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北遊,出發在蘭州”,為什麼感覺甘肅的旅遊火不起來?

鳳棲桐66


由於氣候原因,每年6月油菜花開,西北旅遊環線的大幕才真正的開始。常規旅行社推出的西北環線遊,一般是青海和甘肅一起的,甘肅境內的景點分別是:張掖丹霞地貌、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嘉峪關長城、玉門關、敦煌莫高窟、敦煌鳴沙山月牙泉。在河西走廊這一段,天氣暖和起來以後遊人還是很多的,河西的這些城市已經將旅遊發展為自己經濟的一個重要來源了。

至於題主說的甘肅旅遊火不起來,可能很大的原因就是河東的各大景點的獨特性沒有河西那麼特別,所以說清淡了很多。

至於交通,張掖、嘉峪關、敦煌都有機場,而且高鐵也開通了,高速公路也很方便,不存在交通不便的情況。


雲澤筆記


我正好在研究西北旅遊線路,來說下個人觀點,甘肅旅遊為什麼火不起來。

按道理就憑河西走廊的名頭,甘肅旅遊怎麼會不火呢?主要以下幾個原因:

一:大環境原因,廣大遊客

我做了好幾年旅遊了,發現現在的遊客主要分為三大類,第一類:自由行的;第二類:中老年人;第三類:常規遊客;目前來說,去往西北旅遊的自由行更多,旅行社組團收客比較少,原因在於很多人不知道河西走廊。(因為廣大遊客並沒有很高的歷史文化知識,河西走廊遠不如名山大川容易傳播。)

(好比很少有人知道馬踏飛燕就在蘭州博物館,也是甘肅出土的)

二:旅遊產業配套不符合組團社需求

放眼華東旅遊、雲南旅遊,為什麼這麼多年一直火呢?旅遊行業是一個複雜系統的行業,涉及吃、住、行、遊、購、娛多個方面,雖然很多人聽到購物店會指責,但你不得不承認,購物店在降低旅遊成本中的作用,目前甘肅關於旅遊的配套還不完善,尤其是和旅行社合作的。(非行業人員理解不了這一點)

三:推廣力度不夠

因為從事旅遊多年,認識很多旅遊線路的推廣人員,但前兩天翻開手機找甘肅業務員,居然找不到一個,比如海南,每年都能認識很多出來推廣的,這方面甘肅出來推廣的太少了。(唯一認識幾個還是自由行的)

四:成本高、團費價格高

我們目前做好的線路是:銀川-蘭州-酒泉,但是成本低不下來,收客價高達五千,雖然五千不算一個很高的價格,但是與國內其他線路比起來高了很多,

超過張家界一倍(純玩),也超過雲南收客價不少,所以過高的運營成本阻擋了旅行社的收客。

因為正好在做西北線路,所以就這個問題發表一點自己的看法,以上是個人觀點,不足之處請見諒。

我是:江浙滬皖旅遊在線,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


江浙滬皖旅遊在線


你好,本人是土生土長的敦煌人,自從大學畢業以後就回到敦煌工作,每年也會接觸到旅遊行業,我來說一下我的看法。

外出旅遊,一般要考慮以下幾點:地理位置、旅遊資源、環境氣候、交通出行及經濟花銷幾方面。我呢就從以下幾方面來說一下甘肅旅遊火不起來(甘肅旅遊業的限制)的原因。

一、地理位置

甘肅位於祖國西北部,介於北緯32°11′—42°57′,東經92°13′—108°46′,地貌複雜多樣,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類型齊全,交錯分佈,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地形呈狹長狀,東西長1655公里,南北寬530公里。由於甘肅經濟起步較緩,造成省內基礎建設尤其是道路交通建設相對落後,省內主要靠火車和大巴運輸,沒有成體系的高鐵運輸網絡,這就限制了部分遊客深度遊玩。

二、旅遊資源

甘肅的旅遊資源較為豐富,主要包括自然風景和歷史古蹟。自然風景有甘南大草原、張掖丹霞地質公園、金塔胡楊林、敦煌鳴沙山月牙泉、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等;歷史古蹟包括天水麥積山石窟、武威雷臺漢墓、敦煌莫高窟、敦煌玉門關遺址、嘉峪關明長城等。總體來說,甘肅的旅遊資源在國內各省中還是屬於比較多的。

三、環境氣候

甘肅整體以大陸性氣候為主,表現為乾旱少雨。夏季炎熱,平均氣溫在40攝氏度左右;冬天寒冷,平均溫度零下20攝氏度左右,由於處於內陸地區,早晚溫差較大,這使得絕大多數遊客極為不適應。因此甘肅適宜旅遊的時間集中在7、8、9三個月。旅遊週期短,人流大,因此必然造成留不住人的後果。

四、交通出行

省內主要以公路運輸和鐵路運輸為主,部分旅遊動線有開通旅遊專列和動車,但總體尚未普及。部分市也有機場,但航班少,飛行架次頻率不高,因此票價較高。交通的缺陷大大限制了甘肅旅遊的升級。

五、經濟花銷

由於甘肅的旅遊週期短,造成淡旺季區分明顯。旺季酒店住房、景區門票、出行車輛等十分緊張,而供大於求導致價格飆升,給遊客增加不必要的花費;淡季景區門可羅雀,大部分酒店等也處於歇業狀態。由此觀之,旺季來甘肅旅遊花費相對較大,淡季花費相對正常。

雖然甘肅旅遊有種種不理想之處,但我還是誠摯歡迎各位外省朋友來我甘肅旅遊觀光,觀絲路盛景,品西北風味!






樂思理化


甘肅橫跨幾個溫度帶,雪山,草原,山地,又有千年歷史,多民族聚集,各色小吃非常多,可以說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又有塞上戈壁,又有江南的小橋流水。

可是為什麼,甘肅旅遊業一直不溫不火?以隔壁陝西為例,主要的旅遊景點都集中在西安周圍,基本車程都完全可以控制在半天內,加上游覽時間,可以說三天幾乎能把西安玩個遍,完了還能會西安住店。

再對比甘肅,南北跨度兩千多公里,從省會蘭州,交通中心開始,到敦煌1100公里,張掖500公里,隴南500公里,嘉峪關將近800公里。你要真能把甘肅玩個遍,光景點都沒個一個月下不來,還得緊趕慢趕,而且往北戈壁灘沙漠,趕路缺水確實辛苦,旅遊就要悠哉悠哉,而來甘肅,卻似苦行僧。時間都花在路途上了,還像旅遊嗎?

而且甘肅地處西北,自身經濟條件差,動車飛機還沒怎麼普及,交通條件差配套的旅遊,怎麼發展的起來。所以,甘肅以後的路任重道遠,旅遊資源還有很大的空間,只要能解決交通問題,相信以後一定會更火。


不一樣的大學體驗


這個口號沒有叫好,從蘭州出發到西北各地去旅遊。這就自己承認蘭州沒有什麼旅遊景點。甘肅雖然說旅遊景點文物古蹟。山川地貌。十分的豐富。但是景點和景點之間距離太長。再加上宣傳不細緻不到位。就是本地人對很多景點都不清楚。


戈壁孤狼19


甘肅地處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匯地帶。境內地形複雜,山脈縱橫交錯,海拔相差懸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甘肅地貌複雜多樣,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錯分佈。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地形狹長,東西長1659km,南北寬530km,大致可分為各具特色的六大區域。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四周為群山峻嶺所環抱。北有六盤山、合黎山和龍首山;東為岷山、秦嶺和子午嶺;西接阿爾金山和祁連山;南壤青泥嶺。正因為甘肅複雜多樣的地貌,造就了甘肅豐富的旅遊資源。旅行指南《孤獨星球》發佈的2018亞洲十大最佳旅遊地,中國甘肅被評為“亞洲最值得去的旅遊地”,位列十佳榜首。《孤獨星球》這麼評價甘肅:“這是你想不到的地方,它美得令人意外,不止有高聳入雲的山峰,還有一望無際的草原,鬱鬱蔥蔥的原始森林。”為什麼大家一說去西北旅遊就想到了新疆、青海、西藏?應該說甘肅的旅遊宣傳很不夠,以至於很多人都不知道甘肅在哪裡,或者說只知道敦煌,近幾年張掖丹霞地貌知道的人多了,去的人也多了,但是單一的景點吸引不了人 ,就連距離丹霞地貌20公里的冰溝丹霞都少有人知道,其實那也是很值得去的一個景區。甘肅的甘南草原,扎尕那,洛克之路,藏傳佛教的最高學府拉卜楞寺。河西走廊祁連山腳下的大草原,祁連山扁都口的油菜花一望無際,比門源的油菜花面積更大,張掖丹霞,萬里長城的最西端-嘉峪關,七一冰川,敦煌壁畫,魔鬼城。蘭州附近的黃河石林。隴南小江南,到處鬱鬱蔥蔥,有官鵝溝,西頌峽,萬象洞。等等等等,毫不遜色於許多知名景點,為什麼沒有人去?因為大家不知道!!!因為宣傳不夠!!!


飛舞的三葉草


作為一個蘭州人,並沒有覺得從甘肅旅遊不火呀。甘南藏區,張掖丹霞,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山丹馬場,嘉峪關,金塔胡楊林,敦煌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雅丹魔鬼城,玉門關,祁連山草場。太多了美到爆炸的地方了。 18年國慶帶全家從蘭州玩到敦煌往返。一切住宿,餐飲,交通配套都非常好啊。沒來過覺得落後,來了之後才會覺得值得。




大叉和小瓜


西北旅遊主要集中在甘青寧,甘肅由於地處三省交通要道,所以很多人選擇蘭州起止,主要以絲路線和青藏線為主,因為三省幅員遼闊,所以景點間車程較遠,造成了行長遊短的不便,加之西北氣候因素,每年集中在6.7.8三個月的黃金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酒店,景區,車輛的緊張,旅行費用也就增加了很多,很多因素造成了遊客體驗度不高,建議遊客今後對西北線路做深度遊覽,比如深度遊覽甘肅青海十天的大環線。


在青海奮鬥的甘肅娃


我說說我的感受。

首先,交通基建發展滯後,作為省會蘭州,至今還沒有直達各個地級市的高速公路鐵路。

其次,省內缺乏強有力的大景區品牌意識,一盤散沙,導致服務水平參差不齊。

第三,景區開發要考慮四季優美,移步宜景,比如白塔山裸露的土坡,為什麼不草坪綠化?對岸觀賞水車卻被樹木遮蓋,真的不美觀。

第四,加快修建蘭州到其它省會地級市的高鐵線路。

最後,加大國際國內宣傳力度,強有力的輸出文化歷史,鼓勵創作甘肅特點的文創產品。


阿郎西遊


我個人認為也不是說甘肅火不起來,甘肅有很多歷史悠久並且非常著名的城市。敦煌莫高窟,張掖丹霞地貌,嘉峪關等等。很多國內國外的遊客慕名而去。但是有幾點還是需要再次提高的:

1、甘肅因為地理原因車費成本還是非常高的

2、甘肅的交通還需要發展,通高鐵的話會好很多

3、住宿條件星級酒店要增加

4、軟服務意識要加強

現實情況確實去甘肅大都從西安入,最後連著新疆一條線下來,蘭州對比西安來說確實不夠吸引眼球,而且西安的交通更方便些,選擇也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