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做,不代表做不了

南非種族隔離制度

南非種族隔離制度是1948年至1994年間南非共和國實行的一種種族隔離制度。

沒人做,不代表做不了


具體實踐上,南非種族隔離制度防止了非白人族群得到投票權或影響力,這個制度對人種進行分隔(主要分成白人、黑人、印度人和其他有色人種),然後依照法律上的分類,各族群在地理上強制的被分離,特別是佔多數的黑人,依法成為某些"家園"的市民,這些家園在名義上是自主國家但運作比較類似美國印地安保留區,事實上多數的南非黑人從未居住過這些"家園"。1997年2月3日 南非永久憲法生效,結束了300多年的種族隔離制度。

沒人做,不代表做不了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

今天給大家帶一部反種族隔離鬥爭的電影《逃離比勒陀利亞》,男主詹金於1948年出生 是南非作家、前反種族隔離主義者,他以1979年與斯蒂芬·李和馬克一起從當地的比勒陀利亞監獄逃脫而聞名,而這部電影就是根據三人越獄的真實故事改編的。

沒人做,不代表做不了


詹金與李是一對反種族隔離制度的好基友,一天他們在街上暗地裡發反種族隔離制度的傳單被捕,兩人被以犯恐怖主義罪關進了比勒陀利亞監獄,分別被判刑12年和8年,李在審判期間找準時機逃離 但是失敗,來到獄中的2人很快認識了同是反種族隔離主義者馬克和丹尼斯,打算夥同一起越獄。

沒人做,不代表做不了


丹尼斯是被判了60年的老傢伙,已經在監獄裡很多年了,對於新進朋友想越獄的想法,已經見怪不怪了,因為沒有人成功過,過了一兩週 那些想法就煙消雲散了,所以對於詹金他們的提議,丹尼斯也就淡淡一笑 並祝他們好運, 而馬克卻有很大興趣,他可不想乖乖地一直待在這裡,他要出去 他要見他的孩子,於是三個人就一拍即合 開啟了越獄之路。

沒人做,不代表做不了


他們的計劃是我用木頭做出鑰匙,一扇門一扇門的把它打開 然後走出監獄,白天詹金用肉眼看出鑰匙的模樣,晚上就畫出模型再用木頭製造鑰匙,然後再悄悄的出來每扇門的比對打磨,就這樣一把兩把……慢慢的把鑰匙全部給製作出來了,要走的頭一天三人找到丹尼斯等人,建議他們明天一起越獄,但是丹尼斯反對了,他認為他在獄中的這種方式是最好的鬥爭,越獄意味著逃避,所以拒絕了詹金的邀請,第二天天剛剛亮,還沒有到上班時間,大部分獄警都不在崗,只剩下一個踉踉蹌蹌守夜的肥胖獄警。

沒人做,不代表做不了


他們開始了行動,第一扇門、第二扇門、第N扇門……興奮、緊張、激動,也冒著被獄警近在咫尺就要發現的風險,屏住呼吸、冷靜處理,終於 到了最後一道門的時候鑰匙卻打不開,渴望自由的馬克,冒著被發現的風險用小刀努力的鑿門,聲音在空曠的監獄裡迴盪,三人心都提到嗓子眼了,最總門被鑿開,一縷自由的陽光灑在了三人的身上,他們躲避了高牆上的持槍獄警 走出了大門來到了街上,三人找到車後迅速的離開,就此越獄成功。

沒人做,不代表做不了

感想

敢為人先解決問題的人始終是有的,就像他們被監獄裡其他人質疑的時候,詹金始終堅信:“沒人做不代表做不了”,恐怕只有這樣堅定的意志,才造就了這麼一個接地氣的越獄故事,他們出去後,繼續加入反種族隔離的隊伍,用他們堅定的信念和意志為南非反種族隔離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沒人做,不代表做不了


該片對反種族隔離主義渲染的篇幅太少了,就在影片開始的十幾分鐘有這個感覺和中途黑人獄友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其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講述越獄的細節,個人感覺這樣給影片減分不少,突出主題不夠明確,很多觀眾看了後都知道它是一部越獄電影,然而《肖申克的救贖》、《越獄》這些金典大山是難以逾越的。如果把反種族隔離主義講述的時間和越獄講述的時間換過來,我相信該影片會有更好的效果和更深的寓意。

沒人做,不代表做不了


謝謝大家的觀看 我是筷子 記得關注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