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草根出身,創業早期,他哪來的資金糧食維護軍隊運作?

歷史小學徒


劉關張三人初期確實比較艱難,在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關羽溫酒斬華雄,一舉成名,得到了眾諸侯的認可,劉備為第十九路諸侯,之後曹操便想拉攏三人,糧草資金兵馬都給了劉關張一些,但劉關張三人意志堅定,決定還是靠自己,之後三人曾在董卓軍營,曹操賬下呆過,但始終沒有自己的軍隊,直到去劉表那裡,才有了自己的城池,兵馬,最後一步步壯大。


六扇門小白


回答過相似的問題,劉備,其實他是一個比較聰明的人,初創的時候他什麼資源也沒有,最早期他碰到了張世平和蘇爽,給他提供了一定的馬匹與啟動資金。後來他就碰到了我們張飛大土豪哦,不但把自己融入進去做為合夥人,還提供了不少的錢財和人力。再到後來打黃巾軍,當上縣丞時其實他的錢就花光了,但人家有你這麼牛的經歷呀,畢竟也是帶幾個人創業做到了幾千個人,所以他就拿自己的閱歷去給人打工了,先是投靠了同學公孫哥,不但給人還給兵,呆膩了,覺得還不走就要露餡了,所以他又藉口去救孔融,孔融一看,帶人又帶兵的來救我,好酒好菜好銀兩的招待著。剛準備撈一筆,結果又打散了,沒錢了怎麼辦,去投奔陶謙吧,結果又是一頓好吃好喝,而且還碰到了一生最大的投資人糜氏家族,不但好酒好菜還送銀子,銀子不夠情誼,乾脆送個老婆。老劉想,混成這樣,嗯……不錯了。結果又被我們的呂布攪和了,只好跑到了曹操那裡,叫曹操兄弟幫忙把呂布趕走了,就看著陶謙老了,不準備走了,準備好好享受時,又被呂布給殺回來了,曹操那邊辜負了一次怎麼辦,先在老呂這混口飯吃吧!嗯,就這樣決定了。可呂布是北方人,劉備是南方的,天天給他吃麵條夾饃,沒肉吃怎麼辦呢!換個老闆吧,他又跑到了袁紹那裡,袁紹呢,天天有酒有肉,但就是不發工資,還天天看不起他。走吧,又沒人又沒錢怎麼辦呢!哦,對了,小舅子那裡不是好久都沒給錢了,再去要點就說想到南方去做賣米生意,北方不沒飯吃嗎?運點米過來再高價賣就有錢賺了!哎,沒想到小舅子還同意了,還要入股,徐州不幹了,趁著這樣,他就打著招募運米隊伍又招了一批人馬,來到荊州 準備買米。劉表一看,這是一個大客戶呀,說什麼也要留下,說,現在米不太好買,兵荒馬亂的,我賣塊地給你,教你種,你看可以吧!自己種的賣家好。就這樣劉備就把小沛買下了,自己不會種怎麼辦呢,這不有個專門種田的諸葛亮嗎?叫他過來參點技術股,有人耕田(關羽張飛),有技術(諸葛亮),有人賣(糜芳,糜竺),管賬先生(簡雍,孫乾)賺到錢了,怎麼辦,沒保鏢不行呀,把趙雲叫過來當保鏢。小日子過得別提多高興了。剛賺到一點錢,結果曹操也想來發財,怎麼辦,別人兵強馬壯的,算了,讓給他吧,我換個地方,他就又跑到孫權那裡,說我這裡班子有了,技術團隊也有,你看你借塊地方給我種地備唄,反正你留著也在哪裡荒,我給你種肥了,你再收回去,怎麼樣。孫權一想,也要得。就把荊州借給你種三年吧。就這樣,劉備憑藉他專業的種地團隊,慢慢的積累了一定的財富,開始吧益州,漢中也租了過了,就這樣,從一個草根一步一步爬到了億萬身家,再也不用擔心吃饃夾面了。


跳跳的蝸牛


劉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

《三國演義》中對劉備的描寫: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於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傑;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

可見劉備無論從氣質外貌,還是性格志向都具備了成大事的基本條件。加上其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這樣的背景加持,更是為他成就一番霸業做了很好的鋪墊。

劉備雖然有當時漢室血統背景,不過到他這代,家族已經沒落,所以年輕的時候過的並不好,一度靠販賣草鞋為生,《三國演義》中這樣描述到:玄德祖劉雄,父劉弘。弘曾舉孝廉,亦嘗作吏,早喪。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貧,販屨織蓆為業。”不過好在劉備從小就異於常人,加上他家東南方向有一顆大桑樹,長得枝繁葉茂,遠遠望去就像一輛馬車的車頂,要知道在那個時代坐有車頂的馬車,基本都是達官顯貴,所以有相士就說此家必出貴人。在劉備兒時於樹下玩耍時,也曾說:“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正因為如此,劉備也獲得了他人生創業路上的第一筆風投,當然也可以算是資助。因為其父劉元奇也認為“

此兒必非常人”,所以經常資助劉備。

劉備到了28歲,尚未得志,可見古今很多成大事者幾乎年少都很難得志。一日劉備在街上賣草鞋的時候,剛好看到了討伐黃巾軍的招兵榜文,禁不住長嘆一聲。忽聽耳邊一人厲聲言曰:“大丈夫不與國家出力,何故長嘆?”此人便是張飛,也從此時劉備的命運開始發生轉折。書中對張飛的外形描述: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 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一看就有萬夫不當之勇的氣場。劉備見此人相貌不凡,便與其攀談,得知此人名張飛,書中有云:某姓張名飛,字翼德。世居涿郡,頗有莊田,賣酒屠豬,專好結交天下豪傑。劉備一看這是遇到土豪了啊,便自我介紹到:我本漢室宗親,姓劉,名備。今聞黃巾倡亂,有志欲破賊安民,恨力不 能,故長嘆耳。看看,有皇室宗親背景的加持,那的確就是不一樣,在等級觀念特別強烈的時候,你有皇室血統,那就是權貴啊,就算是沒落了一樣是貴族。在哪裡都會被別人高看一眼,都有人願意結交,於是張飛回道:“

吾頗有資財,當招募鄉勇,與公同舉大事,如何。”我們土豪飛的意思就是,我以為什麼事情呢,哥們我啥都缺,就是不缺錢,我這就會去招兵買馬,和你一起幹一番大事。

張飛在當時可以算是真正的土豪,他不僅是賣酒殺豬,還有超多田產,妥妥的富一代啊。而且在書中也兩次提到,“頗有莊田,頗有財資”。所以劉備憑藉其背景和超於常人的大志贏得了他創業路上真正的第一次風投,也可以說是A輪融資。當然到後來,也證明土豪飛的眼光的確不錯,這筆風投換回了一個皇帝大哥和五虎上將的千古功名

接著,劉備在當日又遇到了關羽,五虎上將超男團的另一位成員。從此三人便義結桃園,劉備也從此開始了他“開掛”的創業之路。書中有云:飛曰:“吾莊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玄德、雲長齊聲應曰:“如此甚好。

劉備有了張飛的A輪融資之後,一路過關斬將,所向披靡,憑藉其漢室皇叔的權貴身份,處處仁義,與人為善的性格。已經不必在為創業資金而發愁,只要他需要B輪,C輪,直到X輪融資都可以輕鬆拿到。軍事指揮上得到了臥龍先生諸葛亮的輔佐,戰場了有了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這五虎上將的所向披靡,最終在章武元年(221)年,成都繼承漢室稱帝,立國號為“漢”(史稱蜀漢),從此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

從劉備的“創業”歷程來看,創業不在乎是否有資金,如果沒有資金,你就要有一個到處可以用來吹牛唬住別人的背景,要有一個遠大的志向,還要有一個仁義之心,處處與人為善的性格,當然如果可能的話最好能有一個志同道合像土豪飛那樣的朋友輔佐,創業一樣可以獲得成功,這也就是所謂的“天時,地利,人和”。


MR瑞


劉備草根出身,創業早期,他哪來的資金糧食維護軍隊運作?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三國的故事已經家喻戶曉,劉備也被譽為白手起家到創立上市公司的典型案例。劉備雖然是草根出身,一無所有隻能賣草鞋,不像曹操那樣不僅有人脈,資金也不成問題。對於劉備而言,創業如同畫餅,那麼他是如何將畫餅變成現實的?

一、堅持

劉備的創業之路可謂艱辛,無處安生,兄弟掉散,是從不放棄的執著讓他最後取得了勝利。創業路上充滿坎坷,碰到掉敗和挫折之時,千萬不能選擇迴避和退縮。哪怕面臨的挫折再大,跌倒的再慘,創業者只要堅持就能迎來成功。

二、合夥人可靠

劉備寄身袁紹,關羽卻沒有轉投曹操;長坂坡生死存亡,趙雲七進七出都沒有低過頭。關羽和趙雲身為劉備的創業合夥人,他們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而他們的可靠品質是蜀國成功建立的基石。對創業公司而言,一旦合夥人的基石搭好了,創業這棟大樓就能屹立不倒。

三、目標

創業初期,劉備同合夥人的目標就是消滅黃巾軍。完成創業初級目標後,劉備將目標轉向為光復漢室,並在之後長期堅持該目標不動搖。隨著創業階段的變化,創業者在設定目標時也要根據實際變化,合適的目標可幫助創業路更加通暢。

四、精準定位

雖然劉備是草根出身,但他初期就給了自己一個明確的定位——漢室宗親。光憑皇室後代的定位,就為劉備帶來了無數無形資產效益,不僅吸引了無數用戶擁護,還招到了不少優秀員工。創業是一個持久戰,一定要在精準定位的基礎上開始,弄清自身楚優勢才能帶來成功。

就創業而言,劉備沒錢、沒勢、沒人脈,然而他卻取得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成功。劉備的這些優點,在當今成功創業者身上同樣能看到。


史海閒聊


劉備靠賣草鞋為生,他打天下的軍費從何而來?下面我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劉備是三國時期的重要人物,他從因家貧而不得不幫著母親織蓆販履的落魄宗親,變成了割據一方的蜀漢昭烈帝,堪稱古人勵志典範。

  當然,我們不能只看劉備最終的功成名就、繼承大統,也要知曉他篳路藍縷的創業艱辛。畢竟,劉備戎馬半生,歷經無數艱難危險,數次險些喪命、狼狽逃竄,最終也只是當了兩年的帝王便病逝白帝城。

  因為實力弱小、名微言輕,起兵初期的劉備不得不四處漂泊,他先後依附於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諸侯,還因為被呂布偷襲奪走徐州而不得不忍辱負重、寄人籬下,在呂布的"開恩"下屯駐小沛。

  可見,劉備的發家過程實在堪稱是命運多舛,這也正體現了他創基立業的不易。

  那麼,東漢末年,像劉備這樣到處遊走的集團,他的軍費到底是從何而來呢?

  筆者認為,這一問題的答案便是資助,要想進行解釋,我們還得從劉備的多次寄人籬下說起。

  其實,早在劉備少年時期,他便開始受到了資助,而他的第一個"投資人"是同宗的叔叔劉元起。劉備雖然是中山靖王之後,但這一脈因為漢武帝時酎金失侯事件的發生、《推恩令》頒佈等原因而導致爵位不斷被削減,到他時,只有祖父當過一任小官。

  劉備出生不久,父親便溘然長逝,年幼的他因為家中貧困,便只好和母親一同織草蓆、草鞋,拿到集市販賣為生。

  即使如此,劉備還是從小便展現出來與眾不同的氣質。於是他同宗的叔叔劉元起感嘆道:"吾宗中有此兒,非常人也",對他家常常給予資助,對待劉備就像對自己的兒子一樣好。

  在叔叔劉元起的資助下,劉備家庭條件有所好轉,他也得以前往外地學習,並遇到了更多的"投資人",這是後話。

  劉備憑藉自己遊學得到的才識和與生俱來的領導力拉幫結派,很快便形成了一個小有規模的小團伙。據《三國志》記載:"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販馬周旋於涿郡,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

  最初,劉備組建的團伙只不過是散兵遊勇,但得到了富商的資助,他們終於可以有模有樣地裝備上一些武器、馬匹了。

  得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後,劉備又正趕上了聲勢浩大的黃巾起義,他用被贊助的資金進一步招兵買馬後,便帶著組建好的軍隊投入了戰爭。儘管因戰功獲得了小官職,但有著巨大抱負的劉備不甘於此,於是毅然辭官。

  劉備三度為官,歷任安喜縣尉、下密縣丞、高唐縣令,但後來被黃巾軍攻破。率眾逃出高唐縣,劉備聽聞當年一同學習的好友公孫瓚已經當了中郎將,便前去投奔,這就是筆者上文所說的"後話"。史載,劉備"往奔中郎將公孫瓚,瓚表為別部司馬。"

  在昔日同窗的幫助下,劉備得到了新一輪的資助。

  後來,徐州牧陶謙被曹操攻打,求援於公孫瓚,劉備率眾前去救援,因逼退曹操之功,"謙表先主為豫州刺史,屯小沛。"劉備在徐州屯駐不久,年邁的陶謙感到時日無多,臨死前,他囑咐重臣麋竺道:"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

  於是,劉備被擁立為了徐州的新主人,這是陶謙對他的極大資助。

  後來,呂布趁劉備外出奪走了徐州,並將其安置在了小沛,不久出爾反爾,出兵攻打。無奈之下,劉備只好前去依附曹操,"曹公厚遇之,以為豫州牧。"呂布被誅殺後,曹操還"表先主為左將軍,禮之愈重,出則同輿,坐則同席。"

  作為漢室宗親,劉備哪怕是受到優待也沒有歸心於曹操,而是尋機逃走,奪取了徐州。

  曹操見狀,自然是率兵來攻,劉備實力弱小,很快被擊潰而北逃。來到青州,劉備受到了曾受其關照的袁譚的照顧,並隨之去見了北方霸主袁紹。史載:"紹遣將道路奉迎,身去鄴二百里,與先主相見",可見劉備受到了很高的禮遇和照顧。

  等到官渡之戰爆發,劉備以找劉表結盟為由,離開戰場去了荊州。

  在荊州,劉表熱情接待了這位同宗,史稱:"表自郊迎,以上賓禮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

  劉備一生受到了許多資助和關照,一方面,他有著獨特的魅力,另一方面,他漢室宗親的身份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儘管他四處輾轉,但始終有著足以維持基本需要的軍費。當然,每佔領一座城池,他也可以徵收軍資滿足需求。





小軍影視剪輯


桃園三結義後,張飛把家裡的良田和殺豬賣酒的店鋪都賣了,把所得的資金用於招募鄉勇三百多人,但是沒有馬匹。後來販賣馬匹的中山大客商張世平和蘇雙來投,因為現在黃巾軍鬧事,買賣無法正常進行,聽說劉備、關羽、張飛拉起隊伍來保護家鄉,送來良馬五十匹,金銀五百兩,鑌鐵一千多斤,來資助劉備三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交保護費來了。劉備請這兩個商人到酒店裡一頓招待,都喝大了,哥三高興,真是雪中送炭,缺啥就有人送啥!

酒畢,劉備把這兩個商人禮送後。三個人到了鐵匠鋪,劉備打造一對雙股劍,關羽打造八十二斤的青龍偃月刀,張飛打造丈八蛇矛,還都買了盔甲。這時,已經招募了五百多人。

太守劉焉聽說劉備拉起了不大不小的隊伍,於是派縣吏鄒靖把劉備請來,共商討伐叛賊黃巾軍的事。劉備帶兵關羽、張飛直奔大青山,和黃巾軍的隊伍相遇了。劉備用鞭子指著黃巾軍大罵:*叛國逆賊,快點投降?*黃巾軍的頭領程志遠大怒,派副將鄧茂出戰,張飛挺丈八蛇矛躍馬衝殺過去,一槍把鄧茂給刺翻馬下,程志遠是拍馬舞刀來戰張飛,關羽揮無大刀就迎了上來,程志遠一愣神,被關羽斬為兩段。黃巾軍一看主將副將都被殺了,投降了很多人,剩下的都跑了。

後來青州太守龔景牒派人向劉備求救,黃巾軍把青州給包圍了,劉備率關羽、張飛帶本地太守劉焉派出的五千軍隊前去救援,這時才是劉備展開軍旅生涯的大序幕。


隱者康司馬


因為劉備懂得運用“漢室宗親”這個“招牌”,你可以發現,劉備凡是看到當時的名臣名將劉備都會將“漢室宗親”這塊“招牌”拿出來。


外星大客


劉備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人來幫助和入夥,這和他人格魅力是分不開的,我們從最開始來看劉備白手起家後如何空手套白狼維護軍隊運作。

首先 劉備起家時是有關張二人人在後邊支持的。這個大家都知道,張飛賣了自己的祖業,所有資金用來打造兵器招募兵勇。 劉備前期有一些部眾來打黃巾軍,打下安喜縣,做了安喜尉,這其中也靠了有張世平,蘇雙二人的資助。然後他很瀟灑地怒鞭了一回督郵,跑了。跑的時候有沒有帶自己的部眾不知道,關張肯定是帶著的。這個時期的劉備基本上還是依靠著地盤上的資源。可能有一點部眾,當個小官。走到哪吃到哪,反正哪裡都不缺糧養他這點子人。


依附公孫瓚時期。初露鋒芒,刷了刷袁紹副本,靠刷聲望攢出來一個平原相。這時候的劉備應該是靠著平原的資源養家的。畢竟軍閥最主要靠領地的收入。

曹操打徐州大概是劉備前期最幸福的一段日子。有陶謙養著他的兵,使得他可以放開了招募流民,又收了四千徐州戰神丹楊兵。徐州的資源有多豐富? 大家應該清楚。信心十足的劉備帶著自己的主力,吃著火鍋唱著歌去和袁術剛正面,然後被呂布抄了老家。轉戰海西那段日子不知道劉備怎麼熬過來的,只知道他又幹掉了為寇徐、揚間的楊奉韓暹。至於後來又和呂布求和,大概這段時間並不長,隨便搶一搶或者楊韓的輜重拿來湊合一下吧。


我們都知道糜竺是山東首富,家裡僕人門客過萬,資產以億金計。糜竺在劉備落魄的時候把妹妹嫁給劉備,嫁妝有兩千家僕,金銀貨幣無數。劉備靠著這個東山再起。 大概這一萬來號人跟著敗走的劉備在豫州落了腳。劉備回到小沛收了殘兵,拿著豫州的軍糧,吃飽喝足之後和曹操的夏侯惇一起打呂布,結果…那之後就是著名的煮酒論英雄和衣帶詔事件。劉備斬車胄將軍,之後又回到了徐州。這一段時間劉備的物資來源顯然還是來自於徐州。

然後被曹操狠狠揍了一頓,所謂叛逆的代價。妻子又被擄了不提。手下的部隊呢?在袁紹帳下休養生息,在袁紹的支持下開始聚斂敗兵。之後是去到汝南與劉闢聯合,和曹仁大將軍在許都外圍打游擊。糧食的話,大概是和劉闢的黃巾餘黨差不多,靠搶……

來到荊州之後,被劉表安排在新野做抗擊曹操的肉盾。這段時間裡荊州的物資供給應該是足夠穩定,不提。然後曹操來了。再次失去根據地的劉備帶著他的人口和輜重一路南逃,直到被五千輕騎追上。這一戰裡劉備基本上失去了自己一半的家底,幸得關羽手裡還有另一半。這些人馬物資加上劉琦在夏口的軍資和萬餘人,就是劉備在赤壁之戰時的全部實力。


以上就是創業早期錢糧的由來。那後期呢就是,廬江雷緒帶著私兵和部隊家屬數萬人投奔劉備。劉璋派法正帶四千人迎接劉備,前後給劉備的錢以巨億計算。劉璋派孟達送兵數千給劉備。劉璋增加劉備的兵力,還讓劉備指揮白水軍。劉備合併各軍三萬多人,車馬盔甲器械金錢無比繁盛。我們就不細說啦。


有李行天下


劉備雖然號稱宗室,中山靖王之後,但其實出身貧寒。起兵是需要大量資金的,而劉備的金主就是糜竺,糜氏家族傾盡億萬家財資助劉備。

糜竺,字子仲,徐州最大的富商。根據史書記載,糜竺出身於經商墾殖世家,資產上億,光是食客、僕從就多達萬人,可謂是一方土豪。關鍵是,出身如此優越的糜竺三觀極正,不僅禮賢下士還關心社會底層人群。在《搜神記》裡,有一次他從洛陽做完生意回家,在路邊遇到一個請求搭車的老婦人,大土豪糜竺欣然同意。

搭載了幾十裡之後,下了車的老婦人自稱是火神,要前去燒糜竺的家,看他人這麼好就給他洩露了這個天機。糜竺就請她免去這場災禍,老婦人說天意不可違,但我可以晚點兒燒。會意的糜竺一回到家就讓人把值錢的東西全部搬走,一會兒果然院子起火,不過他並沒有太大的損失。

有錢有勢又有人品的糜竺很快被徐州牧陶謙所注意,被任命為別駕從事(類似於今天的工作秘書),我想換作任何人,估計也會對糜竺放心,畢竟他的人格魅力還是很大的。沒過多久,曹操率兵進犯徐州,劉備與田楷前來救援,待曹軍因缺糧而退兵後,感激不已的陶謙上表中央,將劉備提拔為豫州刺史。

公元194年,陶謙病逝後,糜竺根據領導的遺囑迎接劉備前往徐州,並全力輔佐。兩年後,投靠劉備的呂布趁老大和袁術打仗的時候發動叛亂,並俘獲了劉備的妻子。尷尬不已的劉備只能駐紮在廣陵一帶,這時候糜竺出面將妹妹(即後來有名的糜夫人)嫁給劉備,將2000僕從、大量金銀財物無償資助,劉備這才恢復了元氣。

聽說此事的曹操覺得糜竺此人不錯,就開出優厚條件邀請糜竺、糜芳前去做官,都被二人斷然決絕,他們已經鐵了心跟隨劉備。這兩位革命戰士經受住了糖衣炮彈的考驗,劉備是越來越喜歡他們。公元214年劉備入主益州時,糜竺被封為地位高於軍師將軍諸葛亮的安漢將軍,享受著高於蜀漢群臣的待遇。

5年後,東吳呂蒙出兵攻打荊州,一路挺劉的二舅哥糜芳這時候居然舉城投降了,聽到消息後的糜竺是羞愧難當,讓人把自己的雙手綁在背後就去向劉備請罪。正在氣頭上的劉備一看到糜竺此舉,又想起曾經的崢嶸歲月,竟主動出言勸慰,對他的待遇照舊。不過生性耿直的糜竺回去後卻是越想越慚愧,不久就因抑鬱成疾而去世了。

回顧糜竺的一生,從他當初毅然將全部身家都押在劉備身上就能看出他非凡的識人眼力。雖然糜竺沒有天縱之才,也從未統率過軍隊,但他雍容儒雅的氣度、敦厚溫仁的品格無不令人心生敬佩。何況劉備逐鹿天下最需要的四大要素就是錢、糧、人、地盤,糜竺一出手就解決了三個,如何不令劉備感激在心?於是劉備一直待之以上賓之禮,就如同當年的高祖對蕭何一般。


魅力樂山


從出身上講,劉備雖是草根出身,但此人情商極高。看過三國演義大家都知道,開局就是“桃園三結義”。關羽因為送了張飛的肉,舉磨盤的行為引起張飛的注意,於是就出現張飛和關羽打仗的一幕,劉備發現二人武功極高,可助其日後起事,於是充當和事佬,把二人收到自己麾下。

劉備是個賣草蓆的,關羽是個賣綠豆的,張飛是個屠戶。劉備當時勉強餬口,關羽作為一名通緝犯做點小買賣也是勉強餬口,經濟條件最好的當屬張飛,張飛屬於有地產的寒門地主,主要資產是土地,賣肉只是兼職的畜牧業,至於屠夫為什麼有錢,參考水滸中的鎮關西,算是一地惡霸,在當時算是土豪。要是非要比到現在,那張飛就相當於某省會城市的黑惡勢力。

三人義結金蘭後,張飛變賣家產,開始招軍買馬。從當時整個社會情況來看,張飛幹這事,有賭一把的感覺。當時政局已經變亂,黃巾就算壓下去了,已經亂了的整個東漢,在各路‘軍閥‘的勢力分離下,必然面臨著崩塌的危機。而古代社會有錢的地位是極低的,而張飛應該也有心由些轉向政治,洗白自己的身份,充商從政。而參軍,只能是做他人兵卒,而此,正好遇到有光環的劉備,頂著漢室宗親,而劉備也是一個會利用這塊招牌的人。加上自己有資產,做了一個投資。如果成了,就能得到最大化的收益。像張飛這樣的人,如果不遇到老劉,很可能自己就造反了,而自己造反,極有可能被鎮壓。而抱著老劉這個漢室宗親,那就是正大光明的收復漢室,而不是造反。名不正言不順,在古代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三人遇到正是天意,劉備帶著漢室宗親之名,張飛出資招兵買馬,關羽出力作戰。很快就混出了名頭,慢慢從破黃巾而上,到安喜縣的官職,開始轉入自己打拼天下的政治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