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退休可享“中人”待遇但少了現有福利,遲退休可多拿現有福利但進社保,你怎麼想?

田南谷語


這個問題不存在。2014年10月以後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都是按激費年限和繳費金額計發基本養老金,對於2014年10月以前的工齡視同繳費年限。因此,隨著工資增長社保繳費額增加,以及社會平均工資增長,越往後退休退休金越高。


赤灣鵝


早退休可享“中人”待遇,但少了現有福利,遲退休可多拿現有福利但進社保。

從題目看,你是50多歲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可在2024年9月30日前申請提前5年退休,也可在2024年10月1日後正式退休。不管那一種退休都會進社保。

根據國務院[國發(2015)2號]文精神,從2014年10月1日起機關事業單工作人員養老金實行並軌,繳納社會保統籌基金。因比,2014年10月1日機關事業工作人員就進入了社保。從此之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便進入社會保險統籌範疇。考慮到剛進入社保就退休人員統籌金不多,個人帳戶養老金少,退休後養老金偏低的壯況,便設立十年過渡期(2014年10月1日~~2024年9月30日),在過渡期內退休人員為“中人”,實行過渡性養老老金。2024年10月1日後退休的機關事業工作人員享正式養老金,但他們都是由社保統籌資金中列支。都是名符其實的養老金。

早退休享“中人”待遇,還是晚退休享“新人”待遇,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酌情而定。


龍泉居士abc


2014年10月,國家實施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也需要繳納養老保險,退休後也開始領取養老金了。

為了保證養老保險制度的平穩過渡,國家規定了10年過渡期。十年過渡期要進行新辦法和老辦法退休待遇的比較,老辦法退休待遇高,按照老辦法發放退休待遇;新辦法退休待遇高,在發放老辦法退休待遇的基礎上,發放新辦法比老辦法高出的一定比例,從10%逐年過渡到100%。

在這一過程中,很多人把“中人”概念和過渡期概念搞混了。

“中人”概念

為了區分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國家將2014年10月以前參加工作並辦理退休領取了退休待遇的人,叫做“老人”。2014年10月以前參加工作,十月及以後辦理退休領取退休待遇的人,叫做“中人”。2014年10月以後參加工作,並在未來辦理退休的人叫做“新人”。

如果說20歲於2010年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工作,60歲退休的話需要等到2050年了,但是這樣的人仍然屬於“中人”。

中人的養老金待遇有什麼特殊的呢?

國家將2014年10月以前機關事業單位從事工作的年限作為視同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由於沒有職業年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因此國家規定發放過渡性養老金作為補償。

視同繳費年限有視同繳費指數,按照退休時本人的職務職稱級別確定視同繳費指數。這一原則也跟退休待遇老辦法,按照基本工資和退休級別補貼確定養老金的方式基本一致。

過渡期的差異

說起10年過渡期,很多人認為早退休可能養老金會高些。實際上並不是這樣,過渡期內養老金待遇計算時會由退休待遇老辦法作為保底,額外發放新辦法比老辦法的高出部分。2024年10月過渡期結束以後,我們發放的退休待遇就只有新辦法養老金構成了,主要包括職業年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

由於新辦法退休待遇實際上跟社會平均工資相掛鉤,待遇普遍較高。老辦法退休待遇要按照2014年9月的工資標準以及退休生活補貼相掛鉤,通過每年國家公佈的工資增長率進行調整,但是工資增長率也普遍不高。因此,退休時間越晚越划算。

尤其是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待遇水平有正常調整機制。基本工資表兩年一調整,星級工資也會每年考核合格就進檔的,再加上相應的精神文明獎和年終獎等待遇。繼續工作,參保繳費更划算。

所以,不用質疑我們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科學性。工作時間越長,退休時間越晚,養老金待遇會越高,這是未來的趨勢。


暖心人社


對於這個問題,本人很明白樓主的擔憂,其實這個關係到新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改革政策新老待遇對比的問題。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樓主肯定是“中人”,而且正常退休時間在2024年10月後,如果樓主選擇提前退休就可以在2024年前退休。這就關係到政策設立了一個10年保護期的問題,在2014年10月—2024年9月這個10年“中人”保護期內退休的人根據政策退休待遇可以實行新辦法和老辦法對比,“保高限低”,也就是10年期退休人員退休既可按老辦法計算退休待遇,也可按新辦法計算退休待遇,就高不就低。對於過了10年保護期的退休人員則完全按新辦法計算退休待遇。新辦法計算方式與個人視同繳費年限、實際繳費年限、繳費基數、地區係數、個人職務係數等一系列因素有關。如果要回答樓主的問題,首先要清楚樓主的一系列參數,不過要告訴樓主的是,如果樓主的正常退休時間是在2024年的兩三年內,都建議樓主選擇在2024年這個保護期內提前退休。一方面後面長出來的幾年工齡對退休待遇不會影響很大,在保護期前退休可以按新老辦法就高不就低。二來新辦法計算出來的待遇可能低於老辦法,這種情況是存在的,有過測算,新辦法較老辦法低。如果樓主的正常退休時間在2024保護期5年後,那可以不提前,過了10年保護期後就算新辦法計算待遇低,相信從制度設計上還是會有補救措施的,一旦普遍性對比偏低的話,不利於新老制度的銜接推行,所以新老辦法待遇趨同應該也是大方向。


蕙心千千結


這個題目的問法有點問題,題主可能對於政策的理解存在一些偏差。

題主中既然提到了早退休和晚退休,說明題主是可以選擇退休時間,並且還提到“中人”這個概念,那麼說明題主肯定是機關中的公務員。

對於公務員來說,在《公務員法》中有明確規定,工作年限滿三十年或者距退休年齡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滿二十年的人員,本人自願提出申請,經任免機關批准,可以提前退休。而其他的任何職業,都沒有像公務員這樣可以選擇退休時間的權力。

至於“中人”,因為2014年10月機關事業單位進行了養老保險改革,在改革以後就區分出了“老人”、“中人”和“新人”。“老人”是指改革以前退休的機關在編人員;“中人”是指改革以前進入機關事業單位工作,改革以後退休的機關在編人員;“新人”是指改革以後參加工作的機關在編人員。

題主提到早退休可享“中人”待遇但少了現有福利,遲退休可多拿現有福利但進社保。但其實對於題主來說,如果是在2014年10月前參加工作,那麼不管是提早退休還是按照標準時間退休,都是按照“中人”來計算養老金待遇的。

“中人”的養老金計算方式分為兩個時期,一個是2014年10月到2024年9月的10年過渡期,這段時間內退休的中人是按照新舊養老金計算方法對比,保低限高;另一個就是2024年9月以後,過渡期結束了“中人”的養老金就是按照新辦法計算的。不管是早退休還是遲退休,其實養老金計算方式對於金額的影響並不大。

但是遲退休,由於退休的時候工齡更長,因此退休後的養老金肯定更高。同時,正如題主所說的公務員很多的獎金福利都是在職的人員才有的,如果提早退休這裡肯定會損失一大筆的收入。從經濟上考慮肯定是遲幾年退休更划算,而且對於公務員來說,老同志的工作都是相對更輕鬆的,所以在沒有特殊情況的前提下,大多數人都是不會選擇提前退休的!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關注我,分享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流雷電


樓主你好,早退休可以享受到中人的福利待遇,但是少了現在的福利待遇,晚退休可以拿到現在的福利待遇,但是進社保,你怎麼看這個問題?這個問題主要是存在於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所產生的一個問題,當然作為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在2014年10月份以後開始繳納社保以後,那麼所享受到的社保待遇跟自己的退休年限是有一定關係的。

因為只有在2014年10月份以前退休的人員,那麼我們才能夠被稱之為是事業單位的老人,在2014年10月份以後退休的人員都被稱之為是事業單位的中人,所以說即便你延遲退休了,那麼你也依然是屬於事業單位的中人,是享受這個事業單位中人的退休待遇。

甚至來講在2024年10月份以後退休的人員,也就是說過了這10年的過渡期,那麼所有的養老金的計算辦法將採用新的計算辦法,也就是說和我們現行的企業退休職工及養老金的計算辦法相一致,所以說是不存在新辦法和老辦法相結合的原因,所以無論你什麼時候退休,那麼只要你不是在2014年10月份以前退休,基本上退休金的計算方式都是完全一致的,是沒有區別的。


社保小達人


樓主你好,提前退休可以享受到中人的待遇,但是少了現在的福利待遇,延遲退休可以拿到現在的福利待遇,但進社保你怎麼想這個問題!我認為不論是提前退休也好,還是延遲退休也好,首先要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看看怎麼樣比較合適,這一點是比較重要的,不能夠因為提前退休可以享受到中人的福利或者說延遲退休,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一個經濟效益,那麼這樣的話,對於自己來說是得不償失的。

那麼我認為,退休年齡是法定的,任何人是不能夠輕易改變的,當然作為公務員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如果說工作年限達到30週年,那麼經過本人申請以後並經所在的工作單位同意是可以提前來辦理退休的,除此之外基本上所有的人都只能夠按照正常的法定退休年齡來辦理退休享受基本養老金的待遇。

所以說這個退休年齡它是有很大的侷限性,並不是說你自己想什麼時候退休就什麼時候退休,但是我認為提前退休對於自己來說,將會獲得一個更多的福利,為什麼呢?因為提前退休可以提前拿到退休金的待遇,同時又少交一部分的基本養老保險,然後提前退休不意味著你不可以繼續工作,你完全可以繼續工作,也就是說在享受養老金的同時,你可以額外的增加自己的一部分實際收入,我覺得提前退休能夠為自己帶來更多的福利。


懂社保


《論語·為政》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耳順是六十歲的代稱。是指個人的修行成熟,沒有不順耳之事。是聽得進逆耳之言,詈罵之聲也無所謂,無所違礙於心。


所以,無論早退,晚退,只要我們有個好心態,有個好身體,有個好家庭,這就是幸福。

幸福不是僅僅靠錢就能買的來的。

退休是社會給我們的待遇,它不會讓任何人吃虧,不會讓任何人佔便宜。

好好享受晚年生活,讓夕陽無限好。


俯視你的第三隻眼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身體不允許,何不早點退休呢?硬撐著拿晚退休後的那點福利,恐怕是得不償失!如果身體尚可,也喜歡繼續工作,晚退休也是可行的。


江見江城


對於這樣的話題,其實以前我也有類似的回答,但是很多讀者可能是沒有認真細看,所以類似的問題還是不斷出現,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個人觀點。

關於退休的早晚問題。其實是要早退休或是晚退休,對於大多數人來講,是沒有多少選擇權利的,只要是符合退休的條件,都要按時辦理退休。特別是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只要符合辦理退休的年齡,組織人事部門都會按時通知辦理退休,自己是無法按照中人來退休或是晚幾年再辦理退休。其實早退休或者晚退休,各有各的好處,不能把所有的好處都想到,得到,這種機會是非常少的。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如果是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參加工作,2014年10月1日之後辦理退休的人員,由於是處於新老兩種退休制度的過渡期,所以習慣上把這部分退休的人員稱為“退休中人”,退休中人由於既有視同繳費年限,又有實際繳費年限,特別是最近幾年退休的人員,實際上是視同繳費年限多餘實際繳費年限,因為從時間上來計算,由於機關事業單位繳納社會保險是從2014年10月才開始,到現在才不到6年的時間,如果全部按照新制度來計算養老金,由於只有幾年的繳費年限,個人賬戶養老金是非常少的。為了保障這部分人員的退休待遇不會低於按照老制度退休的標準,所以在過渡期內還要發給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設定了一個10年的過渡期,在過渡期內,過渡性養老金按照比例分10年發放,估計到2024年9月30日,過渡期結束後,大部分的中人已經全部過度到了退休新人。

退休新人主要是指在2014年10月30日以後進入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人員,退休新人是無法選擇按照中人退休的待遇來享受過渡性養老金的,他們退休時的養老金計算方式和企業退休人員的計算方式沒有任何差別,都是按照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來計算基本養老金,再也不能繼續享受過渡性養老金。但是由於社會經濟不斷髮展,機關事業單位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工資增長和調整機制,由於工資在逐年提高,職工社會平均工資也是逐年提高,即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要按照社保繳費比例承擔社會保險的繳費,但是由於工資調整後,每月的實際收入並沒有因此而減少。由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作穩定,收入穩定,不會像企業那樣出現經常跳槽、頻繁換工作等情況,所以總體上,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按照新制度退休後,平均養老金水平還是要高於企業單位工作人員。

綜上所述,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退休中人和退休新人是屬於兩個不同年齡段的人員,因此不可能自由選擇是按照中人來退休還是按照新人來退休,前後沒有必然的邏輯關係,這是完全沒有可比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