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孩子在家不好好學習,怎麼辦?

大江來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是複印件i父母是原件,孩子不好好學習,試問有多少父母做到反省自身的問題,父母是否做了孩子的學習榜樣。想要解決好孩子能好好學習的問題,父母需要做以下幾點:第一,父母自己養成自律的好習慣,以身作則帶頭作用,不能自己玩手機而要求孩子認真學習,孩子心裡會非常抗拒的;第二父母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孩子不好好學習的時候,不能大聲恐罵,需要耐心的引導,慢慢和孩子講道理,不管大人孩子,誰都喜歡被尊重。第三父母需要獎罰分明,勞逸結合,合理安排孩子的學習任務,每天固定的時間完成固定的學習任務,做得好的得獎勵,做得不好的得懲罰,父母和孩子一起參與,一起來完成學習任務!





致遠寧靜


你好,我是一名大學生,家裡還有一個上初中的妹妹。因為我們倆在家是都需要上網課的,所以想對這個問題發表一下我的建議。

  1. 先來描述一下我們倆的狀況吧,因為我是一個大學生,所以我每次上網課也不需要太專注於課本知識,主要是一個實操,所以說不是很注重上課效果!而我妹妹是一個初中生,她就需要去理解老師上課講的內容以及消化。
  2. 那麼我妹妹是怎麼保持上網課不厭煩的呢,我來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吧。自從上完課開始,我們家人都一直鼓勵她要好好學習,說如果現在不好好認真聽完課的話,開學,可要就要拉別人很多名次下去了!
  3. 主要是他們的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也會提問很多問題,然後他就會經常回答,得到老師的獎賞以及鼓勵之後,他就學習的勁頭越來越大,所以說如果孩子不願意再上網課了,就一定要多鼓勵多激勵他,而不是責怪他,你越責怪他,他就越是不想去上,不想去學。

所以說如果孩子在家上網課很煩,就一定要多鼓勵多激勵,而不是責怪。


校園星


疫情期間,孩子在家不好好學習,那就要發現他的興趣愛好,我家孩子特別喜歡畫畫,特別喜歡畫螃蟹,哈哈,每天我會安排小孩畫半個小時的畫,在學習一個小時的字,再畫半個小時的畫之後可以看半個小時的動畫片,特別喜歡看熊大熊二和汪汪隊,午睡之後可以到外邊自家院子玩一會兒,因為我家是農村的。











酒.壟


之所以孩子不愛學習,主要原因是環境造成的,現在疫情期間大家多數在家隔離,因為長時間在家隔離,沒有更好的自律,每天吃喝睡生活規律全部打亂,家長每天在家除了看電視就是玩手機,根本沒有給孩子塑造出學習氛圍。

最好的方法是保持自律,首先管理好自己才有資格去教育孩子,按時起床收拾屋子吃早飯,看書學習一段時間,然後休息休閒一會兒,準備午飯,吃飯收拾,下午適當休息一小時,起來後可以鍛鍊身體,再然後看書休息娛樂,晚上準備晚餐,晚餐後收拾休息,一家人看電視或者娛樂,晚上按時休息。

這樣規律的生活,一定會影響到孩子,按時上網課,按時寫作業,按時複習功課,合理安排一天的時間,孩子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生活的自律上,都會得到提升,所以首先是家長放下手機,先把自己應該做的做好後,一切就會水到渠成。


伊念之間


疫情時間。大人要好好跟小孩溝通。我們大人想陪她。不用我們兩個大人陪的。他自己一直很獨立的。但是他很愛玩遊戲。我兒子有分寸。今年上高三了。馬上快畢業了。她一直成績都好。班級有50個同學吧!我兒子一直沒補課。小孩子不要管的太嚴格了。我們從小不管小孩。小孩也有自己的空間。就是一句話。好後溝通。不要罵他。大人要鼓勵小孩子。比如我兒子。考試成績。100分90幾分。我就獎勵他最好的東酉吧!我兒子從幼兒園開始。到現在上高三了。好了,不用我和我老公操心。自己很獨立很乖的。成績一直很好的。


香123


前段時間,我家的小孩也是發現這種情況,後來我問了老師,

然後我用老師教給我的方法,和鍾鍾媽媽一起教孩子,在第十天的時候,孩子做作業終於不用我們盯著做了,做作業速度也快了很多。在堅持快20天后,我驚喜的發現:孩子做家庭作業變的專心了,注意力明顯提高,不會再玩玩具、看電視,原來2小時的家庭作業,現在半小時就能獨立完成;原來粗心馬虎,做題總出錯的孩子,會變的特別聚精會神特別認真,就連標點符號都不會錯。老師也反應說鍾鍾課堂變乖了!我們都特別高興。


壯鄉二弟


疫情期間由於特殊原因,孩子不得不在家裡面上網課。其實孩子在整個這個寒假當中也還是有點沒有收心。年齡小,耍性大,這些其實都還是正常的,孩子的天性。媽媽可以跟孩子進行一個引導正確的梳理,他以後的讓他有一個規劃。讓他有我們讓他學,而主動變成他想學,從他的興趣愛好著手。引導他,如果將來他喜想幹他喜歡的這一項,必須也要有一個文化!

孩子的主動性,也就是你家孩子是否有足夠的學習動機?你家孩子是否是主動學習的?在家上網課最大特點就是沒有人監督他,對吧?甚至爸爸媽媽想監督也監督不到,因為陸陸續續大家都要復工了。那麼有時候家長你想去監督他,你也是監督不到他的。當然也有家長跟我說,沒事,我們家我或者我太太是全職在家幫助孩子去學習的,但問題在於說你全職在家監督這孩子學習,那麼他對這電腦對著網絡在那上課是否聽進去了,你也監督不到,你最多就是坐在她旁邊對吧?你還能幹什麼?什麼都幹不了,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的主動性,他的學習動機是會經受很大的考驗。

很明顯你會發現,如果一個孩子的主動性強,學習動機,那麼他在那上課時候是自發的,有充分調動自己主觀能動性的,那一節課下來效果是非常好,也許100分的知識,他掌握90%—95%甚至更高,因為孩子的主動性高,所以課前課後他都能夠預習複習,甚至還能夠舉一反三,所以對他來說效率可能能夠達到120%。這是主動性高、動機強的孩子。

那麼如果我們家孩子學習主動性差,學習動機不強,好一點的,他可能坐在那邊就僅僅是聽課而已,不會主動去想,不會主動發彈幕,不會去提問。那一節課堅持了下來,接收了60%—70%,甚至差點也許就是個表面上在聽課,實則魂己經飄在九霄雲外。因為課堂當中老師看到學生髮呆,好歹還能提醒一句,對吧?那麼在網上上課,老師根本沒有時間去顧忌每個學生的攝像頭,每個學生的表情,有時候表情發呆,老是以為是卡頓了,更何況多數情況下老師是專心在那上課,根本顧及不到。那麼也提醒不了。

因此解決孩子的為什麼要學習是關鍵!從要他學變成他要學!


燕小鋤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我之前在視頻裡我回答了類似的問題。我們家是這樣克服這個問題的:

一開始上網課的時候,我都全程陪伴。首先,把桌子上的與學習無關的物品全部拿走,讓她自己坐好好,時不時地提醒她儘量不要亂動,要集中精力,跟著老師的思路,獨立思考,積極大膽發言。還要適時地表揚她,慢慢地,她也能找到學習的樂趣,也會期待下一次網課。這個時候,你就可以鼓勵她,讓她自己管好自己,家長只在隔壁聽動靜,其它的交給她自己,一點點培養她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習慣。

其次,要安排好孩子的作息時間表。學習的時間不要太長,孩子越小,學習時間要越短。完成學習以後,給予一些遊戲和娛樂時間,跟她一起運動,做遊戲,看動畫片之類的。家長要做好榜樣,儘量不要在小孩面前長時間低頭看手機。在我家看手機都是儘量避開小孩的,我負責她的學習,她爸爸負責陪她娛樂。小孩子都是要多陪伴的。

最後,家長要多鼓勵,把她得到的獎勵集中起來,現在的老師還是很懂孩子心理的,我們學校的老師每週總結的時候,會把每個孩子的表現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來,比如做作業,回答問題時得到的小紅花的數量,學習標兵,口算大王,進步之星……,家長也可以準備適當的物質刺激。

培養小孩既要付出好多精力,又要熟悉她的心理,時刻跟她鬥智鬥勇。每每看到她的進步,我們也從心底覺得暖暖的,很有成就感!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哦😊



Sissy愛生活


受當前疫情形勢的影響,目前全國多省市都延期開學,這對學生來說,應該算是歷史上最特殊最值得銘記的一個寒假了。就在上一個月,教育部在《致全國大學生的一封信》中對大學生們提出:

做“修行者”,就是宅其身、抱道行。“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在文學經典中陶冶情操、增加才情,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在哲學經典中改進思維、把握規律,增強哲學思辨能力;在倫理經典中知廉恥、明是非、懂榮辱、辨善惡,培養健全的道德品格;在網絡資源平臺上自主專業學習和自我提升,做到“停課不停學、學習不延期”;通過師生線上切磋琢磨、教學相長。

上述這段話的核心內容就一句話:即使在家也不要忘了學習,做到“停課不停學、學習不延期”。雖然教育部的這封信是寫給大學生們的,但對中小學生們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相信對大多數孩子來說,是不會隨意放棄自己的學業,真正不想學習的孩子總是少數。作為學生黨,在這個特殊時期,大家在家好好學習,就是在為國家做貢獻!

本來在正常情況下,孩子的學習任務有老師在把關,家長至多起著輔助和監督孩子的作用,但現在由於孩子只能在家學習,這一下子就把輔導的重任都壓在了家長們的身上,家長在家如何正確引導孩子高效學習?如何做到不耽誤孩子的學習?等等,這些問題都擺在了家長和孩子的面前。

面對上述這些問題,我們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作為家長的我們如何去“接招”,引導孩子順利完成這段特殊時期的學習任務。

01 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是“引導”還是“輔導”這是我們首先要弄明白的一個問題。“引導”還是“輔導”這兩種做法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意義卻有很大的不同。如何正確“引導”是門大學問,家長並不需要施加多大的外力,通過好的教育方法,順應孩子的學習心理需求,激發孩子的學習內驅力,進行主動學習、認真學習,這就是“引導”,也是家長所要真正承擔的教育責任。而“輔導”這個概念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家長給孩子以講解具體的做題方法、描述解題思路等為主。

兩者相比,顯然“引導”比“輔導”起著更重要的作用。簡單來說,“引導”是以攻心為上,懂得引導的家長,能在潤物細無聲中達到自己的教育目的,讓孩子學會自己掌控自己的學習。道理就擺在眼前:如果不這樣引導,家長可能做到時時刻刻盯著孩子的學習嗎?況且就算能做到盯著孩子,孩子的內驅力如果沒有發揮出作用,這樣的學習效果也好不到哪裡去。

因此,家長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主要是起著引導、提供學習方法和反饋把關等作用,不是一定要具體到每道作業題都要一步一步去輔導孩子怎麼做,尚且不論多數家長並非是教育業內人士,在怎樣輔導孩子做題上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僅就對孩子的思維培養來說,家長在學習上包辦過多容易使孩子喪失思維的獨立性。

我有一個朋友就曾經在輔導孩子做作業這件事情上鬧了一個“烏龍”。這件事發生在去年的暑假,他的孩子有一道數學應用題不會做,就去向老爸請教,朋友覺得教小學生太簡單了,一看題目,不假思索,就很自信地按照自己的思路輔導起孩子來,這一步要怎麼算,下一步如何去解,孩子當時聽了雖然有點疑惑,但架不住爸爸的“敦敦善誘”,最後就按照爸爸輔導的方法一步步去演算數學題了。等到下學期開學的時候,孩子這才發現爸爸教的方法和老師教的方法並不一樣,最後結果也不一樣,這表明其中有一方是錯誤的,這可把孩子都給整糊塗了,到底是聽爸爸的還是聽老師的。可見,家長輔導孩子做題也是一件“風險”蠻高的事情。古人講,“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這話還是有道理的。如果沒有絕對把握的事情,寧缺毋濫,不要因為錯誤的教法而誤導了孩子,但家長可以從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等方面對孩子進行正向引導。

02 家長在家如何引導孩子高效學習

“停課不停學”,那麼,家長在家該如何引導孩子高效學習呢?

孩子假期在家學習,和學校正常學習有所不同,更有賴於孩子的自律。因此,提高孩子的自律是關鍵所在,家長要讓孩子知道,雖然沒有上學,但在家學習和在學校學習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區別只是學習場所的不同。

這裡需要提醒的一點是,雖然老師暫時見不到孩子做的寒假作業,但本著對自己負責任的態度,家長要督促孩子至少拿出半天到一天的時間對寒假作業進行一次全面的梳理,看看有沒有疏漏的地方,這既是對上學期的學習內容進行一次回顧,也是為接下來學習新課做好預備。

家長可從以下八個方面來引導孩子提高學習效果:

1、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

環境和氛圍都對學習影響很大。家長一方面要滿足孩子一個基本的學習環境,一方面要在家裡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我看來,後者對孩子學習的影響更大,比如家長在孩子面前能起到學習表率作用,就是在給孩子創設好的學習氛圍,對孩子能夠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2、引導孩子在家作息時間正常化

要提高孩子的學習自律,家長首先要從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時間入手。很難想象,一個每天“睡”生夢死的孩子能把學習搞好。很多孩子在正常上學期間,基本上都能做到作息時間正常,怕早讀遲到被老師批評,早上極少賴床不起的現象,但到了假期就畫風大變,不少孩子晚上熬夜玩遊戲,早上太陽曬屁股還不肯起床,這些都是學習的大忌。

因此,在這個因受疫情影響而在家學習的特殊時期,家長要告訴孩子,現在不是假期放鬆時期,雖然沒有到學校上課,但停課不等於停學,只是上課學習的地點改成了家裡,因此要求和平時在校上學的要求是一樣的。家長可引導孩子參照學校作息時間來制定家庭版的作息時間。

當有了作息時間的制約,可以促使孩子在家學習和生活更有規律,不至於出現晝夜顛倒的不正常現象,這是保證高效學習的重要前提條件之一。

3、引導孩子制定“家庭版學習計劃”

有了學習計劃,孩子假期的學習安排就更加有章可循和有規律,不會出現毫無頭緒、抓不住重點的狀況。如果學校有開設線上課程,可以根據線上課程的時間來制定每天的聽課時間、做作業時間、休息時間、閱讀時間、運動時間等等。

為了更好地落實好每天的學習任務,家長最好引導孩子提前一天把第二天要完成的學習內容列成一張計劃表,計劃表一定要有簡單的反饋,完成一項就打上勾。計劃表是可以靈活調整的,如果在執行中途發現不合理或不完善的地方,家長和孩子商議之後要進行及時的調整和補充。

4、引導孩子做好提前預習工作

預習新課肯定要有配套的課本,解決這個問題有以下兩種途徑:

一種是網上免費下載最新版的電子教材,在下載前要注意版本是否是所在區域統一使用的教材版本;

二是如果有哥哥姐姐們使用過的舊課本,也可以先讓孩子拿來作為過渡期的使用教材。

這樣不管是聽學校老師安排的網課還是自己找的網課,都有助於提高聽課的效果。就算沒有條件聽網課,在家也可以先從教材入手,自學新課,遇到不理解的問題,家長如能幫助解決的就當場給予解決,如不能解決的,就讓孩子把不懂的問題做個記號或記錄下來,等到返校開學之後,再向老師請教。如果有條件的,也可以把不理解的學習問題彙總好,通過各種即時通工具如QQ、微信等,在線上向老師請教。

5、引導孩子每次聽完網課之後要認真完成好配套練習

聽完網課後完成配套練習,目的是為了消化新課、鞏固所學的新知識及找出未掌握的知識點,因此,必要的配套練習是不能少的。此外,因為沒有正常情況下老師批閱作業,孩子可能很難做到及時發現自己的學習問題,建議家長為孩子提供這方面的幫助。如果家長有能力批閱孩子的作業,可以當場批閱,當場訂正;如果家長沒有這個能力批閱的,也可以把完成好的作業拍成照片,在線上向老師請教。

6、培養和鞏固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好的學習習慣養成在短期內不一定能看到效果,但如果持之以恆,長期堅持下去的話,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習效果。學習習慣不見得要面面俱到,完全可以從最簡單的做起,突破一個學習習慣之後,接下來再突破第二個習慣,直到養成所有的好習慣為止。

7、引導孩子保持最佳的學習情緒

人在情緒良好狀態下的學習效果是最理想的,在這個特殊時期,孩子的心理可能會受到波動,產生不良情緒,因此,家長要給孩子做好心理上的疏導,使孩子以最佳的情緒投入到學習中,這樣能促使孩子進一步提高學習效果。

8、假期閱讀不能斷檔,要持續進行下去

關於閱讀的重要性這裡就不贅言了。每天即使學習任務再多,家長都要讓孩子擠出時間來閱讀,不能讓閱讀斷了檔。建議原先是淺閱讀的孩子現在在閱讀上要提升一個層次,儘量多讀一些有深度、有品位的“大部頭”書籍,家長自身對閱讀的熱愛,能夠更快地引領孩子熱愛閱讀。

最後

當前疫情只是限制了孩子不能去學校上課,不存在不能學習的理由。家長如果引導得當,孩子自身也很努力,每天能夠跟上正常的學習進度,一般不會對孩子的學習造成不良的影響。

為了未來的美好,我們不管是家長還是孩子,從未也從不敢停止學習的腳步。相信每個孩子在家長的正確引導下,都能在這場特殊時期的學習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學習節奏,圓滿完成好自己在這個階段的學習任務。

謝謝!


好看中國


先找原因,再談應對。

為什麼不好好學習?由表及裡可能有如下原因:

1、缺乏規劃性:晚睡早起,梳洗完坐到書桌前,時間已到中午;

2、缺乏學習氛圍:學校創造了充分的學習氛圍,課堂上即使走神,掃一眼揮筆疾書的同桌,也不得不抽回了紛飛的思緒。

3、缺乏運動:久宅家裡,作息紊亂,運動量大減,導致全身無力,提不起精神勁兒。

4、缺乏學習方法: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鼓起勁頭準備好好學習,卻因為沒有找到得當的方法,不斷受挫,進而喪失信心。

5、缺乏內驅力:對於現狀比較滿足,沒有長遠的理想,匱乏主動進取的勁頭。

針對上述原因,可嘗試的應對方法:

1、梳理周度時間表:時間細分至小時,並規劃相應的學習內容。剛開始可以將時間安排得寬鬆點,以便能順利完成,形成正向反饋,增強信心。

2、佈置固定學習場所:桌面除學習必備文具外,儘量清空。每日固定安排直播課程或者線上打卡,以便與同學保持相近的學習進度,互相激勵。

3、毯式運動做起來:keep等運動軟件均配備有各類毯上運動,既能充分運動起來,又沒有被樓下敲門投訴的煩惱。出一身汗,一身輕鬆。

4、記錄解題過程,尋找思維漏洞:孩子學習不好是表相,實際薄弱的可能是學習技巧,那怎麼尋找薄弱點?看草稿,錄學習過程,並反覆推敲。

5、世界這麼大,必須去看看:通過名人故事,世界(中國)十大名校的記錄片,孩子興趣方向的深入視頻,來激發孩子對於夢想的內驅力。硬雞總有力不從心的一天,內驅力才是根本。

陪兒成長,亦是修行。願每位家長都能用心陪伴,靜待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