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市“2020年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一覽

各省市“2020年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一覽 | 紙貴科技行業觀察

據華為&牛津經濟研究院發佈的《數字溢出,衡量數字經濟真正影響力》表明,過去三十年中,數字技術投資每增加一美元,便可撬動GDP增加20美元;而1美元的非技術投資僅能推動GDP增加3美元,數字技術投資的平均回報是非數字技術投資的6.7倍。縮小中美差距,關鍵就在數字經濟。

近年來,各級地方政府陸續出臺數字經濟相關政策,推進數字經濟發展,各地數字經濟規模增長迅速。江西省提出把數字經濟作為“一號工程”來抓;貴州省發佈全國首個省級數字經濟發展規劃,首提資源型、技術型、融合型和服務型“四型”數字經濟;福建省《2018年數字福建工作要點》提出推動數字經濟不斷髮展壯大... ...

接下來,小編帶你一覽全國各地“數字經濟”發展規劃。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意見》

總體目標:到2025年,全區數字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產業融合創新取得重大進展,數字化治理能力有較大提高,數字化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數字經濟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先導作用和推動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發展重點:以“數字內蒙古”建設為核心,以“數字產業化”為推動,以“產業數字化”為主戰場,以數字技術應用為重點。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

總體目標: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治理”為發展主線,四川明確數字經濟發展目標——2022年全省數字經濟總量超2萬億元,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力量。

發展重點:要做大做強大數據產業,打造“成德綿眉瀘雅”大數據產業集聚區,建設3-5個大數據產業基地;加快發展人工智能產業;促進5G產業突破發展,大力建設“天府無線通信谷”、中國移動(成都)產業技術研究院、中國電信雲錦天府5G應用產業園、中國聯通5G創新中心等產業載體和創新平臺;大力發展超高清視頻產業;鞏固發展電子信息基礎產業;大力發展數字文創產業等。

《山西省加快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

總體目標:到2022年,全省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基礎進一步築實,信息產業保持高速增長,數字經濟規模突破5000億元;到2025年,全省數字經濟邁入快速擴展期,與數字經濟相適應的政策法規體系建立完善,全民數字素養明顯提升,數字經濟規模達到8000億元。

發展重點:明確“網、智、數、器、芯”五大領域任務:“網”,提升網絡設施能力;“智”,推進經濟社會智能化轉型;“數”,培育壯大新興數字產業;“器”,提升電子信息產品製造能力;“芯”,支持半導體高端核心產業快速發展。

《山東省支持數字經濟發展的意見》

總體目標:到2022年,數字經濟與經濟社會各領域融合的廣度、深度顯著增強,重要領域數字化轉型率先完成,數字經濟規模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年均提高2個百分點。

發展重點:

圍繞數字產業化、數字農業、智能製造、智慧服務、培育新業態5大任務,從加大要素供給、強化人才支撐、激發創新活力、培育市場主體、加強資金扶持等5方面,提出了19條具體的政策措施。其中,為激發創新活力,對獲得省級及以上自然科學、技術發明、科學技術進步獎的數字技術企業,省財政一次性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

《上海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總體目標:把握新一輪技術發展趨勢,持續增強新時代上海數字經濟發展新優勢,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加快提升數字經濟規模和質量。

發展重點:大力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吸引培育一大批成長性好、有發展潛力的優質企業,全力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亮點。強化責任落實,通過政策創新、體制創新,為數字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推動數字經濟成為上海經濟發展重要增長極。

《貴州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17-2020年)》

總體目標:到2020年,探索形成具有數字經濟時代鮮明特徵的創新發展道路,信息技術在三次產業中加快融合應用,數字經濟發展水平顯著提高,數字經濟增加值佔地區GDP的比重達到30%以上。

發展重點:發展資源型數字經濟,釋放數據資源新價值;發展技術型數字經濟,打造信息產業新高地;發展融合型數字經濟,激發轉型升級新動能;發展服務型數字經濟,培育數字應用新業態。

《廣東省培育數字經濟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19—2025年)》

總體目標:建成“國家數字經濟發展先導區”,力爭2022年數字經濟規模達7萬億元,佔GDP比重接近55%,併為此將具體實施包括數字灣區建設在內的七大重點工程。

發展重點:以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為主線,聚焦數字政府建設,數字技術創新,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數字產業化發展,產業數字化轉型以及新業態新產品培育等六大重點任務;深入實施社會治理數字化應用示範、重大創新平臺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數字經濟產業創新集聚、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數字農業發展示範、數字灣區建設等七大重點工程。

《廣西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18-2025年)》

總體目標:到2025年,全區發展形成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數字經濟生態體系,帶動實體經濟實現大幅躍升,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成為面向東盟的數字經濟合作發展新高地和“一帶一路”數字經濟開放合作重要門戶。

發展重點:以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為主線,以做強中國-東盟信息港為戰略支點,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大力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夯實完善數字經濟發展基礎和治理體系,打造面向東盟的數字經濟合作發展高地,構建形成具有廣西特色的數字經濟生態體系,推動我區經濟發展由投資驅動、資源驅動向數據驅動、知識驅動轉變,為紮實推進富民興桂事業、奮力譜寫新時代廣西發展新篇章提供強有力支撐。

《湖南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0-2025年)》

總體目標:爭取到2025年,全省數字經濟規模進入全國前10強,突破2.5萬億元,數字經濟佔GDP比重達到45%,數字經濟基礎設施能力全面提升,數字治理體系初步完善,湖南成為全國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區、產業聚集區和應用先導區。

發展重點:將實施10個重點工程,包括自主可控計算機及信息安全產業提升工程、新型顯示器件產業壯大工程、集成電路產業成長工程、超高清視頻產業培育工程、移動互聯網產業提質工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物聯網產業強基工程、人工智能創新引領工程、大數據產業促進工程、區塊鏈集成應用工程。

《浙江省數字經濟五年倍增計劃》

總體目標:堅持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全面實施數字經濟五年倍增計劃,深入推進雲上浙江、數字強省建設。支持杭州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烏鎮創建國家互聯網創新發展綜合試驗區。

發展重點:

培育發展數字安防、新能源汽車、綠色石化、現代紡織等一批先進製造業集群,爭創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航空航天、集成電路、新材料等產業新優勢;聯動推進製造強省和網絡強省建設。率先開展5G商用,推廣應用城市大腦和電子發票,加快建設移動支付之省,爭創國家數字經濟示範省;設立100億元數字經濟產業基金;重點打造100個“無人車間”“無人工廠”,扶持100個骨幹數字企業,推進100個數字化重大項目,實施100個園區數字化改造,力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5%以上。

《石家莊出臺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0-2025)》

總體目標:第一個階段,到2022年,數字經濟快速壯大,信息基礎設施支撐能力和服務水平顯著提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模壯大,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惠民公共服務能力明顯提高,政務服務更加高效協同,社會治理更加精細智能。

第二個階段,到2025年,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全面普及,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政府數字化轉型取得明顯成效,網絡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數字經濟生態系統日漸成熟,數字經濟綜合實力達到全國先進水平。

發展重點:重點實施“1383”戰略構想,即“一條主線、三個定位、八項任務、三個園區”。“一條主線”,就是堅持通過“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治理”,將石家莊打造為“中國數字新城”。

“三個定位”,就是建設京津冀數字產業化新高地、全國產業數字化轉型示範區、國家數字化治理試驗區。

“八項任務”,就是抓好建設數字經濟基礎設施體系、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加快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深入推進智慧農業建設、推動服務業數字化升級、提升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務數字化水平、推進新型智慧城市運行管理體系建設、統籌數字經濟發展載體佈局。

“三個園區”,就是打造正定數字經濟產業園、鹿泉區國際數字經濟產業園和高新區數字產業園。

《“數字福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總體目標:將福州打造成為數字中國建設示範城市、數字中國建設福建樣本的排頭兵。到2020年,數字經濟規模突破4000億元,年均增長超20%,佔GDP比重達45%以上,基本形成數字基礎設施泛在先進、電子政務協同高效、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網絡與信息安全自主可控的發展格局。

發展重點: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強化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支撐、推動數字經濟產業園區建設、發展壯大大數據產業、開展重點領域大數據創新應用、提升物聯網產業基地、大力發展人工智能、加快培育區塊鏈產業、發展衛星應用產業、促進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深化數字經濟開放合作、實施數字經濟人才集聚行動。

《鄭州市加快數字經濟發展實施方案(2020—2022年)》

總體目標:建設中部地區數字“第一城”,到2022年,全市數字經濟規模達到5000億元以上,佔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0%以上。

發展重點:支持將人工智能、5G等領域研究納入省、市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引進新型顯示行業龍頭企業,發展4K/8K超高清產品;推動鄭州5G試點城市建設,推進實時路況、公交等信息共享開放。

《杭州市全面推進"三化融合"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行動計劃(2018-2022年)》

總體目標:建設成為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全國數字經濟理念和技術策源地、企業和人才集聚地、數字產業化發展引領地、產業數字化變革示範地、城市數字治理方案輸出地。到2022年全市數字經濟總量達到1.2萬億元以上,數字經濟領域新增核心發明專利申請8000項以上。

發展重點:聚焦突破核心技術研發創新及應用,推動杭州成為數字核心技術策源地;聚焦數字產業輻射力,推動杭州成為數字產業化發展引領地和數字經濟企業聚集地;聚焦產業數字化,推動杭州成為數字驅動產業變革示範地;聚焦數字賦能,推動杭州成為全國數字治理方案輸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