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市場出現“蒜你狠”、“姜你軍”,農民能從中獲利嗎?

新大風歌


近年來市場上出現“蒜你狠”“姜你軍”的現象,就是一句話:我們食用的大蒜,生薑有時價格上漲很高,人們又離不開這些農產品。

按說蒜、姜價格已經很高啦,對於農民增收來說應該是好事。

市場上的蒜和姜漲價,作為農民辛苦種植的東西值錢啦,腰包應該鼓起來啦,可是實際農民沒有撈到任何好處。

我們看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收穫的季節,農民們一如既往地把田裡的蒜頭一個個拔出,放在一起曬乾,等待時機買個高價錢:姜與蒜也是一樣的費工費時收穫,存放。

接下來,農民們大量種植的蒜和姜,就被批發商大量收購,他們把這些收購蒜和姜存放起來,等待市場價格暴漲,在藉機出售。其實,農民賣蒜和姜的價格都是一般的價格,被批發商收購後進行炒作,有時價格高的的離譜,這些差價都讓批發商賺去了。

所以農民辛苦種植的蒜和姜,儘管價格很高,農民不能從中獲利。






廣哥說事


今年蒜薹下來似乎比往年早。

往年一般在清明後,今年三月二十二日已有好多抽蒜薹的。早蒜薹的效益還是可以的,一般四五千元,晚蒜薹也稱老蒜薹效益略次點,太空蒜,要比一般大蒜略好點。

看起來蒜農效益好,不如蒜販(小倒)一季的利潤好,蒜農是一年,蒜薹販是幾天。


欣賞3O\n


現在種地的農民其實是生活在最底層的人,超市裡面的農產品價格高其實是被中間商攢取了,有時候農村的農產品過剩,造成農民是血本無歸,國家每年向國外進口大量的農產品,其實國家應該花點精力,逐層切實瞭解農產品每年產量的真實數據,嚴厲打擊不法中間商,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只有讓農民的產值與打工成正比了,反之振興農村就是一句空話!


鯉魚154675525


農民基本上是不能的,獲利的都是中間環節,為了最大的獲利,常常囤積居奇,在源頭上控制收購價格甚至打壓價格,前些年出現過的蒜你狠,姜你軍,坑了消費者,要不是採取了措施,不知要弄到什麼地步。而農民往往是跟風而動,什麼好賣種什麼,什麼價格高種什麼,不懂得自我調節,一旦風吹草動,虧本的是自己,而中間商只要收手快,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作為農民,種植掙錢非常辛苦不說,如果沒有好的市場渠道,就是連這點辛苦錢也掙不到。所以一定要找準市場,不跟風,不盲目地去種植,而市場的中間環節,一定要有風險意識,才能正常有序地保持暢通,做到購銷兩旺,使農民和中間商都有錢可掙。


用戶歲月靜好5588


肯定獲利,如不能獲利,"蒜農,姜農"是不會種的,但大部分利是讓"中間商"獲得了。中間商操叢著蒜農和姜農的利益,中間商即是蒜你狠又是姜你軍的黑手和白手。


東都萬安51730872951


做什麼行業都是“二道販子”賺錢,中間商賺大頭。農民只不過是賺個辛苦錢,農民也沒有精力去堆貨存貨,只能種了賣了給中間商。


老馮拉呱


農民能掙錢的時候很少,我瞭解的能賺錢的都是那些有錢能囤貨的人,其實農產品從地裡出來都不貴,就是中間各種環節的原因把價格抬高了,或是囤貨或是流通時的層層加價!


額屋老二


不能等到算你狠姜你軍時,貨已不在農民手中,早已被中間商低價囤積


沙漠奇兵886


不管怎麼狠,怎麼樣會將軍,種產品的農民都是馬伕級別的,離將軍還差太多,真正的將軍不是種田人。還記得蠶婦嗎?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陳師傅聚業剷車配件店


種的哪有賣的精!!農民沒有銷路,只能依靠大的採購商,壓價是肯定的。說白了,無非多賺幾個辛苦錢,得利在流通環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