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60萬元和一個事業編制崗位,你會選哪一個?

小狐狸的燈


這個提問,單憑題目有限的信息是無法下結論的。但我們可以這樣去分析,力爭做到知己知彼,方可百戰不殆。首先看看自身條件,是幹部還是戰士。幹部到地方相當於軍職外調,無論安排行政單位、事業單位還是國企,都能保證相應的身份和參照的待遇,復員是極端個案,不具有代表性,在此不討論。如是戰士呢,稱為退役或復員,其中復員是重要選項,即可拿到相當一筆補償金自謀職業。當然服役達到一定的年限,政府可以安排工作,但對應的身份是工人,這與安排單位性質無關,即無論安排至政府機關、事業單位,身份是一樣的。其次正確認真自己,即自己的學歷、能力、資歷、特長和性格等,還有家庭的經濟經基礎和社會支撐,這決定你可否選擇保守的按部就班,還是激進的瀟灑走一回。再有你得搞清楚是不是真有60萬,屬實的話不同選擇會相差多少?這些你務必弄清楚。另外,你能確保去事業單位嗎?什麼樣的事業?如果是戰士的話,身份定位就比較簡單了,主要關注是全額差額的還是自收自支了。但事業單位種類太多,各地區情況不太一致且又處在改革的深水期,個人綜合能力不行風險還是很大的。

所以我覺得在這種人生的關口,首先要堅定信心,選擇固然重要,但能力更重要的。你是能力出色的人,怎麼選擇都會幹出一番精采來,如果想一勞永逸,想通過選擇解決以前欠缺的努力形成的問題,那註定會失望。其次要調整好心態,不跟少數有關係的個案去攀比,不跟以前不正規的時候去比,有多大能耐吃什麼樣的飯,心情會豁然開朗。再者,有時候事情真不是錢的事,用錢能衡量的都不是事兒。能幹一件自己喜歡的事,充充實實,不為名利所累,豈不更好?最後,生活是自己的,不是用來比的。明白?😄

祝您好運!


大象無形81021


當然是選擇事業編制了,花60萬元肯定不可能換來事業編制吧。

1.事業單位逢進必考,花多少錢都換不來事業編制。

當然了,現在的事業編制都是逢進必考,任何人想進入事業單位都必須通過組織人社部門統一開展的招錄考試,只有通過筆試、面試、考察等環節後才有機會進入事業單位工作,成為事業編制人員。也就是說,事業編制是你花多少錢都換不來的,即便你有60萬、100萬,也不可能成為事業單位正式在編人員。並且,我相信有很多有錢人肯定想讓自己的子女進入事業單位工作,但是光有錢是沒有用的,在事業單位考試面前,靠的是真本事。


2.60萬元與事業單位的工作相比,並沒有多少優勢。

如果在十幾二十年以前,手裡有60萬元確實可以為所欲為,當時一般城市的房價也就一兩千元,60萬元可以買好幾套房,甚至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買套房都毫無壓力。但是現在的60萬元已經很不值錢了,別說大城市,就是小縣城來說都買不了一套房,在三四線城市也就夠個首付款。事業單位的工資雖然不高,但卻是最穩定的工作,並且工資都是一直在增長的,現在也許覺得60萬元是筆鉅款,但用不了幾年就不會把60萬元當回事了。現在的工資水平已經比10年之前翻了一番以上,那再過10年呢,我想到時的收入水平不是60萬元能比的。

3.當然了,如果你可以找到比事業單位更好的工作,那肯定是選擇60萬元了,畢竟社會上好工作多得是。

以上比較,僅僅是60萬元本身和事業單位工作作比較,而如果你有專長,或者是名牌大學畢業生,或者你可以考錄公務員,或者可以在眾多企業中佔據一席之地,那麼當然是選擇60萬元了。畢竟,你拿了60萬元以後還有很多資本去幹自己喜歡的事業,並且比事業單位發展的還要好。所以說,這種比較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因為你拿了60萬元或者成了事業編制以後的情況沒有說明,甚至拿了60萬以後還可以繼續考事業編啊。


總之,只比較60萬和事業編的話,當然是選擇事業編了,不過,這樣沒有任何限定條件的比較是毫無意義的。

“中省直遴選”專注體制內問題解答,歡迎加關注繼續交流。

中省直遴選


士官退役,是選擇拿復員費自主擇業,還是拿轉業費到地方安置?這對於每個面臨退役的士官來講,都是一個難題。復員費包括復員費、安家補助費、醫藥生活補助費和回鄉生產補助費,轉業費包括生活補助費和安家補助費(兩者相差30多萬,並沒有60萬之多)。

根據士官退役安置規定,服役滿第三期退出現役的,作轉業安置,由常住戶口所在地負責其就業問題。我寫過士官退役安置的文章,但因為是退役還是轉業,引起了不必要的爭議。士官退役證上,確實寫的是“轉業”。但事實上,軍官轉業,是按幹部身份安置,士官轉業,卻是按工人身份安置,此轉業與彼轉業,存在極大差距,是不可逾越的鴻溝。因此,地方人事部門習慣上將軍官安置叫做“轉業”,士官安置叫做“退役”,主要是為了區別其不同的安置方式。

軍官轉業後,以幹部身份,安置到地方黨政機關的,登記為公務員身份,可以擔任黨政機關的實職領導幹部;也可以安置到參公事業單位成為參公人員,即使極少數安置到事業單位的,也在管理崗位和專業技術崗位就業。軍官轉業到地方安置的,在黨政機關,肯定使用行政編制,登記為公務員身份,如果單位有空編,無條件使用空編;如果單位超編問題嚴重,可以由省級以上編制部門專門增加行政編制,用於安置軍轉幹部,特別增加的行政編制,一般被稱為“軍轉編制”,其他人不能以“論資排輩”的方式或者理由佔據使用。安置到參公事業單位的,因機構改革涉及身份轉變問題,軍轉幹部參公身份保留,可以在黨政機關自由轉任,以保障軍轉幹部的合法權益。

士官轉業安置,是以工人身份安置的,一般都是安置在事業單位,就目前黨政機構控編減編的形勢,工勤人員只出不進,是不可能安置在黨政機關的。同樣,因工人身份不能參公,也不能安置在參公事業單位,只能安置在事業單位的工勤崗位。按照退役軍人安置要求,地方政府必須保證85%以上的安置率,國企央企也要大力配合地方政府退役軍人安置工作,積極提供安置崗位。也就是說,這85%的安置率中,只有部分會安置在事業單位,還包括安置在國企央企的。即使安置在事業單位,還有使用自收自支編制的。事業單位機構改革中,由於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改企,自收自支編制取消,是隨企改制,還是二次安置,也並沒有像軍轉幹部那樣的優先政策。

因此,對於士官安置,如果個人有能力,有魄力,有創業慾望,可以選擇復員費自主擇業。如果希望有一份安穩的工作,可以選擇轉業安置。


職言管語


在60萬和事業編崗位兩者之間做選擇,不同立場的人會有不同的考慮。

1、缺錢的,一般會選60萬。有了60萬,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有計劃有頭腦的,在三四線城市可以直接解決房子車子問題,這些大件解決了,賺點吃用的錢,只要不懶,不是問題。而如果一開始進事業單位,每月到手拿三千多的工資(一線城市除外),只夠解決溫飽,雖然穩定,可沒有家底,什麼時候才能買房買車?

2、條件過得去的,一般會選事業單位。有一定家底的,特別是父輩,最看重的是穩定,有個安穩的工作,到了年齡成家生孩子,工作之餘度度假,搞搞運動,把日子過滋潤,是最實在的事。為什麼事業單位有很多二代,特別是G二代,原因即在此,好考,又容易混日子。

3、有錢的,這些都不是選項。六十萬在有錢人眼裡,根本不是事,而事業單位,工資低還不自由,估計他們也看不上,自己家業都接不過來,還有時間為這些煩惱?!


80後小公


事實上,如果可以選擇的話。

我會選事業編制的崗位,

畢竟,60萬雖說不少,但在當今社會,

還真的起步了太大的用處。

現在事業編制的工資真的不低了。


朋友的爺爺是單位職工,

現在還沒退休。不過快了。

每個月工資8000+

這在我們這個十八線小縣城來說已經相當高了好嗎

要知道,你如果在店裡打工,工資也才3000多塊錢的,

所以說,如果可以,儘量選擇在事業單位吧,


不過,事實是真的很難選擇吧,

因為現在事業編制都管的很嚴。

即使花錢,託關係也很難進編的。

現在很多單位都是合同工了。

很少招正式的。

即使招,也是通過考試,招的合同工。

所以說,事業編很稀缺了,

以後,單位的鐵飯碗是越來越少,


這個制度還是比較好的,

最起碼讓事業單位的從業人員有一些危機感,

為人民服務的時候,積極主動熱情一點,

因為每次去政府部門辦事,都感覺欠他錢一樣的,

板著一張臭臉。


老徐說事999


安排工作,你和我應該是同年兵,我12年復員的,現在創業中,經歷了4年只覺得生意是越來越難做,除非你有足夠的資金和人脈,屈屈60萬投資不夠本,做小了還不如上班,做大了60萬又不夠本,而且投資有風險,還是要個穩定工作再搞個副業,小日子不要太好啊,你如果選擇了復員,你的生活質量會直線下降,好擇1-2年,不好就不知道要多久了。


用戶949090


首先,你選擇轉業不一定就真的能進入事業編,要筆試,面試,綜合打分。其次,轉業和退伍(復原)並不是相差60萬,只相差30萬左右。作為一個剛到地方工作的16年老兵奉勸你,一定選擇轉業,多看點書,哪怕抱佛腳臨時報個事業單位培訓班也行。沒有十足的把握或者現有平臺人脈去做事情,千萬不要盲目的自己去闖,當兵十幾年你並體會不到地方上的複雜,三期四期退伍都三十開外了,上有老下有小真輸不起。選擇退伍的百分十八十的人三年後會後悔。十個裡面有一個混的好的那也是本身有背景或者靠包裝的。能進事業編堅決選擇事業編。


滿滿78


之前這個相似的問題我曾經回答過一個,那就是選擇事業編制。

即便現在正處於事業單位改革的風口浪尖,即便60萬聽起來比較誘人,還是會毫不猶豫的選擇事業編制。

小編也在考體制內,但還沒有上岸,所以對事業編制、公務員的情況有一定了解。以湖南省為例,今年的省考競爭不可謂不激烈,由於今年招錄人數大幅降低(只有往年的2/3),鄉鎮等基層崗位佔比達88%,導致今年的競爭異常激烈,小編報的崗位在還有一天截止報名的情況下競爭比已經達到320:1。從中就可以看出一個體制內編制的含金量有多高,所以60萬跟這個比起來幾乎沒有可比性,在一些層級比較高的單位待遇更是沒的說,某些單位的公積金比我現在的工資還要高,別不信是真的。。。。

其他省份可能有一定出入,但我想大體上是一致的。所以,想都不用想,努力進入體制內吧!


戰忽局總叄謀


我會選事業編制崗位,現在的社會不管你多麼有錢你總有花完的一天,而有一個穩定的工作崗位又是不一樣的,不用擔心錢花完,只會越賺越多,也能跟的上現在社會的發展。


事業單位也被稱為“銀飯碗”,事業編制單位也分編外和編內,涉及範圍較廣,例如教育,科技,衛生,文化等等。


就拿公務員來說吧,他就是個“金飯碗”它是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當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不管是參加國考還是省考,考試人數特別多,競爭壓力也強,上百上千人競爭的職位不是那麼容易的。


還有就是教師了,有公辦學校和私立學校而公辦學校才是屬於編制事業單位,很多人認為教師比公務員還好,他們覺得教書育人的成就感和快樂感是無法代替的,隨著時間的增長,你會發現人生最快樂的時光是童年和上學時代,每天和學生呆在一起你也會感覺自己年輕了許多……


在成都的街頭走


這很明顯是轉業士官問的問題,現在國家要求軍齡滿十二年的士官才有轉業的資格。大多數士官是高中學歷,少數大專,你讓他考事業編可能連資格沒有,所以還是選事業單位吧,對於他們來說跟社會脫軌太久,創業極少能一次成功,不成功可能意味著錢就沒了,而事業單位的工資是跟著通貨膨脹漲的。雖然不能富貴,但是生活還是沒問題的。這部分人大多數家庭一般,甚至貧窮,也極少有一技之長。根本不允許他們創業失敗,並且大多數在三十多歲的年齡,創業失敗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嗎?還會再有60萬讓你創業嗎?安安穩穩的有個穩定工作幹著到老就行了。有時候得掂量掂量自己幾斤幾兩。有那個能力創業不,能承受住創業失敗嗎?萬一失敗了得怎麼辦?這些都得想清楚才能去做。我家裡我是事業單位在編職工,也是費勁通過考試考上去的。老公是當了十六年兵的士官,今年他選擇了轉業,按照當地的轉業政策來看,應該妥妥的分到事業單位了。我跟他說,我們念大學在花家裡錢的時候,你在掙錢。我們剛工作的時候你們漲工資。我費勁考進事業單位,你們可以直接分到事業單位。既沒耽誤掙錢,後面又有了穩定的工作,虧得當了兵,要不怎麼能趕上國家這麼好的政策。很幸運了,我也很知足,老公家裡很窮,高中學歷,到了社會上會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也不用我多說了。雖然分的是工勤編制,也是正式編制了,我跟老公都很慶幸趕上了國家的好政策。當然我們要肯定軍人為國家的付出,舍小家保大家。現在國家重視軍人,重視軍人離隊後的生活保障問題。我們真的感謝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