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頻繁辭職:輕則承受經濟壓力,重則毀掉自己一生

2015年河南一位中學女教師的“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的辭職信,為職場人士提供了一個絕佳的辭職藉口。

請不要頻繁辭職:輕則承受經濟壓力,重則毀掉自己一生

於此我想就幾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聊聊一個話題:辭職須謹慎,特別不要輕易裸辭。

工作當然是一個考驗人耐心的,日久天長的日復一日的循環,即使對每個人的折磨,同時也是每個人自我成長的過程。

凡事往好的方向多想想,多給自己幾個假設。

  1. 假如沒這份工作,我白天肯定不能在辦公室免費吹空調,晚上也可能睡大街,所以我還是努力做好每件事情吧。
  2. 假如沒這份工作,我年邁的父母不知道又要愁白多少頭髮,更糟糕的是要每日日曬雨淋去掙少得可憐的生活費,只為減輕我的經濟壓力。所以,感恩當下的這份工作吧,努力幹吧!
  3. ……

之後,再問自己兩個現實的問題,不要逃避。

  1. 我的積蓄能支撐多久不工作?
  2. 我的能力真的能讓我隨時可以找一份比當下更好的工作麼?

如果上面兩個問題的答案很不幸都是“否”,那我建議你要謹慎甚至不能辭職,至於裸辭念頭你就更沒有資格產生。

要知道:世界那麼大,去哪都一樣!抓住當下去努力地一點點進步才是最佳的選擇!

請不要頻繁辭職:輕則承受經濟壓力,重則毀掉自己一生

在這裡說一個不是那麼正能量的真實案例。

還是我在之前文章中提到的那位能力與責任都超強的同事,他的職場經歷其實比大部分的人都豐富多彩。

大學本科學的專業是與計算機風馬牛不相及,畢業那年又碰到到全球金融危機而找工作艱難。陰差陽錯進了一家小的軟件公司,被分派去客戶現場做項目實施工作,從此走上了IT職業生涯。

憑藉自己努力與專研,很快熟悉工作所需的技能與業務知識,並且這種積極主動贏得了上司與客戶的認可,最終被選為留駐客戶現場負責整個項目的運作。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也伴隨著自我感覺的能力增長,心開始蠢蠢欲動。在與公司協商漲工資而獲得200元漲幅答覆後,沒什麼再能阻擋其離職的決心。

從網上刷新簡歷、面試、收到Offer整個流程不到2周。這為他今後的頻繁換工作埋下了潛在的伏筆:給了他自己隨時可以找一份比當下更好工作的錯覺。

請不要頻繁辭職:輕則承受經濟壓力,重則毀掉自己一生

第二份工作是一年期項目型的,由於感覺並不如當初自己期望的那麼美好,所以項目到期後他拒絕了公司安排其他項目而選擇離職,來到了第三家公司。

好在這兩次的跳槽都是騎驢看馬找到的,所以他未曾感受到前面說的兩點問題。

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他自身眼界、思維模式並未真正跟上,但總在找些更好的心卻愈發強烈,對當下的工作總是那麼地不滿意。

2015年大數據風潮湧動時離開第三家公司,去了一家大數據創業公司做研發總監。以前一直埋頭技術的人要開始應對不只是技術層面的事情,他也開始讓自己嘗試改變,譬如安慰下屬、應對同級別同事或領導、彙報工作也慢慢學會強調成績等。

請不要頻繁辭職:輕則承受經濟壓力,重則毀掉自己一生

可是這次的改變其實對他來說並不是好事。

想踩風口的第三家公司最終死在了風口上,他被迫離職了。由於這段經歷,錯以為自己今後的工作職位應該往“領導”方向找,導致的結果就是近半年時間都在找工作,最終去得還是一家勞務派遣公司,做得還是那種底層職位。

這半年沒收入的日子,承受著經濟壓力的同時還得不停違心告訴父母自己在工作,同時自己的信心一直遭受一次次的打擊。導致的後果就是他今後走上了不停更換工作的糟糕循環中,至今收入不穩定,職場中還是一個底層崗位。

請不要頻繁辭職:輕則承受經濟壓力,重則毀掉自己一生


所以,請好好珍惜自己當下的工作,不要輕易去想辭職,而應該去想如何做得更好的同時讓自己成長。杜絕去打開頻繁辭職的潘多拉魔盒,因為最終會毀掉你的職業生涯,進而毀掉你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