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待在家受父母溺愛,家務活一點都不會,嬌生慣養的女孩?

發現周邊有趣的事情


先說家務活的一個看法吧,我是很懶的一個人,但是基本家務都會,而且我覺得這是一個人生存所必備的技能,必不可少。

從小我就喜歡學很多東西,一件事情越是不會越要學習,大約七八歲學會包餃子,十來歲會手工搓麻花,洗衣服,收拾整理房間都是學著大人的模樣看著看著就會了,也沒費多大力氣。

其次再說一個“會不會做”與“願不願意做”的概念。前面我已經說過,我是一個特別懶的人,懶到什麼程度呢?就是比如要做一件需要做的事情,我會千辛萬苦費盡心思絞盡腦汁去尋找最簡便的“捷徑”,是不是有些投機取巧?

我認為家務活是一個人必備生存技能,但絕不是一個女孩子個人承包的業務。

做家務會讓我更能貼近生活,週末閒暇的午後,陽臺上晾著有花香味的衣服,小家的地板清澈得可以照見人影,精心做一頓好飯犒勞自己,看著陽光一點點西移,多麼愜意。

其實哪裡有什麼嬌生慣養的女孩,只是缺少一個把生活交給她的大人,家務活這種事簡單得就像本能一樣,稍稍微學一下就會,關鍵這種美的生活需要她的參與。

如果她準備好了雙手,你準備好時間了嗎?


阿小桃的桃子


我一個同學的兒媳就是這樣嬌生慣養的,從來不在家做飯,結婚一年多,都是岳父岳母把飯做好給小兩口帶到單位去;

我同學也是個勤快人,每次兒子、兒媳來了,也是從不動手的,都是同學忙裡忙外,小兩口理所應當的享受著;

我覺得這樣把孩子養成了“巨嬰”,他們畢竟成家了,他們今後有孩子了,可怎麼辦?你還大包大攬嗎 ?

你年輕還行,你老了、病了怎麼辦?那時想讓孩子做點事那肯定會很難的;

還有如果這個女孩是你的女兒,以後嫁到別人家也不會太幸福的,因為大多都是嫁到普通人家吧,試想一個嬌生慣養的女孩長期這樣,就是張的再漂亮,時間長了,人家也會煩的;

嬌生慣養的女孩一般也缺乏主見、比較霸道,在尋找對象或成家都不會太順利的,你就是獨身,因為你的性格你在生活或在單位也不會太順利的[可憐]

嬌生慣養的女孩比起獨立能幹的女孩應該是不會幸福到哪去的[靈光一閃]


舞葉2019


哈哈,說的是我吧!疫情在家兩個月早上吃飯,媽媽把飯端到床前來,從小到大都是這樣的,不做任何家務,父母也不說,這都習慣了。

但是這樣的溺愛只限在自己家裡,在外面社會,我還是自己做飯,上班學習從不落下。在公公婆婆那邊該做飯做飯,該做家務做家務。

這樣的我也是經過自己改變過來的。因為經歷了很多,現在的我能夠善解人意,懂事不嬌氣,善良為他人著想。

溺愛的孩子有個特別大的缺點,就是什麼都以自我為中心,在前期談戀愛時,有個特別愛我的男生,單方面愛我,所以我任性、我做作,發脾氣摔東西,什麼都想著自己,買這買那,不顧他人感受。滿足我所有要求,哪怕是錯誤的,他也都依我,不然就提分手。就這樣他還覺得給我不夠多,想想以前誰受得了。最終4年戀愛告終,分手後他告訴我,他過的太累了,我喜歡逛街,他就陪我逛街,其實他很不想逛,因為我喜歡。當一個人的愛沒有得到回應時,就會感受累,哪怕再愛你。

人生該經歷的都要經歷,為什麼現在的我改變過來了,就是這些經歷來告訴你,你應該成為怎麼樣的人,經歷磨難時,就是告訴你你哪些需要成長和改變。

所以那些從小溺愛嬌縱的孩子,還會再經歷的,總有一些事情會讓你成長改變。


我是寶霞


我在孃家沒有做過飯,我媽媽覺得煤氣危險,菜刀危險。但是呢,我媽在其他方面要求我努力自立。所以結婚之後,自己看書學,搞實驗,慢慢也會做飯了。我同事是煮方便麵都不會的,我覺得不是不會,是不想,不願。願意嘗試,這個基本算人類本能。


疏影松月


怎麼看待在家受父母溺愛,家務活一點不會的女孩。

這是一個普遍現象,現在的孩子,不論男、女孩,在家受寵,會做家務的少之又少。

我們慣用批判的目光去審視這些孩子。去貶低他們。

時代在發展,智能科技下,讓人類前所未有的閒適。讓你足不出戶樂享天下。年輕人是最大的受益者。人們常說:高科技讓年輕人越來越懶,啥也不會幹。

但不能因為外在的因素,就去否定現在的孩子。

今年疫情之下,90成為抗役中的中流砥柱。就是這群在父母面前撒嬌賣萌的孩子,穿上隔離服,變身衝鋒在前的勇士。

95後女孩減掉長髮,偷偷報名參戰。當記者讓她與父母通話時,女孩拒絕了:因為一流淚,護目鏡就模糊了,沒法工作了。

女孩不會做家務,嬌生慣養。當國家有難時,她們依然用弱不禁風的雙肩扛起了自己的責任。

女孩在家倍受寵愛,不會做家務,可能會讓她們吃不少苦頭。但磨礪之後,相信她們走向社會,走進婚姻,會讓她們快速成長。


丫甜


這不是溺愛,我就在娘不做飯,不洗衣服,不做家務的女人。

那個時代都是燒鍋做飯,母親說:又熱不讓燒,洗衣服用手洗,不讓洗,賺洗不淨。的確母親庝我。

現在結婚了,又找個不勤的男人,不得不幹家裡所有的活,什麼都逼會了。

為了生活,再苦再累都要幹。

所以說在家沒有結婚的女孩,只要結了婚,是個好孩子,是個對家庭負責任的,該乾的還得幹。還會是個好妻子。

現在這個時代可不同了,可要好好的疼女孩子,不然後果自負。


gjx李寧


我會比較同情這類女孩吧。

我始終堅信一句話,人是有定數的,我們一生吃的食物量是一個定數,我們一生吃的苦也是一個定數,所以我們吃東西的不應該暴飲暴食,這樣會損傷我們的壽命,同樣我們也不要把苦難放在一起,這樣會更艱辛。

在家裡什麼都不做的女孩,她前半輩子的人生會很幸福,沒怎麼吃苦,可是後面的人生呢?當然如果是出身富貴的人家,一輩子都可以衣食無憂,這種情況另說,這樣的人她的福報很大,這一世可能都享用不完。但大多數都是普通人,而且家境普通。她後半輩子的人生必定要艱難很多。嫁人之後,差距更大,畢竟普通人家娶親,都是希望娶一個可以相互扶持,相互幫助的“合夥人”,沒人希望娶一個一身公主病的祖宗吧。



我真的不是麻瓜121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家務活一點都不會,嬌生慣養的女孩,你怎麼看待其父母的教育方法?我認為不論什麼情況下,女孩子(包括任何人)基本的家務能力還是要有的。

人生是一個變數,經歷是一種財富,經營好人生是一種能力。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經營好幸福生活的能力有許多,家務能力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頂。

每個人都喜歡一個整潔舒適的生活環境。好的生活環境不是天生就有的。如果家中經濟允許,可找家政幫忙協助;如果家中老公體貼勤快,女人可以不做家務,倘若以上兩條都不具備,女人再不做家務,生活豈不是一地雞毛,幸福生活從何談起。

女孩需要富養,是指精神上富養,琴棋書畫陶冶情操,不驕不躁生活愉悅,不會輕易被外界的人和事所迷惑,所動搖。但是生活不僅僅是詩和遠方,還有柴米油鹽醬醋茶,再高級的保姆也不能替代這樣一個可愛的女人:自己時刻自信大方,光彩照人,老人孩子衣著整潔,家庭和諧幸福滿滿。

家務可以少做,不可以不做,家務可以不做,不可以不會做。人生起伏無常,家務能力也是一種生存能力。不要等到“書到用時方恨少”。就像現在疫情期間,有人離開了保姆生活一地雞毛,有人連起碼的做飯都做不好,都吃不好,談何幸福。

綜上所述,我認為會做家務的女孩更可愛,更幸福。


嬰寧f


那不是愛……

愛,一個很美好的字眼。過度就會變成害!

越疼愛孩子,就越要教會她生活的道理與本事。從小溺愛什麼活都不會,一旦嫁人必受委屈。而且,被溺愛的孩子承受力差,遇到委屈或坎坷只會更痛苦。

女孩子嫁人後,在父母身邊可以撒嬌,到婆家一定要盡到本分。該幹什麼幹什麼!無論公婆或父母,願意對孩子好是一種愛。在公婆或父母需要的時候,要拿的起。

夫妻本是同林鳥,責任共擔。互愛互幫還要有互動。在婆家夫唱婦隨;在孃家婦唱夫隨;不要享受理所當然。彼此相互影響相互帶動,邊幹邊學。倘若小夫妻彼此有個不舒服,應該盡到彼此責任。

無論男孩子還是女孩子,都不要趾高氣揚,一推六二五,油瓶倒了都不扶,眼裡沒活邁著走。越慣越不像話,一旦父母需要時,收到的是唉聲嘆氣與淚水。且孩子並非會買父母的賬,一旦受到委屈時會恨父母。為什麼當初不教我!

我現在說的或許有人不愛聽,沒關係只想提個醒。現在恨我沒關係,希望被溺愛的孩子以後不會恨父母![祈禱]





葉舞芭蕾時


在我看來,光會吃不會做的人是不懂生活的,生活必須得有點菸火氣,光知道逛高檔商場卻逛不了菜市場的人,那是飄得太高了[大笑]我們每天都會吃幾頓,怎麼吃出好心情,吃出健康,從食物的選材到製作到最後成品出爐,這個過程也是有很多學問和樂趣的,一家人一起動手做美食,那是其樂融融的家庭節目呀。比如這次疫情期間,我們家就做了很多平時想做但沒時間做的各種美食,炸油條,蒸蛋糕,各種菜煎餅,披薩,水果罐頭,孩子喜歡吃的酸奶棒棒糖,各種靚湯,醬鴨子,泡鳳爪,小鹹菜。。[呲牙]呆在家的時間也過得很充實呢。啥都不叫事,就沒有什麼煩惱是一頓美食解決不了的。

孩子和我們一起動手,瞭解食物的來源和製作過程,既增進了和我們的感情,也學會了珍惜食物,還能提高“食商”,在現在這個被汙染的大環境下,如何教孩子儘量不要攝入太多添加劑和激素,如何去除果蔬農殘,同時適當兼顧美味,這是一門關乎健康生態等等的大學問呀。你得知道,世界上還有多少人都吃不上飯呢,非洲人是怎麼吃飯的?西方人有什麼飲食習慣?我們吃各種肉食為什麼還是要善待和尊重其它生命?各地的特色小吃與當地民俗風土地理環境有什麼關係?為什麼韓國患食道癌的人居世界首位?我們國家胃癌卻那麼多?為什麼說孩子應該少吃封裝食品?罐頭是怎麼製作出來的?油條中空蓬鬆的原理是什麼?。。。

瞭解食物是孩子看世界的一個角度和窗口。也會間接影響到他們的三觀哦。我們吃是為了活著,但活著不僅僅為了吃,愛吃但不能沉溺於簡單的味覺享受,你要知道,現在的大環境下,很多所謂美味都是調料和添加劑的堆砌而已,因為人工養殖和大棚蔬菜已經沒辦法保持食物的本香本色了,而人對刺激的味覺會上癮,比如甜辣鹹。那人為製造美味能怎麼辦?亂七八糟一頓加唄!就比如很多人追求辣,那最辣的那種辣不是辣椒而是一種化學制劑,只需要一丁點就能滿足你的需要,辣到你終身難忘欲罷不能。你要甜?好的甜蜜素,你要好看,好的色素。。。添加劑十幾種的食品其實挺多,很多人都在天天吃。很多人對吃的追求就是對味道的極致追求,你真的知道你吃下去的到底是什麼嗎[大笑]所以說這也反應了一個人生態度,那就是永遠不要追求過高的感官享受,適可而止物極必反,為了滿足人們對美味對新鮮對刺激的追求,各種不該加的加到食物裡了,各種野味上了餐桌!人要懂得知足和惜福,炸雞燒烤小酒那可不能當飯吃,我們一日三餐還是要清清淡淡才是真。美味一嘗即可,永遠不要貪戀。

衣食住行是普通人生存生活的四大件,我覺得這也是自理能力的幾大方面。想想一個孩子穿著奇裝異服胡吃海塞呆在豬窩一樣滿地垃圾的房間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那我會崩潰。就算他學習多棒才藝多精也好。不只教孩子吃,也要他懂得穿,怎麼穿得舒服好看適合自己,內衣要一天一換,自己的住所該怎麼打理收拾,出門在外應該注意什麼,尤其是女孩子安全問題至關重要,這些問題很要緊,有些人活一輩子都不明白呢,孩子當然得教,因為我們不是靠本能活著,需要依靠經驗和規則,需要做到自我和環境的協調統一,那些說孩子長大了就什麼都會的人,在我看來是放棄對孩子的基本的教養責任,餐桌文化餐桌禮儀就該是父母自小就教導的吧。反正我是看了太多孩子離開父母就活的特別邋遢,好的生活習慣和態度絕不是一朝一夕培養出來的。

答完了,才發現看錯問題了,以為是說不會做飯的女孩呢,我覺得不用強調性別,男孩女孩都一樣,都要學會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幹簡單的家務活就是基本的自理能力,能幹好叫做自理能力強,幹好了還能從中有所感悟和體會,那叫懂得了生活!簡單的事情都是先會了後懂了再悟了就不會為其所累就可以從中獲取快樂,然後騰出精力做更多快樂和有意義的事情!就說穿衣服這件小事,一個女生越是不懂得搭配適合自己的衣服,她越是會盲目的購買不計其數的衣服,浪費的不只是金錢,還有精力和時間,因為這麼多衣服你得收納打理啊。人到中年你就會明白,自己喜歡穿經常穿的還是那幾個經典款那幾套而已,精簡的衣櫃才是自己需要的。

畢竟我們普通人沒有很大的衣帽間家裡不會配服裝師吧。那這些簡單的衣食住行都得自己來打理,你可以說你不在意吃穿住,但吃穿住卻會實實在在影響到你的健康和心情牽制你很多精神和精力,胡亂吃一口隨便穿一套衣服就去上班,然後下班了回家磨磨唧唧收拾衛生,這樣的日子很沒勁吧。但你如果會幹了這些就容易了,要不了多少時間家裡就收拾得窗明几淨,一切井井有條,好好保持吧,然後桌上是簡單但熱乎的飯菜,衣服不多,但都有品質也舒適。這小日子才過得有滋味呀。然後你才能集中精力幹工作,坐下來喝點茶想想生活,或者學點東西,或者打扮得美美的出去走走看看。[大笑]其實我說的這種生活狀態好像是中老年人才會有的,年輕人嘛,滿腦子都是夢想,覺得自己什麼都會什麼都懂,這些個雞毛蒜皮的事就不是他們需要去理會的,他們是要幹大事的,掙很多錢,周遊世界!不是說他們多嬌慣,而是他們沒有認識到生活的本質,也正是因為他們習慣飄得太高,所以我覺得要從小讓他們學著腳踏實地,從最基本的做起,家務活,必須的,啥家務都不會幹,不適合做我們平民百姓家的孩子,小時候不學著幹,長大了也會被生活逼著幹,到時候弄得焦頭爛額就不好了,好的生活習慣也得從小養,不是一朝一夕,你別說,現在小兩口為幹家務活離婚的不少,人也總有個時期得自己獨自生活,照顧好自己那是必須得!

好了,教我兒子炒雞蛋去。[呲牙][呲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