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文化」“召信臣傳”析疑

2020年3月25日

研究南陽河東之“渠文化”,首先須研究召信臣。西漢時期的南陽太守召信臣是南陽的水利鼻祖,被譽為“召父”。連日來,李鴻永老先生查閱了四十餘冊與召信臣相關的古史書(見附錄1),發現絕大部分史書上《召信臣傳》的內容基本相同(稱之為“通行版”),但亦有一個版本,是在“通行版”的基礎上刪減六十餘字後、再增加一段“評語”,在此稱作“刪減版”。

注:“通行版”原文出自於漢朝·班固撰《前漢書》中的《召信臣傳》;“刪減版”出自於清·朱軾、蔡世遠撰《歷代循吏集》中的《召信臣》。下圖是兩個版本的對照,標紅之處為後者刪減的內容。

「河東文化」“召信臣傳”析疑

1

為便於瞭解召信臣,現基於“通行版”進行簡要歸納。

「河東文化」“召信臣傳”析疑

(1)“數說”召信臣

——在南陽任太守期間修建水閘堤堰數十處。

——水利灌溉面積年年增加,多達三萬頃。

——因成績突出皇上賜他黃金四十斤,後又多次提升品秩、增加賞賜。

——遷任河南太守後,治行常被評為全國第一。

——“徵為少府,列於九卿”後,奏請將樂府黃門中的倡優、雜戲以及宮館中的守衛器物等減少一半以上。

——罷止官員們的“溫室種植”(反季種植),每年節省數千萬費用。

(2)主要事蹟

——親自勸導農耕,常出入于田間,住於鄉野亭舍,很少安閒在家。

——巡視南陽郡中的水源,勘察地形,制定規劃,組織築堤堰、開溝渠、修池塘。

——制訂均衡用水章程刻立於田邊,以防爭搶水源。

——鼓勵百姓耕稼力田,懲治遊手好閒的官家子弟。

——提倡勤儉節約,禁止民間婚喪嫁娶時的鋪張浪費。

(3)效益和榮譽

——不忘初心。為民興利,使民富裕。

——經濟效益。百姓得到利益,家家積蓄有餘,郡縣殷實富裕。

——社會效益。所治理的地方教化大行,不僅郡內民眾重視農務,而且還吸引外地百姓投奔南陽,致使戶口倍增,與此同時,盜賊、訟獄亦大為減少。

——個人榮譽。官吏百姓都敬重他、熱愛他,稱他為“召父”(父母官)。

2

“刪減版”之正文部分與“通行版”相比稍有改動,令人費解的是其後的“評語”。

「河東文化」“召信臣傳”析疑

(1)“評語”原文

論曰:古為溝洫[1]以備旱潦[2],至周[3]益詳。自阡陌開,井田廢[4],農之病也久矣,惟水利足以救之[5]。至於禮秩無等,俗尚繁奢[6],尤宜亟為之制,信臣於此二者,法禁猶多未備也[7]。而己生獲令名,沒享榮祀[8]。彼[9]以古法為不宜於今者,誠與於不仁之甚者已[10]。

[1]溝洫[xù]:田間水道,借指農田水利。

[2]潦[lào]古同“澇”。

[3]周,指周朝。

[4]《史記》記載:商鞅“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廢井田、開阡陌”是商鞅在經濟上推行的重大舉措,從而打破奴隸制的生產關係,促進封建經濟的發展。

[5]強調“水利是農業的命脈”。

[6]“禮秩”指禮儀等第和爵祿品級。“繁奢”指繁華奢侈。

[7]“未備”指不完備。

[8]召信臣在世時獲得盛名,死後享受特殊的祭祀。

[9]“己”指召信臣;”彼”指他,亦為召信臣。

[10]“誠與於不仁之甚者已”,有的“仁”比“不仁”更甚。

(2)分段釋義

①評論:古時候開溝渠用於防備旱澇,到周代更加詳備。自廢井田、開阡陌以來,農事經常遭遇旱澇災害,只有通過興修水利予以治之。

②對於禮儀秩序等級紊亂、世俗崇尚繁奢這兩大問題,亟待立制治理,但召信臣之“法禁”並不完備。

③召信臣在世時獲得盛名,死後享受特殊的祭祀。

④他認為以前之法不適用於今(指召信臣所處的時代),這種忽視“社會治理”(政治)而施行的惠農之仁,實則比古人所說的“不仁”更甚。

(3)群員爭議

“南陽河東文化群”是一個四百餘人的線上辦公平臺,在“群員”大討論中,對上述①②③的解釋爭議較小,對④中“誠與於不仁之甚者”的爭議較大,有人認為是褒獎召信臣,有人認為暗含貶義,也有人認為“難以確定”。“群員”的主要觀點見附錄2,下面介紹“刪減版”及相關情況。

“刪減版”出自於清代朱軾、蔡世遠編纂的《歷代循吏集》。朱軾(1665-1736)是清朝中期名臣,著名史學家,乾隆帝師傅,歷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兼吏兵二部尚書。在收錄編撰由漢至元代各朝大儒、名宦、循吏(其中漢循吏數十人)時,每人一傳,結尾一評,人稱朱軾“束其勵行,通經史百家”。

光緒《南陽縣誌》:“八蜡[zhà]廟在縣東北古城外,舊志、通志。劉猛將軍廟在其側,今圮待葺,乾隆二十年,詔停八蜡祀,獨祀劉猛將軍。”——南陽的八蜡[zhà]廟內曾祭祀包括召信臣在內的南陽五太守,“詔停八蜡祀”與“刪減版”中的評語是否有某種巧合。

對於“仁與不仁”,老子、孟子均有解釋,不再贅述。

「河東文化」“召信臣傳”析疑

3

2020年3月20日我們完成了《召信臣“墓祠廟像”綜合考證》,通過近段的“資料大搜集”豐富了信息資源,通過網上的“疑點大辯論”增強了認識。下面,重點指出部分史料中的錯誤或誤區。

(1)召信臣任南陽太守的時間

《召信臣傳》中沒有其生卒年月,也沒有他在南陽任太守的具體時間,只有兩個時間點:第一個是西漢元帝“竟寧中”,其“徵為少府,列於九卿”,“竟寧”是公元前33年;第二個是西漢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皇帝下詔評選已故的“優秀官員”入祠。

——網絡詞條“召信臣”把他在南陽任太守的時間寫成“西漢元帝”時期,可能是依據“竟寧中”推理所得,有誤!

——有的文章把召信臣在南陽任太守的時間寫成西漢平帝時,殊不知,“元始四年”是召信臣去世若干年後“入祠”的時間,怎麼可能在南陽任職?

——召信臣在南陽任太守的時間是西漢宣帝時期(公元前73年-前49年)。光緒新修南陽縣誌記載:“宣帝時,鄭宏、召信臣相繼為太守,勸民農桑,去末歸本,民以殷富”。

(2)南陽為召信臣立祠的時間

一提到召信臣的祠或廟,有的人就會去聯想“召杜祠、三太守祠、五太守祠、八蜡廟”等,其實,這些均為後期建築,不是漢代之祠。

根據《召信臣傳》可知,在西漢平帝元始四年召信臣“入祠”後,“歲時,郡二千石(九江太守)率官屬行禮,奉祠信臣冢,而南陽亦為立祠。”也就是說,南陽為召信臣立祠的時間與其“入祠”的時間相近,約在元始四年後的一兩年內。

(3)南陽最初祭祀召信臣的場所

《召信臣傳》中對其生前的描述是:“躬勸耕農,出入阡陌,止舍離鄉亭,稀有安居時”。那麼,召信臣在南陽大地上的重要“行宮”都有可能轉化為他的祭祀場所。

史志記載召信臣“墓在南陽縣東北……淯水石堰上”,此“墓”不是安葬召信臣屍骨之墓(可能是“衣冠冢”),是南陽最初祭祀召信臣的場所,位置在豐山堰東側(今南陽新店鄉熊營村)。

附錄1:李鴻永查閱的與召信臣有關的古籍目錄

1、文獻通考·卷六田賦考六。

2、文獻通考·卷三十九選舉。

3、皇明經世文編·卷四十四。

4、大清一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南陽府(二)。

5、廿二史札記·卷一。

6、讀史方輿記要·卷五十一。

7、通典·官職典三十三。

8、後漢書列傳·第二十一。

9、宋史志第四十七·河渠四。

10、宋史列傳·五十四。

11、宋史·第一百八十五·循吏。

12、金史志·第三十一。

13、資治通鑑·卷四十二。

14、漢書·顏師古注·漢書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

15、漢盧卷五十八·卜式兜傳第二十八。

16、續資治通鑑·第五十九卷。

17、漢書·卷八十九·第五十九。

18、續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三。

19、東觀漢記·第四部分。

20、續資治通鑑長編·一百二十三。

21、西漢會要·第三部分。

22、太平御覽·卷三百三十三兵部部六十四。

23、舊知錄·卷十二。

24、後漢書·李賢注·卷三十一。

25、藝文類聚·卷五十·職官。

26、龍文鞭影·四支。

27、全唐文·六部卷五百三十三。

28、全唐文·八部卷七百九十五。

29、全後魏文·卷三十九。

30、全後漢文·卷一百二。

31、昭明文選·卷四十九。

32、全漢詩·卷八。

33、八家後漢書輯注·謝承後漢·卷四十四。

34、元豐類稿·卷二十二。

35、燕京歲時記·十二月。

36、東庵集。

37、冊府文龜·卷六百五十貢舉部 應舉。

38、臨川集·卷九十。

39、元豐九域志·古蹟。

40、元和郡縣圖志·卷二十一。

41、北堂書抄·第三十五。

42、千金裘·卷四。

43、古今圖書集成·人事典稱號部。

44、古今圖書集成·官常典州牧部。

附錄2:“大討論”過程中的各種觀點

——“法禁猶多未備也”這句話,是不是說禁止太多而如何去做卻沒有說?

——“法禁猶多未備也”這句話是說:召信臣為改變農耕和民俗方面的弊病制定了不少“法禁”,只是我們知道的不詳備罷了。

——“誠與於不仁之甚者”可理解為:他所做的與老子所說的“天地不仁”更甚,整體上應當是褒義。與前一句結合則是:現在的一些官僚認為召信臣的辦法不適時宜,實在是跟那些主張“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人更甚。

——感覺寫此評語者是說:召信臣做為地方官沒有治理好當時的社會,只是興修了水利,稱不上是好的父母官。

——“誠與於不仁之甚者”看似貶,實為讚頌。召信臣執政時,農業和禮秩都已出現問題,為懲時弊,立了很多規矩。去世後本應享受“榮祭”,然而,那時的人們以古法不適合當下為由,未給他應有的尊敬,算是對召信臣的不仁之舉吧!

——召[shào]信臣所處西漢始衰之時,他廉政為民實屬不易,尚未見貶辭。《漢書·劉向傳》中這樣描述當時的朝政:“四人同心輔政,患苦外戚許史在位放縱,而中書宦官弘恭、石顯弄權”。

——寫此“評語”者反對廢除井田制,反對賦稅平等,反對平富一樣。認為富人失去特權、窮人生活奢侈才導致社會風氣敗壞,而今,應立即在這兩方面立法,恢復舊制。認為召信臣的這兩方面制度都不完備,他廢除了舊制,稱舊制不適合當今,是召信臣助長了那些不仁不義之徒。

——[譯文之一]評論說:古時候挖溝渠用來防治旱澇災害。到周代的時候就更加完備了。從廢除井田制開阡陌以來,農業的災害就由來已久了,只要興修水利就足以防治農業災害了。然而社會禮儀秩序紊亂,世俗寵尚奢侈之風,更加應該緊急為之制定法規。可是召信臣對這兩種社會狀況仍然沒能制定出完備的制度規範讓這些社會現象停止。他活著的時候獲得很高的聲望,死後享受豐盛的祭祀。他認為以前的做法不適合於現在的觀點,實在是“不仁”的很啊。

——這是一位極力反對商鞅變法者所下的評語。評者認為:自商鞅變法以來,阡陌開、井田廢,造成農耕破壞已久,唯有水利能夠救農業。至於禮儀等第、爵祿品級已經不分,貴族和平民一律平等,世俗繁華奢侈,這些亟待立制(實為要恢復舊制),但召信臣於此二者,其法禁多不完備。召信臣認為古法(井田制時期的法律)不適合於當今,這實為助長那些不仁不義之徒更加不仁不義!

注:李貞民、李德朝、石文春、李濤、李鴻永、陳振彬、劉聚海、李英傑、李中群、李建恆等人參與討論。

——知識鏈接——

[八臘祀] 蠟[zhà]為周代年終祭祀的名稱,秦代改稱“臘”,於每年農事完畢後的十二月行祭(一說與“臘八節”有關)。根據《祀效特牲》記載:“八蜡以祭四方。”八蜡:一祭神農;二祭后稷;三祭田官之神;四祭始創田間廬舍和開道路、劃疆界的人;五祭貓、虎,因為它們能吃掉田鼠和野獸,保護了禾苗;六祭堤防;七祭水溝;八祭昆蟲,以免蟲子禍害莊稼。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道德經》第五章有:“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一種普遍的理解是:老天並不仁慈,只把萬物當作沒有生命的貢品。另一種理解則是:天地看待萬物是一樣的,不對誰特別好,也不對誰特別壞。換言之,不管萬物變成什麼樣子,那是萬物自己的行為(包括運氣),與天地無關。

[仁之勝不仁] 孟子曰:“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於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譯文:“仁能夠戰勝不仁,就像水能夠滅火。如今施行仁德的人,就像拿一杯水來救一車木柴燃起的大火;滅不了火,就說水不能撲滅火,這些人又和很不仁的人一樣了,最後連他們已有的那點仁德也會喪失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