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如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如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著名心理學家畢淑敏曾說,人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但是你得為之確立一個意義。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人生確立一個意義,為自由而活,為追求知識而活,為人類生活得更加美好而活,這些都是人生積極的意義。

1

一、為人生確立積極的意義

李小環是個初一年級的孩子,有一天,她突然問媽媽:“人的一生應該怎麼度過才有意義呢?如果人死了,這意義還存不存在呢?”媽媽笑了笑說:“你的人生應該由你來定,但是如果你想讓你死了之後還有意義,就必須為社會創造價值。”小環想了想,說:“那我當個作家,記錄我們時代的真實生活,有意義嗎?”媽媽鄭重地點了點頭。

如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孩子進入初中以後,便開始形成初步的人生觀了。當孩子問到人生或者生死的問題時,父母不要感到詫異,而應該積極與孩子進行探討,鼓勵孩子為自己的人生確立一個積極的意義。

2

二、激勵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都擁有為社會、為人類作貢獻的積極人生觀。父母可以多給孩子講述這些名人的人生觀,激勵孩子向他們學習,結合自己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形成適應這個時代的正確人生觀。

王小琴自上初中以來,就一直很困惑人活著是為了什麼,有時候想到人終究會死,便覺得學習和生活都乏味得很。

爸爸與小琴聊天后得知她的憂慮,便為她買了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小琴如飢似渴地閱讀著這本書,深深地為保爾為國家犧牲一切的信念和崇高的人生觀所感染。她在自己的書桌上貼上書本中那段著名的話,以此作為座右銘時刻激勵自已。

沒有正確的人生觀作指導,人生就像黑夜趕路,找不到方向和終點。那麼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呢?父母可以為孩子講述一些偉人的故事,用他們的事蹟、人生觀激勵孩子正確地面對人生。父母還可以鼓勵孩子抄下名人名言作為座右銘,不斷地激勵自己。

3

三、強調孩子的社會責任感

任何正確的人生觀都必然是符合社會發展的,也就是說每個成功的人都必須具備社會責任感。沒有社會作為支撐,任何人的一生都毫無意義,只是由生到死的一個過程而已。

父母在對孩子進行人生觀教育時,一定要強調社會責任感,增強孩子的責任心,這是任何正確的人生觀都不可缺少的內容。小到為家庭、為班級,大到為國家、為民族作貢獻,都是正確的人生觀和有意義的人生必須樹立的信念。

4

四、培養孩子樂觀的人生態度

如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孩子有一個樂觀積極的態度,有利於他們建立起健全的人生觀。他們樂觀地看待困難和挫折,本身就是健康人生觀的一種標誌,同時這種品質還會讓他們更容易關注他人和社會的需求,從內心產生強烈的責任感。

孩子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父母應該指導他們用樂觀、積極的態度來面對,不能消極厭世。當孩子考試不如意,感覺身心俱累,從而認為考試沒有意義,生活沒有價值,這時如果父母能夠指導孩子用積極的態度來看待失意,孩子健全的人生觀也就建立起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