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我當兵的日子(12)野外駐訓


記得我當兵的日子(12)野外駐訓

10月,部隊按實戰要求,開著車、拉著炮、全副武裝、帶著鍋碗瓢盆開進了賀蘭山腳下的某訓練基地,訓練轉入實戰演練階段。


此基地海拔1100米,地形以戈壁丘陵為主,沒有樹,沒有水,唯一的綠色植被就是駱駝刺,偶爾還有幾棵不像樣的狗尾草。白天很曬,穿著鞋站在地上都能感覺到燙腳,皮膚沒兩天就曬的黝黑。晚上有些涼,睡覺需要蓋被子。經常會有大風,滿天黃沙的那種。


部隊就在戈壁灘上的一片廢棄舊房屋安營紮寨。我們連的房屋很爛,聽說以前是馬棚,沒有門窗,沒有電。我們用帶來的塑料布把窗子封上,用一塊木床板做了一個簡易門,算是擋擋風沙。一頓大掃除後,在地上鋪上床板和棕墊便開始整理內務和裝備。


部隊就是這樣子,不管多麼簡陋的條件、多麼惡劣的環境,都要住出軍人的特色和風采。豆腐塊、白床單,黃挎包、綠水壺,整齊劃一,擺放到位,無論何時何地,都有規有矩,有模有樣。


記得我當兵的日子(12)野外駐訓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野外駐訓,比起以前在連隊宿舍、食堂、訓練場三點一線的模式,野外要好玩的多。


我們每天和無線兵在一起組織協同訓練,內容無非就是在規定的時間內架通AB兩點的有線通信,在架通之前用無線保持聯絡。


話說我連無線班,共有三人,班長老陳也是唐山人,忠厚朴實,據說入伍前是人民好教師,退伍後繼續任教,算是“高大上”的那種;二年兵是河南人,名字記不清了,印象中年齡不大,長的白白淨淨的,整天樂呵呵的,倒是可愛;再有就是同年兵老鄉大宇兄弟,前有介紹,不多贅述。


初期,我們每天的訓練任務不重,上午和下午各來一次單程5公里左右的收放線,也就是說每天大概20公里的路程,也不是全程跑,領導要求不嚴、任務不重的情況下就跟溜達著玩兒一樣,都是小事情。


記得我當兵的日子(12)野外駐訓

最開心的就是短距離架線的時候,班長們懶得去,就負責在原地守單機或維護線路,我們三個加上大宇,每人背上三盤線,帶上地圖和指北針就可以肆無忌憚的去撒野了。


其實大宇也特別願意跟我們去架線,不願意在老兵面前晃來晃去的,萬一哪件事沒做好又要挨收拾,所以,但凡每次有好機會,他都跟陳老師請示,強烈要求跟我們去跑步,美其名曰,自己又長肉了,得加強鍛鍊!其實老兵心裡明白的很,隨他去吧。


我們呢,當然也是非常歡迎大宇同志加入隊伍的,至少他可以幫我們背兩盤線。


跑到野外,離開班長們的視線,我們就徹底放飛自我、脫胎換骨。我們可以說、可以笑,可以胡諞、可以胡鬧,可以抽菸、吃零食,可以抓蜥蜴、挖髮菜,還可以追趕一群群不知來路的野駱駝,花樣繁多,其樂無窮。每次,我們都要玩得徹底,玩的痛快!


等時間差不多需要歸隊的時候,我們就得快馬加鞭、十萬火急地把線收回去,再收拾好放肆的心情,恢復那張嚴肅而呆滯的臉,裝一個一本正經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