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州防疫尖兵董新明:開動腦筋 撲下身子,他用擔當踐行承諾

萊州防疫尖兵董新明:開動腦筋 撲下身子,他用擔當踐行承諾

董新明工作照片

  膠東在線3月25日訊(記者 王向榮 通訊員 陳靜 焉衛軒)萊州市疫情處置工作組自正月初二成立以來,萊州市衛健局公共衛生科科員董新明和同事們就全身心的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來。他具體負責縣域內集中隔離點設置、醫學監測人員分派、鎮街密接人員隔離督導以及繁雜的數據報表統計工作等任務。作為疫情防控小組的一員,他深知時間就是生命,越早介入越能掌握疫情防控主動權。第一時間掌握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外地協查人員信息、身體狀況及是否進入集中隔離點等情況,督促各鎮街政府及時落實密接人員集中隔離,為疫情防控工作做好關鍵的一步。

  董新明是臨床醫學專業畢業,但繁雜的數據統計工作難不倒他,他自己製作了一套Excel表格彙總數據,大大提升工作效率。董新明常說的一句話:“讓數據自己跑到統計表內,解放人的大腦記憶和雙手的勞作,這就是信息化辦公的魅力。”至此,他所在的工作小組給上級主管部門提供數據從未出現過邏輯性錯誤,為指揮部領導作出防控指令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撐。

萊州防疫尖兵董新明:開動腦筋 撲下身子,他用擔當踐行承諾

  但是疫情防控不單單是繁雜的數據提報,更大的困難是醫學監測醫務人員分派和密切接觸人員隔離的督導落實。基層醫療機構人員緊張,既要承擔轄區群眾的日常就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開展、社會入戶隨訪排查、卡口值勤、貧困人口走訪等等諸多社會職能,還要從他們不多的醫務人員中抽調人員到集中隔離點承擔為期14天的醫學監測任務。有一次,某集中隔離點進駐了3名密切接觸人員,董新明立即聯繫屬地衛生院,但該機構人員都在轄區進行摸排工作,到隔離點人員不足。那天下著大雪,董新明自己駕車到基層,參與到走訪排查工作中。他說,“我負責公共衛生工作開展和家庭醫生簽約工作的管理,走訪隨訪排查工作也是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董新明接替集中隔離點醫生把剩餘的排查任務執行完畢,回到疫情處置工作組已是晚上11點多。“死板”的工作要求在董新明的“以柔化鋼”的工作模式下一次次被化解。

萊州防疫尖兵董新明:開動腦筋 撲下身子,他用擔當踐行承諾

  在疫情防控面前,董新明為了萊州市“大家庭”的平安,放棄了自己的小家。2月21日,他正在參加疫情處置工作組的緊急會議,接到家裡老人的電話,2歲的孩子從窗臺跌落,可能小腿骨折。但是,會議緊要,他不能離崗。董新明一遍遍電話聯繫愛人,卻未回覆,愛人也是一名醫務人員。家裡老人心痛孩子一遍遍的催促,後來,董新明託同事幫忙才把孩子送到醫院救治。會議結束後,董新明又跟隨領導奔赴基層督導隔離點設置整改的落實,回到家已是凌晨1點多,掀開被子發現兩歲的孩子腿部打著厚厚的石膏繃帶,看著孩子熟睡中掛著淚痕的臉龐,想到在他最需要爸爸呵護的時候自己卻不在身邊,董新明心裡有說不出的苦。舍小家顧大家,一切從大局出發……只為更多人團聚和健康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疫情防控是一面鏡子,也是黨和政府在實踐中對我們的考驗,更是人民群眾在危難時對我們的需求,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就要帶頭站出來、衝上去,用實際行動,去踐行莊嚴承諾和錚錚誓言”。緊張的忙碌、繁雜的工作、親人的痛苦,沒有擊垮堅強的“小董”。在疫情肆虐面前,他和同事們勇扛防控大旗,不畏瘟病惡魔的猙獰,用自己的肩膀撐起保護群眾的屏障,疫情不退絕不收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