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為什麼不直接提出新思想而要託古改制?

箋字


“託古改制”古今中外皆有之。就個人認為,對人類文明進程產生最重要影響的一次託古改制無疑是文藝復興,表面上是要恢復古希臘、古羅馬的的古典文化,實際上是新興資產階級對神權的宣戰和對個體幸福的追求。而這種改革與守舊相博弈的政治文化在古代中國尤為盛行,從先秦諸子百家言必堯舜、到王莽復古周禮、又到王安石“合於先王之意”,再到張居正依“聖祖定製”等等無不是借古、借聖賢尋求理論上的依據,尋找一種“出師有名”的正當,藉助一層“政治正確”的外衣來減少外部的阻礙。究其根源,這種崇古薄今的心理無外乎是因為商品經濟不發達,只能自給自主的小農社會下一種封閉的、排他的家族(家長)式的管理和決策模式所造成的。


如果說鴉片戰爭的西方的大炮驚醒了“天朝上國”的夢中人們,那麼甲午戰爭的亡國亡種的民族危機徹底了讓埋頭故紙堆的讀書人們覺醒,正是這樣的背景下,康有為帶著他的儒學新解——《孔子改制考》、《新學偽經考》、《春秋董氏學》走到了歷史舞臺。1938年,蔣廷黻先生在其《中國近代史》一書中言簡意賅的闡述了康氏的託古改制的緣由。

假使我們是甲午到戊戌那個時代的人,眼看見我們的國家被小小日本打敗了,打敗了以後又要割地賠款,我們還不激昂感慨想要救國嗎?假使我們是那個時代的人,新知識新技術都沒有,所能做得僅做八股文章,多讀的書僅中國的經史,我們救國方案還不是離不開我們的經典,免不了做些空泛而動聽的文章?假使正在這個時候,我們中間出現一個人提出一個偉大的方案,既合乎古訓,又適宜時局,其文章是我們所佩服的,其論調正合乎我們的胃口,那我們還不擁護他嗎?康有為就是這樣的人。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洋務運動,清廷固然在器物上採用了西方的科學技術,但在思想上仍然固守著中世紀封建思維。儒教在官員、士子、讀書人當中的仍是絕對地位。

可見,在民智未開,儒家孔教思想仍然佔主導的社會,康有為只能選擇託古改制的方式傳播改革思想,用儒家術語來表達維新派的民主變革方案。

蔣廷黻 (1895年12月7日-1965年10月9日),歷史學家、外交家,其作《中國近代史》被稱為近代中國史研究的開山之作。


康有為“考證”東漢以來的經學,都是劉歆偽造,宋人所尊述的儒家經典也是偽造的。他認為孔子之前的歷史都是矇昧的,六經都是孔子的作品,孔子是“萬世教主”、是託古改制的祖師,並將孔子裝扮成一個資產階級歷史進化論和民權平等思想的倡導者。從學術層面來說,康有為的著作充滿了牽強附會,多方穿鑿,甚至梁啟超都認為他的解釋過於牽強和武斷。但從政治層面上,沉重打擊了封建儒學權威和清廷的頑固派,並且通過託古改制把西方民主共和融入儒家經典中,有力的推動了西方思想在中國的傳播。


戊戌變法僅維持了百餘天就遭到慈禧為首的頑固勢力的殘酷絞殺,“託古改制”也成了康有為的黃粱一夢。究其原因,當時背景下,“託古改制”不僅難以根除救傳統的弊病,反而容易為古所困,牽絆住了改革前進的步伐,這樣的改革註定要失敗的。而對於早已病入膏肓的清政府來說,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已解決不了根本。唯有破舊立新、非古是今,才能真正化解亡國、亡種的危機。


徐徐道來了


託古改制的概念

可以簡單理解為人們在思考和解決社會問題

推行社會改革時往往以歷史和傳統中的權威,來作為其行動和立論根據的一種模式化的思維。 中國 古代的改革有一個突出的特點, 就是作為改革運動主持者 的革新派領袖幾乎無一例外地在改革的輿論準備和改革 的具體實踐過程中, 總是以先古聖王為號召, 以上古制度 相標榜 ,這就是所謂 ‘ 託古改制 ’ 。

該如何理解託古改制中的“ 託古”, 筆者以為, 託古是 一 種形式, 借“ 古” 之名 行改制之事, 改制是其真實目的。託 古而非盲 目復古 , 要對現實的制度進行革新 , 必然需要根 據現有歷史條件社會環境來進行創新,

而在清末的戊戌變法中, 康有為所 倡導的“ 改制” 是指一種具有現代意義的改變制度的行為。

就如同在他的改革綱領中所反映的那樣, 是要通過對儒學 的新解來推進自己對傳統中國政體的改革。後來, 人們就 把他這種改革思維模式以及在古代出現的類似以歷史或 傳統中的權威作為思想行動根據的行為統稱為託古改制。

託古改制的形成原因

一.經濟層面

自古中國奉行的就是小農經濟,因為長期穩定,所以一脈相承,需要從父輩一代學得技能,且興修水利,都需要團隊的力量,有團隊就有領袖,致使中國人的血脈裡就有尊祖,服從的心理,傳統手工業也如此。ps(從這次疫情國內外的管控情況就可見一斑)

二.政治層面

在古代, 無論是原始社會的父系氏族公社 ,還是奴隸社會,還是後來歷經幾千年的封建社會, 宗法制度都是古代政治中的重要一部分。這種嫡系傳承的方式,是歷代中國人強調遵祖敬老的重要原因。

同時歷代帝王將相,好標榜以孝治天下, 並把遙遠的先祖與天以及神話人物關聯起來 , 君權神授,使得族權、 皇權、 神權相結合 , 把先祖聖王神聖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民的崇拜先祖觀念。

三.文化層面

自從漢武帝採用董仲舒的建議 ,實行“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後 ,儒家思想便深深地在人們頭腦中打上印記 ,孔子偶像崇拜勿替 。即便到了清代末期 ———這樣一個世道衰微的時代 ,儒學仍是極大多數士大夫的信仰 。

再加上科舉制的作用, 使得廣大的中國儒生都大量 地閱讀古代經文典籍,以從古代經文典籍中的理論來 “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並以此作為自己安身立命的原則。

順應時代而生的臆想

以康有為為首的維新派倡導的維新變法運動僅僅維持了 103 天 ,便在歷史的舞臺上匆匆地拉下了帷幕。時間的短暫讓人不能不 為之惋惜 ,其短暫的壽命常常使倖免於難的康老夫子淚眼婆娑: “歷 歷維新夢 ,分明百日中。莊嚴對宣室 ,哀痛起桐宮。禍水滔中夏,堯 臺悼聖躬 。小臣東海淚 ,望帝杜鵑紅。 ”

從思想層面上來看,康 有為的託古改制思想無疑加速了戊戌變法的失敗,康有為用孔子來 反對孔子的改良企圖並沒有得逞 ,卻在思想界引起了極大的爭論,甚至強烈的反彈 。

與眾學派間鬥爭越來越激烈 ,最終走向了 分裂……所有這些都嚴重地消弱了變法維新的力量,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戊戌政變的藉口。

因此,康有為把儒教變成變法之教的 企圖並不成功 ,反而無益而有害了 。由此可知,任何思想都要服從當 時的社會環境 ,否則便會對現實產生反作用。


溫子哩


19世紀末,帝國主義列強又一次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中華民族面臨著空前嚴

重的危機。當時,康有為、梁啟超等志士仁人意識到必須進行維新變法,否則中國就有

亡國滅種的危險。

為克服這種困境,康有為採取了借屍還魂的謀略,具體來說就是託古改制

。康有為撰寫了一部書.名叫《孔子改制考》。這本書指出,上古時代沒有文字和書

籍,所以今天無法確知上古時代的情況。但是,中國人有一種“榮古而虐今,賤近而貴

遠的迷信上古的心理。春秋時,禮樂崩壞,社會動盪,包括孔子在內的諸子百家利用

人們這種心理,把自己所設定的政治理想假託是上古時代已經實行過的,藉此爭取人們

對自己的政治學說的信仰與認可。中國歷史上不一定存在堯、舜、文王、武王等聖明君

王,這些人不過是孔子為改制而假造出來的託古對象。

康有為在談到寫作《孔子改制考》一書的意圖時說:“作為一般的平民百姓,如果

公開倡言變法改制,必會遭人詛咒。因此,不如假託古代聖王來倡言變法改制,這樣,

既不會使人感到驚恐,又可免除不測之禍。,.

康有為不僅把歷代統治階級尊書的孔子裝扮成改制維新的祖師爺,而且還搬出清帝

先王來為自己的觀點辯護。他說:我世祖章皇帝何嘗不變太宗文皇帝之法哉?若使仍

以八貝勒舊法為治.則我聖清豈能久安長治乎?

在康有為的鼓動宣傳下,光緒皇帝終於下定決心在中國發動一場空前的變法維新。


煙雨踏秋殤


讀者,您好!針對康有為為何不直接提出新思想而要託古改制這個問題,我做以下2點回答。

第一,要搞清楚康有為所提出來的新思想到底是什麼?也就是維新運動,變法圖存。從出發點來說,是好的,但是,一股新思潮的興起絕非空穴來風,獨木不成林,貿然興起,不會得到人們的接受,況且,儒家思想統治時間長達幾千年,已經根植於知識分子的思想之中,這是改革的大背景。

第二,康梁變法維新所託之古為孔子的儒家學派,曾做《孔子改制考》《新學偽經考》作為其理論依據,他們也不是完全否定儒家學說,而是挑出可以改革的進行維新,絕對不能片面看待。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咩咩的老幹部


康有為之所以託古改制而不是提出新思想是想要為改革找依據,同時減少變法阻力。這也是古今中外歷來改革、變法或者當政者將要對某項重大政策進行調整時會採取的辦法。商鞅變法以法家學說為理論依據、先有啟蒙運動後有法國大革命、馬列之後才有蘇聯模式。

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到晚清時期,面臨兩千年未有之大變局,遭到西方文化的強力入侵,傳統文化遭受強有力挑戰。守護傳統文化特別是想要維持皇權和儒家“禮樂”治國的力量也同樣被動激發而強勢。所以康有為把孔子說成是主張變革的先師,試圖從根源上為改革樹立依據。孔子都是改革家了,我們又還有什麼理由不改革?康有為天真的以為如果能從中國本土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中找到依據那麼就能得到頑固勢力的支持,變法獲得成功,但很可惜他顯然失敗了。


烽火野史


因為直接提出新政遺老遺少太多,阻力太大!


只吃飯不砸鍋


他是在扯大旗謀虎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