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什麼樣的形態叫做“黃金坑”,可以提前做出判斷嗎?

淡淡禪風


股市裡的投資者,經常會說一句話:“機會都是跌出來的。”沒錯,在股票的實盤操作中,很多較好的抄底機會,的確都是跌出來的。

一些股票,當股價跌去一部分,隨後就迎來暴力反彈甚至是主升浪行情;也有一些股票,股價跌去一大截,不但止跌企穩都不會出現,還越跌越深。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大的反差?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隱身在各股票裡面的莊家是否已經出局。

①:下跌之後就暴力反彈甚至迎來主升浪行情的股票,100%都是主力介入較深的個股,在大盤或外圍環境不太樂觀的情況下,莊家藉機跟隨主流趨勢製造恐慌氣氛,砸低股價,把個股裡面持股不堅定的投資者全部清洗出局,為隨後的拉昇掃除拋壓障礙。

②:一些股票,出現下跌之後,股價跌了橫,橫了再跌,看似止跌的K線,卻一直止不住下跌的勢頭,股價兵敗如山倒。這類股票,最直接而簡單的理由就是莊家已經全身而退,即使手裡剩下少部分未處理的籌碼,那也是用於最後砸盤的,莊家的這一部分籌碼,持倉成本為負值。

③:在恐慌氣氛下,中小散戶互相踐踏,但有一些關鍵價位,往往被投資者視為“支撐位”,比如說某條均線之類,而莊家手裡的剩餘籌碼,就是用來砸穿這些關鍵價位,徹底摧毀持股者的信心,讓持股的中小散戶繼續互相踐踏。

弄清楚了以上三點,什麼形態的坑是“黃金坑”也就一目瞭然了。既然是挖坑,那必須是莊家的重要底倉還沒有拋售兌現利潤,此時莊家挖坑的目的,是清洗跟風盤和獲利盤,順便洗出那些早已心力憔悴的套牢盤,為自己隨後的拉昇掃清障礙。這種挖坑現象,表現在圖表之上是前期已經明顯有莊家建倉,但股價未出現大幅的拉昇,在股價回頭下跌時明顯縮量,並且是縮量迅速,這樣挖出來的坑,就是“黃金坑”。當股價出現止跌企穩甚至回頭向上,行情隨之一觸即發。

相反,當股價前期出現過一波甚至是多波段的上漲,並且上漲幅度較大,在股價拉昇後的高位或相對高位,有莊家明顯的出貨痕跡(高位放量或長期橫盤),隨後股價出現的下跌,那就不是挖坑了,即使在某一均線或價位出現止跌,那也不是“黃金坑”,是跌破關鍵價位的回抽確認,也是莊家在拖延時間慢慢清理手中的剩餘籌碼。這種情況的下跌,什麼時候是底,誰也不知道,因為沒有了主力資金看護的股價,它可以橫盤,可以下跌,但絕對不會上漲。

所以,判斷莊家是不是挖坑,挖出來的坑是不是“黃金坑”,唯一的判斷依據就是莊家的重要底倉是不是還留在該股裡面,體現在圖表上,就是看成交量。注意,這是唯一可信的,也是自己可以把握的判斷依據。至於圖表上表現出來的K線形態,不論它是V形底、倒頭肩底、圓弧底還是W底,這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莊家還隱身在個股裡,並且還未換手兌現利潤。


吹沙見金


“黃金坑”又稱“散兵坑”,是主力的一種洗盤手法,指個股經過長時間平臺構築底部,主力在確定拉昇前,借市場回調或利空因素完成一次快速的下殺,最後洗出或套牢橫盤區的跟風籌碼,以減少拉昇的壓力,然後反手做多快速重回前期平臺後,一波上漲行情就此展開,在K線圖形上形成一個類似坑狀的圖形,根據強弱大小分為“V”型、“U”型、“圓弧”型。


“黃金坑”形態特徵:

1、股價下跌趨勢的衰竭並完成轉勢,由空頭趨勢進入多頭趨勢,處於築底階段或一波上升中途的盤整階段,中長均線有逐步收窄粘合跡象;

2、“黃金坑”期的成交量對比前個上漲的波段或盤整區間有明顯萎縮,突破坑上沿時成交量明顯放大;

3、股價經過短期快速下跌後出現類如長下影的K線止跌信號,並快速回升;

4、在探底過程中容易出現大陰線向下破位的可能,但能回補破位陰線後反彈回升,完成挖坑動作;

5、黃金坑的築底時間不宜過長,修復時間越短、力度越大越有效,否則容易形成調整中繼;

6、股價回探到中長期均線處所形成的黃金坑最具有含金量,例如中長均線有王者的55日、144日、233日,股價回探至55日、144日、233日會產生不同系統的黃金坑。

“黃金坑”買點有兩處:1、挖坑低點後最小量的K線止跌位;2、回升到黃金坑的上沿位置。


“黃金坑”注意事項:

1、看大勢才能賺大錢,股價須完成轉勢或處於轉勢初期,這是一個重要前提,出現過一段的上漲幅度確定上漲趨勢,而處於上升趨勢更佳;

2、黃金坑無量下跌的空間不能超過股價前期上漲幅度的一半位置,比例過大,容易夭折且向上爆發力減弱;

3、黃金坑前股價上升通道的時間跨度延伸越久,說明主力籌碼越充分,出現後“黃金坑”上升空間越大,回原有上升趨勢的時間不宜過長,時間過長,爆發力往往會減弱;

4、坑底成交非常小,但股價回升時成交量放大,快速回升預示爆發力更強,脫離坑底的拉昇速度快是為了減少搶籌碼的成本。

最後任何技術方法都是提高勝算概率,沒趨勢的走勢很難有賺錢機會,風險控制、保本第一、圖表代表一切、順勢待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有不全之處希望多總結和交流,內容未經允許不許隨意轉載!

我是跑贏大盤的王者,打字很累,最近評論點贊很少,希望各位朋友多多動動小手,您的評論點贊就是最大的理解與支持。


跑贏大盤的王者


“黃金坑”並不能算股市中的標準術語,而是一些技術派人士創造出來的詞彙,其概念也並不標準,總體上表達的意思為:股指或股票下跌週期較長,在估值偏低及底部形態逐漸形成的情況下,再次遭受市場突然性打壓導致股價大跌,或者估值明顯偏低情況下逐漸形成底部。在技術形態上多呈現單邊起跳、V型、U型底或鍋底型等形態。由於這些股票的價值被嚴重低估,所以投資者買入後未來獲利較為豐厚,因此這些底部形態又被冠以“黃金坑”的名義。




如上圖,上證指數週線上所標註的位置,為去年行情的最低區域週期所形成的形態,後期行情出現單邊起跳形態,這個底部就可以稱為黃金坑。

由於黃金坑技術形態具有二個重要特點,一是股票估值明顯偏低的情況下再次遭受打壓,會形成明顯的價值窪地,這往往是市場的最後誘空行為,之後股票上漲速率較快,幅度可期,這是股票長期超賣後迴歸合理價值的必然結果;二是一些股票長期超賣是市場主力刻意壓低價格逐步吸納的原因形成的,底部形態堅實,之後容易出現U型或鍋型的反轉,後市容易形成強勢格局。

黃金坑的核心是價值窪地,表現是主力吸納充分,主力籌碼鎖定較為集中。在主力吸籌的末期,量能會在底部明顯放大或有持續增量,這種情況下容易形成所謂的黃金坑。

但是市場的技術派對所謂黃金坑的研究並不嚴謹,所以這種選股技術實用性並不是很強,往往還具有滯後性,容易出現馬後炮,因為大多時候都在技術形態走出後,你才會判斷出它是一個黃金坑。

對於黃金坑的判斷要點無非四點,第一是正確估值,第二是籌碼集中度,第三是資金增量,第四技術週期充分。而這四點其實也是股票底部判斷的通用方法。


馨月說財經


所謂的“黃金坑”就是在K線圖上有一段時間的下跌,然後再緩慢的反彈上漲。在K線形態上好像有個“坑”一樣,這樣的圖形被人冠以“黃金坑”的名字。意思就是說這樣的K線圖形意味著後市往往能夠有暴漲行情。

難道這是真的嗎?我都嚇得拔劍四顧心茫然了。。。誰敢和我搶黃金坑,我就和誰急眼。這不是在搶錢嗎?這麼大的賺錢天機怎麼洩露了!

實際上股市中類似“黃金坑”這樣的形態描述詞太多了。什麼“鑽石底”、“紅三兵”、“多方炮”、“主力成本”。。。。但沒有一個真的能保證在熊市中也好用的。

這些所謂的超級形態只有在牛市才會起到作用。在熊市中按照上面這些形態去操作往往死得會很慘。

有的股民會說:這些形態如果能在牛市起作用,也很好啊!

那麼我想問——在牛市中哪個形態會不起作用呢?哪個形態過後會不上漲呢?

很顯然真正能夠讓人賺錢的是牛市,而不是這些技術形態!只要是牛市來了,閉眼追入大漲的板塊的股票都能賺錢!


孟可的思想空間


股市的黃金坑就如同戰場上的戰壕,跨過戰壕,就拿下了陣地。跨過股市黃金坑,股價通常會發起猛攻,走出主升浪行情。所謂“黃金坑”,意思就是主力挖下的價格坑裡的籌碼很金貴,是主力要收集的最後一批籌碼,收集完也就吃飽了,主力要幹事情了。

黃金坑形成及機理是主力經過相當長一段時間震盪收集籌碼,股價橫向震盪整理,籌碼收集效果不理想。主力為了快速完成籌碼收集動作,以中陰或長陰K線向下破位,做出出貨的架勢,讓不明真相的散戶產生恐慌情緒。散戶擔心股價還會大跌,害怕資金大幅回撤,於是拋出籌碼。主力一邊收集籌碼,一邊控制股價下跌,迫使更多散戶拋出持股。當主力認為籌碼收集得差不多的時候,會快速拉昇股價。股價下跌,之後又回升,形成一個如同坑道的K線形態,這就是黃金坑。

黃金坑有幾個特徵,識別這些特徵,就能判別是不是黃金坑。

1、價格坑下對應的是量能坑,也就是說在坑的底部,量能是萎縮的。也就是說,量坑通常伴隨價坑存在。

2、股價破位下跌有突然性,也就是說股價本來走的好好的,甚至好像要向上突破的跡象,然股價突然破位下跌,讓人意想不到。

3、股價止跌時,會出現長下影的止跌K線。

4、出現長下影的止跌K線之後,股價不會再創新低。

5、股價止跌企穩後,會在短時間內將股價拉上去,回到破位下跌時的位置。

黃金坑因為主力的操盤計劃、資金實力的不同,在時間和形態上也不同。資金實力雄厚的主力造黃金坑的時間短,通常會造出V型黃金坑。資金實力稍弱或者籌碼收集時間拉長的主力,會造出圓弧底黃金坑。


股票野生交易者


在股市中我們經常能聽到類似黃金坑的說法,顧名思義既然是黃金坑,說明這樣的機會帶有稀缺性,一般出現一次就夠了,絕對不會頻繁的給你參與的機會,黃金坑參與進去賺錢的概率非常之高。

那麼,什麼是黃金坑呢?

我的理解是一般是股市處於低位的時候,突然遇到重大的利空消息,把不該破位的點位或者說位置一舉給跌破了,因為市場有最基本的估值底限,比如說滬指的2000點、2500點等,在不同的時期指數跌破這些點位出現政策護盤的時候,都說明這些點位之下是黃金坑。

一般黃金坑帶有明顯的洗盤性質,是在某一個平臺位置整理了相當長的時間,給人感覺底部形成了,而某天突然因為利空消息導致這個平臺被向下破位,最終形成了一個V\t型的走勢,那麼最低端就是黃金坑。

而黃金坑在K線形態上的走勢為集中性的放量大陰線殺跌的方式,整體呈現的形態為,股價先在一個平臺上進行橫向整理很長時間,看起來底部做的很紮實了,這個階段是主力的吸籌階段,突然某一天出現快速向下殺跌,這個時候黃金坑就形成了,黃金坑裡是最佳的買點。


春意萌生


何為黃金坑?

在股市技術面上有一種走勢叫在“黃金坑”,也有人把它叫做炸彈坑,就是個股經過較長時間的橫盤築底,主力在確定拉昇行情前,藉助大盤迴調或市場其它利空因素進行一次快速的下跌,引發在橫盤等待的跟風者下馬,最後一次將不堅定的籌碼洗出去,以減少自己的拉昇阻力,然後反手做多,脫離成本區,股價便迅速從坑中拔地而起,一波波瀾壯闊的行情隨之展開,在K線圖上就形成了一個形似坑狀的圖型叫黃金坑。

股市交易中K線會形成不同的形態,特別是黃金坑的形態是投資者比較關注的,那麼黃金坑是什麼意思,黃金坑形態實戰詳解有什麼操作技巧,筆者將為您進行詳細的解析:

幾乎所有的牛股,在啟動行情之前,都會向下深探挖坑,因為挖坑之後,股票價格扶搖直上。所以坑中的籌碼都比較珍貴,股民形象的把它叫作是黃金坑,其分為強勢、中勢、弱勢,基本的技術形態和分類有5點:

(1)股價在築底和探底的過程中,出現一箇中陰線或大陰線向下破位;

(2)經過短期、快速下跌後,以一根長下影的K線止跌回升;

(3)股價經過短期快速下跌後,回到破位陰線上方,完成挖坑任務;

(4)黃金坑項下破位時可能有下條缺口,反彈回升時可有上跳缺口;

(5)在單針探底時,常放出較大成交量;

具體的實例解析如圖:

“黃金坑”強勢案例——向下破位和向上復位時動作迅速,V型較多,常有缺口;

“黃金坑”中勢案例——向下破位和向上復位時動作較慢,W型較多,很少缺口;

“黃金坑”弱勢案例——向下破位和向上復位時動作遲緩,園型較多,罕見缺口;


美業者


在某一級別的圖上,一段下跌趨勢結束後,反彈上漲開啟,第一次上漲結束後的下跌回調不跌破下跌趨勢結束的的低點,也就是反彈上漲的開啟點位。這個位置應該就是所謂的黃金坑了。其後的走勢或許還有震盪,但其後必有一波強烈的拉昇。

這裡你就算知道這是黃金坑也不怎麼敢抄底買進,因為這裡的知識點是→會判斷下跌趨勢結束,會判斷開啟的上漲是反轉還是反彈,會怎麼精確找到轉折點。這些都不會,有坑也不一定是黃金的。懂了嗎寶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