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的電臺有中醫講座,沒看到病人直接開藥方,你認為對嗎?

鋰巧匠


中醫和電臺中醫不是一個概念,不是一回事。中醫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瑰寶,是人們與病魔戰鬥的勝利法寶。電臺上的中醫,是斷章取義的普及中醫知識,是與中醫精神違背的。最基本的望聞問切都沒有,直接開藥方,有誰會肯定呢?


冬去春來20200220


本人身體也不好,在這八年裡斷斷續續看中醫,看過幾十個中醫了,從小城市小縣城到農村,最後也去過北京,徹底死心了,中醫講究“望聞問切”,必須面診,我面診了這麼多都沒見效果,甚者病情加重,你說這隔空診斷應該更不靠譜。中醫也看緣分治好了別人,不一定就能把自己看好,另外沒什麼大毛病還是不要吃藥,中藥也是藥,是藥三分毒,我就是吃了寒涼的中藥太多有一個多月的量,現在又得了胃病真是雪上加霜。總之,中醫必須面診,但想遇到一個好中醫實則不易。


非常完美一帆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是中華民族的魁寶,但由於西醫在儀器輔助,外科優勢和見效快上佔據明顯的優勢,所以近年來中醫已經被慢慢淡忘,許多中醫核心經驗和藥方也遺失在歷史長河中,現在的中醫就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許多都淪為賺錢的工具,特別是一些不正規電視臺為其發佈虛假廣告信息,你說的這種情況我認為不嚴謹可能有三種可能:1.此中醫為東郭先生,只懂皮毛,僱託合夥賺錢。2.此中醫為大師級人物,僅憑問就可得知病因,對症下藥。3.詢問的病症都是普通常見的,可以直接給出藥方。具體是哪種情況看官應該可以分析得出。現在的中醫可以說是混亂無序,一些中醫無照經營坑蒙拐騙,正規醫院的中醫總感覺療效一般,而一些中醫界的神醫我們很難遇到。好在本次新冠疫情中醫脫穎而出,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也希望國家能通過這次事件真正重視中醫,肯定中醫的地位,大力發展中醫,讓中醫的精髓和風采重回人民的身邊!





冷雨夜666


不是中醫不好,現今的中醫早已不是傳統的中醫了。中醫看病是望聞問切,學中醫需要很深的古代漢語基礎。人材缺乏。診病方式已完全西醫話。中醫講一人一方,同病異治。如今已很少有合格的中醫了。還有,藥材也不是傳統的材料了,就像我們吃的食材一樣。中醫養生保健,治治小病可以,大病重病還要西醫。新冠病毒就是例子。重症還是要西醫!現在很多所謂中醫真是在騙人!


樂山樂水1967


沒見到病人,直接開藥方,對中醫而言是很草率的行為。中醫自古以來就主張察色按脈,要看病人的精氣神,所以必須見人,才可以出藥方。《黃帝內經》稱為“能合色脈,可以萬全”。

中醫非常需要四診合參,同病可以異治,病人同樣說一句話,說得中氣十足,爽快自然或聲低氣弱,後勁不足;或滿口濁氣,聲音沙啞等。都能反映不同的信息,要開不同的藥方。

所以不看到病人不能反映病人的綜合實際情況。看病不是在猜病,更不是在賭博,要切切實實地把握病機,零距離地接觸臨床。醫生病人都要有這個覺悟,病人也不要草率地把自己的身心健康交給網絡中醫。


金億鑫


本來一些講座的專家是為了普及知識,比如說今天講的陰虛火旺,給大家開幾克枸杞子配點麥冬泡水喝,這種劑量小,藥效平的小方子調理也無可厚非,對於大眾來說可能有效,即便不對症也吃不壞。但是對於假中醫做講座賣藥或者說騙人的,直接開一些大方子包治百病等,建議報警處理。


中醫博士臧運華


中醫講究的是望聞問切的診斷方法。望是看病人的氣色。聞是聽病人聲音高低緩急。問是詢問病人的生活規律。切就是把脈,通過把脈可以瞭解病人五臟六腑經脈氣血的情況。選出正確的治療方法,對症下藥。

電臺中醫講座不見病人直接開處方肯定不對,是不負責任的行為。如果是保健類藥品的話是可以的。


桃河流水


我發明的民間美術雕塑畫創作《好藥藏深山,國醫甚精彩》力挺祖國中醫中藥。用中國傳統印章銘刻國醫的名人為別是扁鵲,華佗,皇甫謐,宋茲,葛洪,孫思邈,張仲景,朱丹溪,李時珍,張景嶽,葉桂,王慶成,十二位代表十二個月,上國人月月銘記。博大精深的中醫中藥代表中華民族繁衍強勝之一。大自然山山水水的生成了草木本綱,本綱草木精湛又生成了萬物生靈,生靈萬物生成了最高端人類,因此人類的生生息息與萬事萬物的聯繫,與草木本綱的聯繫,這是感應,人與自然的感應。多災多難中華民族的古代繁衍發展到如今,離不開中醫中藥的救治與貢獻。本民間美術雕塑畫家創作的雕塑畫《好藥藏深山,國醫甚精彩》自去年即己亥年十月開始,到如今基本完成,希望各位多多指正。




新文藝復興oK


【1】在合法性、合規性的前提下,應注意一下幾點:

1、針對初診患者,有必要在線下面對面問診。

2、針對複診患者,特別是慢性病,可以通過線上遠程問診。

3、如果患者能夠提供詳實的信息,且非危重急症,則可以通過線上遠程問診。


【2】無論醫生,還是患者,這兩點更為重要:

中醫藥很講究辨證施治,高度個性化,也是高度人性化。

1、作為醫生,除了中藥處方,還應為患者提供包括鍛鍊康復、飲食調整和心理疏導在內的整體解決方案,遵循“輕重緩急”的原則,既要儘快解除患者當前的痛苦,又不能放過任何讓患者持續健康的機會。


2、作為患者,應主動糾正自己“一生病就依賴醫生、依賴吃藥”錯誤的疾病觀,逐步養成“信賴但不依賴醫生”,才能真正踐行醫生的建議,無論是控制當前的症狀,還是從根本上康復,主動權都於患者。


針魂姜興鵬


對醫學不明白,感覺中醫的望聞問切學問太神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