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是孩子的必修課,但家長要把握好度,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近年來,在各種媒體新聞報道中常常出現有些學生因為成績的問題,而讓自己陷入消極的情緒中無法自拔,有些甚至得上了抑鬱症或出現自殺的情況。關於這樣的新聞,總是讓人唏噓不已。據瞭解,大多數出現這種問題的學生總是生活在父母溫暖的懷抱中,他們受挫的能力弱,很難接受失敗的考驗。

在這個獨生子女繁多的時代,孩子都是父母手心裡的寶,許多父母容不得自己的孩子受挫折和困難,總是替孩子承擔好一切。而也有一些父母為了培養孩子抗挫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嫉妒的給孩子製造挫折,而超量的挫折教育卻讓孩子越過越慫,在困難面前止步不前。

挫折教育固然是好,但一定要把握好度,才能讓孩子在失敗面前經受住考驗,在挫折面前越挫越勇。

挫折教育是孩子的必修課,但家長要把握好度,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父母對"挫折教育"出現的各種誤解

隨著"挫折教育"這種新型的教育觀念不斷地出現在父母的視野裡,挫折教育確實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但是有些父母在給孩子挫折教育的時候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誤解。

其中最為普遍的誤解是父母認為挫折教育就是要不斷的給孩子製造困難,想方設法地給孩子設置一下麻煩,向孩子展示這個世界比較痛苦的一面。認為孩子在不斷的受挫中能夠激發內心的求生欲,在以後遇見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更加勇敢。

挫折教育是孩子的必修課,但家長要把握好度,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但其實,真正的挫折教育並不是要求父母人為的給孩子製造各種困難各種麻煩,這樣過度的挫折教育有時候對孩子的成長會造成更大的傷害。那麼,何為真正的"挫折教育"呢?

所謂的"挫折教育"就是蛋糕孩子在生活中真正地遇到困難時,父母教育孩子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對待,增強孩子內心承受挫折和切實解決問題的能力。"挫折教育"的重點不在"挫折"而是"教育"。只有適當的挫折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才能更有幫助。

適當的挫折教育才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

1、適當的挫折教育,孩子越挫越勇

凡事都要講究一個度,挫折教育就像是一把彈簧,一旦超過了限度,那麼帶給孩子的不是越挫越勇的效果,而是一種無法彌補的傷害。

著名主持人樂嘉曾經在微博上詳細地記錄了自己帶著女兒在沙漠行走70公里的故事。第一天走到11公里的時候,女兒累得精疲力盡,懇求父親休息的時候。樂嘉並沒有答應孩子,而是連哄帶騙地把孩子帶到終點。第二天,風沙大作,天氣極其惡劣,女兒再三懇求父親不要走了。但為了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父親仍然繼續以連哄帶騙的方式走下去。

在我看來,樂嘉的做法不但對孩子受挫能力沒有幫助,反而會讓孩子原本的童真遺留在無情的沙漠中。所以這樣的挫折教育,並不能達到讓孩子越挫越勇的效果。

挫折教育是孩子的必修課,但家長要把握好度,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2、適當的挫折教育,讓孩子更加樂觀

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父母把孩子當成溫室裡的花朵培養著,當孩子碰見困難時,父母總是第一時間站出來幫孩子將所有的問題解決,害怕孩子因為挫折而受到傷害。

然而,父母並不能夠陪伴孩子一生。生活中所出現的挫折,孩子們要學會自己面對。當孩子們遇到困難的時候,父母可以適當的給予孩子幫助,引導孩子更加積極樂觀的面對,學會發散自己的思維去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在未來的成長中更加樂觀。

3、適當的挫折教育,孩子成長更順利

適當給孩子搓紙教育,能夠有效的幫助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更加靈活的應對,讓孩子的成長過程更加順利。

游泳運動員菲爾普斯的成功與她日常的挫折演習密不可分,他的教練喜歡在菲爾普斯日常訓練中給他製造一些可能會在游泳比賽時發生的挫折,教練的一些奇葩的訓練方法,確實幫助了菲爾普斯在比賽時不慌不忙的解決突發情況,最終不僅獲得了冠軍,還打破了世界紀錄。

挫折教育是孩子的必修課,但家長要把握好度,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孩子們應對挫折和困難的能力並不是天生就習得的,而是在日常的生活不斷的磨練出來。給孩子一些適當的挫折教育是培養孩子沉著穩定面對挫折的有效辦法。

那麼,父母要如何給予孩子適當的挫折教育,才能讓孩子在挫折面前越挫越勇呢?

給予孩子適當的挫折教育,才能越挫越勇

1、積極與孩子溝通,一起戰勝困難

挫折和困難是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經歷,每個人對待挫折和困難的態度不同。對於那些好勝心強的人來說,一點小小的失敗就成為了一種巨大的挫折。而孩子們面對困難的常見做法就是哭, 所以父母要學會多加觀察孩子,在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積極與孩子溝通,陪伴孩子一起戰勝困難。

不經歷風雨,怎麼能見彩虹。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只有在不斷的經歷挫折和困難的時候,才能變得更加優秀。當孩子遇到挫折,無法排解內心的憂鬱時,父母可以給孩子講一些有關名人成功潛受挫的故事,或者是以自己或身邊的人為例。讓孩子感受到困難和挫折並不可怕,關鍵在於學會戰勝困難。

在日常中,父母要多與孩子交流彼此的想法,積極尋求方法解決問題,帶領孩子更加勇敢的面對挫折。

挫折教育是孩子的必修課,但家長要把握好度,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2、勞動和體育鍛煉是挫折教育的最好辦法

挫折教育最終的目的是孩子能夠在遭遇挫折的時候更加勇敢面對,不斷的在挫折中成長成長,而不是受到挫折的阻礙。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可以通過一些事情來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挫折教育"。

勞動和體育鍛煉是初級教育的最好辦法。在生活中可以從簡單的衣食住行方面入手,對於懵懂的孩子來說,做好日常的生活,小事就是一種巨大的挑戰。父母可以將一些家務活交給孩子做,讓孩子獨立的處理和決定,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也可以從適當的體育鍛煉開始,給予孩子一定的運動量,並且監督孩子堅持做下去。在日常的生活中感受到困難和挫折,引導孩子堅持不懈的克服困難,這更加有利於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勇敢面對挫折和挑戰,在不斷的困難經歷中成長,越挫越勇。

挫折教育是孩子的必修課,但家長要把握好度,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3、父母要積極發揮好榜樣作用

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孩子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父母的教育,孩子的行為也是父母行為的一種折射。教育家梁啟超曾經說過:"患難困苦,是磨鍊人格之最高學校。"每個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父母也是如此。

有些父母日常在工作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會在家裡抱怨生活的不公,潛移默化地向孩子傳遞一種消極的情緒。孩子有樣學樣,這樣的父母又要如何幫助孩子在困難中積極前進呢?所以父母首先要發揮好自己積極榜樣的作用,工作中遇到不順利的事情,要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對待,努力的找到方法解決問題,而不是抱怨生活。在困難面前低下頭的父母,自然也是無法要求自己的孩子在挫折面前無所畏懼的。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用自己的行為引導孩子正確面對挫折和困難,用自己的行動向孩子證明"失敗乃是成功之母"的道理,讓挫折教育真正成為孩子成長過程的必修課,引領孩子更加優秀的成長。

我是奶瓶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