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人會認為王世貞是《金瓶梅》的作者?都是由嚴世蕃造成的!

《金瓶梅》被稱為是明代“四大奇書”之首,書名由主人公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各取一字合成。應該說,其藝術成就絲毫不亞於現代公認的四大名著當中的任何一部,可就是

這樣一部藝術成就極高的作品,不論是成書時間還是具體作者,都極為神秘,數百年來都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其成書時間,只能大概確定在明朝隆慶至萬曆年間這麼一個大範圍,至於作者,爭議就更大,書上署名是蘭陵笑笑生,但這只是筆名,並未留下作者的真實姓名,因此,爭議就更大,其實這也很好理解,雖說本書藝術成就極高,但書中有些情節描寫始終過於露骨(畫面讀者自行腦補),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文學糟粕,估計連作者都不好意思示人,因此才留下了筆名!

為何有人會認為王世貞是《金瓶梅》的作者?都是由嚴世蕃造成的!

《金瓶梅》

當然了,雖然確切的作者不能確定,但疑似作者還是有的,並且還很多,被認為是該書作者的前後竟然多達60多人,可謂是一大奇觀!其中,嘉靖年間的大才子王世貞就是一個重點懷疑對象,而王世貞之所以被人認為是該書作者,一方面是他確實有這個實力,另一方面被認為是他有寫作動機,而動機來源,恰恰與那個嘉靖年間第一鬼才嚴世蕃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也可以說是嚴世蕃造的孽!

為何有人會認為王世貞是《金瓶梅》的作者?都是由嚴世蕃造成的!

西門慶

王世貞(1526年-1590年),字元美,號鳳洲,蘇州府太倉州(今江蘇太倉)人,明代著名文學家、史學家。有人之所以認為王世貞就是《金瓶梅》的作者,固然是他有實力寫此奇書之外,還有一點,那就是這些人普遍都認為該書是王世貞為了報復、醜化嚴世蕃而寫的,而這一切,還得從王世貞的父親王忬說起。

為何有人會認為王世貞是《金瓶梅》的作者?都是由嚴世蕃造成的!

嚴世蕃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明代第一硬漢楊繼盛由於不滿嚴嵩、嚴世蕃父子禍國殃民的行為,因此上書死諫,彈劾嚴嵩“五奸十大罪”,可那幾年,正是嚴氏父子深得皇帝信任、權勢滔天之時,楊繼盛自然無法撼動嚴嵩這棵大樹,彈劾最終以失敗告終,楊繼盛也遭嚴氏父子誣陷,被捕入獄,在獄中受盡了嚴刑拷打,並且在嚴世蕃的一手操縱下,楊繼盛於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被殺遇害,楊繼盛死後,一同在朝為官、作為朋友的王世貞不忍楊繼盛曝屍荒野,因此,主動出錢出力,為楊繼盛收官入殮,讓他得以入土為安,可王世貞此舉卻無意間得罪了嚴氏父子,遭到了他們的嫉恨,總想找機會連他一起收拾。

為何有人會認為王世貞是《金瓶梅》的作者?都是由嚴世蕃造成的!

嚴嵩

在嚴嵩權勢如日中天的那幾年,得罪了嚴氏父子,一隻腳基本上就算是踏入鬼門關了,王世貞自然很清楚這一點,因此,在那段時間裡,他說話辦事都異常謹慎,這讓嚴氏父子始終抓不到任何把柄。

面對嚴氏父子的處心積慮,王世貞嚴防死守,終究還是抗住了,可不巧的是,他的父親王忬沒抗住,王忬也在朝為官,他沒有兒子那般小心謹慎,因此工作上出了點紕漏,被嚴氏父子抓到了把柄,按理說,王忬也沒犯什麼大錯,要換在平時,充其量也就是批評幾句而已,可當時是嚴嵩在當政!既然整不了兒子,那就整老子吧!在這一光輝思想的引導下,原本只犯點小錯的王忬,竟然被定為了死罪!

為何有人會認為王世貞是《金瓶梅》的作者?都是由嚴世蕃造成的!

潘金蓮

這下王世貞也沒辦法了,為了救父親,他只能親自到嚴府去求情,他和弟弟甚至還徹底放下讀書人的尊嚴,眾目睽睽之下,跪在嚴氏父子下朝回家的必經之路路邊上痛哭,只希望嚴家父子能夠發發善心,放了他們的父親,可嚴嵩父子卻絲毫不為所動,王忬最終還是被殺掉了!

為何有人會認為王世貞是《金瓶梅》的作者?都是由嚴世蕃造成的!

嚴世蕃

父親被殺後,王世貞算是徹底和嚴氏父子結下了樑子,往後餘生,報復嚴家父子就成了他生活的主旋律,可他並沒有扳倒嚴家的實力,只能退而求其次,拿起手中的筆,專注於黑化、醜化嚴氏父子的文學創作,就這樣,他也成為了《金瓶梅》作者的重點懷疑對象。

為何有人會認為王世貞是《金瓶梅》的作者?都是由嚴世蕃造成的!

西門慶與潘金蓮

《金瓶梅》主要是描述西門慶及其家庭罪惡生活,進而體現當時民間生活的面貌,揭露明代中葉社會的黑暗和腐敗,而嚴世蕃小名"慶兒",號"東樓",因此,大家就認為是王世貞將“西門”來對應“東樓”,並且直接用嚴世蕃小名當中的“慶”字為名,創造出了小說的主人公,以西門慶驕奢淫逸的生活來影射嚴世蕃,進而達到進一步醜化嚴世蕃、為父報仇的目的。

為何有人會認為王世貞是《金瓶梅》的作者?都是由嚴世蕃造成的!

《金瓶梅》

​當然了,歷經歷史滄桑,關於蘭陵笑笑生的真實身份,我們或許終將無法確定,這或許將成為歷史的一大懸案,但是,不論王世貞是否真的就是蘭陵笑笑生,都無法磨滅他在我國文學史上的傑出貢獻!同時,善惡到頭終有報,像嚴世蕃父子這樣壞事做盡,必將被牢牢地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永世受人唾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