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船閘航道勘探施工啟動 工程完工後千噸船舶將能通航剡溪

3月23日,記者看到,在曹娥江清風船閘附近水域,水面上“冒出”數個方形平臺,每個平臺上都有工作人員,正在對水環境、水深、土質等進行勘探。這意味著我市正式啟動曹娥江清風船閘的勘探施工,距離千噸大船入剡中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曹娥江清風船閘及航道工程建設項目,起點位於常臺高速屠家埠大橋下游約200米處(三聚潭),終點位於三界大橋下游4千米與上虞交界處(下市頭),全長16.4千米。主要建設內容為新建清風船閘一座,閘室有效長度165米,有效寬度14米,門檻最小水深4米;新建錨地一座,洩水閘10孔,橋樑防撞墩9座。工程按1000噸級船舶荷載設計,總投資約6.7億元。

當自行車、汽車、火車、高鐵等先後湧入時代,船,這一古老的交通工具,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漸漸淡出人們的記憶。然而,有些古老的事物總是在“洗心革面”後,重新迴歸人們的視野,比如沉寂已久的水運。

“船閘及航道建設完成後,可通行千噸級的船舶,相當於貨運火車20節車廂的運量。”市港航管理中心籌備組副組長金漢罡介紹,水路集裝箱運輸具有保護環境、事故率低、貨損最小和空箱可循環利用等優點。隨著義甬舟大通道建設的不斷推進,水運經濟依託航線通航和港口建設,也正走上覆興之路。“曹娥江中上游‘兩閘一航道’(清風閘、上浦閘,曹娥江航道)項目前期工作已經啟動,該節點打通後,將成為紹興內陸接軌寧波港的大通道。”金漢罡表示,隨著我市水運條件逐步成熟,加快推進航線和港口建設,將有力促進我市水運復興。同時,良好的水路條件,對推動浙東唐詩之路剡溪遊也有極大促進作用。

目前,清風船閘建設已完成工可批覆,數字模型已完成並通過,物理模型試驗正緊張開展中,初步設計待省發改委批覆。工程預計今年年底動工,年內計劃完成投資1.2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