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疫情中,對哪個行業影響較大?旅遊還是餐飲?

西北煤化工信息


整體影響比較大的,就屬餐飲行業了,有國家納稅損失,有老闆損失,員工工資損失,地區消費損失,家庭花銷損失。


一家小龍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這次疫情,帶來的影響將波及到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只要你還在地球上生存。


如果說首當其衝的,肯定是餐飲和旅遊,還有商業,金融市場,外貿,教育培訓等行業,餐飲是基本的民生消費,上下游關聯著很多產業,牽一髮而動全身,旅遊屬於精神消費,文旅產業這幾年蓬勃興起,正處在蒸蒸日上的階段。


所以說題主說的,對哪個行業影響較大,其實沒有可比性,就像多米洛骨牌倒了,誰能倖存?


可能有些人,不痛不癢的會說,跟我有啥關係呢?我又沒有實體,沒有創業,誤傷不到我,可別這麼冷漠,如果把社會比喻成一臺機器,機器能夠正常運轉,就是因為每個零件都是完好的,任何一個部位出問題,機器都無法轉動。


再說的白點,如果實體經濟出了問題,經濟陷大蕭條了,物價不會上漲嗎?你的那點錢還值錢嗎?那個時候,首先觸及到的將是底層勞動者和中產階級的利益,而這個社會大多數又都是普通老百姓。


所以說啊,每個人要有命運共同體的觀念,不管是餐飲,還是旅遊,都是社會經濟的重要環節,受到的影響沒有誰大誰小,這段日子,都是最難熬的至暗時刻。


至於黑暗時刻到底能不能過去,叫交給上天吧。


以上是麥兜君的分享,希望給大家有參考作用。喜歡作品記得點個贊,或者轉發出去讓更多需要的人看到,您的鼓勵就是麥兜君前進的動力。讓我們在人生的旅途,分享美食美景,一路同行,謝謝喜歡,感謝觀看,感恩分享。

麥小麥逛吃逛吃


首先我們來聊下餐飲行業

民以食為天,作為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餐飲業在這次疫情期間所受的影響尤為嚴重。

春節期間本應是餐飲業的黃金時期,不僅各種聚會十分火爆,利潤豐厚的年夜飯也是各家餐企主打的重頭戲。

但今年的情況卻大為不同,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自己做飯,另一方面,各地也陸續出臺了餐企停業的規定,於是,指著年夜飯大賺一筆的計劃變為泡影,而原本火爆的春節小高峰也隨之消失,整個餐飲業陷入了癱瘓。

再加上大多數餐企之前已經儲備了大量食材,員工也都做好了備戰春節的準備,相應的成本已經產生,突發的疫情,讓各大餐企的老闆們猝不及防,損失慘重。

餐飲界老將,西貝創始人賈國龍此前就直言道:“目前最大的壓力還是養人啊,2萬多人,1萬多人在宿舍,1萬多人在家。一個月發工資就得1.56個億,如果兩個月、三個月那得多少?時間短了行,時間長了咱也扛不住啊。”

數據方面,從恆大研究院的報告來看,僅在春節七天內,疫情就已對餐飲行業零售額造成5000億元左右的損失,中國飯店協會最新發布的報告也顯示,即便疫情能夠在3月份控制住,餐飲行業全年的損失也將超過1.3萬億。

這次疫情,對中國幾百萬家餐飲企業,數千萬餐飲人來說,是一場嚴峻的考驗。



其次我們來談談旅遊行業

和餐飲行業相比,或許旅遊業的損失更慘。

每年的春節期間,也是旅遊行業黃金時期。根據文旅部公佈的數據,2019年春節期間,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

但今年春節旅遊業基本算是凍結了,受疫情衝擊,全國A級以上的景區基本上都已關閉,傳統旺季可謂是顆粒無收,再加上各地文娛項目的叫停,人們也陸續中止了出行的計劃。

而與旅遊相關的景區服務、酒店分包、機票分包等行業,也都呈現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態勢。

一份酒店行業的抽樣調查顯示,春節期間,全國各大酒店入住率下滑了80%,部分酒店入住率甚至不足4%。原本就不太好做的酒店、民宿,恐怕也會在2020年迎來一次新的洗牌。

此外,由於旅遊行業是一個對環境非常敏感的行業,其受影響週期要明顯長於餐飲企業,即便疫情消失後的短時間內,民眾的出遊熱情仍然不會高漲,預計對於旅遊業的影響至少持續半年以上。

17年前的非典,旅遊行業曾力破僵局,成為率先恢復的行業之一,這一次,我們也期待著旅遊業儘早解凍,再現繁榮。


2003年非典時間,政府迅速拿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全力應對,此次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是大概率事件。風雨共擔,向光而行,疫情之下,各個行業環環相扣,誰也不能獨善其身。企業是民生之本,背後是數以萬計的家庭。




愛鬧騰的小c


您好,我是三農故事匯。關於您說的這次疫情對餐飲和旅遊業哪個影響大的問題,個人以下觀點。

旅遊和餐飲這兩個行業都是在本次疫情中影響最大的兩個行業,可謂是沒有最傷害,只有更傷害。如果非要比較出一個傷害最大的話,我的理解是旅遊業。

1、從停業時間比較,旅遊業要比餐飲業停業時間長。餐飲業從停業到允許送外面,再到可以開門營業,營業時間要長於旅遊業。

2、從剛需方面比較。餐飲業可以說是剛需,吃是衣食住行人生存的四大要素之一。除了居家廚房和單位食堂,餐飲業就是出差等流動人口吃的剛需保障。旅遊可以說是人類生存品質的增值品,提高幸福指數的。當我們面對疫情的時候,生存是第一,品質次之。所以從剛需方面比旅遊業要比餐飲業影響大些。

3、伴隨著復工復產餐飲業也陸續開業,因為只要復工復產,人就得吃飯。關鍵時候人可以不旅遊,但是不能不吃飯。所以從營業時間比較旅遊業比餐飲業影響大些。

4、其他方面的因素。例如

疫情期間國家雖然對餐飲業也是高壓管制狀態,但是對對蔬菜方面的政策多少會影響餐飲業。但是疫情期間旅遊業還是高壓管制狀態。

綜上所述疫情期間旅遊業要比餐飲業影響要大。以上只是個人觀點,可能總結的不夠全面,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三農故事匯


感覺對 旅遊業 會更大些,各大景區都關門,人們都足不出戶,旅行社沒法運轉; 至於餐飲 人雖然少些,但是疫情管控松的地方,可以送外賣自提,至少可以營業一部分。


傑少之


這次疫情是災難。是災難各行各業都要受影響!旅遊與餐飲屬於同類項,胞兄弟。是這次"肺冠病毒"受害的重災區。因為這次防災的一個關健詞是"不聚結,拒野味"所以這兩個行業沒有"人流量"想必這兩個月經營慘淡!硬要說哪一個影響更大:我的回答是餐飲行業!因為沒有旅遊消費哪裡有那麼多餐飲消費。因為"病從口入"所以絕大部分人願意自給自足!


海洋9335119278193


肯定是旅遊,雖然餐飲同樣不好過,但餐飲不全靠節假日,旅遊就必須是節假日才火爆,今年疫情正好發生在春節,而春節假期最長,影響可想而知。



阿海博文


旅遊為0
餐飲為0
疫情對餐飲,旅遊影響都比較大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740345a694143669c3fe4102154d194\

楚鄂波仔


不好說哪個大,只能說挺起精神加油幹,其實國家損失最大。現在各行各業基本都復工復產了,在國家各項政策扶持下,勤勞的中國人會把過去的時間追回來,把損失降到最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