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次疫情,感覺以後出國的孩子會少點,大家有啥看法?

王先生123321


這個觀點我贊同。

首先:經過這幾年我國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中國的生活環境也越來越好,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需要很多人才,就業率明顯要比國外高很多。

其次:我們國家這幾年對教育的發展力度也很大,有國家的九年義務教育還有很多好的私立學校,國家也越來越重視基礎教育。現在我們的很多高校在國際上的排名也是越來越高。和一些發達國家對比我們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差距也越來越小。

最後: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從制度上來說應該是比西方那些資本主義國家要好很多。從對這次疫情的控制就能看出,我們國家要比其他所謂的發達國家做的要好很多。總體來說,我們國家更重視國民的生命安全,各方面都更有保障。從全球疫情開始爆發,那麼多華人華僑都想回到祖國,就能看出中國強大了。外國的月亮更圓已經是歷史了,中國會越來越強大


瞭望虎糾


性命大於天,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在重大災害面前,這個本性表現得最顯性,最集中,這種時候,許多人會急於要一個神明般的,結論性的指導意見,希望可以不加分析照搬照做就安枕無憂。

但這其實是非現實非明智的。一來疫情還在持續中,人們的情緒還在恐慌中,判斷標準很單一,考慮的只有生死一件事。就如同1976年唐山發生了大地震,是不是大家就都從此以後不要在唐山生存了?疫情剛暴露擴散時,有條件的一窩蜂躲到國外,覺得離開中國就可逃開疫情威脅,沒有預料到事情發生反轉,反而中國又成為最安全的地方,大批華人華僑留學生甚至外籍有條件的人千方百計要來到中國躲瘟疫。

我想說的是沒法結論在哪個地理區域就一好百好,在哪個區域就沒有生機希望。疫情過後,人們考慮的就不僅僅是生命的存在,還有生活的多需求性,事業的發展性,生命的多姿多彩又會成為人們追求的主旋律。國際交流必須要持續,世界依然是一個通盤,人類依然是一個大家庭。One world,one dream!

只不過我倒是覺得經過疫情,大家應該接受一個教訓,當今世界不同於以往,要想共享繁榮,就不要閉關鎖國,以鄰為壑,攜起手來,共通合作才是長治久安的智舉。人才的交流是紐帶,要讓年輕人走出去,也要讓國外的人走進來互通有無。

還有一點,出國的目的要理智,送孩子出去一是要根據家庭和孩子狀況,充分考慮到年齡獨立能力等方面,二是出國的目的不要偏頗,不為了混文憑,不為了片面相信國外的月亮圓而拋棄對祖國的希望。國際交流一定是為了個人成長,至於成長到自我足夠強大,選擇生存地和生存方式就是一件很自如的事情了。


春風大雅


如果此次疫情,國家大包大攪,派專機接回,那麼以後會更多更小的孩子,被送往國外,最終絕大部分會成為外國公民!。


皆是朋友


要正視差距,全球前100名大學有幾所是中國的大學,我們科研水平與國外還有很大差距,現在許多莘莘學子出國留學,也許有些人不會回國了,但是他們在海外好好工作生活,也是在提高中華民族在國外的形象,也是在減輕祖國的負擔!也有許多人會回國工作,現在多少大學、醫院、科研單位、高科技產業的工作人員都是從海外歸國留學生,這些人都是祖國的明天,民族的希望!海外華人買空國外的口罩寄回國內無人誇讚,現在國外有瘟疫,留學生回國躲避瘟疫,中國國內有些網民說中國躲避瘟疫的回國留學生是大毒瘤,說到底還是為了自己那點安全,可以置海外同胞生命不顧的自私之徒,這種行為到真的會寒了海外華人華僑仕子之心!


幼安2017


哈哈,這個觀點有點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味道吶。其實,從以往規律性週期來看,十年一大疫三年一小疫,疫情一直就在,並不會因為疫情而轉變人們生存的基本環境及態度。個人認為,這次疫情倒是有可能因為中國國家和全體人民對抗擊疫情的態度及法律制度的完善 執行的自覺,進一步影響到國家及人們對科學,尤其是生命科學,社會科學治理的更深層次的思考及重視,從而提升國內大學教育的科研水平及影響力,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到中國來求學和發展的良好態勢吧😊


三華里


父母為中國國籍的,切在國內生活公民的孩子建議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後,才可以出國留學!


用戶3323519788150


這很難說,許多人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在某些人的潛意識裡,外國的月亮永遠都比中國圓。這要看自己是怎麼想的,雖然世界上有許多名校,但是我們國家的清華北大以及三十九所985院校和部分211都是很好的大學。出國未必就能讀到和這些大學一樣的好大學。未來的中國會改革得越來越強大,未來中國的教育也會越來越好的。


飛雲過盡


應該不會減少吧!雖然疫情鬧的現在家長們都心慌意亂,但是畢竟這種事情不是常態。零三年的非典也是非常嚴重,只是當時的通訊及傳播手段很少,大家相對比較閉塞,沒有這麼多的關注。再有還是不得不說國外的教育優勢以及國內普通大眾的認知還是有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的觀念。雖然經歷這次疫情人民意識到社會制度的優劣,但是有人會覺得這次疫情中表現最好的朝鮮是最好的選擇嗎?所以我覺的疫情過後人們還是會該幹什麼幹什麼,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浴火金烏


出國是個人的選擇,有條件的可以考慮考慮。沒什麼的,很多家庭都是為了孩子的教育,國內孩子多,好的大學少,花點錢出國留學也可以的。我的孩子在國內最多上個211大學,現在在多倫多大學,世界排名20名左右,就是為了孩子的學習才去的,孩子說等研究生畢業了就馬上回國,他覺得還是回上海深圳比較好!其實孩子去哪裡都可以的,只要他自己喜歡!世界就是個大家庭,很多國家是爭搶年輕的人才的!


用戶8357001743264


不在多少。要知道報恩。大部分數典忘祖。拿了父母的心血錢,拿了國家的公費,替外國佬賣命,替美國佬服務,當了洋奴,還噴中國的不是,罵中國人。這些人渣渣多了去了。到頭來也是一堆白骨。連中國烙印都打不上。可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