

那時候,老百姓的生活將是哀鴻遍野,一代人的一生就在困苦中度過了。

第三、“房住不炒”、“穩地價穩房價”將有效遏制房價大跌和經濟硬著陸。


國家“房住不炒”、“穩地價穩房價”政策就是為了穩住房價,讓時間慢慢推高居民財產性收入和實際購買力。讓房價穩住,等待收入的提高,使較高的房價收入比慢慢降下來。

我們必須明白,調控政策不僅僅會遏制房價大漲,適時的時候,也會控制房價大跌,穩定房價才是國家的調控目標。

如此,才能把經濟逐漸推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來,才能實現我們國家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才能讓我們老百姓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我國的“制度優勢”是世界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相提並論的。

所以,我們相信,房價不會大跌暴跌。


總結:

無論從我國的“制度優勢”角度,還是全球貨幣增發因素,抑或是為了我們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考慮,不要期待出現題主所說的情況,也絕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如果您覺得回答有用,請點擊一下“關注”好嗎?


樓市觀察新媒體


華爾街的預測是全球資產減值10%,股票現在少了20萬億美元,大宗商品少了5萬億美元,你覺得房產會跌一半?我估計最多跌個10%,要知道二戰也就讓全世界資產減值30%。


每天都這樣啊


[職難癌]為你解答,有人說目前一線城市房價可能跌倒2萬,二線5000,縣城2000,怎麼樣?

這要是真的,房子肯定被搶瘋了啊,大家都知道這些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但還是有很多人即使每天早起晚歸,省吃儉用,依然沒有一個安身立命的避身所,到處租房子住到處搬家,還有到處的房奴等等而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就更不用說了,也不至於多少年如一日的在奔波在各個大城市裡賣命上班掙錢,依然沒有歸屬感,所以說,如果疫情導致房價暴跌,一般這種階層的人可能會最先去下訂單了,但這種情況目前來是非常不可能的。

雖說由於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蔓延和擴散,美元跌落,美國的股票,基金也沒能倖免,但是這都只是國外的一些金融方面的一些影響,尤指美國。再說說國內,的確,疫情會對經濟和房價有一定的影響,但缺不足以改變樓市的整體方向,2003年的非典,國土資源局還出臺了一些土地供應收緊等一系列遏制措施,但依然沒有能夠阻止樓市的突飛猛進,況且再看看我們目前的市場環境,比2003年的市場環境更加的穩定,因此說,房價暴跌到2萬,二線5000,縣城2000,基本是不可能的,這次新冠疫情只是推遲了樓市的小陽春僅此而已,而且試想一下樓市的成本在哪兒擺著呢,再跌也不會有多少跌幅的。

感謝閱讀,職難癌:多年職場經驗,專門解答職場疑難雜症,助您輕鬆玩職場、輕鬆職場提升。


職難癌


首先,我可以判定,未來幾年,一線城市房價都沒有可能跌到2萬,二線5000,縣城2000的水平,這是對於房地產市場無知的表現。

打個比方,現在的牛奶已經3塊錢一包,十年期我還是一個窮學生的時候,超市的牛奶是一元錢一包,你覺得同樣包裝同樣類型的牛奶會降到一元的價格嗎?物價的上漲,更多是一個普遍性的概念,十多年的時間裡,不僅僅是物價在上漲,我們的工資收入也實現了大幅的上漲。

從2009年到2019年,我國的GDP實現了翻番,從34.8萬億增長到99萬億,這其中的貢獻來自於各個產業的發展,其中房地產行業對國民經濟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第二,我國現在是房住不炒,但是房價仍會有上漲的空間,但是將出現比較大的分化。

最近幾年,經過一輪喧囂的貨幣化棚改之後,全國各地房價均出現一定程度的上漲。但是相比而言,我國城鎮化水平仍有提升的空間。人均住房面積和發達國家有著很大的差距,生活條件改善的需求依然很大。

同時,各省各類城市之間的房價也會出現巨大的分化。人口流入較多、產業發展較好的一線城市,在供需上仍然難以平衡,並且房價有足夠堅實的基礎。而產業落後、人口流失的地方,房價則會持續低迷,比如鶴崗這樣五萬買套房的城市。

按照問題的說法,一線城市房價可能跌到2萬,二線5000,縣城2000,其實更多是痴人說夢。要知道,現在一線城市的房屋均價應5-6萬左右,如果下跌到2萬,不僅僅是房地產行業的崩塌,銀行體系也會大幅影響。

結論,問題說的幼稚,基本上不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