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穿行小洲村

單位安排去廣州集中學習,時間20來天。但日程排得實在太緊,即便晚上,也多有團建活動。在我們的強烈呼籲下,終於還是盼來了半天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

天天跟大家一起,於是就動了獨自一人出去逛逛的念頭,想一個人安安靜靜不慌不忙去“尋古探幽”。“羊城”的現代時尚名不虛傳,但那份“千篇一律”的熱鬧和繁華卻並不是我在寶貴的業餘時間最想去體味之處。趕緊問“度娘”,幾經猶豫之下,我認為自己終於找到了一個符合我當下年齡,可以自由率性獨處和品味的絕佳去處——小洲村!

就這樣整整的一個下午,我揹著一部小相機,開始了一個人的“穿行”。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十月的廣州,依然是三十度的高溫,可這絲毫沒影響我穿行的興致!

小洲村,隸屬廣州海珠區,據說始建於元末明初,歲月流逝,痕跡依舊。走進小洲村,恍若走進一座民俗博物館。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兀一靠近,隨處可見的百年榕樹濃陰蔽日,瞬間覺得給這養在深閨的村落定下了古樸的調子。住民們在這“一樹成林”的榕樹下納涼、嘻玩,好不愜意!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從這個角度看過去,哪有一點古村落的影子!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但不,你只需穿過一個雜亂的“市場”,貼近她呼吸,這才發現,眼前的小洲村原來是如此詩意的模樣!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民居沿河而建,居民枕河而居,溪流穿村而過。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斑駁的老舊磚牆因為前衛的塗鴉,平添了幾分藝術氣息。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隨處可見個性十足的“文青”招牌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簡陋的民居雖留下歲月的印痕,卻每每被綠蔭遮蓋,鮮花環繞,錯落有致,嶺南水鄉的韻味綿延悠長......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仄仄的街巷阡陌縱橫,冷不丁會跳越出線條明快的現代樓房,卻一點也沒有違和的感覺。店招和裝飾都匠心獨運,時時牽跘你的目光和腳步,你的內心一下子變得柔軟起來。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就這樣,安安靜靜自由自在地在村落穿行。累了,坐下來品嚐當地特色小吃……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原住民們似乎早已習慣了陌生人的擦肩而過,怡然享受那份陽光、閒適、自得其趣 。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河道環繞,巷巷相連,古木參天,花團簇擁,就這樣沿著時光的甬道一路穿行而來。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指(只)為你”!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順訪陳家祠

雖然一個下午的時間本就侷促,但陰差陽錯,穿行小洲村之前,我還是順道花了兩小時逛進了陳氏書院。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陳氏書院,更多的當地人把它稱作陳家祠,位於廣州市中山七路,史料記載是廣東現存祠堂中最富有當地特色的古建築群。於清光緒十六年(1890)籌建,光緒二十年(1894)落成,據說是由廣東72縣所有陳姓族人捐資合建的宗祖祠和書院。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整個建築裝飾大量採用木雕、磚雕、石雕、陶塑、銅鐵鑄和繪畫等當地傳統工藝,集中體現了廣東民間裝飾藝術的精華,巧奪天工,精巧絕倫!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徜徉其間,細細看來,不禁為其精湛的技藝,廣泛的題材,生動的造型,傳神的形象深深折服!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映入眼簾的每一處都浸潤著古人先賢的奇巧智慧和高超工藝,令人歎為觀止。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難怪後人將其譽為“嶺南建築藝術的一顆明珠”,果然!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體味沙面街

沙面,適合一個人靜靜漫步。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其位於荔灣區。佔地不大。但東、西長900米,南、北寬300米的街面上卻矗立著150餘幢各式異域建築,置身其間,濃郁的歐陸風情撲面而來,那份寧靜、浪漫、獨特情調值得你流連,細細品味......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這裡曾是著名的租界,源於完好的保護,早已成為“羊城”名聞遐邇的名片。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跟著“度娘”在街上邊走邊看,邊看邊拍,生怕自己的鏡頭給如我一般愜意的人們帶來不安。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但,想想,不經意間,我自己或許也成了別人鏡頭中的一員,心裡隱隱的愧疚便釋然了許多......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參訪黃埔軍校舊址

去黃埔軍校舊址參觀,是在廣州集中培訓期間的“規定動作”。這自然是我們欣然接受的。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從中學時期的歷史教材中就瞭解到,這所由孫中山先生在蘇聯顧問的幫助下建立起來的新型軍事政治學校,堪稱中國現代軍事家的搖籃。

人民解放軍十大元帥中的葉劍英、聶榮臻、陳毅、徐向前、林彪,還有未被授銜的周恩來、陶鑄、劉志丹、左權......國民黨軍隊中的李濟深、杜聿明、胡宗南、鄧演達、宋希濂、陳誠......都曾在這所學校任職或學習。大浪淘沙,雖然因信仰的不同,他們後來各自有了不同的選擇,但無可否認,他們個個都是中國現代史上叱吒風雲的人物。

不少中外軍事史研究學者將其與美國的西點軍校、英國皇家軍事學院、俄羅斯伏龍芝軍事學院並稱世界四大軍校,可謂實至名歸!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門匾“陸軍軍官學校”,為國民黨元老譚延闓題寫。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作為傳統教育基地,青少年始終是來黃浦舊址參觀學習的主力軍。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也不乏自動前來的各地遊客。遠處中國人民解放軍南海艦隊艦船的英姿清晰可見。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校門內外標語和對聯眾多,這是最讓我過目不忘的一幅:上聯“升官發財,請往他處,下聯“貪生怕死,勿入此門”,橫批“革命者來”......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校本部舊址呈日字型兩層磚木結構造型,是一座典型的南方祠堂式建築。三路四進,迴廊相通......據載其前身實為清代兩廣總督張之洞創辦的清末陸軍小學。1938年,在日機的狂轟濫炸下蹤影全無。現在看到的實際上是1998年11月12日,在孫中山先生誕辰130週年之際,廣州市政府斥資2000餘萬元,歷98天,重新建成的。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舊址中當年的總理室、校長室、各部辦公室、學生課堂、宿舍、自習室、飯堂......幾乎是原貌重現,瞬間將我的記憶拉回到昔日的崢嶸歲月......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據說,蔣校長曾在此與陳賡談心,並寫下著名評語:“此人外形文弱,但性格穩重,能刻苦耐勞,可以帶兵。”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校門外南面山上的孫中山紀念碑,於1930年建成,高2.9米,重約一噸。由中山先生生前好友梅屋莊吉出資,託牧田祥哉具體建造。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用近兩小時時間參觀完佔地1.06萬平米的校址。驀然回望,白牆上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遺訓言猶在耳!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仍有人陸續前來。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世界早已發生了巨大變化!但中山先生們當年播下的種子,即便在歷史的罅隙中,也熠熠煥發出新綠!

穿小洲村逛沙面街過陳家祠訪黃埔舊址——我跟“度娘”遊“羊城”

吟詠先輩們豐功偉績的詩句“平崗之石齒齒兮,黃浦之水淙淙;屹豐碑以萬物兮,將以垂記於無窮”......彷彿跨越歷史,在耳畔久久迴響,如此清晰,揮之不去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