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當年的資產荒嗎?

就像2015一樣,我們已經站在新一輪週期的起點。


還記得當年的資產荒嗎?


隨著全球增長的急速下滑,需求已經成了一個巨大的問題;為了對沖疫情造成的、越來越大的經濟影響


但是,在政策利好釋放、降息即將落地、資金成本逐漸下行的情況下,很快我們就會進入下一步——就像2016年一樣,資產荒很快再次出現。


資產荒的本質

資產荒的背景往往是流動性寬鬆,但真正促使資產荒出現、並對市場造成影響的卻是因為資產與資金的需求互不匹配。


2016年,商業銀行理財大幅擴張,大量理財資金都開始尋找風險低、回報率較為可觀的項目;加上2015年去槓桿產生的風險仍近在眼前,市場紛紛開始偏好低風險資產,短期內就造成了低風險資產的極度稀缺。


隨著市場流動性的逐漸寬裕,最終大量資金放棄了對收益率的追求,開始大量流入債市,推動了2016年債市的大發展。但如今回顧起來,“債牛”時代的大部分資金最終還是流向了城投和地產,更有一些企業把債券變成了槓桿工具,一旦資金面開始收縮,問題很快再度出現,導致了此後的諸多問題。


新一輪的資產荒會出現嗎?

那麼到了如今,新一輪的資產荒還會出現嗎?會以怎樣的方式呈現?


如今市場寬鬆的預期很強,同時市場對風險的敏感性比2016年有過之無不及;加上恢復經濟的需求正在攀升,出現新一輪資產荒、尤其是低風險資產荒的概率極大。


但是,如今的境況已與2016年有很大差異,債券市場經歷了幾年的發展後也開始日漸成熟。


首先是地產融資的限制不會再次放開。這就使得2016年時令人眼花繚亂的地產融資景象不會重現;加上民營企業在2019年的負面消息著實不少,短期內會極大的改變投資人的偏好。


其次是融資平臺再次推行改革。在城投們紛紛摘帽、脫離融資職能後,城投債的定位發生了一些變化,開始向國有企業靠攏。當然,重啟基建是利好城投債的,並且在市場對於風險更加敏感的情況下,“城投債”不免真香。在證券法修訂後,級別較低的城投也有望在公開市場上開始露面。


最後,資產支持類證券登上舞臺。如今ABS已日漸成熟,在流動性充裕、低風險資產匱乏的情況下有望成為第一時間被認可的替代資產,更多的存量資產有望藉此機會盤活,促使包袱較重的企業能夠卸下負擔,在新週期中“輕裝上陣”。


如今我們有哪些機會?

實際上,在資產荒時代中,我們同時面臨的是低風險資產荒、高風險資金荒的對立景象。因此,如今我們將迎來兩端不同的機會。


一面是資產荒,相對低風險的不動產、城投債、ABS將開始受到歡迎,市場的利率和發行成本都有望再次走低;


另一面是資金荒,各類非標產品、另類資產、不良資產將迎來新的機會,逐步擴大的利差讓機構的價值能夠真正的體現。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楊老師的基建課堂 ,作者楊曉懌。感謝原作者和機構的辛苦付出與創作, 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和機構所有,如轉載涉及版權、標註有錯漏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會立即刪除或及時更改,並表示歉意。文章出於行業分享交流之需發佈,僅供參考,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不代表本機構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非常感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