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女向她報告她丈夫的動向,她把人家給殺了,找誰說理去

晉文公重耳的流亡生活及至愛情生活被人們津津樂道,所有的史書都歌頌重耳的霸業,並對他流亡路上的奇遇以及幫助他成就霸業的女人更是讚美有加,認為重耳遇上了貴人。

但是,這些愛情的背後,人們往往忽略了其中的殘忍和血腥。死於齊姜劍下的無孤侍女就很冤屈,好心而被殺,落在誰的身上都冤屈。


侍女向她報告她丈夫的動向,她把人家給殺了,找誰說理去


重耳出生於公元前697年,是晉獻公和狐姬的兒子。少年時期的重再,為人慷慨仗義,結交了不少好朋友,有一大群好朋友聚在他身邊,其中最有才能的有五個:趙衰、狐偃、賈佗、先軫、魏犨。

重耳的父親晉獻公於公元前677年繼位,晉獻公寵愛驪姬,驪姬想讓她的兒子以後繼位。公元前656年到655年間,晉國出現了驪姬之亂,太子申生被殺,公子夷吾和重耳被晉獻公派人追殺。晉國待不下去了,重耳被迫帶著他的狐朋狗友出逃晉國。


侍女向她報告她丈夫的動向,她把人家給殺了,找誰說理去


重耳他們流亡的第一站是翟國,也是他的舅舅狐偃的祖國。在翟國,重耳有一個豔遇,翟人送給他2個女俘虜,其中的一個叫季隗,重耳娶了季隗,把另一個賜送給趙衰。重耳和季隗在翟國生活了12年,他們非常的恩愛,有兩個兒子,其樂融融。

公元前650年,夷吾即位,即晉惠公。夷吾怕重耳威脅他的王位,公元前643年派勃鞮追殺重耳。重感情的重耳只好惜別季隗,離開翟國。重耳一行先流亡到衛國,在衛國,不受待見,因為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太多了,在流亡的諸侯公子也多的是,所以這個也見怪不怪。因為在衛國不受待見,所以重耳他們接著流亡到齊國。齊國是一個大國,這時,在齊國當政的是大名頂頂的齊桓公。齊桓公很禮遇重耳,這不,豔遇又來了,想擋都擋不住。何況重耳公子根本就很喜歡,齊桓公把同族的少女齊姜嫁給了重耳。

公元前639年,齊桓公去世。在齊國已經和齊姜生活了五年的重耳公子,有溫柔的妻子陪著,生活很安逸,快樂和心安。以前流亡路上的風餐野外,有時飢渴

難奈,有時悽風苦雨、寒雪肆虐。怎麼說,現在都有一個溫暖的家,重耳對眼前的生活很滿意。不想再去爭奪什麼王位,爭什麼霸天下,都是浮雲,就這樣安安穩穩過一輩子就行。


侍女向她報告她丈夫的動向,她把人家給殺了,找誰說理去


可是,重耳的情形,可急壞了那些跟隨他混的朋友們。如果重耳不能登上王位,那麼他們這些人也只能在他鄉終老,這種局面趙衰他們是不能夠接受的,一定要想方法改變。一天,趙衰和狐偃在一棵桑樹下,商量如何帶重耳離開。不巧得很,齊姜的侍女正在樹上採桑,把他們的談話都聽得一清二楚。

等趙衰他們離開,齊姜的侍女馬上回去,把聽到的內容都偷偷地告訴了齊姜。齊姜怕侍女洩秘,一劍把侍女刺死。齊姜勸重耳離開齊國,回去幹一番大事業。最後重耳被齊姜和趙衰他們用計灌醉,用車載著離開,重耳他們又重新開始新的流亡生活。在秦國的時候,重耳還有一段豔遇,並且在秦穆公的幫助下,登上晉國的王位,還成為春秋的五霸。

齊姜的果斷狠毒,讓一個全心金意對她好的無孤少女死在她的劍下。史學家們都是讚美重耳和齊姜的愛情,讚美齊姜的果斷、顧全大局。對於侍女的被殺,總是一帶而過,選擇忽略。其實,這種果斷、顧全大局必須要待女死嗎?不殺侍女就保不住秘密嗎?侍女表示她死得很冤屈,為自己的全心付出不值。

齊姜殺侍女是非常不應該的,其實這個秘密也不算什麼大不了的秘密,即使重耳知道這個秘密,也可以找下一個機會下手的。而且侍女都偷偷地毫無保留地告訴齊姜了,說明侍女也不想讓別人知道了,齊姜還殺人。這其實是畫蛇添足,不必要。


侍女向她報告她丈夫的動向,她把人家給殺了,找誰說理去


從這裡,可以看出齊姜是一個雖然很愛自己的丈夫,也是一個心狠手辣的女人,就像呂后一樣。在她的眼睛之中,只有她的利益,別人的生命,主僕之情,毫不重要。生活在如此的社會之中的下人,生命之悲苦,無處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