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區塊鏈金融?

周鵬御創投說


什麼是區塊鏈金融?

區塊鏈金融,其實是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區塊鏈是一種基於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本質其實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制。通過在分佈式節點共享來集體維護一個可持續生長的數據庫,實現信息的安全性和準確性。

為什麼都看好區塊鏈金融的發展?

從銀行到互聯網巨頭為什麼都進軍區塊鏈金融?有人說區塊鏈技術本身的特性對於提高金融效率有天然的匹配性。金融服務產業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動力,也是中心化程度最高的產業之一。但是在其交易中存在著信息不對稱導致無法建立有效的信用機制,而區塊鏈技術公開、不可篡改的屬性,為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制提供了可能,能夠改變金融基礎架構。

從區塊鏈的應用場景上來說,金融是最適合區塊鏈落地的行業。《2018中國區塊鏈產業白皮書》提到,區塊鏈技術目前已在支付清算、信貸融資、金融交易、證券、保險、租賃等細分領域落地應用。

如今區塊鏈正是大勢所趨,區塊鏈給金融行業帶來變化已經開始,巨頭們的都已經在爭相佈局區塊鏈金融領域。

區塊鏈金融的風險有哪些?

既然“區塊鏈+金融”的風險問題主要來自金融行業,那我們對區塊鏈的關注就應該聚焦在技術層面。

1、區塊鏈技術算力有限。

從區塊鏈技術本身來分析,區塊鏈難以有足夠的算力來保證系統的穩定性。從發展階段來分析,區塊鏈目前還是一項全新的技術,尚未達到大規模應用的要求,其運算能力還有待於進一步提升。

2、去中心化是個偽命題嗎?

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的特點解決了“中心”機構(或中介)帶來的信息不對稱和信息安全風險,提高了金融交易的效率,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某些情況下一個能夠有效保障交易達成、信息安全的“中心”機構(或中介)還是有必要存在的。

3、反洗錢和恐怖融資風險依然是區塊鏈技術的一處軟肋。

在區塊鏈上,任一節點都可以將資金轉移到其他節點,雖然交易信息被記錄下來,但由於區塊鏈技術的匿名性,使得客戶真實身份識別難度增大,反洗錢和恐怖融資犯罪取證相對困難。

4、技術風險難以完全避免。

區塊鏈的交易規則以及智能合約實際上都是由程序和語言控制的,技術性、操作性失誤風險難以完全避免的。當失誤未被及時發現,單次失誤的影響將被放大,且需付出較大成本以修正失誤。

5、客戶固有習慣難以轉變。

由於現有傳統技術具有的客戶粘性,區塊鏈要嵌入到金融業務中並被客戶廣泛接受和認可,還需金融機構打破傳統的路徑依賴,主動迎合客戶使用習慣。


神股魚


區塊鏈原本是一項開發“比特幣交易平臺”的技術,用於記錄虛擬資產的轉移,後來被髮展到其它領域作為底層技術支撐。

通俗一點說,區塊鏈技術就是一種全民參與記賬的方式。所有的系統背後都有一個數據庫,你可以把數據庫看成是就是一個大賬本,那麼誰來記這個賬本就變得很重要,目前都是誰的系統誰來記賬,微信的賬本就是騰訊在記,淘寶的賬本就是阿里在記。

但在區塊鏈的系統中,每個人都可以有機會參與記賬。

在一定時間段內,系統中如果有任何數據變化,每個人都可以來進行記賬,系統會評判這段時間內記賬最快最好的人,把他記錄的內容寫到賬本,並將這段時間內賬本內容發給系統內所有的其他人進行備份,這種方式就稱為區塊鏈技術。

在每個特定的時間節點內,當有資產進行轉移,也就是數據發生了變化時,就會產生新的區塊,它不僅記錄當前發生的交易,並且還記錄著前一個區塊的數據以及時間,每一個區塊都是由不同的人來記錄,這就形成了區塊鏈,而且這個鏈只記錄資產的轉移,記錄的是交易的過程,對人的信息是匿名的,能很好的保護個人隱私。

目前虛擬貨幣的流動領域愈來愈廣,需求越來越大,因此繁衍出一個新的投資機遇,虛擬貨幣投資。



張吃飯說世界


那麼到底什麼是區塊鏈?

  工信部指導發佈的《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6》這樣解釋:廣義來講,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佈式節點共識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佈式基礎架構與計算範式。

  簡單地說,區塊鏈就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佈式賬本數據庫。去中心化,即與傳統中心化的方式不同,這裡是沒有中心,或者說人人都是中心;分佈式賬本數據庫,意味著記載方式不只是將賬本數據存儲在每個節點,而且每個節點會同步共享複製整個賬本的數據。同時,區塊鏈還具有去中介化、信息透明等特點。

  我們舉個例子說明一下,比如我們平時的網購,下單後我們的錢都打到第三方支付機構這個中介平臺,等賣方發貨、買方確認收貨後,再由買方通知支付機構將錢打到賣方賬戶。

  但是由區塊鏈技術支撐的交易模式則不同,買家和賣家可直接交易,無需通過任何中介平臺。買賣雙方交易後,系統通過廣播的形式發佈交易信息,所有收到信息的主機在確認信息無誤後記錄下這筆交易,相當於所有的主機都為這次交易做了數據備份。如果這臺機器產出的訂單出現了問題,也不會影響它的數據信息,因為還有無數臺機器同時備份的數據。

  說到區塊鏈我們就不得不提比特幣,彷彿這兩個不放在一起說就認為你什麼都不懂一樣。

實際上雖然區塊鏈是區塊鏈,比特幣是比特幣,但關心的人大多都在

  關心幣的事情,並沒有很多人關心鏈的事情。就算他嘴上說在關心鏈的事情,實際上,也就是湊合熱鬧,對方更關心的是哪種幣更掙錢,我怎麼加入其中?

  其實筆者想說的是,不是每一個風口你都要趕上,曾經的股市、自媒體、微商、人工智能如果這些浪潮你都沒趕上,那區塊鏈也一樣,很快會有新的產品出現替代它。

  區塊鏈有什麼作用讓大家這麼為之痴迷?我們還是以上面購物的例子來說明,所謂的雙方交易我們現在也不是沒有出現,但都是雙方交易,如果其中一方收了錢不給你發貨,或者是說自己沒收到錢,不認這個賬怎麼辦。

區塊鏈對於這事怎麼解決呢?

  同樣是交易,只是在交易的過程中,所有人都知道對方把錢給你了



南山某


區塊鏈是一個虛擬分類帳,其中每條記賬明細記錄都是一個區塊,這些記錄在網絡中分發給每個人,他們可以讀和追加,但不能修改,增刪改查CRUD中無法進行刪和改,如果想刪改,就追加一條新記錄對原來數值進行衝抵,比如財務做賬時前面“借入錯”一筆賬,後面就追加一條“貸出”一筆相同金額的記錄衝抵;又比如上市公司經常發佈季度報表修正,上個月盈利500萬(中國上市公司賣一套房),次月發佈公告,上個月盈利修正為300萬,這類似說出的話如同潑出去的水,不能收回了,不能用橡皮擦去修改,財務中如果你想像改數據庫記錄一樣使用SQL的update去修改記錄,塗改財務賬本屬於犯罪。區塊鏈中區塊就是這樣一條記錄鏈接到上一條記錄,如同幼兒園小朋友手拉手,一個盯著一個,如同一個鏈表LinkedList,這樣任何人無法篡改這個鏈,當然這種高度串行化如同事務ACID的串行化一樣造成性能限制,因此制約區塊鏈的廣泛應用的一個瓶頸就是它的吞吐量和併發性能,這些都是其高度事務安全導致的的犧牲方面。

區塊鏈它其實也是一個保證高一致性的分佈式事務數據庫,維護一個不斷增長的有序的事務(transaction)記錄列表,它的分佈式事務實現與集中式的數據庫分佈式事務實現不同,後者通常以Paxos或Raft進行共識凝聚,最終將所有服務器節點的狀態修改成一致狀態;區塊鏈的分佈式事務機制也與傳統的2PC兩段式事務機制不同,後者主要依靠對事務參與者資源進行鎖定實現的,區塊鏈的事務機制非常類似於事件溯源Event Sourcing的事務機制。區塊鏈不但保證交易的高度事務完整性,還同時結合或耦合了安全加密算法,這種一體化的設計非常適合和錢有關各種轉賬交易、智能合約或加密貨幣等應用。

區塊鏈中每個塊包含一個頭部和一個正文:

這些是每個塊具有的數據。除此之外,每個塊都有一個由開發人員定義的最大字節數。達到此最大大小時,此塊將添加到區塊鏈中,並開始創建新區塊。

區塊鏈中的每個區塊都有一個代表區塊在整個鏈中位置的數字,鏈中的第一個塊有一個特殊的名稱,它們被稱為genesis塊,也就是起始塊,創世塊。

每個塊在頭部中都有前一個塊哈希號的引用,這非常重要,因為這就是區塊鏈保持一致並控制不變性的方式,創世塊沒有任何引用前一個塊的內容,因為它是第一個塊。

merkleRoot是塊內所有事務的散列結果,如果在塊內部更改了任何內容,則此哈希值也會更改並使更改的塊和下一個塊無效。       現在你可以想想:為什麼這個字段被稱為MerkleRoot而不是blockHash?這是因為比特幣使用Merkle樹算法從塊的數據生成哈希值的。

這是一個與塊的挖掘過程相關的32位數字。此數字僅用於查找與區塊鏈難度相匹配的哈希值

這是塊創建的時間戳。

這是所有交易數據的保留位置。

哈希算法實際上取決於區塊鏈的每個實現,比特幣使用長度為256位的SHA-256(安全哈希算法)。

區塊鏈通過prevBlockHash將塊鏈接在一起:

merkleRoot值是從Data信息生成的,如果有任何變化,merkleRoot也會改變,並且在更改的塊之後鏈接prevBlockHash的其餘塊將不再有效。這就是區塊鏈不可變的原因。

工作證明對於區塊鏈是一個重要特徵,而且是必須的;區塊鏈中其他經常被提及特徵(如安全性)反而是次要的,雖有用但非必須。

任何分類賬都絕對需要順序。一個人不能花沒有收到的錢,也不能花已經花了的錢。區塊鏈交易(或稱區塊鏈事務)必須明確順序,並且不需要可信任的第三方來協調順序,這就是前面講的分佈式事務機制。如果交易是由世界各地的匿名參與者產生的,並且沒有中心化組織負責交易之間的順序排列(不同於集中式的分佈式事務數據庫),但事實確實需要一個排序,那麼該怎麼辦呢?雖然一個交易(或塊)可能包括時間戳,但這些時間戳怎麼可信?

在分佈式系統中不可能將事件與時間點關聯起來,這是一個未解決的問題,直到中本聰發明了區塊鏈的工作證明這個解決方案之後,分散的分類帳才可能得以實現。

區塊鏈的工作證明是一個符合某個要求的SHA-2哈希值,這個值是非常難以找到的。困難之處在於哈希小於一個特定數字,數字越小,輸入值越稀少並且發現它的難度就越高。它被稱為“工作證明”,就是因為已知具有這種哈希的值已經非常罕見,這意味著找到新的這樣的值需要大量的試錯,即“工作”。反過來,這意味著 消耗"時間"。比特幣尋找難度是動態調整的,這樣每十分鐘平均能找到一個正確的哈希值。

也就是說,區塊鏈沒有辦法決定誰最快算出哈希值(因為每個參與者的服務器時鐘不可能像對手錶那樣對得精確),那麼延後一段時間比如10分鐘,誰先算出誰獲勝,然後迅速繁衍,誰的鏈越長越有優勢,這是對於10分鐘內可能有兩個獲勝者的附加判斷條件。

事件溯源是通往區塊鏈最便捷有效地手段,首先使用事件聚合概念對系統建模,然後決定是採取統一共享式存儲事件日誌?還是採取複製方式存儲事件日誌?統一共享方式比較簡單切實可行



嬈陽


區塊鏈是隨著比特幣的出現而得到了大眾逐步認知的,比特幣減半週期即將到來,其價格自高點回落以來,又持續上漲,並且很快突破一萬美金大關,而且比特幣也上了微博熱搜。雖然隨著疫情的到來目前價格大幅回調,但這也看作是長市築基,數字經濟未來的發展不可小覷,潛力巨大。然而,伴隨著比特幣波段是的上漲,區塊鏈、數字貨幣、通證等等的概念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每個人的生活當中,相對於過去的無人問津,現在區塊鏈等概念已經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不過,面對這些琳琅滿目的熱詞,我覺得區塊鏈之於金融最重要的詞是區塊鏈通證token。

那麼我們先來說說什麼是區塊鏈帶來的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是指通過數字化的知識與信息,實現資源的快速優化配置與再生、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形態。通過不斷升級的網絡基礎設施與智能機等信息工具,同時結合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先進技術,推動經濟形態由工業經濟向智慧經濟形態轉化,從而極大地降低交易成本、信任成本、提高資源優化配置,推動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

那什麼是通證(token)?

通證即“token”,可以解釋為“可流通的加密數字權益證明”,其應用範圍非常廣泛,並且通證是需要流通的,所以就需要加密,需要數字化。通證必須是以數字形式存在的權益憑證,它必須代表的是一種權利,一種固有和內在的價值,人類社會的所有權益都可以通過通證來進行表示。同時,通證又會是加密的,通證的真實性、防篡改性、保護隱私等能力,由密碼學予以保障,因此每個通證就是由密碼學保護的權利。最後,通證也必須是可流通的,通證必須能夠在一個網絡中流動,從而隨時隨地可以驗證。

對於區塊鏈生態而言,通證是其特色應用,如果沒有通證經濟的參與,區塊鏈的激勵優勢則無法完全體現和充分發揮,而區塊鏈則為通證提供了堅實的信任基礎。雖然由於市場混亂,各類空氣token橫飛,但通證(token)本身是一種可流通的加密數字權益證明,它和區塊鏈、大數據的結合將有利於數字經濟的發展。

總的來說,數字經濟將會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而區塊鏈和通證體系則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互聯網傳遞信息,而區塊鏈傳遞了價值。根據通證的定義,真正意義上的通證應當是有實體資產作為背書,並且具有固有的內在價值,並且通證的用途非常明確,有著可持續發展、能夠真正在實體落地的應用價值。面對發展初期的數字經濟時代,我們需要清楚地分清通證、加密貨幣、代幣等的區別,找到真正的通證價值,才能發展可持續的數字經濟生態。






嘉譯說說


塊鏈金融是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金融服務產業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動力,也是中心化程度最高的產業之一。區塊鏈技術公開、不可篡改的屬性,為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制提供了可能,具備改變金融基礎架構的潛力,各類金融資產,如股權、債券、票據、倉單、基金份額等均可以被整合進區塊鏈賬本中,成為鏈上的數字資產,在區塊鏈上進行存儲、轉移、交易。


存在就是合理


區塊鏈是徹底的火了,隨之而來的是區塊鏈金融也跟著熱度上升。從銀行、到互聯網巨頭紛紛加入其中,區塊鏈金融其實就是指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


區塊鏈是一種基於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本質其實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制。通過在分佈式節點共享來集體維護一個可持續生長的數據庫,實現信息的安全性和準確性。


有人說區塊鏈技術本身的特性對於提高金融效率有天然的匹配性。金融服務產業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動力,也是中心化程度最高的產業之一。但是在其交易中存在著信息不對稱導致無法建立有效的信用機制,而區塊鏈技術公開、不可篡改的屬性,為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制提供了可能,能夠改變金融基礎架構。


從區塊鏈的應用場景上來說,金融是最適合區塊鏈落地的行業。《2018中國區塊鏈產業白皮書》提到,區塊鏈技術目前已在支付清算、信貸融資、金融交易、證券、保險、租賃等細分領域落地應用。

如今區塊鏈正是大勢所趨,區塊鏈給金融行業帶來變化已經開始,巨頭們的都已經在爭相佈局區塊鏈金融領域。


桌志小陳


通俗一點講,區塊鏈用在金融上面就是一個信用標籤。最大作用是可以來保證借貸雙方的合同真實化,透明化,無法更改化。

以前借貸,只有一紙合同,這合同一旦丟失,借貸人不承認,那會給出借人帶來巨大的精神損失與經濟損失。

而區塊鏈的產生,改變了這一切,所有的合同都以互聯網的方式儲存著數據內,是無法更改的,所有參與人都可以看見,可以來為此作證,一旦合同建立,存入區塊鏈,也就是說合同關係成了鐵證。

如今國家的法律已經將區塊鏈合法化,正規化。法院在受理訴訟時也將其納入為正規證據。


漢信寶


區塊鏈金融,其實是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區塊鏈是一種基於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本質其實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制。通過在分佈式節點共享來集體維護一個可持續生長的數據庫,實現信息的安全性和準確性。

技術

應用此技術可以解決交易中的信任和安全問題,區塊鏈技術成為了金融業未來升級的一個可選的方向,通過區塊鏈,交易雙方可在無需藉助第三方信用中介的條件下開展經濟活動,從而降低資產能夠在全球範圍內轉移的成本。

應用

2016年起,各大金融巨頭們也聞風而動,紛紛開展區塊鏈創新項目,探討在各種金融場景中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可能性。特別是普銀集團率先開創了“區塊鏈+”本位制數字貨幣的先河。本位制數字貨幣是資產經過第三方機構完成鑑定、評估、確權、保險等流程,經過縝密的數字算法寫入區塊鏈,形成資產與數字貨幣之間的本位對應關係,稱之為本位制數字貨幣。

為了實現區塊鏈金融大跨越大發展,為了推動中國經濟新發展,加速全球資產流通,實現一代代人為之奮鬥不已的復興夢想,普銀集團將於2016年12月9日在貴州舉行普銀區塊鏈金融貴陽戰略發佈儀式,會上將就區塊鏈實現資產的數字化流通、區塊鏈金融交易模式、並對區塊鏈服務與社會公共產業的應用落地展開探討。此次大會將標誌著區塊鏈金融落地應用的開始,標誌著全新金融生態的變革與發展。


律小牛


區塊鏈金融應該是兩個詞,放到一起不太合適,區塊鏈可以賦能金融,因為區塊鏈是種技術,發個比方,央行正在研究發行dcep電子貨幣,就是採用區塊鏈這種技術來實現的,區塊鏈的可追溯,不可篡改特性在很多行業也會有應用,以後我們肯定會用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