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離家去部隊當兵,是什麼心情?

瀟灑平凡人


去當兵,家在城市是一片平原,見個山挺稀罕。等到去當兵,坐了火車,快到駐地的時候就看見山連山,山套山,山外有山,山裡還是山。這下可好,成山裡人了,去裡邊玩兒,進了山溝子見到部隊大門,標準的配置對聯是,提高警惕保衛祖國。走了不遠,見一操場上面放的一溜的炮。操場金那頭有個大禮堂,門前立著毛主席像。進了那個禮堂的門兒,整面牆的紅底子餾金大字,為建設強大的人民炮兵而奮鬥。版面巨大,字體蒼勁,很是震撼了。操場的一側有個管理臺,上面有也寫著草書對聯,剛去當兵認得上一行。春風楊柳萬千條,,,下面就不認識了,天天看,整整認了三年,到了第4年快退伍的時候才認出下聯來,那是,六億神州盡舜堯。學習真不容易,認這7個字花了我4年的時間。


華來士1969


我是楊恆,2014年入伍77133部隊2016年退伍

當我得知自己已經被錄取,第二天就要兵員轉運,當天家裡來了很多人,許久不聯繫的姑婆,奶奶和外婆,叔叔阿姨都趕著回來為我送行,那一天很驕傲,每個人口中都是對自己的祝福,當天晚上一夜無眠,腦子裡面想的都是如何報效祖國如何打擊日本人,如何去成為兵王,第二天全家送我到了武裝部,把衣服脫了換上軍裝那分鐘我覺得自己好帥,好驕傲,在全家的目光中我上了車,車上大家歡聲笑語,可是車門一關彷彿知道2年內自己回不來家了,都哭了,大家都哭了,什麼夢想,什麼成長,最重要的無非是家人,那時候很想下車去抱一抱奶奶外婆,奶奶一直跟著車走了很100米,我哭了100米,或許這就是斷乳期,一個遊子離家遠遊對家的不捨


宜居昆明


那年那月那日(1996年12月18日),我首次離開家第一次遠行,穿著嶄新的軍裝,踏上從軍的路程,心裡真是五味雜陳:

想起前不久,鄰居們剛知道我要當兵消息時都替我高興,見到我就主動跟我打招呼,拉著我的手,祝福的話說的沒完沒了;而我當時也是很是“顯擺”,穿著嶄新的軍裝到處“招搖過市”,很是威風,一見到人誇,心理就美滋滋的。

更不用說我父母了,他們每天笑容滿面,合不攏嘴,像年輕了十歲,我們家每天都像在過春節,家裡人來人往,正是應證了那句話:一人當兵,全家光榮。

而那天我真要走時,我揹著揹包路過他們家門口,父母幫我拿著行李,鄰居阿姨們都走出家門來送我。與前幾天開心不同,當時沒有多少人替我高興,只是一個勁地抹淚。她們看著我長大,知道我從未出過遠門,一個農村娃又沒見過什麼世面,一出門就走那麼遠,人生地不熟,能習慣嗎?她們送了又送,走了又走......

隔壁的陳奶奶更是拉著我的手就不鬆開了,連說:“二仔(我在家排行老二)到了部隊後,多聽首長的話,自己要照顧好自己,想吃啥,就寫信告訴我們,我們給你寄過去;想家時,就讓你爸媽到部隊去看你......”說著說著,就泣不成聲了。

聽了這些話,我是萬般不捨,甚至產生了錯覺,好像是生離死別一般。本來我對即將去的全新部隊就很忐忑,原本之前每天做夢都盼著去部隊的我,卻在要去的前一天晚上失眠了。

一晚上我想了很多:部隊究竟什麼樣子,新兵連到底有多苦,新兵班長會對我好嗎?老兵會欺侮我嗎?尤其是我能考上軍校嗎,假如我考不上軍校,混不出個名堂來,當幾年“大頭兵”回來那不就全完了嗎?那又怎麼面對我的父母與家鄉親朋友好友?

那天,兩公里不到的路,我們卻走了一個多小時。走著走著,我總感覺有點孤注一擲的感覺,我想起那句話:既然自己選擇的路,就是爬也爬下來。頓時像是悲從心起,想起《荊軻刺秦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現在想來,上面這一切真是多麼幼稚可笑。天道酬勤,上天都會眷顧那些有準備的人。到了部隊後,我一個農村娃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當班長、入黨、上軍校、當幹部,現在也轉業了,期間還把村裡幾個孩子也帶出來當兵,他們中的有一個也像我一樣考上軍校,現在還在部隊當連長。

所以,最後一句話送給大家:好男兒就是要當兵!


窗外的白楊


我是七六年入伍到武警部隊。在高寒地區訓練基地軍事訓練後分配消防兵,又經過二十餘天的消防基本功練習,結束了新兵集訓分配到嫩江草原某縣中隊。我牢記了一輩子是陰曆臘月二十三。按照中國人民的傳統習慣為過小年,座了一天的汽車晚上天黑時到達中隊,一路上看到冬雪下的草地一望無邊,荒無人煙連一棵樹都沒有,只有大風颳起白雪紛飛,把我這個從省城入伍的人心一下涼了半截。

晚上8點多鐘到達中隊,老兵們熱情的歡迎我們的到來,食堂早已準備好飯菜大家邊吃邊簡單介紹一下,我分配到一班同時也認識了中隊領導和班長。一天座車的奔波勞累我們很快的進入夢鄉,突然感覺有人叫我睜眼一看大家全都在穿衣服,耳朵裡聽到警報和擴音喇叭值班員的喊話聲,“炸藥廠起火,全部出動,所有人戴好防毒面具”。我一下從床上跳起趕緊著裝跟著大家向車庫跑去。蹬車後心跳加速面部緊張。消防車開著警報飛快的速度向火場行駛。由於我國與蘇聯之間矛盾結束的後期,很多地方都有造地雷手榴彈的工廠,雖然停止生產但存放著大批的炸藥,出事地點在縣城外有10幾公里,土公路高低不平十分難行。戰士們都不說話車內空氣十分緊張,這時隊長看了一下司機說:“慢點”。隊長是乘座一號車,它一慢整個車隊都慢了下來。大家都不明白一向以動作快來要求大家的隊長今天怎麼了?時間不長一道亮光閃過一聲巨響我們的耳朵裡什麼也聽不到了,隊長大喊一聲:“低頭”。我們都手抱著頭盔彎下腰來。就感覺象下了大冰泡子一樣,叮噹作響汽車風擋玻璃破碎的聲音。爆炸聲震耳欲聾一波連著一波,一浪高過一浪,空氣中瀰漫著濃郁的火藥味道和泥土的味道,我們那還有時間戴上面具,呼吸困難感覺世界末日已經到來。等爆炸聲音小點了我們睜眼一看半邊天都紅了。隨著隊長的一聲:“給我上”,汽車衝向前去,我們利用一個被氣浪推倒在地上的大水灌立即組織滅火救援。我看到生產車間房頂沒有了,四處沒有一人,後來知道打更的人一看起火後打完電話報完火警就有多大勁使多大勁跑了。到處一邊狼跡有一臺拖拉機也爆出十幾米,部分房子倒塌。

事後上級調查人員認為我們隊長的處理方式非常正確,減少了人員的傷亡,保護了我們的戰士的寶貴生命和財產安全。我也逃過一劫難。所以每到小年這一天我都要吃點好飯,全家人座一起聽我講那古老的故事。妻子也告訴孩子聽你爸又講一篇,慶祝我的紀念日。我的隊長現在一個自治縣退休養老。謝謝🙏鼓勵我的網友老師讓我寫一些軍旅生涯的故事。再次感謝您的支持。


悠閒的蝸牛86777788


我是2006年12月份高中畢業過後,到部隊當兵的,到了河南鐵軍部隊。今天在這裡講一下當初我當兵時候的感受吧,說實話這麼多年過去了,很多時候我都記憶猶新,我在部隊的時候是怎麼熬過來的,也可以說是怎麼熟悉融入到部隊這個大家庭的。

2016年高中畢業,自己的學習成績不是很好,沒有考上你想的大學,後面就放棄了繼續讀大專的想法,主動跟父母講,去當兵闖一下,自己到部隊看能不能闖出一番天地,這也許是自己可能在驗血過後想給自己找一個出路的想法,父母同意了我的想法,後面就在9月份開始託關係找人,想把我弄到部隊去當兵,應該在2000年左右當兵的人都知道,去部隊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說白了那個時候的部隊,特別是武裝部和那些接兵幹部,都還不是那麼純潔。我也不例外,政審和身體條件都通過了,然而還是給了接兵幹部送兵幹部紅包。

由於那個時候的我們不像現在的小孩子,一到寒暑假都會出去旅遊,走過了很多地方,然而,我那個時候基本上沒有出過遠門,沒有走出過我的家鄉四川,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麼樣的,12月18號我這一輩子都記得非常清楚的日子,坐上了火車,一直走了一天兩夜才到達了河南,我也才知道我是到河南去當兵。對於一個從來沒有離開家的18歲,孩子來家還是比較孤獨的,到了部隊過後,由於南風和北風的天氣差距還是很不適應,特別是部隊的管理,我所在的部隊又稱之為鐵軍部隊,綠色監獄,訓練特別辛苦,那個時候和很多新兵一樣,整天都是彙報思想,整天都是思想教育,天哪,這種日子過了三個月,所以說新兵三個月都是熬過來的,後面就慢慢熟悉了,慢慢融入了軍營,也就在部隊幹了兩年,自己覺得在部隊沒有多大的前途,所以在2008年12月份就退伍了,當然那個時候轉士官也是可以的,還是需要錢,應該在那個時候當過兵的人都知道吧。

當然部隊給了我很多,讓我從一個年少無知的青年轉變成了社會責任感比較強,還有適應社會比較強的一個,小夥子,回到地方過後通過自己的努力,也還找到了比較適合自己的工作,當然這一切都是在部隊學到的,一些性格品性方面的事情。





貴娛圈


個人真實經歷:徵兵過完體檢後通常都是等電話,過不過都不知道,就在家等電話給你打電話了就是過了的,不給你打電話就等明年再來吧。我體檢完等了十來天整個過程期待...失望...糾結...興奮,經歷過的自然懂,看著一起報名的同學走完了。我是當地最後一批走的當天上午通知下午去武裝部領服裝,第二天一大早就走。


去部隊那天用了五種交通工具,先是做做中吧到市汽車站和本市同批次新兵集合,然後做大巴到省會長沙再轉綠皮火車到武漢火車站,再轉高鐵到漢口。最後部隊隊列車接到營區,那時已經是晚上十一點。沒有想象中的一群人列隊歡迎儀式。下車吃了碗麵條新兵連長就把我們分配給各個班長。住的是大排房,九十來平米住了三十多號人各種鼾聲、蟬鳴和夢話聲夾雜在一起。第一天晚上躺在床上我很晚才睡著,當時還感嘆湖北蚊子相比家鄉蚊子咬人格外痛。


早上五點半,大家就陸陸續續的起床了。都在地上搶地方疊被子。排房裡、走廊上、會議室、都有。出奇的安靜,因為班長排長還在睡覺。我剛去不會疊自己埋著頭搗鼓半天,最後班長起來三下五除二就給我疊好了,沒錯第一天班長給我疊的被子【酷】。到六點大家已經在列隊準備集合出早操了,因為早操要檢查軍容風紀我才借了個指甲刀把指甲剪了,這時班長髮現我鞋帶是交叉(沒看錯繫鞋帶都有講究),這是時間已經快來不急了馬上就集合了,這是蹦出兩個我不認識的人蹲在我面前一人一隻腳開始快速的拆開鞋帶改成一字形,我當時特別感動。好在趕在集合前完成了,後來有一回我問他們為什麼,他們說為集體了榮譽,我們是一個集體。這是部隊給我上的第一課,

集體榮譽


要說第一次離家到部隊當兵有什麼心情主要還得看人,你想去當兵被選上了自然高興,不想當兵被選上了心情可想而知。


酒館打烊


我是1997年12入伍,當時的場景歷歷在目,就像昨天發生的事情,有時做夢也會夢見。


離家鄉。我的父母和我到縣城借宿在一親戚家,送我當兵。凌晨四點坐汽車從縣城出發。12月的凌晨,氣溫已降到零下。我穿著武裝部發的棉襖、棉鞋,登上汽車,我就轉身向車窗外,在晨幕中尋找我爸媽的身影,終於在人群中看到了他們,但他們看不到我。我的淚水刷地,第一次模糊了雙眼,車廂內也開始有了抽泣的聲音,最後漸漸地陷入了沉寂。

到軍營。坐汽車到市裡轉乘火車,到北京換乘火車,再到梅河口換乘,最後到了部隊駐地遼源火車站。我第一次離開家到2000公里以外的大東北,看到了白雪皚皚,有點興奮。接兵幹部帶著我們步行6公里,終於經過長途跋涉到了營院。班長把我接到宿舍,我看看宿舍的擺設,透過窗戶看到室外沙土地和遠處散落的村莊,我有種莫名的憂傷。





練軍事。訓練場在部隊炮場,班長帶著我們,隊列、體能、戰術等科目陸續展開。東北的冬天,室外溫度零下20來度,在訓練時,耳朵凍得生疼,快要結冰了,回到宿舍,大家都靠在暖氣片旁,讓耳朵回熱,能聽到耳朵咯吱咯吱聲音,像冰開化的聲音。使我慶幸的是,我多年的鼻炎,在極度低溫條件下,有了明顯的好轉。


兵心說事


我是高中一畢業就去當兵了,得知自己被批准入伍是既高興又擔心。高興的是自己的願望得到實現,因為當時我考大學夠大專線,那時候已經沒有包分配了,加上家是農村,條件不好,通過上大學跳出農門的希望不大,就算上了大專,也不一定有好工作,就想去當兵,找一條出路。還好被批准入伍,所以心情比較高興。

擔心的是,我這個人性格比較內向,不太愛說話,加上當兵前有鄰居當兵回來的,說在部隊要有眼力見,會說話,要給班長端茶倒水洗衣服,搶著幹活,部隊怎麼艱苦等,因為一直上學,活沒幹過多少,怕去了適應不了,所以擔心。

但是去部隊後,感覺挺不錯,除了訓練比較苦以外,其他的都還好,所以思想很穩定,第二年就考了軍校~~




楊樹皮砍大刀


每當提起第一次離家到部隊的那段日子,我就感到莫名的內疚和心痛。

95年我從鎮上的一所中學考入南昌某軍隊院校。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整整讓全家人激動了很久很久,畢竟在農村能考上軍校是個光宗耀祖的事。

那個時候交通很不方便,加上我沒有出過遠門,父母決定送我去報到。

我的家在蘇北農村,8月28號的早晨,太陽還沒出來,父母特意選了個吉時6:08分,我們帶著大包小包從家裡出發,到鎮上大概四公里,是父親請鄰居開著手扶拖拉機送我們過去的。看得出來父母的心情特別的好。而對於我,既感到興奮又覺得很傷感,興奮的是我終於上了大學,憧憬著往後的美好生活,傷感的事,這一離家就要一年的時間,第一年寒假要實習,回不了家。

半個小時左右我們到達了鎮上,上了一輛開往南京的普通的長途汽車。車上坐滿了到南京去的人們,走道里堆著大大小小的裝滿東西的紙箱、蛇皮袋,有的還把雞、鴨帶上了車。這裡濃濃的汗腥味夾雜著家禽糞便味,讓人作惡。

那時候還沒有高速公路,汽車走的是普通的公路,一路顛簸,加上炎熱的天氣,讓我的情緒降到了極點,原本興奮的心情蕩然無存。和大多數的人們一樣,父親和母親靠在座椅上,閉目養神,額頭的汗水沿著臉頰往下淌。

經過近5個小時的長途跋涉,汽車駛入了南京長途汽車站。父母和我都是第一次來到南京這座大城市,下了車根本分不清東南西北。只是跟著人流往出站口方向走。

擔心趕不上南京至南昌的火車,我們顧不上吃午飯,叫了一輛人力三輪車帶著大包小包往火車站趕。

等我們買到火車票的時候,已經是將近中午12:00,火車發車的時間是下午1:30。看到時間還有餘,這個時候我才感到飢腸轆轆。母親拉著我們進入了火車站廣場上的一家小飯店,飯店門面不大,進入裡面也十分地凌亂,七八張小飯桌已經坐滿了吃飯的人。

趁著等座位的檔兒,母親與飯店老闆娘拉起了家常。老闆娘是個四十出頭的婦女,操著一口地道的蘇北口音。見是同鄉,彷彿讓我們在這個陌生的城市找到了依靠。隱約聽見母親對老闆娘說,我們這是送兒子去上軍校,說話間臉上洋溢著滿滿的自豪和驕傲。

吃完飯已將近一點鐘,我們又匆匆忙忙地往火車檢票口奔,連問帶猜,好不容易找到檢票口檢了票。跟著人群擠上了一輛綠皮火車,現在才知道那個時候還沒有動車和高鐵,乘坐火車都是那種綠色的普通客車。

時值學校開學季,坐著的站著的人群擠滿了車廂。我和父母都是第一次坐火車,因此感到十分地好奇。下午我們邊看著兩邊的風景邊聊著天,時間過得很快。到了晚上特別是下半夜的時候才是寂寞難熬的時間。這個時候,車廂裡的人們大都入睡,倚得倚,趴得趴,還有得乾脆躺在了過道上,只聽見車廂壁上轉著頭呼呼作響的搖頭風扇。

母親胃一直不好,長時間的乘車讓她十分難受,時而靠在父親肩膀上,時而趴在小桌板上,後來,父親乾脆從隨身包裡拿出了一張報紙鋪在了小桌板下讓母親躺著。而這一夜父親一直沒有入睡。

就這樣我們熬過了難忘的一夜。

第二天早晨6點多的時候,列車終於到達了南昌火車站。當我們走出出站口的時候,學院已經派出接站幹部和接站車輛在等候。

之前,參加軍校體檢的時候,考官也叮囑我們,軍校有嚴明的紀律,一般情況下親屬不要來隊。當我從父母手中接過大包小包的時候,內心深處真得很想讓父母陪我到我即將生活四年的軍校去看一看,也歇一歇。但一想起考官的話,我立馬打消了這個念頭。提著包頭也不回地上了接站車。

登上接站車後,只見父母依然站在原地朝我揮著手。

父母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沒有文化,目不識丁,也沒有出過遠門,後來,父母是怎麼買的返程票,怎麼一路轉車回到的家,我一直不忍心去問,也無顏去問。

父親已經離開我們快五年了,每每想起送我上軍校的一幕,我的內心就充滿著無限的悔意和歉意!


半知舍


三十多年前當兵到軍營的情景,至今仍歷歷在目。

那時是充滿了興奮,好奇和期待。

那時候我們許多人都是第一次離開家鄉,大多數人都沒有坐過火車。我也是第一次出遠門,第一次坐火車。由於保密的原因,我們不知道要到哪兒去,不知道軍營在哪裡,更不知道部隊是幹什麼的?

乘了三天兩夜的火車,大家都是盯著車窗外面,看看外面與家鄉有什麼不同。快到部隊的時候,帶兵幹部在火車上要我們換穿棉衣、棉褲,戴上皮帽子,很是詫異。要知道我們出發時還穿著襯衣呢!

我們是夜間到的部隊,第一次住進了窯洞,好奇的打量了好久。天亮後,大家才發現到了大山裡邊,軍營就座落在半山腰上。這對我們生長在平原,沒有見過山的人來說,真的是又興奮又新鮮。初入軍營,一切都是好奇的,快樂的!

但這種快樂的生活並沒有幾天,隨著新訓的展開,對大家的考驗也隨之而來了!

訓練是艱苦的。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熄燈是沒有休息時間的,中午被用來加班練習單兵動作,晚上是學習條令,夜間還時不時來個緊急集合,累得大家叫苦不迭。

環境是惡劣的。部隊駐地冬天氣溫最低達零下30多度,如果不小心手摸到了鐵器,立馬會扯下塊皮來。洗衣服不是曬乾的而是凍乾的。每天在零下幾十度的寒冷中訓練,不叫苦是不可能的。

最難過的是吃不飽。新兵連人多飯量大,炊事班總是做不夠吃的。我們那時是每個班為單位把飯打回來吃,常常是吃了第一碗就沒有了。營區連個小賣部也沒有,想買點東西吃也不能,吃不飽就只能忍著。

那段時間是最難熬的,心情是沮喪的。有的後悔當兵了,有的鬧起了情緒。

過了元旦,新兵正式佩戴領章,帽徽(我們那時還是三點紅),這時候大家已經適應了新訓生活,心情又快樂了起來,開始忙著照相給家人朋友寄戎裝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