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歸晉有其必然性嗎?

鵬友程


在我看來三分歸晉是偶然性大於必然性,或者換句話說“三分歸一是歷史的必然趨勢,司馬氏只是撿了個大便宜便宜”


名為三足鼎立實為一家獨大

現代人對於三國的瞭解大部分源於《三國演義》,其中“尊劉抑曹”的觀點會給人造成一種錯覺即,“三足鼎立,三分天下”,甚至有些人盲目的認為劉備手下有這麼多猛將,應該是蜀國一統天下。

實際上“三足鼎立”不過是一個通俗的說法,無論從疆土面積、人口數量、軍事實力、經濟實力,曹魏都是首屈一指,漢時天下分為十三州,魏佔九州,綜合國力比吳、蜀之和還要強,曹魏政局雖然經歷動盪,但是這種壓倒性優勢隨著時間的推移愈發明顯。

所以三分歸一是必然趨勢,只是時間早晚問題,但是由“晉”完成一統就有一定的偶然性。

魏國統治者短命

魏國的兩個實權君主曹丕和曹睿兩個人加起來一共在位十九年,這兩位也是能夠做到獨攬魏國朝政的帝王,相比之下蜀國劉禪在位四十餘年,東吳孫權也在位二十四年,這樣一來魏國朝政確實有著較大的變數,也給了司馬家族出頭的機會。

司馬氏人才輩出

司馬氏族人除了奇策善謀又長壽的司馬懿之外,其後輩也是人才輩出,司馬師和司馬昭皆有雄才大略,最終以晉代魏的司馬炎更是“聰明神武,有超世之才。”此消彼長之下司馬氏最終完成大一統偉業也就不足為奇了。

比較可惜的是司馬氏前幾代人把聰明才智都耗盡了,司馬炎竟然從眾多兒子中選擇了頗有些愚鈍的司馬衷為繼承人,最終導致了西晉的快速滅亡。

綜上所述得出一個結論即:三分歸一是歷史的必然趨勢,但是又“晉”完成大一統則帶有一些偶然因素。


一點點歷史


欲說三國歸晉,首先明白三國是怎樣鼎力的。

一、 三國鼎立

自桓、靈二帝以來,宦官外戚輪流專權,官貪吏虐,民不聊生,這給黃巾軍起義創造了可乘之機。

黃巾軍被鎮壓下去之後,為了剷除十常侍,何進大將軍調董卓入京,隨後董卓禍亂京師。之後,曹操刺董卓不成,回鄉招兵買馬,在袁紹等號召之下,各路諸侯聯合討伐董卓,推舉袁紹為盟主,曹操為副盟主。董卓被呂布殺了以後,獻帝被李傕、郭淮劫持流落在外。

曹操聽信謀士荀彧的意見,迎接獻帝至許昌。此後便“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的勢力不斷壯大,並且每次征討別人都是師出有名。滅呂布,滅馬超,征伐袁紹、袁術、張繡等,可以說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時間不長,曹操統一北方,一家獨大。

曹操這個奸雄怎會放過梟雄劉備,一路追趕下來,一直追到荊州城下。自從諸葛亮出山之後,孫劉聯合,火燒赤壁,大敗曹操,三足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

之後,雖然曹操親自領兵打孫權,攻漢中,但皆因吳蜀有天險可守而沒有撈到任何好處。在漢中進退兩難,被蜀軍射掉門牙,差點命喪漢中。

自此三國鼎立,孫劉聯合抗擊魏國的局勢正式形成。

二、司馬氏篡魏

帶著沒能統一的遺憾,曹操閉上了眼睛,之後曹丕繼位。曹丕終於撕下了虛偽的外衣,華歆導演的一場逼迫獻帝禪讓的鬧劇上演了。獻帝三讓,曹丕在兩次推辭不受之後,扭扭捏捏的登上了帝位,東漢至此滅亡。

然而好景不長,幾年之後曹丕去世,曹睿繼位。又過了幾年,曹睿去世,傳位曹芳。曹氏繼承者的短命給司馬懿帶來了機會,更要命的還是曹睿讓曹爽、司馬懿等人為託孤大臣。

量那曹爽小兒豈是老奸巨猾的司馬懿的對手。沒有幾年,司馬懿趁著曹爽祭皇陵的時機,發動高平陵政變,將曹氏政權連根拔起。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家可沒有曹家那麼含蓄,直接來了個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之後,找了個替罪羊,換了一個皇帝了事,徹徹底底的把曹氏政權掌握到了自己手中。

三、蜀國連年征戰,國弱民疲

蜀國建立之後,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實力大增。但就在此時關羽大意失荊州,張飛被殺。雖然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劉備想起當年桃園結義的兄弟之情,誰也勸不住,非要報仇。

劉備

於是乎,將全部家底號稱80萬大軍(實際應該最多10萬,因為當時,蜀國的全部人口也就是80萬左右),全部帶走伐吳。結果在夷陵之戰被陸遜一把火燒光,慘敗而回。不久,昭烈皇帝去世,託孤白帝城。

又經過幾年的力量積蓄,諸葛丞相南平孟獲之後,一篇出師表上奏後主,開啟了北伐中原模式。雖然六出祁山,但寸功未見,落得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之後的姜維九伐中原更是小打小鬧。一次一次的征戰,使蜀國老百姓得不到任何的休息,蜀國百姓“皆有菜色”。根本就無力與魏國對抗,僅靠諸葛丞相的遺志支撐著。當司馬昭派鄧艾、鍾會、諸葛緒三路伐蜀,蜀國滅亡已成定局。

四、吳國繼承人更迭頻繁,內耗嚴重

孫權死後,東吳的局勢混亂,發生了嚴重的內耗。先是孫亮繼位,後有孫綝廢除孫亮,立孫休為帝。大臣之間自相殘殺,諸葛恪自不量力,伐魏失敗,國力大損。再加上陸遜等能人謀士相繼離世,東吳實力已遠不如從前,等到晉六路大軍攻吳,吳國滅亡已成必然。

五、晉國統一的必然性

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是相對短暫的,是多種因素促成的兩弱對抗一強。孫劉聯合抗曹,再加上諸葛亮、周瑜、魯肅、呂蒙、關羽等能人的支撐,才能勉強保持平衡。

其實,當時吳國有120萬人口,蜀國僅有90萬人口,而魏國就有430萬人口,吳、蜀兩國的實力之和尚且比不上魏國的實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沒有足夠的經濟支撐,吳蜀滅亡是遲早的事。

等到沒有了智謀之士後,這種平衡很容易被打破。實力最弱的蜀國最先滅亡也是順理成章的,蜀國滅亡之後吳國亦不能倖免,三國歸晉實屬必然。


焦子說歷史


東漢末年出現了群雄割據爭霸的局面,經過多年征戰,天下逐漸分裂為魏、蜀、吳三個政權,但出人意料的是,最終實現統—的卻是晉朝,這個結果可以說是歷史的必然和偶然的結合。

分久必合的內在基因造成的必然性

中國古代是一個傳統的農耕國家,由於幅員遼闊,地域特點和氣候具有多樣性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經濟特色和物產,各地之間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內在需求度很高,所以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崇尚大統的國家觀念,認為天下是—個不容分割的整體。孔子親自編訂的《詩經》中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詩句,孟子強調天下“定於”,荀子提出四海之內若一家”,這些思想都強調了統一的重要性。

中國古代的政治家們還發現,統的中原王朝可以最大化節約行政成本,也可以最有效地保持社會穩定,所以一直為建立統的王朝而努力。孔子等先秦思想家們提出“大一統觀念的時候,中國正陷入事實上的大分裂時期,春秋戰國長達500多年的諸侯爭霸帶來的是無窮無盡的戰爭和巨大的經濟損失,戰國後期的李斯提出“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統”,努力進行兼併戰爭,秦國最終統一了中國。

由於分裂的時間太久,需要做的事情太多,而秦朝的國祚又太短,所以秦國只完成了大統—”,而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大統”。漢朝取代秦朝,首先從思想上對大統"的理論體系進行了再造和提升,董仲舒提出“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強調唯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在此基礎上構建起一整套嚴密的政治結構,將整個天下統一在這套體系中。

朝以後,儒家思想由—種學派成為治國思想的核心,兩漢400多年裡一直持續不斷地實施以儒家思想為主體的經學教育,大—統"觀念在此過程中深深地紮根於人們的思想意識中。但是,東漢未年宦官、外戚輪晉掌權,政治黑暗,釀成了嚴重的社會危機,導致群雄爭霸,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以禪讓的方式建立曹魏政權,東漢終結,但此時國家並未統一,劉備、孫權不久後也分別建立了各自的政權出現三國鼎立的局面,“大統的實踐遭遇挫折然而,無論曹魏還是蜀漢、孫吳,他們都認為自己才是“正統”,他們承認分裂的現實,但不接受分裂的結果,所以都在為再次統天下而不懈努力。從曹操到曹叡,曹魏祖孫三代一次次南征北討,目的都是為了統一。

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但他強雖調不是再造一個新王朝,而是劉漢王朝的延續,強調"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在國力相對弱小的情況下,諸葛亮和姜維先後10餘次北伐。

曹魏錯失統一機遇造成的偶然性

在三國這個分裂的時期,統反而成為時代的強音,這是歷史發展的大趨勢。誰能把握歷史潮流,誰就是最終的勝出者,在這方面曹魏無疑有著最大的優勢。

如果以孫權稱帝時的229年為時間點觀察天下格局,在地圖上所呈現的魏、蜀、吳3個政權的疆域面積或許相差不算太大,曹魏佔據著北方,長江以南及廣大西南地區是孫吳和蜀漢的地盤,但從經濟總量、人口、軍隊數量等主要指標看,三方的差距其實非常明顯。按照東漢未年的行政區劃,全國共13個州,孫吳佔據的主要是揚州、荊州各部以及交州,蜀漢則基本侷限於益州。簡單計算的話,13個州中曹魏實際掌握著將近10個州,孫吳和蜀漢相加僅有3個州多一點。這種綜合實力的比較從人口統計情況也可以看出來,蜀漢和孫吳亡國時人口分別為108萬和240萬,而同時期曹魏的人口為537萬,天下總體是“強對二弱的格局,但強者很強,弱者比—般人印象中的還要弱。

但曹魏未能完成統一大業,有人歸其原因於赤壁之戰,認為這場戰役中所出現的偶然性導致了天下的三分,這其實誇大了赤壁之戰的影響,赤壁之戰的直接後果僅是“三分荊州而已,曹魏的實力並沒有受到重創,無論曹操還是他的繼任者,都有機會再次發動統一之戰,而曹魏最終沒有實現統一。

曹操自起兵以來,一生打了30多年的仗,幾乎年年都在打,也打過許多漂亮的勝仗,如官渡之戰、北征烏桓之戰和潼關之戰等,但始終沒能跨過長江,這裡有孫劉聯盟的作用,也有曹操在戰術上的失誤,比如沒有建設一支強大的水軍,而曹操又喜歡親自帶兵征戰,重要戰役總是親力親為,手下缺乏周瑜、陸遜那樣的元帥級人物,吳蜀抓住了這一弱點,通過協同作戰,總是從不同方向同時發起進攻,令曹魏左右不能兼顧,比如曹操徵漢中期間合肥方向就因此出現了嚴重險情。


歷史365


三國歸晉我認為偶然性還是很大的!

以曹魏的實力一統三國是早晚的事。可惜的是曹家人命不好啊!都不長壽。

第一代皇帝曹丕不到十年就夭折了,一開始就把基礎打薄了。好在第二代皇帝曹叡也是個睿智的明主,他要是活長一點也行,可惜的是曹家的人命實在不硬。

不到三十歲也見曹操去了。

一個帝國開基建國的階段是最重要的的時期。

打好根基有幾個平庸之才,也問題不大。

如果已經大一統的天下也可以。

要不然只能企求上蒼出個天縱奇才啦!

可惜曹魏一條不佔,就便宜司馬家了。

不過,晉家這鍋飯有點夾生,生怕被別人照方抓藥,

拼命給自家人封王給兵。

結果來了個八王之亂,其實亡在自己家手裡。

結果偏安江南百年,中華大地陸沉400多年啊!

讀書人讀到此處,無不一聲長嘆!!!



我是義志通語


靈帝駕崩後,暫時是兩大勢力,一是與士人階層結下深仇的閹黨,一是權傾朝野之外戚何氏。西園軍之首蹇碩成事不足,為何進反殺。張讓魚死網破,率黃門格殺何進後被西園軍另一人物袁紹及其從弟袁術追殺,最後投水自殺,宦官盡滅。而何進之弟何苗被何進下屬吳匡擊殺,何太后後被董太師逼死。至此左右後漢的兩股勢力均被清除。西涼軍團的代言人董卓上臺,袁紹作為汝南世家的發言人代表著整個士族的利益與董卓對抗。好景不長在,反董聯盟不久瓦解,而董卓也喪命於呂布之手。之後是長安亂,空有武力的西涼軍團耀武揚威長達六年才被悉數解決。

而在董卓之後,所謂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天下是群豪的了。叢林法則,弱肉強食開始,武力強的公孫瓚、呂布被袁紹、曹操分別吃掉,次一點的張繡選擇歸順,勢力範圍廣的袁氏兄弟同樣難逃厄運,荊州不戰而降。這時候的曹操差點就完成了統一,可惜建安十三年那一把火。至此,群雄中的佼佼者,曹操、劉備、孫權所代表的三國三足鼎立。權力失衡讓朝政被一方把持,而爭權的勢力都沒有了,天下自然是新勢力的。有趣的是,前有三家分晉,後有三家歸晉。

必然至此清楚了,就算一切的偶然是必然,還是得淺談一下。就算一切的偶然是必然,還是得淺談一下。 首先是外戚和宦官,這兩股勢力再猖狂最終也不大會謀朝篡位。這二者偏愛廢立皇帝,黨同伐異,後漢在任意一股勢力裡也會延續。群雄割據會被推遲,王朝最終很可能會以一種相對和平的方式過渡,至少不會發生後漢那般赤地千里的慘況。可惜,兩股勢力在同一時間段裡覆滅。董太師的暴政的確傷天害理,但他立劉協為天子,用周毖和許靖進退天下之士,說明他不把自己當一個亂臣賊子看待。

而曹操,幾次大難不死,官渡之戰還險勝了,當然赤壁之戰也給了他教訓。劉備不屈人下,最終自己建立帝國。天下英雄果然使君與操。寫了這麼多,我相信題主看明白了。三國就是一個偶然和必然因素導致的。

我是老王,歡迎一起討論研究三國!!!


隔壁老王談歷史


分久必合的說法實際上是我們常說的歷史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認為:歷史上的分分合合,其終極推動力量是生產關係和交換方式的發展和轉變,主要體現為社會各階層的鬥爭結果。三國歸晉也符合這種邏輯。

三國爭霸時期社會資源逐漸被壟斷到魏蜀吳政權的地主階層手中,他們希望保持既得利益實現長治久安,所以三國都想掃除對手統一天下;農民階層長期流離失所,厭倦了戰亂渴望安居樂業,也想早日結束割據帶來的苦難。這兩大階層利益和願望的一致性,決定了統一是遲早的事,就看誰能在以經濟為支撐的軍備競賽中最終勝出。

由於中原地區雄厚的經濟基礎和十幾年修養生息政策,魏晉最終勝出了。早在曹魏時代,強大的魏國就已雄視天下,吳蜀被迫聯合自保,直至魏晉的經濟實力已強大到了足以吞併吳蜀的地步,天下統一已成定局。

在北方,司馬家族代替曹魏也是歷史的必然。司馬氏之所以能夠在曹魏政權中脫穎而出並反客為主,也在於司馬懿準確地把握住了社會發展的趨勢,並在政治、軍事、經濟方面採取了與之相適應的措施,從而壯大了自己,消亡了對手,此消彼長之間最終趁曹魏政權沒落之際取而代之。


火星隱士


我認為帶有偶然性:三國歸晉情況:司馬師謀反,魏國改稱晉;鄧艾鍾會伐蜀,後主無能,聽信宦官,在前線將士任在殊死抵抗時膽怯向偷襲來的鄧艾500餘軍投降,姜維獨木難支,困守劍閣,欲做最後賭博,想出一計離間鄧,鍾以及當時司馬師領導的朝廷內部,不料關鍵時刻心臟病復發,功虧一簣,同時鄧鍾二人亦中計身亡,史稱一計害三賢.而後晉乘勢攻打吳國,一舉而下,吳主效劉後主投降. 孔明智取陳倉:好像就是孔明詐出岐山,實取陳倉這樣....沒啥好說的 諸葛亮裝神:據說諸葛亮會六丁六術,為了保證軍士可以順利割麥作為糧食使的神兵計,先親自誘敵,用"縮地"之術,使魏軍窮追不上,魏軍軍回,路上分別令麾下武將打扮成自己模樣,座一模一樣的車,一模一樣的扇子,魏軍大驚,認為是有神靈相助,不敢敵之,軍士既順利割完了麥 七擒孟獲:南蠻不服屬國統治,諸葛亮認為殺不是辦法,應該讓他們信服,於是捉住南蠻首領後,問其肯服否?不服,就放了,讓其重來,用埋伏,反間,火攻等計大敗孟獲,七擒七縱 蜀國被魏國所滅,當時魏國兵分兩路:鍾會正面與姜維僵持於劍閣;鄧艾偷偷越過難於上青天的蜀道,突然出現到成都附近,突襲成都。蜀漢後主劉禪投降。 魏國後來被司馬氏篡位,改國號為晉,西晉朝開始。 吳國被晉國所滅,當時吳主孫皓偏居一隅,殘暴不仁,不斷積聚實力的晉國看時機已成熟,瘋狂發動攻擊,吳國滅亡。 蜀國主要將領死亡: 1 關羽之死:關羽突然發動對魏戰爭,連連報捷,魏國朝野震動,可是這時魏國派遣使者結連東吳,東吳呂蒙突然從蜀國後面發動攻擊。關羽兩面受敵,戰敗逃到麥城,不久被東吳活捉,斬首。 2 張飛之死:關羽一死,張飛傷痛,平時就暴躁的脾氣更加爆發出來,任意鞭打士卒,他的兩員副將張達、範疆決定鋌而走險,趁張飛熟睡,切下他的頭顱,投奔東吳; 3 黃忠之死:劉備心疼關羽之死,發動蜀國大軍進攻東吳,要為關羽報仇,結果被陸遜火燒七百里聯營,黃忠當時隨劉備出征,死在這場彝陵之戰中; 4 劉備之死:劉備敗回白帝城,心中鬱結難舒,不久病死,將國事託付於諸葛亮和李嚴; 5 馬超之死:馬超自投靠劉備,心裡面一直忐忑不安,加上惡疾纏身,終於不治身亡; 6 趙雲之死:昔日的猛將,也有老的時候,七十歲的趙雲,不服老的趙雲,終於也還是病死了; 至此,蜀國五虎全完了 孫權:老死。 五子良將: 張遼:病死在合肥; 張郃:奉命斷後,腿上中了蜀軍的箭,不治身亡; 徐晃:晚年作為先鋒征討孟達,中箭而死; 樂進:病死; 于禁:關羽水淹七軍,活捉于禁,關羽被東吳殺害後,于禁也被東吳俘虜,後來回到魏國,晚節不保的他羞愧而死; 許褚:病死。 最後為偶然的是諸葛亮的失街亭


月夜luck


實力此消彼長,自然統一。統一範圍和統治力有關,自秦以後,時有叛國,而無叛郡。無他,郡縣制統治力高而!



歷史那些事1


綜合中國兩千年社會歷史來說,只有統一才合大流才順應民意。是羅貫中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羅馬帝國可以先分裂而後強,而我們只有在國家統一民族和睦融合時才能獲得社會大治。對此我不必多做解釋。所以統一是必然的,至於為什麼是晉國統一了天下呢,我想可以從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等綜合國力來分析。 1政治制度上:我們知道漢代的官僚制度是世襲制,只有君王將相等高級官僚才能世襲,其他的還要通過什麼比如薦舉孝廉的形式步入仕途,改變命運,曹操就是被薦舉為孝廉後一步步飛昇的,即使曹操有過高的權勢,也要通過這種繁雜的升遷形式。而一些士人就更不必說了。而我們知道士人代表很大的利益結構。晉國{也可以說是魏國}是最早改變漢制的,我們清楚曹丕就是妥協了士人利益,實行了九品中正制才順利登基。而這也順應了時代發展要求,得到了當時社會主流士人集團的支持。所以後期魏國人才濟濟,而吳蜀沿襲漢制,阻礙大流,湮滅必然。蜀中無人必然! 2經濟:上面問友分析得比較透徹。中院附屬之地,物產豐富。財大氣粗。加上魏武帝曹操的屯田大治。經濟是一切的基礎!此處就不累述! 3文化:中原交流之地,名仕居之。文化交流頻繁。加之士人集團支持曹魏政治制度。名士可以引導一片輿論。故必成為文化昌盛之地。人才才能促進發展! 4軍事:有雄厚的物質經濟基礎,先進的文化軍事理論做鋪墊。冷兵器時代人的主觀能動性就很關鍵了,也就是說主將可以決定勝負走向。所謂將熊熊一個,兵熊熊一窩就是這個道理。看看後期吳蜀軍事將領,有幾個吃的硬的。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很形象!戰場上必失意! 綜上我認為這是大勢,更是必然。只有統一人民才能修養生息,文明才能發達!社會才能進步,阻擋歷史車輪的無異於螳臂當車,必定身敗名裂。 僅是本人一些愚見而已,不對的請見解指出,互相交流學習,謝謝!


我們以史為師


必須必然的!

這個沒有疑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