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血緣關係以外,世上有真正可以信任的朋友嗎?人性是否都是自私的?

鄭先生6195


列寧高度評價馬克思與恩格斯這對為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奮鬥終身的革命摯友,“古老的傳說中有非常動人的友誼的故事。歐洲無產階級可以說它的科學是由兩位學者和戰士創造的,他們的關係超過了古人關於人類友誼的一切動人的傳說。”


穿透歷史的煙雲,掠去歲月斑駁的色彩,來一場與歷史時空的對話。我們可以發現,毛主席、周總理與朱總司令之間的革命情誼,亦可以與馬恩媲美,亦“超過了古人關於人類友誼的一切動人的傳說。”

毛主席、周總理與朱總司令在一生波瀾壯闊、叱吒風雲的革命生涯中,共同締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長達半個世紀的革命友誼中,他們為後人留下了傳之不盡的佳話。回望歷史,其猶如一顆耀眼的“紅星”,照亮了整個時代的天空,令人鼓舞、令人感動。


一、光榮與夢想:誓將熱血沃中華


“當西方人還在荒野中迷失,燦爛東方已是田園衣錦;當十字架還是小樹苗的時候

,東方的巨木已落成輝煌殿堂……”,然而上個世紀的中國,卻身處於“歐風美雨馳而東”,“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潮流之中。


中法戰爭結束的第二年(1886年),朱總司令出生於四川儀隴縣李家灣一戶佃農之家;

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前一年(1893年),毛主席誕生;甲午中日戰爭結束後的第三年

(1898年),周總理誕生。

近代中國應往何處去?出路究竟在哪裡?已成為一個必須予以作答的時代課題。為了尋找這一問題的答案,朱總司令先後考入四川高等學堂附設體育學堂和雲南的陸軍講武堂,開啟了血與火的漫長軍旅生涯;並加入中國同盟會,追隨蔡鍔參加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最終在“五四運動”的狂潮中,實現了世界觀的轉變,於1922年11月,在德國柏林加入中國共產黨。

於此同時,1910年,毛主席離家去東山高等小學堂讀書,發出了“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的豪言壯語;1911年,毛主席帶頭減掉了自己的辮子,積極響應辛亥革命,投筆從戎,在湖南新軍中當了一名列兵;1915年,毛主席寫下“5月7日,民國奇恥。何以報仇?在我學子”的熱血字句;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毛主席積極的投身其中,成為時代的弄潮兒,先後建立了新民學會和《湘江評論》,並最終成為中共一大的代表之一,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


1911年,在回答老師“為什麼讀書”的提問時,周總理發出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豪言壯語;1915年,面對袁世凱政府承認“二十一條”的喪權辱國行徑時,周總理發出“茫茫神州,已倒之狂瀾待挽;茫茫華夏,中流之砥柱依誰?”的吶喊;隨後在“五四運動”中,創辦了覺悟社和《覺悟》社刊,最終於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從此,毛主席、周總理與朱總司令開始集合在共產主義的偉大旗幟下,開啟了三位“巨星”之間世紀合作的第一頁。


二、初見與相逢:凝聚起“敢叫日月換新天”的革命力量


毛主席、周總理與朱總司令就像三支從不同方向射向同一靶心的箭,彼此之間,終有會合的時候。雖然他們經歷不同、性格迥異,但在他們的血液之中都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民族憂患意識和歷史責任感。救國救民的共同願望,使他們從不同的起點,歷經曲折並最終走到一起,凝聚起“敢叫日月換新天”的革命力量。


為了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朱總司令踏上了一條漫漫的求索之路,從上海一直到柏林。在德國柏林,朱總司令與周總理一見如故,逐漸走到了一起,最終成為他的入黨介紹人,並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與此同時,毛主席與周總理這對革命摯友,在錯過了1921年和1925年的會面機會的基礎上,最終於1926年的廣州——當時中國的革命中心、孫中山的大本營,走到了一起,開啟了長達半個世紀的合作之旅。


1928年5月4日,朱總司令與毛主席兩軍會師慶祝大會在寧岡礱市隆重舉行,會議上將部隊改編為井岡山工農革命軍第四軍。隨後根據中共中央發佈的《軍事工作大綱》的規定,正式將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改名為中國紅軍第四軍,簡稱紅四軍,並以“朱毛軍”的稱號,風靡天下,中國歷史也由此改向,日益進入了所謂的“朱毛時代”。

從此,“朱毛”便成為根植於中國現代革命鬥爭史深處的偉大稱號。從井岡山開始,毛主席和朱總司令開始了歷時半個世紀的交往。直到晚年,毛主席仍時常提起“朱毛”的稱呼,對朱老總說,你是“豬”,我是“毛”,我是你身上的—根“毛“,沒有朱,哪有毛,朱毛朱毛,朱在先嘛。


三、篤定與堅守:風雨無悔五十載


1931年11月初,蘇區中央局召開了贛南會議,贛南會議為毛主席扣了“三頂帽子”:一是“狹隘經驗論”;二是“富農路線”;三是一貫“右傾機會主義";與此同時,取消了毛主席的紅一方面軍總政委職務,改任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主席;1932年,寧都會議上,毛主席再一次遭到“左傾”中央的無情批判,毛主席亦被迫回到後方“養病”;1934年,毛主席的中央政府人民委員會主席的職務也被免去。在此期間,毛主席艱難的度過了那段所謂的“連鬼也不上門”的辛酸歲月。

1934年10月初,中央蘇區核心區域興國、寧都、石城一線相繼失陷,第五次反“圍剿”敗

局已定。10月10日下午,中央紅軍不得不踏上漫漫的征途,實行戰略上的大轉移。


博古和李德決定撤出中央蘇區進行轉移時,最初打算將毛主席、瞿秋白、何叔衡等一起留在江西,不讓他們隨軍出征。幸虧周總理、朱老總等人堅決反對,最終使其沒有成為現實。


同年年底,中央主力紅軍血戰湘江之後,兵員折損過半,由出發時的8.7萬餘人銳減到3萬餘人,軍中怨聲載道,紛紛發出了不滿的聲音。對此,應該如何擺脫國民黨幾十萬大軍的圍追堵截,挽救紅軍,挽救革命?此時的周總理和朱老總都不約而同的想到了毛主席。

1934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在通道召開臨時緊急會議,毛主席力主放棄原定計劃,朝敵人兵力薄弱的貴州方向挺進,會上得到了周總理等人的大力支持。在隨後召開的黎平會議和猴場會議上,毛主席亦得到了周總理和朱老總等人的支持,給了博古、李德等人致命的一擊,進而改變了黨內領導層雙方力量的對比,為1935年1月遵義會議的召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周總理的態度對於遵義會議的召開在當時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於整個紅軍的命運,有著拍板定奪的最後決定權。對此毛主席曾對賀子珍說:“那時爭取到周恩來的支持很重要,如果周恩來不同意,遵義會議是開不起來的。”遵義會議由於周總理的大力支持,進而最終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中共中央的統治,確立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確領導,挽救了黨和紅軍,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長征,是對中國革命和紅軍的最大考驗;長征也是對毛主席、周總理以及朱總司令三位偉人及其關係的最大考驗。在決定紅軍和中國命運的關鍵時刻,他們克服種種困難,不計個人得失、顧全大局。就象《聖經》中的"摩西"一樣,最終把紅軍帶出了泥濘的草地,把中國革命帶出了低谷,引向了輝煌。


四、初心與使命:攜手行進在“趕考”路上


從西安事變到重慶談判,再到解放戰爭,毛主席運籌帷幄,朱老總決勝千里,周總理縱橫捭闔,三人之間的密切配合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他們率領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贏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譜寫了一曲又一曲的輝煌樂章,為建立一個民主、自由的新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開國大典隆重舉行,毛主席用洪亮的聲音向全中國、全世界莊嚴地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與此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毛主席萬歲!”的歡呼聲象海潮一般在廣場上迭起,毛主席把身子探出欄杆向群眾揮手致意,當“毛主席萬歲!”的呼喊聲再次響起的時候,毛主席終於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連連高呼著“人民萬歲!”


下午4時,振奮人心的閱兵式開始了。朱德總司令走下天安門城樓,乘坐敞篷汽車,在閱兵總指揮聶榮臻的陪同下,開始檢閱三軍部隊——這支由他和毛主席親手締造的人民軍隊。隨後,朱德總司令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讀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命令人民解放軍堅決、迅速地肅清國民黨反動軍隊的殘餘勢力,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從井岡山的星星之火,到抗日戰爭的烽火硝煙,再到解放戰爭的千里決戰,那段壯懷激烈的歷史、激情燃燒的歲月,早已銘記於中國人民的心頭,永遠鐫刻在中華民族復興大廈的基座上。


有人說“中國革命如果沒有它的兩個孿生天才毛主席和朱總司令,是不可想象的……毛主席是這一革命的冷靜的政治頭腦,朱總司令則是它熱烈的心……”

有人說毛主席和周總理“一個是湖南辣椒,一個是紹興黃酒,他們的政治合作達到了令人神往的美學境界……”


他們來時,整個舊中國一盤散沙、四分五裂、人心離散;他們去時,中國的原子彈、氫彈毅然守衛著新中國的大門;中國的衛星在天空,傲視蒼穹……近百年以來的中華民族,以從未有過的自尊心和自信力,雄立於世界舞臺的中央……


那年如初


有啊

我閨蜜就是啊。

我記得以前我們有一次上課說話,然後聊的正開心時老師點我回答問題。我肯定不會啊是不是,然後我閨蜜就舉手了。她站起來,和老師說:“老師不怪她,是我找她說話的。”我回過頭看了她一眼,說真的那時候特別感動。然後老師是真好,告訴我們說講義氣是沒問題,但是上課說話到底是不對。讓我倆一起站了二十分鐘就讓坐下了。

可能有點跑題了。

反正我想說的就是,我們兩個是那種“我知道你的錢都在哪裡,但是我寧可就這麼窮下去也不會拿你的錢。”

我們信任對方,也知道對方值得自己信任


治癒系致鬱


答:除了自己的親生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兒女以外,這個世界上很難找到真正的知心朋友。

那些曾經為朋友兩肋插刀,行俠仗義的朋友不見了,反而看到了更多為了利益,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相互算計,翻臉無情的朋友。

生活中,根本沒有可以信任的朋友,有錢了才是朋友,貧窮沒錢,任何人都會遠離你。

這個社會上,人性都是自私的,每個人都在向錢看,人人都在為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精打細算,斤斤計較。

所以說,除了自己的親人以外,世上根本就沒有可以信任的朋友。

金錢是結交朋友的根基,是連接朋友的橋樑,當你落魄一無所有時,再看一下你身邊的朋友有幾人?



LJY117


人性是自私的這個不假,但這個世界上確實有除了親人之外值得信任的朋友。

仔細觀察一下我們的人生,我們會發現,在我們人生前20年的大部分時間裡,我們和自己親人(父母)在一起的時間比較多,而過了20歲以後,人生就進入了獨立生存階段。

這個時候,我們作為社會的一個細胞,已經從父母那裡脫離出來,獨立生活、獨立面對了。而這個階段,最需要的就是朋友支持了。所以,我們人生的很大一部分時間,是和朋友在一起的。正如那句話“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就是這個意思。

一個人在社會上生存發展,離不開值得自己信任的朋友支持與理解,不論是工作,還是感情,皆如此。我們進入獨立生活階段後,就不願意再和父母分享我們的內心和情感世界,但朋友恰恰彌補了這一點,我們都願意和朋友說。他們的建議,他們的觀點,對我們的影響是很大的,特別是在自己看來,值得信任的朋友給出的建議和觀點,更是如此。

因此,可以得出結論,除血緣關係以外,世上必須要有值得信任的朋友才行,這個和自私無關,是自身內心世界和情感世界的需求導致的。


人生加油站M


關於朋友和人性的問題,我從兩個方面來回答。

1.世間自有真情在

除了血緣關係以外,世上有真正可以信任的朋友,只是這種朋友的數量比較少罷了。

人的一生會交往各種各樣的朋友,拋開所謂布衣之交、忘年之交、金蘭之交、莫逆之交、君子之交、患難之交……外,朋友大致可以分四類:

酒肉朋友:推杯換盞,信誓旦旦,似乎世上沒有辦不成的事,但等到事真的來了,跑得比誰都快,典型的說人話,不辦人事。

利益朋友:整天圍繞利益轉,能得到利益時,把你捧上天,沒有利益時,翻臉不認人,跟這種人交往,除了一個“累”字外,早晚會被“賣”掉。

男女朋友:正常的男女朋友關係無可厚非,但就怕所謂“紅顏知己”,在錯誤的時間和地點,碰到了錯誤的人,玩著玩著就錯位了,到頭來害人害己。

真心朋友:朋友之間知冷知熱,能共患難,可同享福,不一定常相聚,但心裡時刻惦記著,永遠是懂你心,聆聽你傾訴的那個人。

其實,即使血緣關係,也不見得真正信任,現實中也有不少兄弟姐妹為了爭利,而鬧得魚死網破,老死不相往來。

所以,世上有真正可以信任的朋友,但看我們是如何去發現、維護和珍惜這種朋友了,因為確實太少、太珍貴了。

2.人性更多的是善良和無私

《三字經》曰:人之初,性本善。人從剛出生的那一刻,人性都是善良無邪的。

就是經過了社會的洗禮,經歷了人生的成敗和榮辱之後,人性才分出了善良與邪惡,無私與自私。

可能我們都經歷過朋友的背叛,職場的排擠,閨蜜的無情和感情的錯位,所以,我們內心下了一個定義:沒有真正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無私的奉獻,只有自私的索取。

之所以總認為別人自私,其實就是自己自私,只是自己意識不到,在頭腦中刻意地把別人的自私放大了而已。

我一直認為,世上還是好人多。不可否認,人性有自私的一面,但只要我們向正面看,就會發現,人性更多的是善良和無私。


國營農場1


我個人覺得人性之初,即不是善,也不是惡,而是私,為什麼這麼說呢?我的觀點是這樣的。

人都是有私心的,這個和一個人的品德沒有關係,它是人性的基本元素,就像孩子生下來就要吃奶,他不管母親如何都哭著要吃,這種人性也叫天性,是與生俱來的。一個人長大以後都和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要親一些,一個人成家以後,對自己的孩子都要比對外人要好,這些是什麼?其實這些就是自私,也正是有了自私,人的關係才有了遠近親疏之分。一個企業要發揚團隊精神,這是一部分團結起來一致對外,是自私,一個國家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是一個國家團結起來一致對外,也是自私,而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就成了一個噓頭,因為根本做不到,如果做到了,一個國家就沒有必要自己先團結起來了。也正是因為有了自私,每一個人,每一個團體,每一個國家都有了自己的對手和敵人,都給自己畫了一個勢力範圍,也正是因為有了自私,人性才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樣繁衍出眾多的罪惡,也正是因為自私,國家才有自己的法律法規來遏制這種現象,限制人性這種肆意妄為。

其實人性本私是普遍存在的,我們也無需大驚小怪,我們常說的公有制,私有制,其實也是人性本私的一個翻版,人性本私,我覺得也不是一件什麼丟人的事情,它就如同一個人裸體一樣,是真實的本來面目,只不過人類是有文明的,人會用文明把自己自私本性給隱藏起來,這或許也是人和動物的最大區別,就像有人說的,人是最虛偽的,不錯,這種虛偽的本身就和文明有些相輔相成,甚至說如出一轍,都是蒙在自私本性外面的一層面紗,如果我們把這層面紗撕去,就是赤裸裸的人性。

人性本私並不可恥,可恥的是為了自己的私心而不顧他人,有的人為了得到一根牙籤而不惜毀掉他人一棵大樹,這種自私就必然會遭到譴責,我們都知道人是社會動物,不是獨居動物,這就需要我們把自己自私的人性限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這樣人與人之間才能夠有一種合作的空間,否則我們就只能單打獨鬥,內訌不斷,這是我們都不願意看到的結局。

人性本私本身並不醜惡,它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如果人類不自私,不吃其他動物,也不吃其他植物,人也就無法存活到今天,所以自私的本性也譜寫了一個生存的法則,那就是我們大家所熟知的弱肉強食,我們的人性也是如此。

大千世界,人性萬千,而人性本私則是通用的,私心人人都有,不同的是大小有別,卻非有無之分,把人性的弱點擺出來,並非獻醜,而是要看透人性,看透人與人之間勾心鬥角的本質,看透世界上硝煙不斷背後的真實,如果我們能做到這點,對我們周圍發生的任何事,或許就見怪不怪了,我寫此文,目的也就在於此吧!


驕然


可信任朋友有,卻不多,而且少的可憐,這年月為了錢什麼樣的鳥人都有!舉兩個例子。其一,一個黃毛小子為了當官找道士給他的領導朋友下降頭畫符,結果他上去了,他的領導都退了。他的朋友只能棄生活了二十年的地方。其二一個自稱周易八卦的人坑蒙拐騙偷,從認識他就是幹這個的,十幾年如一日把別人的錢騙去了。給人算得目的就是讓別人信他給他拿錢,給人說的事情沒有一件真事。多少和他打交道的人全是外債累累,人一找他要錢他就去醫院說心脹出了問題?象這種敗類要有人信就見鬼了。


東風震世界


這是兩個問題了。看來題主應該是在生活中遭到了信任危機,對於生活中的人際開始產生懷疑,有懷疑才會思考,有思考才會進步,題主正在開始面對生活。

1、有,但是很少

可以信任的朋友大部分都是基於長久的考驗和相同的利益。芸芸眾生,我們降生天地之間,本就是從生到死都是一個人,在這條從生到死的單行道上,我們會遇到許許多多的人,同行的是朋友,離開的是風景,但是最終,我們還是需要一個人面對自己的生活,面對死亡。

所以,生死之路上,或許有可以信任的同行者,但是很少,遇到了就需要珍惜,遇不到也別喪氣,畢竟我們誰都不是小說的主角,整個劇本都圍著我們轉。

2、人性是自利的,是否自私看個人。

經濟學的最根本假設就是人的自利性,每一個人都會為自己的利益考慮,著是無可爭辯的。但是自利和自私不一樣,自利是對於自身利益的爭取,自私則是從道德角度,對於自身利益的過度追求,甚至達到損人利己的程度。

自私與否,需要看這個人是否道德素質上存在問題,是否真的做出一些過分的事情。追求個人的利益,不算自私,但是超過一定限度了,不顧及道德、違反社會規則,就是自私。


學海鉤沉


說每個人都自私,好象有些道理,但這種說法好象又有些過。其實人的本性並不完全是自私,而是趨利避害,人的自私都是為了這個目的。每個人都是在追求著利益,躲避著災禍和傷害。

至於能夠真正信任的朋友,這首先要問問自己,自己是否真的可以值得信任?如果你自己都不能保證自己能值得他人信任,那麼怎麼又能要求他人值得自己信任呢?真心換真心,八兩換半斤。

其實還別說朋友,血緣關係又怎麼樣?為了利益照樣會生出別樣的心思來。只有你給了他人真心,能夠給他人帶來利益,能夠給他人帶來福氣,能夠給他人消減災禍,他人才會給你以真心。如果你只能給他人帶來麻煩和損失,給人造成災禍,你還想要他人給你好心,給你真心,就是讓你想會有那種可能嗎?

想要什麼樣的朋友,你自己就要是什麼樣的人。想要你的朋友值得你信任,首先你就要做一個值得信任的人,然後還要讓自己有讓他人使自己信任的實力。

改變他人是不可能的,左右他人是很難的,要求他人怎麼樣更是難以做到的。能做的只是改變自己,做好自己,加強自己,提高自己,把自己做到讓人無法不對自己真心,無法不讓自己相信。不敢不對自己真心,不敢不讓自己相信。當然,更好的還有一種不忍,就是讓人不忍不對自己真心,不忍不讓自己信任。


夢113300796


在家安全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