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一號文兩攻堅丨市委政法委探索社會治理“智治”新模式

聚焦一號文兩攻堅丨市委政法委探索社會治理“智治”新模式

網格管理員協助端掉大型地下“黑油”窩點

今年市政府“一號文”提出,要大力建設法治政府,加強民生領域立法;大力建設響應政府,切實發揮網格管理員隊伍的普法宣講、前端干預和勸導影響作用,推進行政執法權限和力量向基層延伸;大力完善基層治理,加強東莞“平安文化”建設,加強社會服務管理“智網工程”建設,優化入格事項和指揮調度體系,強化專職專業化隊伍建設,深度挖掘社會治理數據資源,探索東莞“智治”新模式。

根據“一號文”部署,市委政法委將進一步強化部門聯動,推動執法力量下沉,提高整體管理效能,並逐步拓展網格服務功能,推動水、電、氣、通信等民生服務入駐網格。進一步加強東莞“平安文化”建設,通過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提高了群眾對平安建設的知曉率和參與度,營造了“人人友善、人人平安”的濃厚氛圍,形成了社會治理“人人參與、人人盡責”的良好局面。

大力建設法治政府

將電動自行車管理列入立法計劃

近年來,隨著東莞經濟的不斷髮展,汽車越來越多,城市交通擁堵問題日漸明顯,電動自行車以其便利性高、使用成本低的優勢,成為市區物流和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比如說外賣和快遞的運送,電動自行車可以很好地走街串巷,為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便利,我市電動自行車的保有量在逐年增加。

聚焦一号文两攻坚丨市委政法委探索社会治理“智治”新模式

然而,部分電動自行車駕駛員為縮短出行時間,違反交通規則,闖紅燈、逆行、佔用機動車道行駛現象頻繁出現,交通事故多發。電動自行車的違章行駛、出租屋因電動車充電起火而引發火災事故時有發生,已經成為我市城市管理的“痛點”。

針對我市電動自行車管理存在的各種問題,必須及時調整當前的相關政策,完善對電動自行車的規範。“立法一小步,文明一大步。”專家指出,當公共交通體系仍不能快捷有效地提供全方位公共服務時,當電動自行車仍然是眾多家庭重要的交通工具時,監管就必須保持立法目的與手段之間的恰當平衡。

“一號文”特別規定,要大力建設法治政府,將電動自行車管理列入地方性法規立法計劃。目前《東莞市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經納入我市2020年地方性法規立法計劃建議的項目中,《條例》將通過政府立法的形式,為我市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路面管理,交通事故處理提供法律依據。

大力建設響應政府

推進行政執法權限和力量向基層延伸

2019年5月22日,萬江勝利社區網格管理員在巡查過程中協助查處一製售假酒窩點,現場共查封疑似假酒約400箱,涉案金額達100餘萬元。同年7月13日,莞城興塘社區網格管理員在巡查時發現一外賣電動車充電站點,違規停放電動車,存在消防安全隱患。相關部門接到報告後,現場拆除充電電池300多個,並拆除全部充電插座及電線,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聚焦一号文两攻坚丨市委政法委探索社会治理“智治”新模式

網格管理員聯合查處一違規存放200多噸危險化學品工廠

“一號文”提出,要大力建設響應政府,在全市網格原安排網格管理員的基礎上疊加公安、消防、應急、城管、市場監管等執法人員,以及水、電、氣、通信等服務人員,切實發揮網格管理員隊伍的普法宣講、前端干預和勸導影響作用,推進行政執法權限和力量向基層延伸。

聚焦一号文两攻坚丨市委政法委探索社会治理“智治”新模式

市委政法委透露,目前我市綜合區域跨度、街道走向、人口疏密、管理難易程度等因素將全市劃分成2838個基礎網格,實現各園區、鎮(街道)轄區基礎網格的全面覆蓋、邊界清晰、管轄權屬明確。按照全科網格的建設理念,目前公安、消防、應急、城管、市場監管等5個職能部門共有16類138項入格事項,全市網格管理員按照“採辦分離”和“五步閉環”工作機制,充分發揮紮根基層一線作用,廣泛開展問題隱患排查、前端干預、勸導影響和政策宣傳等工作,與各入格部門建立聯動工作機制,推動各類網格事件(問題隱患)得到快速、精準、有效的處置。

接下來,我市將進一步強化部門聯動,推動執法力量下沉,提高整體管理效能,並逐步拓展網格服務功能,推動水、電、氣、通信等民生服務入駐網格。

大力完善基層治理

加強東莞“平安文化”和 “智網工程”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東莞經濟迅速發展,來自五湖四海的外來人口不斷湧入,東莞成了本外人口嚴重倒掛的城市,是典型的陌生人社會。外來人口的不斷增多,在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生產力保障的同時,也給東莞社會治理帶來嚴峻的挑戰。

聚焦一号文两攻坚丨市委政法委探索社会治理“智治”新模式

網格管理員協助查處一製售假酒窩點

市委政法委表示,我市企業登記用工超過500萬人,企業是開展“平安文化”建設主陣地。藉助異地商會的作用,市委政法委通過將異地商會積分制管理和平安文化建設深度結合,推出企業平安文化建設“十個一”工程,引導商會和會員企業開展平安文化共建,多種形式、多種渠道推廣平安文化,並融入當地文化、企業文化充分發揮地緣、鄉情和鏈接各方資源的優勢,幫助化解社會不穩定因素,提升企業員工思想認識和平安意識,最終促使每一名員工能成為在企業是幹事創業的優秀員工、在社會是遵紀守法的良好市民。2019年,全市“兩搶”犯罪同比下降49.78%,社會治安形勢持續好轉,平安文化建設取得初步成效。

聚焦一号文两攻坚丨市委政法委探索社会治理“智治”新模式

“一號文”提出,要加強社會服務管理“智網工程”建設,優化入格事項和指揮調度體系,強化專職專業化隊伍建設,深度挖掘社會治理數據資源,探索東莞“智治”新模式。

對此,今年,市智網辦將編制“智網工程”信息系統智能化提升三年規劃,圍繞我市爭創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全國試點的總體目標,對“人口管理、城市管理、應急處突”三個方向對入格事項進行全面的優化調整。以“智網工程”指揮調度中心為基礎,加快市域社會治理運營中心建設。梳理調整隱患處置流程,落實各層級、部門對隱患處置的責任。建立快速響應工作機制,及時應對突發事件和有效承接專項任務。從組織架構、人員隊伍、後勤保障、業務技能、裝備投入、品牌形象等方面著手,打造一支“素質高、作風優、業務精、紀律嚴、裝備全、形象佳”的專職化、專業化隊伍,全面提升網格管理員隊伍建設水平。

全媒體記者 呂曉敢

聚焦一号文两攻坚丨市委政法委探索社会治理“智治”新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