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寧東:一場復產升級的“化學反應”

從寧夏首府銀川東行40公里,跨過靜靜流淌的黃河,一座大型煤化工基地的輪廓映入眼簾。漸行其中,大型裝置鱗次櫛比,這裡是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寧夏人自豪地稱它為“寧東基地”。

宁夏宁东:一场复产升级的“化学反应”

↑工作人員在位於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的寧夏金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巡查設備運行情況(3月17日攝)。

寧東人告訴記者,要採訪隨時來,寧東基地151家企業、8萬多產業工人正在熱火朝天加油幹;要拍照晚上最美,燈光映照下的座座化工設備、反應裝置連成一片,宛如科幻小說中的“月球基地”……產值近1300億元、擁有諸多“世界級”項目的寧東基地,返崗復工的物理作用已經完成,復產升級的“化學反應”正在加速展開。

硬核措施助力復產增產

3月12日是寧夏金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成投產的日子,這一天,公司總經理冶建軍收到了寧東基地管委會贈予的100萬元獎勵“紅包”。作為鼓勵加快復工復產2億元政策“紅包”的第一個獲益者,冶建軍感到信心十足。

“除了100萬元資金,水電氣等能源優惠也已經兌付,其他政策正在落實。”冶建軍說,二期工程建設也將加快,預計年底投料試車。

宁夏宁东:一场复产升级的“化学反应”

↑位於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的寧夏百川高科新材寧東產業園建設項目工地(無人機照片,3月17日攝)。

為促進復產增產,寧東基地管委會出臺15條硬核措施,解決融資貸款70億元、給予每度電2分錢的電價補貼等一套“組合拳”施展出來,以最快的速度落實見效。

原料庫存低至總庫容的5%、產品積壓高達總庫容的85%……受疫情影響,物流“進不來、出不去”一度讓寧夏睿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景輝心急如焚。寧東基地現代煤化工產業全鏈條集聚,環環相扣,推動復工復產必須上下游聯動,一個環節暫停,全產業鏈有斷裂風險。

快、實、準,這是多家企業對寧東基地管委會出臺緩解疫情影響、促進復工復產措施的評價。為解決企業的燃眉之急,與相鄰地區建立聯防聯控合作機制、優化車輛通行流程……在最困難的時候,張景輝等企業家們迎來了“及時雨”。

寧東基地管委會還精準實施分區分級管控,採取對企業“點對點”運輸全額交通補助等多種方式,釋放復工返崗便利化紅利。截至目前,寧東基地返程返崗人員達8.3萬人,5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復產,除新建項目外,所有企業將在3月底前全部復工復產。

“在應對疫情的關鍵時刻,寧東基地迅速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生產經營秩序,發揮國家級重點開發區的造血功能,高效運轉的組織體系、治理能力得到了檢驗和提升。”寧東基地黨工委常務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陶少華說。

讓危機成為產業升級的催化劑

宁夏宁东:一场复产升级的“化学反应”

↑位於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的寧夏百川高科新材寧東產業園建設項目工地(無人機照片,3月17日攝)。

“受多種因素影響,煤焦油價格下跌近30%,為歷史最低水平。在現金流允許的情況下,我們準備繼續擴大采購量,補得越多,原料平均成本就拉得越低。”寧夏寶廷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廷說。

原材料價格下跌,為企業加快發展提供機遇。記者走訪企業時看到,這一依託周邊煤化工副產品而建、“變廢為寶”的清潔能源企業正進行收尾工作,即將迎來試生產。

在寧東基地,現代煤化工技術猶如點煤成金的“魔法棒”,把深埋於地下的煤炭,變成聚丙烯、聚乙烯等產品,這正是製造醫用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的原材料。疫情發生以來,多家企業順勢調整產品結構。

寧夏寧東泰和新材有限公司在疫情防控期間加大生產醫用氨綸的比重,而其原料則是來自一路之隔的中石化長城能源化工(寧夏)公司生產的煤化工產品聚四氫呋喃。

“我們將一條生產線轉產,生產可用於醫用無紡布的高熔指纖維聚丙烯S2040產品,單日產量達1000噸。”寧夏寶豐能源集團總裁劉元管說,每噸高熔指纖維聚丙烯可製成一次性外科口罩90萬至100萬個或N95口罩20萬至25萬個。

宁夏宁东:一场复产升级的“化学反应”

↑工作人員在位於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的寧夏寶豐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調試口罩生產設備(3月17日攝)。

佈局創新鏈 提升價值鏈

3月25日,寧東現代煤化工中試基地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將聚焦現代煤化工領域的共性關鍵技術難題,擬引進中科院蘭州化物所、清華大學、寧夏大學等中試項目,成為促進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平臺。

“以產業鏈佈局創新鏈”“變廢為寶,吃幹榨盡”,這是採訪中寧東基地的企業家們跟記者提及最多的字眼。煤制油、鋰電池、芳綸……現代煤化工產業鏈在這裡不斷延伸和填補。這個過程不僅讓煤炭變換出萬千形態,其“身價”也實現倍增。

寧東基地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也是四個現代煤化工產業示範區之一,工業增加值佔寧夏全區35%。夜幕下的寧東基地燈火通明,彷彿一座不夜城,很多企業24小時滿負荷運轉。

“抗疫過程中,我們發現仍存在不少短板,需要在推動形成規模體量大、延伸配套好、帶動能力強的煤化工、精細化工產業集群上下功夫。”陶少華說,寧東基地將引進基礎化工原料、關鍵合成中間體、下游新材料精細化工等領域項目,構建綜合成本低、抗風險能力強、優勢互補的產業結構。

目前,寧東基地重點發展煤制油、煤制烯烴、精細化工三大產業集群,不斷延鏈補鏈融鏈強鏈。今年上半年,預計新引進企業實現投產達產12家、全年將達到30家,新增工業總產值150億元以上。

“打造強點、連點成線、擴面成群,精彩寧東高質量發展正在提速。我們正努力把疫情耽誤的時間和造成的損失搶回來、補上來。”陶少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