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血緣信任到去中介化|碼鏈網絡或將重構社會信任

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碼鏈生態網絡正在快速的崛起,或將走出一個與互聯網相似的發展路徑。我們知道,早期的互聯網經歷了爆發式的增長,在25年的發展歷程中經歷了兩次泡沫,但即便在泡沫中也誕生了目前國內排名非常靠前的互聯網企業。

當前的碼鏈體系是數字經濟時代的底層網絡架構,而碼鏈的應用也才剛剛開始。我們在對比了互聯網和碼鏈網絡後發現可以通過歷史信息對照法,去搜尋碼鏈當前的一些應用場景,在互聯網時代是如何發展的,從而得到啟發,去進行創新。

從血緣信任到去中介化|碼鏈網絡或將重構社會信任

事實上,碼鏈作為信息平臺、結算平臺、信任協議、事實機器和世界賬本,可以在金融網絡、數字經濟、存證平臺、數字身份和確權工具等方面充分發揮優勢。這意味著碼鏈物聯網絡將正式開啟價值互聯網時代,未來的數十年,或可以通過碼鏈網絡找到無數的創業機會。

碼鏈的新一代網絡通信技術所處的階段類似與早期的互聯網,雖然數字經濟和電子商務師兩個概念,但其衍生出的模式與電商亦有頗多相似之處。當年互聯網在改變人們消費方式時受到的挑戰正是協作碼鏈人正在面對的,新生事物在一開始的時候都是趴在地上的,但碼鏈作為時代的發展趨勢,未來必將會迎來起飛的機會。所以現在是進入碼鏈生態的最好機會。

我們知道,人類社會發展到互聯網社會,歷經了五代協議,而基於二維碼“掃一掃”的碼鏈網絡真正實現了點對點、個人對個人,不再需要任何中間人。通過對合約的編程實現了完全的去中介化,並且通過智能合約進一步降低了建立信任、簽訂合同、作出擔保的各種成本,正式將信任協議升級到了第六代。

第一代信任協議是血緣關係,信任只存在家庭成員或部落成員之間,其餘的人概不信任。這時,信任協議是血緣關係。第二代信任協議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在趕集時人們互不認識也不信任,交易時也概不賒欠。這時,大家的信任協議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第三代信任協議是商業信譽,當生意做久了,信譽好的賣家在給到樣品後,買家也會先付錢後收貨。第四代信任協議是商業合同,雙方靠簽署買賣合同進行信任擔保,現代市場經濟基本都是圍繞合同展開的,出現問題有跡可循。第五代信任協議是互聯網平臺,進入互聯網時代後,協議又發生了變化。無論是個人去網購平臺購物,還是公司之間進行B2B交易,都由互聯網平臺為雙方擔保,並同時對雙方賬目和物品進行確認,出現問題也會協調處理。第六代信任協議則是碼鏈網絡,自徐蔚先生提出碼鏈思想以來,在互聯網平臺基礎上,將信任協議再次升級,實現了完全的去中介化。

碼鏈網絡作為新一代信任協議的特點,是點對點、個人對個人,不需要任何中介。也可以說,碼鏈是一種促進人與人之間合作的社會技術,它看起來替代了公司合同和互聯網平臺,但實際上,它更像是經濟學裡面講的“看不見的手”。不同的是,市場經濟是一種人類觀念,而碼鏈是由新一代的信息技術和參與者形成的網絡。

此外,碼鏈網絡進一步降低了建立信任、簽訂合同、做出擔保的各種成本。通過碼鏈,免除了人工介入的成本,成本將降至原來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