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母公司裁員,攜程CEO降薪:我看到了職場最殘酷的一面

抖音母公司裁員,攜程CEO降薪:我看到了職場最殘酷的一面


抖音母公司裁員,攜程CEO降薪:我看到了職場最殘酷的一面

疫情正在多角度考驗著企業,“裁員”、“降薪”,甚至“轉崗”這些字眼都會變得格外敏感。

字節跳動爆出“部門一鍋端”的猛料:疫情後,TNS國際化部門就地解散,100多號員工集體被迫轉崗。

抖音母公司裁員,攜程CEO降薪:我看到了職場最殘酷的一面

要知道這100多人大多數來自海外名校,還有不少海歸,加入字節跳動本以為可以施展一番才幹,結果只是幹審核工作,如今又面臨轉崗。

這些大企業的操作越來越看不懂。

這些天,在疫情復工潮裡,攜程又被頂上了熱搜。

攜程前一段火了,CEO孫潔在採訪時回憶,疫情爆發以來,攜程面臨的巨大壓力:上億人次退訂,第一時間全部給用戶退款,墊資超過10億,並在採訪現場落淚。

抖音母公司裁員,攜程CEO降薪:我看到了職場最殘酷的一面

女性的柔弱最讓人心生同情,網友紛紛表示,欠攜程一個春天,等疫情過去,一定玩回來。

隨後,孫潔在攜程的內部信被員工爆了出來,她帶頭和老闆梁建章(James)拿零薪,其它高管也提出自願降薪。

抖音母公司裁員,攜程CEO降薪:我看到了職場最殘酷的一面

高管降不降薪,本是攜程自己的家務事,但網友們把前後兩件事聯繫起來,老闆先是“落淚”,再是“帶頭降薪”,這是不是要有什麼動作啊?

其實,攜程這波降薪算是“厚道”的了,除了高管之外的其他員工只是不漲薪,服務部一線員工還能正常漲薪。

此前,乂學教育的高管帶頭降薪就飽受詬病。旗下品牌松鼠AI比攜程更狠,全員3.5折工資,還維持5個月,最核心高管也是零工資,一月份工資統一折半。

抖音母公司裁員,攜程CEO降薪:我看到了職場最殘酷的一面

高管零薪大家無感,但普通員工3.5折工資,有零有整,卻讓人焦慮:拿著1/3的收入,過著2/3沒著沒落的生活。

很快,松鼠AI就有員工向上海市長投訴:公司剋扣工資65%,不合法且不合理,無任何郵件或文件正式聲明。

抖音母公司裁員,攜程CEO降薪:我看到了職場最殘酷的一面

房天下、優信二手車、新潮傳媒紛紛裁員降薪,說實話,全員降薪倒是沒有引起多大風波,但高管自願降薪,看似是“身先士卒”,卻飽受爭議。

高管的“自願”更凸顯了普通員工的“不情願”。

一石激起千層浪,疫情對企業的經營影響也凸顯出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企業的日子不好過,削減成本在意料之中,原本以為可能出現的大規模裁員,現在看,卻變成了大規模降薪。

到底是借“高管降薪”逼迫員工主動接受不合理降薪條件的“道德綁架”,還是企業真到了山窮水盡,不得不靠高管帶頭降薪維持生計的地步?

抖音母公司裁員,攜程CEO降薪:我看到了職場最殘酷的一面

一個新的質疑也同時出現。

攜程在疫情爆發後捐款1億,松鼠AI捐款加資源更是達到了5.1億元,一邊高調捐款,一邊宣佈從高管到基層降薪或不漲薪,對此人們不禁要問:

企業真的到了需要員工降薪支持那一步嗎?為什麼一邊大手筆捐贈,一邊非要員工風雨同舟,放棄權益呢?

高管們自願降薪,到底是要傳遞與企業“生死與共,共克時艱”的決心,還是用富人的“作秀”去考驗窮人的生計?一時間眾說紛紜。

抖音母公司裁員,攜程CEO降薪:我看到了職場最殘酷的一面

有人表示理解,但更多人則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

有人說,其實攜程這樣會把員工“架”在了很尷尬的位置,CEO拿0薪水、高管薪水減半了,你們怎麼好意思還提漲薪,況且這期間跳槽又困難,就只能默默接受。

而更多攜程員工開始擔憂:老闆降薪以後,是不是也快輪到自己了?脈脈上有攜程員工匿名留言:高管行為,請勿上升員工。

抖音母公司裁員,攜程CEO降薪:我看到了職場最殘酷的一面

在員工眼中,高管降薪只要不波及到自己身上就好,對於高管具體怎麼降薪,並不是很關心。

甚至有員工主動表達希望“被裁員”,拿到賠償款,等疫情後再去求職。

雖然暫時未被降薪,但高管自願降薪卻傳遞出來一些信號,顯然並沒有激勵到大多數員工,反而讓員工產生了對公司的信任危機。

這種危機感還在蔓延,其他互聯網公司的員工對攜程此舉同樣感到害怕,擔心自己企業也學了去。

攜程高管自認為做了好事,算得上是“高風亮節”,與企業共存亡,可實際上,弊遠遠大於利。


抖音母公司裁員,攜程CEO降薪:我看到了職場最殘酷的一面

朋友在一家公司做部門負責人,這次疫情後,主動降到了半薪,她部門的經理薪水被打了8折,原本以為自己夠體諒下屬,沒讓他們一起降半薪,但一次偶然在茶水間外卻聽到了兩位經理的抱怨:

“人家有10萬股呢,咱們就這點死工資,能比嗎?”

“哎,我要有股票分紅,我也不在乎這點小錢了。”

朋友後來和我說,“你說人和人之間的差距怎麼這麼大呢?公司現在多難,能堅持發工資,夠意思了。”

我勸她,“這也很正常,你們的關注點本來就不同。”

“手裡拿著公司的股票,你就被綁在了這條船上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你願意犧牲眼前的一點兒利益,是為了公司業績好轉之後,能在這條船上收穫更持久的利益。

但對那些沒有股票的員工,工資就是全部啊,哪怕是打8折,也動了人家的奶酪。”

這也是為什麼馬雲能20年不拿薪水,劉強東只拿一元年薪的底氣吧。

抖音母公司裁員,攜程CEO降薪:我看到了職場最殘酷的一面

對高管而言,薪水不過是“零花錢”,如果只是不領薪水,未免缺乏誠意。

所以,高管想以此激勵員工,對不起,想太多了。很可能是你把自己感動了,員工卻一臉懵。

在員工眼裡,你們的連薪酬結構都不一樣,本就是兩個世界的人。

就像富豪們動輒都是幾個億的捐款,普通人大概率不會看到馬雲爸爸捐了幾個億後,大受感動,拿出全部積蓄捐出去一樣。

再說點更現實的問題:員工一旦感受到有“被降薪”的可能性,就可能去尋找新的出路,尤其是那些經濟負擔重,但很有能力的優秀員工。

抖音母公司裁員,攜程CEO降薪:我看到了職場最殘酷的一面

我身邊一位30出頭的技術大拿,這次疫情後還沒被降薪,不過,老闆整天和大家說復工的難處有多大,賺錢有多難,他心裡也亂亂的,幾次和老婆說了公司的現狀,老婆勸他多看幾個機會。

我問他,降薪會對生活有多大影響?

他的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去商場買東西,打2折我都不過癮,自己工資打8折,都覺得要了命。自從家裡有了兩隻吞金獸,薪水只能漲,不能降。”

普通員工的生活如此現實,不是不體諒公司的艱難,是自己家比公司更難。

老闆可以不靠工資吃飯,但我們靠。

抖音母公司裁員,攜程CEO降薪:我看到了職場最殘酷的一面

在員工眼中“高管降薪”沒有被激勵到,反而更加恐懼了。

從員工角度看,不得不猜想:“老闆都降薪了,我們公司是不是沒救啦?”

如果不是,何必做出這麼巨大的“犧牲”?

就像“蝴蝶效應”說的,一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太平洋上蝴蝶扇扇翅膀,都能搞起一場風暴,這勢必會一層層波及到自己身上:這是不是裁員的前奏?

員工自然惶惶不安,要麼無心全情投入工作,要麼開始尋找新出路,這對企業在寒冬裡積蓄力量,並不是一件好事。

更可怕的是,企業和員工的信任基礎開始受到威脅,工作上稍有不滿都會引發負面情緒和信任危機。

抖音母公司裁員,攜程CEO降薪:我看到了職場最殘酷的一面


抖音母公司裁員,攜程CEO降薪:我看到了職場最殘酷的一面


高管降薪,引發了一個思考:面對危機,過度反應未必是好事。

面對疫情,我們也不該過度反應,放大恐懼,對一個危機的過度反應,很容易導致更大的危機,甚至是災難。

恐懼,是一種嚴重的“次生災難”。

心理學有一個發現:

失眠、肥胖症、長期疲勞、抑鬱症等,竟然是由於生存本能發生誤判導致的。一些微小的焦慮被誇張為重大威脅後,催生了一系列消極行為,進入惡性循環,最終壓垮身體。

我們不是被病魔殺死的,而是被自己的恐懼嚇死的。

在全球蔓延的新冠病毒不也是靠讓免疫系統“過度反應”而攻擊人類嗎?炎症風暴會攻擊多個器官,最後甚至威脅生命。

過度反應在金融上也同樣會造成次生災難。美國股市遭遇熔斷,白宮強力救市,把利率一下降至0,結果美股反而跌得更猛了。

抖音母公司裁員,攜程CEO降薪:我看到了職場最殘酷的一面

降息是利好股市,但此前美股跌得一塌糊塗,恐慌情緒已經非常強烈了,降至0息,反而加重了市場的悲觀情緒,有種“死馬當活馬醫”的意味,不救還好,一救市遭遇再次熔斷。

過猶不及的道理在企業管理上同樣適用。

高管降薪這塊多米諾骨牌推下去後,可能對企業品牌、員工關係、社會輿論都是一次挑戰。

高管降薪看似是用個人利益做出了犧牲,但是很抱歉,大多數員工並不真買賬。過度的善意,有時也會引起不適。這就像家長總對孩子說,“我做了那麼大的犧牲,都是為了你好”,而孩子並不理會一樣。


抖音母公司裁員,攜程CEO降薪:我看到了職場最殘酷的一面

企業是為創造利潤而生,不是為了省錢而存在。聰明的企業家會思考,在貨幣緊缺下,如何更好的激勵員工和企業一起渡過危機?這才是疫情後企業真正要做的。


  • 穩定軍心為上,提振士氣

老鄉雞創始人束從軒在視頻裡“手撕聯名信”,拒絕員工集體降薪的請求,刷爆朋友圈,成為“別人家的老闆”。

他隔著視頻和員工喊話,“你們糊塗啊,哪怕賣房子、賣車子,也要千方百計確保你們有飯吃、有班上。”

他還教導員工,積極面對疫情,不能頹廢。

此視頻一出,立刻得到公眾的一致點贊,束從軒不僅保障了員工的利益,更讓眾人看到了希望,消散了人們對疫情影響的恐懼感。

同時,束總還免費解決疫區醫護人員用餐問題,感謝為此做出貢獻的員工。

在行業寒冬激發員工的責任感,抵消逆境下焦慮的情緒,是更高明的做法。


  • 把精力放在“開源”上,或為疫情後做足準備

節流只是迫不得已,逆境下開源才是王道。

疫情後,企業紛紛開展自救,十八般武藝齊上陣:蘇寧號召全員營銷,集中培訓線上銷售;紅蜻蜓更是老闆帶頭在朋友圈賣貨,全公司導購轉戰線上賣貨,幾天突破百萬營業額,紅蜻蜓又“長出了新的翅膀”。

更有些服務企業,全行業積極通過預售、會員卡充值回血過冬。

辦法總比困難多,與其讓員工陷入降薪的恐懼中,不如團結一致,在困境裡殺出一條新路。


  • 如果企業真的缺少現金流,貸款或延遲發薪是更好的解決辦法

西貝老總賈國龍致信全員,寫到:總部員工率先表態,願意延後領取工資,全力支持一線夥伴。

抖音母公司裁員,攜程CEO降薪:我看到了職場最殘酷的一面

延後發放薪資或者獲得貸款可能是更合適的做法,畢竟比起降薪,手段更加柔和,也能讓人看到希望,而非一味做出犧牲。

這次疫情,同樣也讓職場人看到一個不爭的事實:

馬無夜草不肥,人無外財不富。

收入結構的多樣性在危機面前到底有多重要。

抖音母公司裁員,攜程CEO降薪:我看到了職場最殘酷的一面

喬作為妥妥的副業轉為正業人群,也想跟疫情下面對危機的職場人士提供幾個思路:


1、靠一份“死工資”想過不焦慮的生活,在更加不確定的未來會更難。

誰都不能指望靠一份工作養自己一輩子,沒有planB的人生就像踩在鋼絲繩上,翻車是分分鐘的事情。


2、狡兔三窟,從現在開始佈局自己的“收入三角”。

主業收入為你提供生活必要的支持,副業收入給你從容淡定的底氣,八小時內求生存,八小時外謀發展。今天的小副業,說不定就變成明天的大事業。

而睡後收入,讓你徹底擺脫“人停錢停”,不過,睡著覺能產生被動收入,必然要靠前期搭建“管道”,水才能自動流到家門口。知識產權、股票分紅、房租……當一條條管道搭好,生活不再不堪一擊。

三角結構最穩定,在有限的時間精力下,把這三個角扎得牢牢的。


3、比收入、職位更重要的,是人的發展和成長。

如果真的很不幸,你被降薪了,喬希望你也別太難過,你也可以像那些手握股票和期權的高管一樣思考問題:因為你自己就是那隻最大的績優股,而你滿倉了這隻股票。


價格終究會回顧價值,如果疫情下價格註定要下跌,那就努力提升價值,等寒冬過去,成為領跑大盤的那隻“漲停股”,誰還會在乎曾經“跌”過幾個點呢?


抖音母公司裁員,攜程CEO降薪:我看到了職場最殘酷的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