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哪些企業具備研發計算機處理器的能力?

科技36度半


可能有許多人以為我國CPU不行,因此不會有太多企業具備CPU研發能力,但事實上卻完全相反,國內有很多的CPU研發企業,國外當前所有的CPU指令集國內都有對應的企業在進行研發,部分企業甚至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海思和展訊:基於ARM架構的系列芯片

1、海思:具備芯片研發能力大家應該都知道,近年的麒麟系列手機芯片在華為手機上取得了不錯成績,整體性能基本追平了高通驍龍芯片。

海思的芯片是基於ARM架構,而除了手機芯片之外,海思還有其他一系列的處理器,比如鯤鵬系列處理器面對服務器和家用電腦的鯤鵬系列處理器(鯤鵬920/920S),現在這這個系列的處理器都已經有對應的整機產品,比如鯤鵬920S已經應用於國產臺式機(百信太行220)。

現階段海思麒麟芯片應該在今年出1000芯片,而鯤鵬可能在明年初發布930系列。

2、展訊:基於ARM架構進行處理器研發的國內研發不少,除了海思之外,比較出名的還有展訊。

這家企業最早成立於2001年,主要研發通訊設備產品,很早就做出了自己的手機芯片,2013年的時候紫光收購了展訊,由此這家企業開始了新的發展。

目前展訊的芯片主要還是應用於低端手機,不過2020年最新發布的虎賁T7520是5G SoC芯片,整體性能還是相當不錯,6nm工藝,CPU8核心(4個A76核心4個A55核心),GPU使用G57核心,屬於中端手機芯片了。

龍芯:基於MIPS指令集的通用CPU

他的大名我想有不少人知道,龍芯這些年一直專注於通用CPU的研發,也就是能應用我們普通的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之上。龍芯的架構主要基於MIPS指令,這套指令集龍芯當年直接買下後進行了自主研發,並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指令集,然後搞出了現在的龍芯。

2019年末時龍芯發佈了3A4000/3B4000(前者為家用電腦處理器,後者為用於服務器)這一新4核處理器,主頻2.0GHz,大致性能等同於AMD挖掘機(Excavator)架構CPU,SPEC CPU2006評測得分如下。

龍芯3A4000/3B4000使用28nm工藝,2019年底時已經量產,今年將全面供貨。

目前龍芯已經有自己相對完整的體系,有基於龍芯的PC電腦和服務器,以及基於Linxu開發的龍芯操作系統。

申威:打造基於Alpha指令集的全球領先超算

2016年的時候我國超算神威太湖之光超越天河二號取得當年超算TOP500胖班第一名,在隨後2018年、2019年太湖之光則一直處於第三的排名。

這個太湖之光使用的處理器叫申威處理器,也是我國自主研發,對應廠商就是申威。他們家的CPU主要基於Alpha指令集,這套指令集的專利期目前已經過期,也沒有其他他廠商在繼續使用,申威在買下之後就直接打造出了專用於超算的處理器。

現在申威在這套指令集上增加了許多自研的指令,並且開發出了自己的編譯器和操作系統,既神威睿智編譯器和操作系統(基於Linux系統)。

現階段申威量產最新處理應為申威26010,能提供每秒12.5億億次的峰值計算和每秒9.3億億次的持續計算能力,2018年時該芯片已經開始商用於小型服務器或者超算。

兆芯:收購威盛X86架構而來的芯片廠商

1、技術來源:這家廠商的自研芯片主要基於X86架構,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Intel、AMD這些芯片廠商使用的架構。

兆芯X86架構主要來源於當年我國臺灣的威盛(VIA),老網民應該知道這家芯片廠商,當年的威盛是挺出名,全球第一的主板芯片組廠商,2000年前後進軍CPU領域。2013年時上海聯投和威盛合資成立兆芯,更確切的說是直接收購了整個威盛的資產,由此開啟了我國X86架構CPU的研發之路。

2、最新處理器:現階段兆芯的最新處理器為開先 KX-6000 系列,主要針對PC或者嵌入式設備,目前該系列最新處理器為8核,16nm工藝,主頻在3GHz性能相當於7代酷睿i5-7400。而下一代KX7000系列兆芯已經官宣,將使用7nm工藝,使用自主微架構,繼承顯卡支持DirectX12。

海光:獲得AMD技術授權的X86架構廠商

1、廠商起源:和兆芯一樣也是基於X86架構體系的處理器,但海光的技術主要來自於芯片巨頭AMD,在2016年時雙方成合作協議,AMD直接授權海光使用AMD的Zen架構。

之所以出現這種合作核心是當年的AMD有點窮困潦倒,連續6個季度虧損讓AMD狼狽不堪,最終不得已賣授權給我國企業,一來可以拿到資金,二來如果有可能的話還可以吃下一部分的中國市場。

2、最新產品:2019年時海光推出了最新的8核處理器和32核處理器,前者是針對桌面端的Dhyana(見下圖),後者是面向服務器的Dhyana Plus。目前已經有硬件測試網站拿到了這兩塊芯片,並進行了對應的評測。從測試結果來看桌面版處理器性能相當於6核銳龍5 1600X、8核銳龍7 1800X,可以說整體性能一般吧!

海光的芯片算不上真正的完全自研,因為AMD並非進行了技術轉讓,只是給海光授權可以使用對應的技術,底層的內容仍舊來自於AMD,而海光只能在這個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修改一定的修改定製。

Lscssh科技官觀點: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我國企業已將全球現有的CPU架構都玩了一遍,各種用途的CPU都有對應的廠商研發。出現這種情況,核心還是我國為了擺脫國外的封堵,而參與到這個領域中的企業,既有類似華為這樣的私企,也有國家資本投入的兆芯、龍芯。從各家廠商當前研發出的CPU性能來看,有高有低,高的如申威、麒麟芯片可以達到世界領先的同等水平,而低的和主流廠商還是有一定的代差,如龍芯、兆芯等。

不過,不管如何,只要有這些廠商在,有他們的努力,相信未來我國的CPU研發一定能全面追趕甚至超越競爭對手們。



Lscssh科技官


計算機處理器,我的理解就是用於電腦的處理器,不含手機,含超級計算機、服務器,那麼就有如下這些企業了:

1、華為,華為有鯤鵬920,這款芯片之前華為用於自研的泰山服務器,後來打造鯤鵬聯盟,將這款芯片對外銷售,所以目前有基於這款芯片的服務器了。

同時去年華為推出也鯤鵬臺式機主板,所以目前也有基於這款芯片的臺式機了,但這款芯片是基於ARM架構的,所以其實用於服務器更好,用於臺式機沒什麼優勢,畢竟生態,單核性能是弱點。

2、海光CPU,海光是從AMD獲得了X86架構的授權,目前也研發出了自己的處理器,不過是用於服務器的。

3、兆芯,這個廠商生產的也是基於X86架構的芯片,授權是從威盛得來的,目前最新的是KX-6000系列,性能和三年前的英特爾差不多,有使用兆芯的電腦,雖然不多,但也是有的。

4、龍芯,這個估計就是大名鼎鼎的了,基於MIPS架構的龍芯,更能算是自主可控的,因為MIPS架構被買下來了,同時基於MIPS,龍芯團隊開發了很多新的指令集。

但龍芯的性能,也是稍微差了那麼一點點,和5年前的AMD水平可能差不多,目前個人玩家用得少,主要用於教育、金融等專業領域。

5、申威,這個是超級計算機芯片,使用的是Alpha架構。以前中國的超級計算機是用的inTel芯片的,後來美國禁止出口,所以不得不自研。

使用申威處理器的超級計算機是太湖之光,多次拿下全球性能第一的寶座,所以這也是國產芯片的驕傲了。

這些應該是是相對出名的國產芯片廠商了,這些之外或許也有,但是我不太清楚,大家可以補充一下。


互聯網亂侃秀


計算機處理器是計算機的運算核心和控制核心,被稱為中央處理器,也就是cpu,早期的計算機處理器大多由美國公司英特爾開發製造的,當時經常用286、386、486等來區分計算機,x86處理器架構也由此得名,此後英特爾自然成為這一領域的領導廠商。

雖然在計算機處理器領域一直是英特爾和amd雙雄爭霸的局面,美國公司擁有絕對的技術優勢,但是近年來我國也湧現出一批實力頗強的研發、生產計算機處理器的公司,我將逐一盤點!

華為

作為中國首屈一指的科技企業,華為旗下的海思半導體擁有非常強大的芯片設計能力,已經形成相當完備的芯片體系,產品線包括麒麟手機soc、巴龍基帶芯片、昇騰系列ai芯片以及鯤鵬系列服務器處理器芯片等。

去年1月7日,華為發佈了最新的服務器芯片鯤鵬920,這是業內目前性能最強的數據中心處理器,一舉榮獲了2019年的領先科技成果獎。

鯤鵬920採用當時最先進的7納米工藝打造,內含64個核心,2.6g主頻,支持8通道DDR4內存,集成度業界最高,功耗大幅度降低30%,性能提升25%,能效比超過業界主流水平30%。

與龍芯、兆芯等其他國產cpu不同,鯤鵬920是基於ARM架構的芯片,主打低功耗、高性能,根據華為官方的說法,鯤鵬920主要用於服務器、大數據等應用場景,華為隨後又發佈了鯤鵬920 s,也可以用於傳統pc機,鯤鵬處理器竟然成為當前運用最廣泛的國產計算機處理器,主要還是用於服務器。

龍芯

龍芯是知名度最高的國產處理器,是由我國科學院計算所自主研發的計算機通用處理器,它採用RISC指令集,早在2002年就開始使用,在學校和政府單位經常可以看到龍芯機的身影,龍芯2號的主頻已經達到到時的主流水平——1gHZ,龍芯3B已經採用八核心設計,支持硬件加速,性能功耗比非常高!龍芯一度成為國產處理器的代名詞,是名副其實的國產之光。

龍芯的最新產品是去年1月份發佈的CPU產品龍芯3A4000/3B4000,採用最新研製的新一代處理器核心GS464V,主頻1.8GHz-2.0GHz,性能較上代產品提高了一倍。

根據官方的測試,龍芯3A4000的性能已經達到了AMD公司最後的28納米產品“打樁機”的水平,具體的產品就有赫赫有名的第七代APU A8-7680。

兆芯

兆芯很早就獲得了威盛x86架構授權,因發佈開先/開天系列x86處理器而聲名大振,其打造的處理器平臺已經推向了pc市場,大受好評。市場份額已經達到0.1%。

兆芯的最新產品是2018年發佈的開先KX-6000系列,單芯片集成八核心x86 CPU、支持雙通道DDR4內存控制器、DX11 3D顯示加速引擎以及PCIe 3.0、SATA 3.2、USB 3.1等通用外設接口。集成度非常高,其性能已經與第七代酷睿i5處理器相當,是一款相當成熟的產品。市場佔有率穩步提高!

中科海光

近期,名不見經傳的海光(Hygon)居然獲得了AMD的官方最新產品的授權,這可不是一般處理器產品的授權,而是目前cpu領域如日中天的amd最新Zen架構,這可是amd逆襲英特爾的最大殺器!

海光發佈的首款基於zen架構的處理器產品是8核心的桌面版Dhyana和32核心的服務器版Dhyana Plus。

著名硬件評測網站AnandTech拿到了海光處理器,並進行了全面的評測,結果如下:

8核心的桌面版Dhyana的性能大致相當於6核銳龍5 1600X、8核銳龍7 1800X,這已經是國產處理器的最高性能了!

阿里

作為我國的軟件巨頭阿里擁有極強的科技實力,馬雲擁有長遠的戰略眼光,非常重視企業的技術研發,很早就成立了達摩院,這是阿里頂級的科研機構,不惜投入鉅額資金,專門從事面向未來的顛覆性研究。

阿里將2018年4月收購的國產芯片企業中天微與阿里旗下達摩院芯片團隊進行整合,“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7月25日,阿里在上海舉辦了2019阿里雲峰會,成立一年的平頭哥公司成立正式發佈首款產品——玄鐵910!

玄鐵910是基於開源的RISC-V開源架構研發的一款高性能CPU,可以以IP Core的形式集成到SoC處理器當中。整體居於業界領先水平,玄鐵910顯示了阿里“平頭哥”十分強大的處理器芯片研發能力,平頭哥未來的產品讓人十分期待!在處理器芯片的研發上潛力無限!



點擊未來


目前主要有這麼幾家,以計算能力大致排一下:

1、華為的鯤鵬,目前是已知的處理器芯片裡算力排第一的,以Arm技術架構為主,以華為的技術研發能力,未來可期;

2、海光,算力應該排第二。隸屬於曙光集團,於2015年前後引進中國,是與AMD的盒子公司(曙光51%,AMD49%)。是以X86為基礎的。在拿到AMD是授權以後,先後在北京和上海完成了加密解密和端口的開發,唯一的問題是AMD沒有授權其顯卡,所以,原則上海光目前不能出核顯的處理器。這麼一來在服務器領域是沒問題的,那麼在終端領域,這也難不倒勤勞的中國人民,加一塊獨立顯卡就可以了。

3、兆芯,算力排第三,是很早收購威盛的,層為X86技術架構,雖然也開展了一些自有的研發,但是畢竟威盛已經是很多年的技術儲備了,和海光比有一定的差距;

4、飛騰,Arm技術架構,是天津銀河主導的,從國防科大出生,技術實力尚可,算力方面排在兆芯之後。

5、龍芯,一定程度上屬於自主開發設計,但是算力相對落後,主要用於安全可控的領域。

以上幾家試計算機處理器的大廠商,看到有人回覆展銳之類的,他們只能做到某個通信芯片及的研發,還做不到處理器的研發。

希望以上的回覆能夠幫助到您!


A南波灣


研製電子計算機處理器的機會已經失去了,不可能再來了!研製量子計算機處理器的機會撲面而來,不能再失去了。量子通信只是量子計算大餐的一碟小開胃菜。


玄覽中庸


中芯國際,紫光展銳,中科院計算機研究院。


安康恆澤光電


華為不是研發出處理器了嗎?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147


具備獨立開發能力的,暫時應該還沒有。


降總氮


騰訊我覺得可以。


一杯清茗317


山東浪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