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快評|電動自行車怎麼管,不妨多聽聽民意

弄潮·快評|電動自行車怎麼管,不妨多聽聽民意

目前,浙江省人大常委會正在就電動自行車管理進行地方立法。為了廣泛徵求和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省人大就與社會公眾密切相關的問題進行問卷調查,並將問卷調查在門戶網站向社會公佈。

大街小巷中的電動自行車亂象,大家有目共睹。浙江省內目前電動自行車數量龐大,在生產、銷售、通行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電動自行車使用年限無明確規定,不少車輛安全隱患嚴重;駕駛缺少上路培訓,闖紅燈、逆行、超速等違法行為屢禁不止。有數據顯示,省內三分之一的交通事故與電動自行車有關。如此種種,亟需以地方性法規對電動自行車的全過程管理予以規範。

為電動自行車“量身立法”,雖有客觀需要但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比如,電動自行車的存在需求、立法與執法能力、守法者的承受能力等。有許多學生家長表示,電動自行車已成為接送孩子上下學的必備品,建議電動自行車限載一名十二週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的確,當電動自行車仍然是眾多家庭重要的交通工具時,監管就必須保持立法目的與手段之間的恰當平衡。

立法牽涉千家萬戶,需要傾聽各方聲音。法律的初衷正是為了維護廣大人民群眾正當生活的權益,它的生命力也應來源於群眾。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廣開言路聽取各方意見,通過對基層群眾立法意見和建議的分析、吸收,立法成果也自然更能體現民意、貼近民生。畢竟,有著廣泛群眾的法律法規更具備實踐基礎,解決的問題也更具有針對性、執法也更具備可行性,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也將更有實效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