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香瓜的種子被人吃下去,然後拉出來,據說這些種子再發芽長成瓜就長不大了,為啥呢?

城裡羅非魚


不只是吃下去的香瓜種子再發芽長不大,即便是農民朋友自己留的香瓜種子在種植下去也不會長大的。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雜交種子不能留種、授粉不良等因素的影響而出現的這種情況。

1、雜交種。香瓜,現在也沒有人為留種的情況了,都是購買種子公司人工繁育的優質雜交種進行種植。所以,對於這類雜交種子來說,不管是人為留種種植還是吃進肚子裡再拉出來發芽、生長其實沒什麼本質的區別,就是 留的F2代種子,種植萌發之後會出現性狀分離的情況,有可能瓜小、有可能不結瓜、還有可能瓜不好吃等好幾種情況。所以,當您吃香瓜的時候,也不要可以留著幾粒種子想自己種植,沒什麼意義。

2、授粉不良。香瓜是雌雄同株、異花授粉的經濟作物,如果條件合適完全可以通過風媒、蟲媒等方式進行授粉。但是香瓜和玉米不同,花粉量太少,單株的香瓜很難完成授粉的過程。特別是這種拉出來的種子,生長環境很不固定、也沒有人工管理的過程,即便是在野外,也很難成功的授粉。這也是為什麼這類香瓜苗結的瓜都比較小,就是缺少人為或者蟲媒等授粉的過程,結瓜了也坐不住,用不了多久就爛掉了。

3、缺少人為的管理。香瓜的種植其實也是比較繁瑣的過程,育苗、移栽、定植、水分管理、追肥、除草、防蟲、對花、澆定根水、掐尖、打蔓等,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是這種拉出來的種子哪有人管理啊,就是在野外獨自的生長、自生自滅,側枝過多、枝蔓過長、養分供給不足、水分供給不規律等,都對香瓜的生長有著直接影響。更何況是雜交良種留下的種子呢?能結出來大瓜才怪。

所以,這種吃掉香瓜之後拉出來的種子,正常的萌發、生長之後也結不出大個的香瓜也是很正常的大概率事件。能夠結出正常大小的香瓜才是怪事呢?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說法不完全對,我有親身體會。有一年,我吃了甜瓜後把種子吐在窗外,家住一樓,樓外有綠化地,當發現時秧已很長,從小喜愛養花草的我,就經常趁人家不注意(物業不讓種吃的)施個肥,澆水。打茬子。唉,長了一大的,味道比上一代好多了。一點不說假話。


Missing,


看到這個問題,就想到了半個世紀前八九歲的時候,我們院子裡的三個最要好的小夥伴去玉米田裡挖野菜,發現了一小片甜瓜秧,顯然就是以那種方式長出來的。當時已經結了瓜,只是很小,我們做了記好後回家。過幾天我們又結伴而去,真的有一個成熟了,雖然陽光不足,瓜不怎麼甜,但畢竟可以吃啊,而且以這樣的方式發現甜瓜,更有一種特別的興奮。後來一直去看,直到秋天為止,吃了好幾個[大笑][大笑][大笑]!現在不行了,去年在公司草坪長出來一顆瓜秧,也結了二個,怎麼整也長不大!怪事!


無法迴避的歷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首先,沒有人會拿排洩出來的種子再去種植,這是肯定的,誰會從屎裡掏出種子再洗淨去種植呢?但經過消化道走一圈的種子,排洩出來後,確實是可以再發芽生長的,這在我們農村常見。但是這些瓜往往是糞便拉在哪裡,自己在原地自行發芽,處於野生狀態下的。

對於瓜種子被人吃下再排洩出來後為會什麼還會發芽問題,我想這主要是種子在人體或動物體內存留的時間較短所致。大家都知道,一般的瓜種子,都會有一層略為堅硬的外殼包裹著,一般不容易被消化,再加上這層硬殼往往較滑,很容易順著消化道下排,在未及消化時便排出體外,所以不影響其發芽功能。何況,我們吃下去的瓜種子都是新種子,發芽能力都較強,消化道的溫度,反倒相當於浸種,種子在體內存在幾個小時,相當於溫水浸種,提高了種子發芽速度。所以,在被排出身體後,如果遇到墒情較好的土壤,就會自然發芽。大多數種子都有這個能力,好多種子就是靠鳥類吃掉後飛到別處排洩進行傳播的。

至於說,為什麼拉出來的種子再發芽長瓜就長不大了,這裡面有兩個因素。首先,吃進去再拉出來的種子,不是一代雜交種子,起碼屬於二代種子,也就是相當於農民不購買專業種了而是以糧代種的自留種。這些種子比起一代雜交種,肯定有退化現象,豐產性本身就會大打折扣。

再是,前面我已經說過,吃進去再拉出來的種子,即使發芽生長,也是處於野生的狀態下,一不是專業種植,缺乏精耕細作的底肥等,二沒有人進行管理,生存環境和生存狀態都沒有人為干預,不能根據其各個生長時期的需要及時進行水肥管理,自然不可能像專業種植那樣長出那麼大的瓜。

晏子小時候在農村,稱排洩出來的種子自然發芽長的甜瓜叫屎甜瓜,這個“屎”字,其實在膠東的方言中也有“小”的意思,可見大家也承認這些瓜比正常種植的瓜是比較小的。但是,根據我們農村人的經驗,這些拉出來的瓜種子,如果加以管理,還是可以結出較大較甜的瓜來的。我們小時候發現這種自己生的屎甜瓜,如果有管理條件,往往也會經常給其澆水,長出來的瓜還是很甜的。這說明種子本身的傳播能力非常較,退化也有一個過程,即使雜交種子,也是可以連續種植幾代的。


齊東晏子


小時候家裡種了好多西瓜,西瓜地邊緣會留幾分地種植香瓜或菜瓜。我們暑假每天把西瓜香瓜吃個飽,吃飽了就在瓜棚後面的樹林里拉便便。要不了幾天,糞便裡就會長出瓜苗,牽藤爬蔓,開花,結出小瓜。結出的小瓜多不多,能長多大,這個沒有注意,因為要不了多久,西瓜會全部賣光,地裡會種上白蘿蔔,所以我就不用在瓜棚守西瓜了,也就沒有注意到這些瓜秧最後怎麼樣了。

90年代後種的西瓜,香瓜,已經是在農資商店買的種子,因為買的種子是種子公司經過培育選種的,質量和產量都有保證。種子公司選育過的種子是不能自己留種的,因為育種公司的種子很多都是雜交種,生產上利用的以上作物的一代雜交種,具有雙親的綜合優勢,而從第二代開始便產生性狀分離現象,生長不一致,雜交優勢減退,產量降低,因此生產上雜交種子只能用一年,不能繼續留種。

以前農民種地都用自留種,屬於原生種子,產量相對較低,科技不發達,所以通常都是自己選種,培育,留種。但是也有許多口感相當好的,產量不高的中華優秀糧食蔬果品種被近代的種子公司給打敗了,消失了,真是可惜,都是因為高產的利潤所以農民自己淘汰的。這樣一來,長期下去,中國的本土種子就慢慢消亡了,這是非常危險的。

所以,綜上所述,樓主說的香瓜種子吃進去,拉出來的種子結的瓜長不大的原因,我猜是二點,1,種子的不同,是雜交種子的原因;

2,可能是種子在體內經過胃酸和消化道的黏液處理過,或者是體溫把種子內部的改變引起。

當然,這都是我的猜測而已,藉此呼籲大家,重視中國糧食果蔬的安全問題,保護好能留種的優異中華本土種子,留住老祖宗留下的飯碗和根。


新洲牧童


植物也有思維 而且很聰明。

億萬年的自然進化,植物想出來很多精妙的辦法來使自身繁殖延續生命。香瓜也在其中。

生的香瓜是非常難吃的,而熟透了的香瓜又香又甜,非常吸引動物來吃。因為香瓜把他的種子隱藏在瓜瓤內,未來防止動物禍害未成熟的種子,於是“生瓜蛋子”非常難吃而且還有一股難聞的氣味,這樣自然情況下動物就不會主動禍害香瓜,以使得香瓜種子能夠安全成長直至成熟能夠擔負起傳宗接代的使命。有兩種方向和方法,一是原地繁衍生根;再就是異地生根開花。原地就不用說了,瓜的外層肉質和瓜瓤為其種子提供了良好的營養基礎。而異地生根則需要動物的配合。於是香瓜在熟透了的情況下異常香甜可口。以此吸引動物覓食,動物吃了熟透的香瓜後,其瓜瓤內的成熟了的種子是不能被消化的,而且,瓜瓤裡面估計是有一種利便的植物成分。不知有否人注意到了沒有,就是吃了瓜瓤非常容易引起腹瀉。於是,沒有被消化的種子連同其它食物消化殘渣一起排洩出去,成為香瓜種子的生根營養物。於是,只要有百分之幾的比例,香瓜的種子能夠生根,那麼,香瓜就成功的實現了一代一代的繁衍目的。萬物皆如此,就是通過繁衍實現“永生”。於是香瓜成功了,勝利了。這要歸功於香瓜祖先的聰明才智。——生命萬歲!


頑石補天


每年的秋種植物播種出苗後不久,田裡也會同時出現一些香瓜與西瓜的秧苗,這些瓜秧是從哪裡來的呢?就是人們在夏天吃香瓜西瓜時把種子吃進肚裡後,隨著糞便排出掉落糞坑,在秋種植物播種施用人糞肥時一同帶進田裡的。

人們在盛夏季節,為了消暑止渴免不了會食用很多西瓜與香瓜,由於西瓜種與香瓜種表面上都包裡著一層薄膜而且非常滑,稍不注意就會滑入肚中,這些滑落進肚的瓜種在人的肚裡經過短暫的停留,並且人體的體溫對瓜種並不能起到破壞著用,在排入糞坑後由於糞坑裡的溫度比較低,達不到出苗的溫度,後來隨著施肥一同帶入地裡,迅速出芽生長。這就是剛才說到的秋種植物裡出現西瓜苗與香瓜苗的來歷。



香瓜西瓜都屬夏熟植物,它們在秋季出苗後,由於季節不同,氣溫不同,它們為了儘早成熟,在出苗長大不久被會盡快的開花結果,結出的瓜並不能長多大,若還象長到夏天那麼大時間就來不及了,它們必須要在秋霜凍到來之前成熟,給自己帶來明年的成熟後代……種子。


這些長不大的瓜並非是品種或其它什麼玩意,而是植物遺傳的一種天生的屬性,這也是大自然的一種神奇之處,讓你不得不服。


百花爭春我為先


我們這裡稱為農瓜,比乒乓球還小,不能吃。這種現象本人在幾十年前就觀察到了,它常常長在人拉在地裡含有香瓜籽的糞便上,可以100%的肯定是由人拉出的香瓜籽長成的。當時心中就很是納悶,因為它無法用常規的生物學理論來解釋。還可以肯定的是香瓜種子經人的消化道後會結農瓜這一現象的出現與人類育種活動無關。對香瓜種子為什麼經過人的消化道會結農瓜的問題,合理的解釋只能是,消化道內的物理或化學因素激活了香瓜種子中的野生性狀基因,使後代產生了返祖現象。香瓜可能是由農瓜選育成的。


豫西小草


好無聊的問題啊!,到不如這樣有一點意義:“男水北調”,尿撒飲料瓶等容器倒花草樹木禾苗下,既施肥澆水又環保,何樂而不為?!(請轉發)


用戶5165679692147


題主你好,我是蔬菜病蟲害防治,非常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因現在的香瓜種子是改良後的雜交品種,雜交品種是不能留做瓜種的。不像在以前的種子都是可以自己選長的好的飽滿的種子留種,等第二年種上照樣結出的果實又大又好,產量也不會減少太多,而且也不用花錢買種子。但是那時自己留的種子的抗病能力弱,產量也不與雜交了種子產量高,還不耐運輸,只能自產自銷,而改良雜交的種子結出的果實可以銷往全國各地,真是好處多多。


而現在的雜交種子,就像題主提到的一樣,吃香瓜把種子一起吃了後,拉出來的瓜種也能發芽生長,而且它的長勢很旺盛,也能坐主很多瓜,而瓜的個頭就是長不大,不但瓜個頭長不大,但是果實還不好吃,會發苦、澀,好吃的也有,但是很少。

可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業技術的提高,現在的種子都是改良雜交品種了,雜交品種香瓜的產量和品質都比以前自己留種的產量和品質高很多,而且也提高了抗病能力強,更好的是,經過雜交的香瓜種可以在反季節種植,或者是全國各地都可以選擇適合的生長的品種種植。基本上一年四季能讓消費者吃到又新鮮又好吃的香瓜,不用和小時候那時,想吃個甜瓜,就是再饞,即便是有錢也買不到的,只能乖乖的等著到了每年的夏和秋天能吃到,但是能吃到的時間還那麼短,不像現在想啥時吃就啥時吃多好啊。


因改良雜交的香瓜種子,在生產上利用的以上作物的一代雜交種,具有雙親的綜合優勢,而從第二代開始便產生形狀分離現象,所以生長不一致,雜交的優勢減退,果實小,產量低,因此改良雜交的種子只能用一年,不能留種,所以題主提到的香瓜長不大原因就在這裡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