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經濟條件不好的親戚得了癌症,想用自費進口藥治療,要借錢(基本還不上),該借嗎?

用戶1235116805206


基本還不上,你的意思就是讓你捐款了吧!可以“借”給他一些錢,在不影響你的生活的前提下,畢竟是親戚嗎?雖然不能說見死不救,借錢給他也算自己找個心理平衡吧!


馮老漢1


贊同有的朋友觀點,任何事情都要量力而為。

馬路邊的乞丐不管真假(當然一百個裡九十九個假),我也願意拿一塊錢給他們(萬一是真的我也算幫助了他。

醫院裡不會說話勸你捐款的(當然也是一百個裡只有一個真的),我也願意拿十元錢給他們(道理同上)。

國家某地發生不幸,我當然也會也願意拿個一百倆佰,以表我的心意。

血庫血不夠用,我當然也不會退縮,露出手臂,紮上針,換了個獻血證。

親戚生病住院,不管嚴重與否,當然得去探望,伍佰一仟總得意思意思,表表心意。

因為我只有這點能力,只有在不影響自己的生活前提下(略微影響也可),盡所能的幫助親戚,而不求回報。

有時不能在金錢上過多幫助,但可否在其他方面(比如人力)上幫助呢?

之前我與我的家庭遇到了困難,也受到各位親朋好友們的幫助。特別是如今的獨生子女家庭,有時候人力比金錢更重要。

如果可以,拿出力所能及的額度,用贈送的心態把錢借出去。

人心冷暖,希望大家都能獻出一點點善意,讓這個社會變得溫暖。


軼14


家裡經濟條件一點也不好的親戚,卻不幸地又得上了癌症。我想在這種時候,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家裡人 ,誰都不會眼巴巴的看著自己的親人受著病痛的折磨,讓癌症這個最嚇人的疾病折磨的人痛不欲生。在這種時候,家人想借錢給自己買進口的藥,如果是向我借錢,我覺得我只能是給他一點錢,要說是借,我覺得都是過日子,生活都是很難的。如果說把錢,給這個家裡經濟條件一般的親戚來看病的話,我想可能就會影響到我全家人的生活。如果我這樣去做,我也覺得愧對我的家人,所以說我一定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也就是把自己的工資或者是積蓄比的錢,拿出一部分直接給他,讓他感覺到親情的存在,讓他也知道家庭親戚的溫暖,可是如果說要借錢給他的話,我覺得自身能力都不行,何必打腫臉充胖子呢?

所以說不借錢,人家可能會不理解,但是如果你拿出個二千,三千元錢給他,這也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溫暖,所以我說這樣還是比較好的。



伊春美食美客


自費進口藥差價太大,千萬不能到主治醫生指定的藥店去買藥,有的自費進口藥一瓶藥就相差二百元,醫院走廊裡病人家屬當中也許會打聽到買進口藥的渠道。

我家老公在上海一家大醫院治病的時候,在重症監護室基本上多是用的進口藥,每天基本上多要將近二萬元,後來還是一病人家屬告訴兒子到蘇州買藥,幾種自費藥每天能過節省二千多元。

用自費藥不是我們平常家庭可以接受的,我家多有一份好職業一下子還矇住的吃不消,在醫院裡花錢如流水,我們現在多懷疑醫生好像在用病人做實驗。一個人一天用十多瓶進口藥病人怎麼吃的消?也許在搞不清進口藥究竟能起多大作用的時候,病人儘量不要用進口藥,我家那時老公突發生病為了救老公什麼多聽醫生配合的,轉進上海大醫院第二天老公還可以短暫的與人聊幾句話,後來病情越來越嚴重。有時我在想假如老公不轉大醫院不用進口藥,是否可以保住命呢?


8088情義無價


我看到了好幾個這樣的問題。

我就馬後炮了,為啥現在買保險的人還這麼少呢?

買個百萬醫療幾百塊——幾千塊就搞定了好幾百萬的醫療費和藥品費(包括從醫院外買的藥)都可以報銷...

原先在銀行的時候說一人幹銀行,全家拉存款。

現在沒有保險是一人生病,全家湊錢。

如果是我的話,我可能就隨著份子錢,因為我還要生活,還有這個錢說實話,根本也不是借了,實質上就是給了。靶向藥有的得好幾萬一個月,這什麼時候是個頭,沒有保險根本供不起啊。


明不二


家裡經濟條件不好的親戚,治癌症,借錢想買進口藥,而且打算不還?既然是親戚,幾千塊錢可以,多就不行了。每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賺錢不容易。你借這家,所有親戚都知道,別人有困難你借還是不借?俗話說,一家富難顧三家窮。你富有同情心,可是別人不這麼想啊。我舅舅的兒子摔傷,腰椎壓縮性骨折,下半身癱瘓。好幾年後,看到人家在報紙上做廣告,說可以治癒截癱的,要向我借錢。我說我是醫生,世界上目前為止,沒有人能治截癱的,你這是受騙。如果能治你先向別人借,治好了,所有的錢我幫你還。現在我不能借給你,因為你被騙相當於我被騙,他跟我翻臉。結果他兒子去治療幾個月,截癱沒治好,還差點被治死。借錢不還都是些親朋好友,品德不行的,堅持拒絕!


梁山寶樹堂xiety


我自己本身也上有老下有小,對於這樣的親戚我會這樣處理,治病還是不治他們自己多深思熟慮,本來條件就不好估計治不治都只會更不好,尤其如果是他們家勞動力的話,都還不上就別說借的事了,我會把準備給他們的錢用在之後家裡老小的生活上可能還更實際些(注意是實際,不是實在)

如果這種時候還有噴子說窮人就沒有活下去的權利了嗎什麼的話那我也不想接口,只有經歷過社會殘酷的人才會體諒我的想法,這個社會自古到今就把人用各種條件分成了三六九等了………


假如我有1千萬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起了我做主治醫生治療一位肝癌病人的故事。他是一位農村晚期肝癌的病人,他已經沒有手術切除指徵,通常這樣的晚期肝癌的生存時間都不會很長,如果不治療的話,一般是3-6個月,然而這位病人經過三次肝動脈與門靜脈介入化療栓塞治療及多次中藥治療後,療效還不錯,第三年的夏天才發現肺部出現轉移病灶,逐再次入院治療。我記得當時病人是安排在我們病區的35床。入院時病人的體質也比以前消瘦了很多,一直以來病人都非常信任我,非常配合治療,也有非常強烈的生存慾望,看到病人這種情況,我入院當天上午幫助病人組織多學科會診,並將會診的結果上午下班前直接告訴病人,可以對肺部轉移癌行局部放射治療。記得那天我是上晚班,下午就在家休息。晚上我上夜班的時候,醫生交班告訴我,下午35床的病人弟弟到醫院大發脾氣,說要打我,說我給他哥哥治病的事,沒先告訴家屬就先告訴了病人。聽說這話我覺得很委曲,但還是忍住心中的不快,與病人的弟弟電話進行溝通,溝通才知道病人經濟很困難,這三年的治療費用是他弟弟打工賺來準備娶媳婦的錢,並且為給他治病,他弟弟借了不少債,他們家人被他哥這位病人,三年來已經拖累得都快要崩潰了。記得當時他說:如果你能治好我哥的病,我借再多錢都願意,但你也知道,這病肯定是治不好了,我還要幫養小孩,我自己也未結婚。你這樣直接把治療的事情告訴了病人,讓我們家人非常難做。所以氣憤之下就想打我。知道這情況後,我真誠對病人家屬道歉,取得了家屬的原諒。事後也讓我反醒,做醫生不能單純從病人角度出發治病,還要綜合分析病人的經濟承受能力、家庭情況,以及病人治療的付出與獲益的情況。並且還要考慮到癌症作為一種慢性病,它比較漫長的治療過程,帶來的經濟與家庭壓力問題,如何才能做到讓病人及家庭獲益最大化。總結起來,就是目前比較推薦的癌症價值醫療問題。

我想聽完這個故事,也許你心中有答案了。不過我還是給你一個小小的建議:如果你經濟很寬裕,有能力維持親人的癌症進口藥物治療,又非常重視親情,並且你的家人也認可的話,就儘可能借吧。如果你能力有限的話,能幫多少就幫多少吧。並且在此我還是堅持我以前文章的觀點:癌症治療要量力而行,要有可持續性。用適合自己經濟狀況的藥,估計能維持較長久的癌症治療,獲得更長的生存時間。


普外科李家大夫


我認識一很有良知的醫生,也曾是我患癌父母的醫生,我爸確診肝癌晚期後,醫生跟我說了很多方案及要花的錢,我明確表態身上只有幾萬元。醫生說,如果沒有很多錢或者要靠借錢維持生命就沒必要,得了癌症終歸會死,只是多活幾年,但那幾年生活質量是很差的,與其這樣不如採取保守治療,有痛治痛,哪裡不舒服治哪裡!患者走時也有尊嚴!


cxl2977


其實,類似問題,我回答過好幾個了。這個家裡經濟條件不好的親戚得了癌症,究竟怎麼治,那要看這個親戚年齡多大了:

第一,如果親戚年齡是50歲及以上了。那建議保守治療,一是花不了多少錢;二是不管你怎麼治,如果是癌症,保守治療能活3個月到兩年;手術化療類,治療能活6個月到三年。你一翻努力下來,最多多活3個月到一年。

為了這一年時間,你折騰完家財,讓後輩欠下一屁股債。這個,真不值。

關鍵是,你家經濟條件不好啊。所以,保守治療為好。

第二,如果年齡不到50歲,正在承重期,那可以賭一把,砸鍋賣鐵,好好治,萬一是萬中無一,治好了呢?

確實,一次治療好後,有存在期在3-20年的案例。不過,這個安全,真的就是不說萬中無一,但確實千中無一了。

第二種情況下,可以酌情借給這個親戚一兩萬用於治療。第一種情況,就算了。送個兩三千拉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