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經營須知:做好這四點,打贏抗疫“持久戰”!

新冠疫情籠罩下,餐飲行業受到衝擊尤為嚴重,以下這些都是擁有門店超百家的知名企業,它們的日子尚且不好過,其他中小餐館的境況可想而知。


1. 賬上現金流扛不過3個月,2萬多名員工待業。

——西貝莜麵村

2. 因為疫情,從初一到現在(初七)的話,6天左右,保守預測損失可能有2000多萬。

——老鄉雞

3.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目前已有近30%的門店暫停營業,銷售額下滑一半以上,現有銷售額中80%為外賣訂單。

——樂凱撒披薩

4. 天一亮就要支付250萬元,但防疫仍是第一位,要保證員工安全和基本生活。

——外婆家


餐飲經營須知:做好這四點,打贏抗疫“持久戰”!


2020年就這麼措手不及的開局了,後面的路該怎麼走?

這種對當前經濟形勢的擔憂,讓人更加覺得內心惶惶不可終日。

無論這一仗是長是短,餐飲人都必須迎難而上!

餐飲人該怎麼辦?

1注重人員管理 嚴防死守衛生安全

產品安全上,要抓好整個門店的食品安全流程,從食材採購、後廚加工到餐桌,均要保證規範。

食品在加工過程中使用的器具,食物接觸的物體表面,及員工的雙手,都需嚴格執行清潔消毒程序,使用符合法規要求的清潔消毒產品,降低微生物的量到安全的範圍。

就餐安全上,桌椅、餐具、地面等與消費者有直接接觸的地方,均需要嚴格消毒。

在人流密集區域門店,可以向消費者提供洗手液、免洗消毒洗手液、消毒紙巾等,另外要在門店備用體溫計,發現身體不適的客人及時幫助送醫。


餐飲經營須知:做好這四點,打贏抗疫“持久戰”!


2明確供應鏈情況 調整銷售模式

對於供應鏈,敏感動物的供應是首先需要排查的,由於本次疫情根源在於野生動物,不少地方都發出通知,禁止蛇、牛蛙等食材的經營。對於有相關涉及的餐飲企業更應及時排查。

此外,疫情爆發後,部分地方暫停了活禽交易,也可能會導致當地食材的價格上漲。其次,由疫情帶來的交通運輸也影響到餐飲業的原料供應。對於這筆賬,可能相關機構、供應商尚未有準確的評估、預測,但餐飲人不能不做到心中有數。

除開算清成本賬,及時調整運營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3注重私域流量的延伸

西貝全國門店的各位店長,都有著龐大的微信好友數量,他們在顧客朋友圈中的形象,都是門店品牌人格化的一部分。這位“好友”幾乎從不發廣告,而是用生活化的視角,親切地傳達品牌的點點滴滴。


餐飲經營須知:做好這四點,打贏抗疫“持久戰”!


西貝店長在閉店期間與顧客互動

作為餐飲行業最早開始開發私域流量的餐飲品牌,在歇業期間,西貝的“店長好友們”並沒有閒著。

如果此次疫情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會嚴重影響線下客流,那麼線上的品牌感染力將成為餐廳存活的重要依靠。

4 疫情洗禮下,是對品牌的深度思考

一個僅有6家門店的品牌,卻因為一則“送菜”的公告贏得10萬+的流量,曼玉餐廳一時間陷入輿論漩渦,“說我們有‘大愛’的很多,當然也有說是作秀的,其實都不是。”林總表示。

他說,這一切都是從品牌與顧客的關係定位出發的,作為一個歷久彌新的本地餐飲品牌,曼玉的品牌定位是顧客的“老鄰居”。


餐飲經營須知:做好這四點,打贏抗疫“持久戰”!


“假如你囤了很多年貨蔬菜準備過節,卻突然要出遠門,是不是也會選擇把菜隨手送給鄰居?顧客就是我們的‘老鄰居’。”

疫情當下,我們也不能“等、靠、要”,我們要自救!

如果疫情真的能如大家期望一般,迅速得到控制,餐飲人需要像被打倒的拳擊手一般,迅速從地上一躍而起,重新投入戰鬥以彌補“失去的時間”。

而當這一仗成了“持久戰”,大家則不得不調整姿態,或匍匐在地,或全面撤退,而這所有的努力都為了能讓品牌存活到行情全面轉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