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冷地區的石林蒼山石林


當人們提起石林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想到雲南那片石林,但黑龍江沒有那樣的地貌。而今,在祖國最北端,呼中區內發現的這片石林,其壯觀程度不亞於雲南石林。整個呼中區的山上,薄薄的土層下面均為碎石,很難見到整塊的石頭,石質鬆脆可能是重要原因。而矗立在蒼山石林的石塊之巨大,質地之堅硬,這在呼中區是稀有的例外,是難解之謎,也是人們探究的熱門話題,具有十分重要的地質與考古研究價值。

蒼山石林之美,美在壯觀,巨大的石塊自有一種氣勢磅礴的雄壯之美;美在奇絕,石在林中藏、樹在石上長是蒼山石林景區的一大奇觀。蒼山石林或拔地而起,高大險峻,四壁陡直如削;或沿山脈分佈,高低錯落,類禽似獸,形態各異;或散落於林間,如天工開物精雕細琢,構成了千姿百態的奇巖怪石。蒼山石林突兀的奇石之中偶有群鳥飛過,更為美石玉山平添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然而,觀賞石林講究的是“遠看霧,近觀石,待到石下賞山花”。觀賞石林隨時間的不同,角度的變化,距離的遠近,光線的強弱,會產生不同的審美效果。所以,還要提醒大家,遊覽石林時一定要充分發揮想象力。

蒼山石林以“險、奇、幽”聞名,有的如大刀巨斧劈削而成,有的又精緻得讓人想細細把玩。有人稱石林是“中國風景之最”,也有人說石林是“中國造園之源”,蒼山石林猶如千軍萬馬騰躍,奇峰異石既可獨立成景,又可相映成趣。蒼山石林形狀各異,無奇不有,有的巨石像人,有的像可愛的小動物,有的如疊起的天書,也有的什麼也不像,只是形狀奇特俊美。蒼山石林以其獨一無二的雄姿、神韻、意境和無法抗拒的魅力,當之無愧地贏得“興安石林奇觀”的美稱。蒼山石林景區包括石林景觀遊覽區、白樺林美人松林遊覽區和民俗風情野營遊覽區。


中國最冷地區的石林蒼山石林


中國最冷地區的石林蒼山石林


中國最冷地區的石林蒼山石林


【蒼山石林的概況】

蒼山石林風景區距呼中區政府所在地呼中鎮30公里,距林碧公路4公里,距呼源鎮8公里,距加格達奇230公里,距漠河機場220公里,位於加(加格達奇)、碧(碧水)鐵路線224公里處的呼源鎮蒼山林場,地理座標為東經123°50′32″,北緯51°51′25″,海拔900米,規劃面積2.3111萬公頃。景觀以山頂林海中數十座拔地而起的石林為精品,蒼山石林屹立在山頂的一片密林中,是一片純天然石林。這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緯度最北的海拔最高的石林。蒼山石林由一塊塊碩大的凝灰質熔岩聚集成峰,雄奇與瑰麗絕不亞於雲南石林。億萬年來,由於岩漿活動、風化、崩塌脫落及剝蝕作用呈現千變百化的形狀,形成極具觀賞價值的石林景觀。

中國最冷地區的石林蒼山石林


中國最冷地區的石林蒼山石林


中國最冷地區的石林蒼山石林


【石林景觀遊覽區】

石林景觀遊覽區位於蒼山頂部,面積為808公頃,是石林景區的精華,奇石或立或臥,形態各異,讓人產生無窮遐想,這些遐想具有很大的客觀成分,換個角度,又會看到另一種景緻。蒼山石林與四周奇妙的自然景觀相互輝映,給人美與奇的感受,既有石的神韻,又有石的風格與氣魄。遊客沿著這條石路可觀賞到令人神往的美景。

蒼山石林雖然沒有云南石林規模宏大,名聲顯赫,但也不失為北國的一個獨特景觀。蒼山石林以粗獷獨特的地貌和多形式的觀賞價值,逐漸為人們所熟知。蒼山石林是大自然賜予呼中人的稀世之寶,是安寧絕美之所在,遺世獨立之樂土,我們應該珍視大自然饋贈的寶貴禮物。走進這片石林,恍若進入一種美妙絕倫的仙境。林間峰峰競秀的石林,就像夢一樣,繚繞著遊客;就像一個神話世界,光怪陸離。景區的巨石千姿百態,似人似物,形神兼備,令人遐想聯翩,走進偌大的石林,就彷彿走進了一個大型的雕塑宮殿,遊人禁不住會為造物者的神奇力量發出由衷的讚歎,又會為感受到的美而無言。

這片由凝灰質熔岩組成的石峰群,在億萬年的歷史長河中,凝固的是天崩地裂,山河易容的瞬間。山峰崢嶸,層巒疊嶂,無人工雕飾的天然之美處處皆是,可謂景景有特色,點點自天然,奇石妙景令人歎為觀止。大自然把這裡打造得山勢險峻,那些巨石拔地而起,參差峰巒,奇石嶙峋,突兀崢嶸。因為地處深山,植被保護完好,森林茂密,石海松濤,山中終年雲霧繚繞,襯托出蒼山石林的神秘,是不是更有幾份仙境的意蘊?

蒼山石林景區四季的景觀變化無窮,任何月份都適合旅遊。春夏兩季,映山紅盛開在石崖間,岩石被參天喬木、山花、綠草簇擁著,經過億萬年的風雨滄桑,岩石彷彿有了靈性。大大小小的石頭與自然萬物完美地結合,似乎也有了生命。秋季,遊人在石下便可採摘北國紅豆,賞看層林盡染,領略秋的韻味。冬天,白雪更增添了石林的特色與壯美,自會感慨“五嶽歸來不看山,石林歸來不看石”。主要景點有 “北國一柱”、“鷹嘴巖”、“亞當夏娃”、“增壽龜”、“一線天”、“西海巨鰲”、“點將臺”、“龍鳳巖”、“金蟾觀天”、“祈福臺”、“元寶山”、“許仙白娘子伴青蛇 ”、“天狼山”、“誦經書山”、“濟公循山”、“龍頭石”、“佛面石”等。

巨石擎天“北國一柱”:“北國一柱”是蒼山風景區的主體,也是蒼山石林的代表。它和“南天一柱”遙相呼應,各領風騷,是呼中原始森林度假區的標誌性景物之一,也是大興安嶺地區壟斷性自然景觀之一。“北國一柱”這四個遒勁有力、剛氣挺拔的大字由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呼中教育局教師進修校校長孫寶山所書。這塊巨石呈T字形,高約10米,一根粗壯的石柱擎起冠蓋如傘的巨石,狀似巨大的蘑菇,所以有人也稱之“蘑菇石”,也許這個稱謂更加形象。巨石(蘑菇蓋)搖搖欲墜,十分奇險,置身於巨石之下,遊人會感覺頭暈目眩,擔心巨傘會隨時落下。但它卻穩若泰山,歷經了億萬年的滄桑而無半點鬆動,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奇蹟,最原始的自然景觀總能帶給人們最直接的心靈震撼。

據考證,一億多年前,該區火山爆發,方圓數公里內的地上流淌著火山口溢出的滾燙的酸性岩漿,空中不時落下噴射的碎石和火山灰,形成了凝灰質熔岩。同時,因地殼運動,產生了南北、東西、東北、西北四個方向的斷裂。經過幾千萬年的風吹、日曬、雨淋和水流沖刷,便有了南北向的呼瑪河與其他方向的支流以及支流的支流,其中也包括蒼山東溝。而“蘑菇石”周圍的岩石因不如“蘑菇石”堅硬被漸漸剝蝕掉,唯有“蘑菇石”成了頂天立地的英雄。儘管“蘑菇石”傲立億年,經受了地球上種種環境的變化直至今天,然而,它未來的命運卻掌握在人類的手中,若不注意保護,不久將會倒下,一道美麗的風景就會永遠消失!

直聳雲霄“鷹嘴巖”:位於“北國一柱”東200米處,聳立著兩塊巨石,高的10米有餘,低的不足8米,較高的巨石微微仰首,形似雄視蒼穹的鷹頭,假如有人說:“人之秀在於眼,虎之猛在於口,獅之威在於鼻。”那麼,鷹之雄則在喙。鷹嘴巖喙形似鐵鉤,彎而銳利,剛勁有力;鷹翼微微張開,似乎積攢了全身力氣,蓄勁待發,然後振翅高飛,搏擊長空,一展雄志。古人有詩形象生動地描繪出它的雄姿:“雄鷹獨立健無倫,銳喙昂頭實逼真。豈是神山厭凡鳥,欲君奮擊絕器塵。”憑誰問“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伊甸園中的“亞當與夏娃”:位於“北國一柱”東北10米處,兩塊酷似人形的巨石就是西方的亞當與夏娃,也就是中國的伏羲與女媧。此時此刻,他們還處在矇昧之中,赤身裸體,臉上的眉眼,身體的曲線,甚至肚臍都清晰可辨。如此說來,蒼山就是東方的“伊甸園”,滿山的樟子松與白樺樹皆是生命樹與智慧樹了。

日月乾坤“增壽龜”:位於“亞當與夏娃”東南13米處,還有一個探頭遠望的“增壽龜”,笑指蒼山來獻壽。既形象又吉祥,讓人欣喜不已。傳說摸一摸增壽龜就能祛病免災,幸福到老。人們面對億年岩石,自然而然地深悟到生活其實很簡單:“心寬能增壽,德厚可延年”

福壽雙全“一線天”:位於“亞當與夏娃”東北23米處,有兩座石峰相距不足1米,高約10多米,相峙而立,縫隙狹窄,遠遠望去猶如刀劈斧鑿,讓人不得不讚嘆大自然天巧奇絕的力量,被當地居民稱之為“一線天”。是誰把一塊巨石一分為二?真可謂“鬼斧神工刀劈就,一線通途上青天。”遊客站在石下向上望,只見一線藍天,“一線天”僅容一人側身通過,身材肥胖些的都不能過。然而,遊客來到這兒,焉有不過之理?人們都以通過“一線天”為樂事。據老一輩人講,過了“一線天”,福大造化大,益壽又延年。做生意人的想發財,走仕途人的想升官,中學生想考名牌大學,患疾病的人想康復,都可以默默地許願,然後通過,看看靈不靈,因此“一線天”還有一個吉祥的名字——“福壽門”。當地人常說:“穿過天門交好運,福壽財祿喜相連,不信出門您再看,金蟾觀天財寶來。” 暫時通不過的人也不要失望,趕快回家減肥,不為瘦身好看,只為下次順利通過福壽門,得一些福氣與仙氣。

蒼山盤古“西海巨鰲”:位於“一線天”東北3米處,有一塊巨石,高近10米,形似一個巨大的海龜,頭部極力伸向西方。西海巨鰲神通廣大,力大無窮,常常揹負一坐山,遊戲四海。這一日,它來到蒼山,看到女媧採石十分辛苦,就主動承但了運石的工作,上萬斤的巨石馱在它背上絲毫不費力氣,它的到來使採石進度有了很大的提高。終因勞累而亡,天長日久化作今日之石,翹首西望,渴念故鄉。

天睿靈韻“點將臺”:位於“西海巨鰲”西北29米處,遊客所見的巨石就是“點將臺”,似乎在默默地證明著西楚霸王的有勇無謀之處。巨石上的那兩棵松樹就是“蒼山樹神”,盆口粗的樹幹,開裂的樹皮上長著青苔,很蒼老。有人說已有百年的樹齡了,春天來了,它依舊枝繁葉茂,生機勃勃。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竟相傳言這兩棵老樺樹有了神力。當地人都知道這兩棵老樺樹,還尊它為“樹神”。山裡人自然崇拜觀念濃厚,假若人畜不安、生活不順或天災人禍,都要到大樹下祈禱,每逢清明、端午和重陽這幾個節日,人們絡繹來到樹下,燒香跪拜,祈禱許願。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向這兩棵老樹祈福許願,誰也不知道靈不靈驗,只是看到樹上總是掛滿了新新舊舊的紅繩,繫著主人種種的心願。

神仙伴侶“龍鳳巖”:位於“點將臺”西北25米處。在民間,龍鳳是愛情堅貞的象徵。相親相愛的人若到此致,不妨在這兒留張親密合影,讓塊塊岩石為赤誠作個見證。從此以後,雙雙開始“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生活。

財源滾滾“金蟾觀天”:位於“一線天”西南43米,有塊石頭猶如一隻招財的金蟾正在向天鳴叫,寓意金蟾獻禮,又好似一隻巨蟾靜靜的等待獵物的出現。“金蟾石”蹲坐如虎踞,凝視著藍天,還是等待何時再能騰空一躍?

仙風道骨“祈福臺”:位於“金蟾觀天”西南14米處,蒼山石林的傳說將巨石的起因歸於神仙,來此遊玩的客人,豈有不尋仙之理。遊人登上“祈福臺”之時,可曾想到這可能就是當時太白金星宴請眾神的“八仙桌”呢?當然遊客也可以坐下來,想象著各路神仙騰雲駕霧而來……

飄花翡翠“元寶山”:位於“北國一柱”西側約20米處,石塊經歷了滄海桑田,億年輪迴,在世間萬物的生滅交替中,最終變成元寶形狀。“元寶山”形略為半圓體,彷彿鑲嵌在蒼山的絕世鑽石,象徵著高貴、秩序、永恆與祥和。

“許仙白娘子伴青蛇 ”:位於“元寶山”正南方23米處,“許仙白娘子伴青蛇”由三塊獨立的石頭組成,不過夏天部分石身被樹葉遮沒,看不出個究竟。若想觀察清楚,需要等到秋風瑟瑟,落葉蕭蕭之時,這是不是隱喻著故事的悲慘結局?

北國雄獅“天狼山”:位於“北國一柱”西南6米處,那塊形似狼首的巨石在殘陽的照耀下,染上了一層如夢似幻的迷離色彩,讓人想到冬季夜空裡最亮的恆星——天狼星。在古代,它被認為是惡星,象徵侵擾,所以蘇軾《江城子》中會寫出“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詞句。也許是歷史文化的原因,也許是個人心情的緣故,天狼石註定無法與浪漫、熱情相聯繫,也許正是由於這種獨特個性,才吸引了無數高傲孤寂的心。

文心雕龍“誦經書山”:位於“北國一柱”東南16米處,層層疊疊的石頭像一摞摞書任意堆放在林間。劉勰曰:“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我才之多少,將與風雲而並驅矣。”此時,佛門弟子恐怕體會到:“書山有路勤為徑,佛海無邊苦誦經。” 莘莘學子體會的卻是“登攀書山勤發憤,遨遊學海迎黎明。”唯有如此,方能學得滿腹經綸,修得一身正氣,而後宛如雄鷹一般翱遊長空。可見世人成才皆不易。這也印證了孟子所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治惡揚善“濟公循山”:位於“誦經書山”正南18.7米處,由表面石紋天然顯現出濟公的面貌,形象逼真,真有幾分濟公的風度。他瘋瘋癲癲的,正要起身沿著山間石徑,伴著清風濤聲前行。由於這塊奇石天生靈氣,而且有“活佛”現身之意,帶來幸運的吉兆。遊客不僅領略了大自然的風采,而且聯想到懲兇幫善的濟公大師,心中必將充滿正義感。

西楚霸王“龍頭石”:位於“濟公循山”西南6米處,石形酷似龍之頭,故此得名。今人曾有詩云:“山深林密海西頭,石已成龍霧裡遊。禪坐孤僧才入定,醒來人世幾千秋?”遊客登石可遠望林海綠洲,“念天地之悠悠”,抒人生之豪情:“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若隱若現“佛面石”:位於“龍頭石”西南約25米處,“佛面石”其實是由多塊石頭組合而成,需在遠處,找準角度細細揣摩。然而,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出個所以然,能不能見到佛面,全看遊人的緣分,看遊人心中有沒有佛!


中國最冷地區的石林蒼山石林


中國最冷地區的石林蒼山石林


中國最冷地區的石林蒼山石林


【白樺林、美人松林遊覽區】

白樺林、美人松林遊覽區位於蒼山石林景區的中部,面積為110公頃。遊覽區內主要是以白樺和樟子松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

白樺林遊覽區內生長著豐茂的白樺林。白樺樹是溫寒帶的樹種,白白的樹身筆直挺拔;薄薄的葉片隨著季節變化而變,唱起那首膾炙人口的《北國之春》:“亭亭白樺,悠悠碧空,微微南來風”,總讓人想到藍天雲霞,引出對母親的思念和感恩。白樺樹也是俄羅斯的國樹,是這個國家民族精神的象徵,樺樹節在俄歷每年6月24日;在法國,白樺樹是愛情的象徵,在中國北方,何嘗不是如此。曾經熱播的《年輪》主題歌唱出了多少年輕人的心聲,“感謝那個歲月讓我認識了您,從此愛就迷失在那片白樺林裡。”白樺枝葉扶疏,姿態優美,尤其是樹幹修直,潔白雅緻,十分引人注目,白樺樹生長在林間或道旁平添了林區的神韻。過去,呼中區人民扒樺樹皮引火用;而今,鄂倫春人用它製成各種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藝品,創造了古樸典雅的樺樹皮文化。一切皆在變化,但保護共同的家園應該是人類永恆的責任。

樺褐孔菌俗稱樺樹淚,樺樹會流淚嗎?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生物呢?日本人稱之為白樺茸,它是16~17世紀東歐民間用於治療消化器官癌病、心臟病、糖尿病的一種神秘藥用真菌。樺樹淚生長在樺樹活立木的傷節處,形成“腫瘤狀”菌核,隨著“腫瘤”吸收樺樹漿液漸漸長大,樺樹最後枯萎死亡,故此又稱其為“樺癌褐孔菌”。據報導,俄羅斯一製藥公司生產的樺褐孔菌精粉,對糖尿病的治癒有效率達93%,國內患者服用後,驗證了樺褐孔菌對治療糖尿病具有顯著療效。另外,樺樹汁不但可以作為天然的飲品,又有抗疲勞、止咳等藥理作用,對人體健康大有益處,被歐洲人稱為“天然啤酒”和“森林飲料”。

美人松林遊覽區在蒼山石林的西北側,此處有一觀景亭——“凌翠閣”,位於“北國一柱”西北側約145米處。樟子松是大興安嶺獨有的鄉土樹木,為我國稀有的樹種之一,是一種耐寒的常綠針葉樹種,因形若美女而得名“美人松”。樟子松的樣子真的很美,具有筆直的樹幹,濃密的針葉,樹幹下半部長著一圈紫紅色的樹皮,好像一條美麗的短裙。微風吹過,枝條斜動,活像婀娜多姿的少女在翩翩起舞。遊客登上凌翠閣,涼亭的一側是四季常青的樟子松林,它們自然排立成行,有如選美之妃,另一側可以俯瞰蒼山之下的萬頃林海,傾聽林海松濤,觀賞呼瑪河的曲線之美,感受林區的山水意境:“山呵護著水,水滋潤著山,山山水水情相牽,山水相依又相戀。”

樟子松主要分佈在大興安嶺北部(北緯50°以北)海拔400~1000米的山地,是寒溫帶特有的一種常綠喬木,株高可達30米,胸徑達80釐米,樹幹端直挺拔、幹形好、材質佳、樹形優美。樟子松喜歡陽光,一般生長在朝陽的山坡和山脊上。樟子松在零下50多攝氏度以下仍枝繁葉茂,在冰雪之中翠綠蔥鬱。樟子松既耐乾旱,又耐貧瘠,能在缺少腐殖質的沙丘上生長。樟子松的根系發達,即使大風把根部的沙土吹走,樹根裸露在外,仍能正常生長,是固沙造林的先鋒樹種,1992年曾被國家林業部列為二級保護樹種。

蒼山石林真可謂常看常新,百看不厭,它更像一個儲量無盡的寶藏,等待著遊人的開發。蒼山石林的美在於天公塑造的驚魂奪魄的瑰麗景色,在於充滿神奇色彩的民間故事,遊客遊覽過中國最北、海拔最高的石林之後,定會自強不息、志存高遠、開拓創新、拼搏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