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在無錫的泰伯和陝西的周武王是什麼關係?

用戶3117789454


先說答案吧:泰伯是大哥,周武王的爺爺季歷是三弟,論起輩分,周武王要喊泰伯大爺爺。

下面再延展講兩個問題,第一,泰伯奔吳的真相沒有那麼崇高和美好。第二,為什麼吳地當地的蠻夷會接受泰伯這些外人的領導。

第一,泰伯奔吳的真相沒有那麼崇高和美好。

儒家的著作裡面,把泰伯奔吳說的像童話一般的美好:周公亶父膝下有泰伯,仲雍、季歷三個孩子,按照嫡長子繼承製,理應泰伯繼承王位,可是敦厚孝順的長子泰伯知道老爸喜歡三兒子季歷,更喜歡季歷的兒子姬昌,沒錯,就是發明後天八卦的那位大神。於是為了讓爸爸媽媽不再為他的學習擔憂,泰伯和老二仲雍一商量,帶著一幫小弟兄悄悄離開家鄉陝西,千里迢迢來到了荊蠻之地,現在的無錫蘇州一帶,重新創業。為了和當地老百姓打成一片,泰伯甚至還改換了當地最流行的莫西幹髮型,身上也描龍繡鳳,猶如崑山龍哥。無錫蘇州一帶的老百姓一看,哇塞,這麼有道德品質的人,一定是個大閒人啊,於是大家心甘情願的接受泰伯、仲雍的領導,大家齊心協力把荊蠻之地發展成了魚米之鄉。完美!

孔子在《論語》裡面說:泰伯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各位用聰明的腦袋想一想,可能嗎?人性本惡,童話都是用來欺騙小孩子的。孔子在編故事呢。

泰伯奔吳,絕對應該有其他的版本,一個更加現實的,符合利益和鬥爭邏輯的版本。

《古本竹書紀年》裡面記載說,季歷連續打敗了西戎的進攻,擴大了周國的邊疆,對於國家開疆拓土功勳卓著,所以老大泰伯老二仲雍遠離家鄉避讓。

《史記》裡面講的就比較直接,說泰伯和仲雍是逃亡。

當代還有一些史學家更加有小說家的潛力,說泰伯仲雍根本就不是逃亡,還是肩負這爸爸媽媽的囑託,在腐朽沒落的商朝大後方開戰敵後根據地建設,找機會跟弟弟上下夾擊,掏商朝的老窩。

可能鐵錘看慣了歷史的殘酷一面,更加願意相信上面三種說法。實際上,我自己還有一個綜合了上面幾種觀點的猜想:大哥泰伯和二弟仲雍,聯手離開北方故鄉,一是感受到了父親對老三季歷家兩代人的偏愛;二是季歷快速崛起的實力和聲望,讓他們隱約感受到了某種威脅。為了自保,他們決定離開這個對他們來說已經成為是非之地的故鄉,不遠萬里來到蠻夷之地拓荒自己的人生疆域。

第二,為什麼吳地當地的蠻夷會接受泰伯這些外人的領導?

前面說到了,泰伯和弟弟來到荊蠻之地,斷髮文身。《吳越春秋》裡面說,這樣做就是對周朝的父親兄弟表示自己不要王位的決心。“示不可用”,我都已經把大家重視服,頭髮,皮膚做了整容術,再也沒有資格競爭周王的寶座了。你們就不要再想著讓我們回去當國王了,或者說,我們就再也不會對老三家那一支族人產生潛在威脅了。

這是第一個原因,在王權爭奪戰上徹底棄權退出,至於是從道德的角度考慮,還是從自保的角度考慮,大家見仁見智。

第二個原因,我認為更加實在的,就是,泰伯和仲雍這些外來戶,需要通過容貌服飾的改變,獲得荊蠻之地土著人的認可。

就像李連杰在《西域雄獅》裡面扮演的黃飛鴻那樣,在印第安部落裡面畫上一臉的油彩。

可是一群外來戶,只是改變一下發型,紋個身就能得到當地人的擁護成為開國者嗎?顯然不能。

一定是泰伯和仲雍和當地人帶來了好處。

有人說是泰伯和仲雍給吳地人民帶來了先進的農業技術,別開玩笑了,這裡的稻米文化很悠久好不好。良渚文化裡面的農耕文明,不比同時期的北方差。

最符合邏輯的,還是周國人的土地制度,井田制,讓吳地的普通人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范文瀾先生在《中國通史簡編》裡面論證了,在周公亶父時期就已經建立了井田制的觀點。

泰伯把先進的生產資料分配製度,帶到了荊蠻之地,讓當地的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獲得了當地人民的擁護,最後成立了勾吳。

這個邏輯是說的通的。通俗一點說,泰伯兩兄弟在這裡發動了土地改革。

勾吳的吳字,就是魚字,就是當地人的圖騰。這樣的國名也更加容易得到承認。

簡單總結一下:泰伯是周武王的爺爺輩,泰伯奔吳不是一個道德話題,是一個關於生存和發展的話題,泰伯能夠在吳地得到擁護和建國,是因為給當地人帶來實實在在的制度利益。


鐵錘文史


講無錫是泰伯奔吳落腳點在無錫梅里的人/專家/學者都是從文獻材料找依據,他們也在拼命找實物證據,但從來就沒有找到一件能夠佐證無錫是泰伯奔吳的落腳點。泰伯如果落腳在無錫為什麼沒有留下一星半點當時周文化的痕跡(文字、語言、青銅禮器、青銅兵器、青銅農具、北方的旱作農業作物的種子、青銅器工廠等)哪?這隻能說明文獻資料中的說法是錯誤的。

環太湖地區自古以來一直是衣食無憂的稻作農業區,在周人渡江前已經進入良渚文化時期,泰伯這個異族人一來就能進入環太湖核心區?當地古越人還擁戴他當領導?這也太低估了古越人及其部落酋長的智商了吧!歷史上有哪一次後來者(周人/北方漢人)進入環太湖流域不遇到抵抗的哪?一次也沒有。後來者每次都是篳路藍縷、櫛風沐雨 、砥礪前行、艱辛開拓。

鎮江是吳文化和吳語的起源地(沒有之一)、江南文脈之所在(沒有之一)、江南漢人的出發地。鎮江是歷代漢文化進入環太湖流域、寧紹平原人流和文化走廊的起始點。句吳最早的都城在鎮江,作為都城時間長達600多年。真正的江南漢人老祖宗的墳墓都在鎮江大港及其周圍地區,發掘過煙墩山、母子墩、北山頂、諫壁青龍山磨子頂等吳王墓或吳國貴族墓,出土西周青銅器41件、春秋青銅器54件。其中煙墩山出土的宜侯夨簋銘文記載了公元前1005年周康王封宜侯(周章)宜地(鎮江),建宜邑(鎮江城),原件被國家博物院收藏了,在北山頂出土的青銅器等文物被南京博物院收藏。可以到鎮江博物館看一下鳳紋尊,上面有天黿圖案,是姬姓(吳姓)的族徽。隨宜侯過江的周人首先定居在寧鎮和茅山地區,周人帶來先進的文化和科學技術,這個地區開始講古漢語、用古漢字、製造青銅器、種小麥吃麵食。鎮江丁家村遺址出土過西周時期的碳化小麥顆粒,鎮江孫家村有吳國的青銅器工廠。

鎮江歷來是北人進入江南的登陸點,寧鎮山脈(南京淳化青龍山——常州孟河黃山)和茅山山脈區域是橋頭堡。江南土著是古越人講古越語(侗臺語),在周人登陸鎮江後,經過600多年後,從鎮江出發的古漢人,建立淹城(創造了常州人)、闔閭城(創造了蘇州人)……,江南人開始講古漢語(吳語)用古漢字開始用上了青銅器。

梅村(梅里)出土過西周文物嗎?沒有。無錫出土過西周青銅器嗎?沒有。就是無錫博物院內的唯一一件用了撐門面的春秋青銅器——吳王僚劍,是從民間徵集的,根本說不清它的出土地在何處。再說一說鴻山大墓(戰國時期的越族大墓)出土過青銅器嗎?沒有吧,出土的青瓷禮器都是仿造鎮江的青銅禮器的式樣,鴻山大墓出土的文物上沒有文字吧。鴻山大墓的鳳形佩是古越人(古越人的後代現在發佈在貴州廣西雲南及東南亞)的族徽,現在無錫人的祖先是周人/漢人,現在無錫市將玉飛鳳作為市徽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吳人有自己的族徽——天黿(姬姓族徽),不瞭解的話,可以看一下鎮江博物館的鳳形尊。 所謂的泰伯奔吳居無錫梅里完全是訛傳,沒有一點文物依據。最早是東漢趙曄在《吳越春秋》中憑空杜撰出泰伯葬在吳縣梅里平墟,最後到唐代張守節又臆想出泰伯葬在無錫梅里。


Boyee2


根據“泰伯奔吳”的傳說,泰伯為周太王的長子,為避弟弟季歷及侄子昌(周文王,據說季歷與昌賢能,周太王想傳位給季歷,以便再傳給昌),於是太伯與二弟仲雍出奔到荊蠻之地,斷髮文身,示不同用,以避季歷。按此關係,泰伯為周文王之伯父,周武王的伯祖父。

而儘管許多史籍對“泰伯奔吳”建立吳國的歷史都言之鑿鑿,但對此我一直深有疑問。在商周之際,泰伯為了避位從周原地區出奔到三千餘里外的吳地的可能性究竟能有多大?那既然說是泰伯建立了吳國,那麼問題又來了,極其注重宗法制的周人給予作為周室長支的吳國的爵位為何又僅僅是子爵呢?今天,我就來分析一下“泰伯奔吳”的可能性以及對“泰伯奔吳”的由來作一下合理的推測!

據說“泰伯奔吳”的原因是泰伯有兄弟三人,老大泰伯、老二仲雍、老三季歷,季歷比較賢明,而且季歷的兒子昌(也就是後來的周文王)又有聖人之相。所以泰伯的父親周太王就特別希望能夠在死後傳位給季歷,以便將來季歷再傳位給昌。而泰伯洞察了父親的心意,於是就和弟弟仲雍一起出奔到荊蠻之地,斷髮文身,以表明自己不能夠再繼位了。而荊蠻之人覺得泰伯特別仁義,於是紛紛歸附泰伯,擁立泰伯為君,國號“勾吳”。但對這段歷史典故至少存在以下幾方面疑點。

第一,奔吳必要的經濟條件基礎。“泰伯奔吳”絕不可能是“裸奔”,既然季歷的兒子昌都展露出聖人之相了,那麼作為季歷兄長的泰伯、仲雍也必定早已有了各自的家眷,而要讓季歷以及昌將來能夠順利繼位的話,那麼泰伯奔吳也必定是要帶走家眷的;另一個也能證明泰伯他們不可能是“裸奔”的原因是,周滅商後,追念泰伯的仁德,是派人去尋找泰伯的後人的。由此可證泰伯的家眷當初是被泰伯帶走的,既然是帶著家眷的話,那麼就一定會帶著一定數量的隨從用以保護家眷。以泰伯與仲雍的身份來估算“奔吳”群體人數的話,那麼最起碼也應該是人數在幾百到上千人左右的龐大群體。

既然是這麼一個龐大的群體,那麼他們出奔的目的地就一定要有能滿足他們的經濟條件基礎。眾所周知,周人是一個農業部落,因農業而興盛,最為重視農業的發展,周人的先祖--后稷就被稱為農業之神。稷就是一種小米,是周人最主要的農業作物,如果泰伯這一批周人要遷徙的話,那麼他們按理來說也應該遷徙到適合種植小米的地區,而不是適合種植水稻的江南地區。

第二,當時的政治環境。泰伯奔吳時期正處於商周關係緊張時期,泰伯的父親周太王在位期間,便已開始蠶食商王朝的諸侯,也就是周人所言的“剪商”。商周之間的關係在此期間特別緊張,商人後來還因此囚殺了周人的首領季歷。試想,商人又怎麼能夠允許這麼一批周人通過自己的區域而繞道自己的身後,從而給周人從自己背後插刀的可能呢?

第三,沒必要逃那麼遠。泰伯是為了避位,不是逃避仇殺,農業部落都是極為安土重遷的,以當時的經濟條件與交通條件,遷徙不是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沒那麼輕鬆容易。既然泰伯出奔是為了滿足周太王的心願,那麼泰伯出奔,表表決心、意思意思也就得了,實在沒有必要費那般辛苦勁逃那麼遠。

第四,至於荊蠻覺得泰伯仁義,歸之千餘家,擁立其為君的可能性也並不大。泰伯的這種仁義其實都是按照周人的文明道德準繩來說的,荊蠻人與周人語言不通、生活習俗也不一樣,相隔三千餘里的話,就未必就能確定你泰伯是因為讓位才奔吳的,再說即便知道泰伯讓位是真也未必就把這當回事,你讓位也終究是讓給了自家人而不是讓給外人的。再有,當時做首領是有甜頭的,荊蠻人未必就甘願擁立異族人為首領。我們看到周人伐紂滅商後,分封姜太公到營丘以建立齊國,姜太公就是靠武力打敗萊夷才佔據營丘的,按理來說姜太公是不說也很賢明,可是萊夷也沒有到了主動歸附的程度,而是互相間動了拳頭的。何至於荊蠻人就紛紛甘願歸附於泰伯呢?這歸附於泰伯的千餘家荊蠻如果說是泰伯當初帶來的斷髮文身後的周人部落似乎更可信一點。

第五,“泰伯奔吳”後與周人斷失聯繫已歷經四、五代人了,所以就不能排除吳越之地的部落首領為攀高枝而冒認泰伯之後的可能。


有知社


《儒林外史》中用了很大的篇幅來描寫了“祭先聖南京修禮”之事,吳太伯(即吳泰伯)在儒家有著崇高的地位,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孔夫子曾經讚頌道:“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己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吳太伯是周部落首領古公亶父的長子,他的兩個弟弟依次是仲庸和季歷,這兩個名字可能我們都比較陌生,但是季歷的兒子和孫子大家就比較瞭解了——他們就是周文王和周武王!那麼,吳太伯和周武王的關係就縷清了——周武王的爺爺是吳太伯的弟弟,即,吳太伯是周武王的堂祖父。

吳太伯本事古公亶父的嫡長子,有著繼承爵位的優先權,但是他卻主動放棄了這個權利,並主動“奔吳”,其原因在《史記·吳太伯世家》中有記載:“季歷賢,而有聖子昌,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昌,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荊蠻,文身斷髮,示不可用,以避季歷。”也就是說,太王古公亶父有意於隔代傳位給姬昌,所以就必須先傳位給自己的幼子季歷。吳太伯很清楚父親的意圖,再加上他也認為弟弟季歷非常賢明,於是就主動放棄了繼承權,逃到了當時尚為荒蠻之地的“荊蠻”,並且文身斷髮,拋棄了炎黃的傳統,自任為蠻夷。如此一來,季歷就是再想讓位也不可能了。

而吳太伯也有很強的號召力和政治能力,他在荊蠻之地很快定居下來,並且建立了一個全新的政權——句吳(太伯之奔荊蠻,自號句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立為吳太伯),他也正是大名鼎鼎的吳王闔閭、吳王夫差的祖先。


國史通論


泰伯又叫吳太伯,是周太王古公古公亶父的長子,而周武王是周太王三子季歷的孫子,也就是說,周武王叫泰伯爺爺。最初的故事,我們從周太王說起,周太王名叫姬亶,是周祖后稷的第12世孫。他率領周部落的人民躲避戎狄的進攻,遷到岐山下的周原,發展生產,以德行天下,被周武王尊為太王。

《詩經·閟宮》記載了太王的功績:"后稷之孫,實維大王。居岐之陽,實始翦商。"司馬遷說"古公乃貶戎狄之俗,而營築城郭室屋,而邑別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樂之,頌其德"《竹書紀年》說他在這裡的統治得到了商王的肯定。"(商王)武乙六年,邠遷岐周。命周公亶父,賜以岐邑"

周太王娶妻太姜,有長子叫太伯,次子叫虞仲。太姜生小兒子季歷,季歷娶太任為妻。其中,泰伯也就是太伯。虞仲也就是仲雍。這也就是說,古公太王娶了太姜,然後有三個兒子,其中對第三個兒子季歷及其孫子姬昌尤其看好,而他的大子和二子很賢德,就躲到了南方,讓賢。為了表示自已的誠心,他們斷髮紋身,就是剪了頭髮,身體刺上了花紋。來表示自已不想與弟弟爭位。

就這樣他們到了南方,在無錫梅里定居下來,由於他的賢德,民眾歸附。他立國為句吳。成為了吳國的始祖。

《史記·吳太伯世家》載:吳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歷之兄也。季歷賢,而有聖子昌,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昌,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乃犇(bēn,即"奔")荊蠻,文身斷髮,示不可用,以避季歷。季歷果立,是為王季,而昌為文王。太伯之犇荊蠻,自號句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立為吳太伯。

他在這裡領導人民開發江南,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傳說伯瀆河就是他領導人民修建的。

他死後,人們把他葬在鴻山,他沒有兒子,弟仲雍繼位。而他的三弟也出開拓了周的基業,後被商王所殺。於是由季歷的兒子繼承事業,這就是周文王。經歷文王武王,到周武王終於滅商,然後周武王派人找到仲雍的後人周章,正式冊封周章為吳國君主。太伯被後世奉為吳文化的鼻祖。


歷史上那些人那些事兒


嗨,姚文嬌,你還好嗎?我估計我今天就要走了,最晚明天,我就要走了!你會想我嗎?


大少爺信仰


他大爺


大阿福


泰伯又稱吳太伯。《史記》中世家第一就是這位吳太伯。第二位才是有名的姜子牙,第三是周公。

我們可以反推一下,這樣便於理解。周武王姬發是周文王姬昌的兒子。周文王姬昌是季歷的兒子。季歷一共弟兄三人。老大就是泰伯,老二叫仲雍。老三(或者小兒子)叫季歷。但是按照古代中國輩分排序,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才是老四或者老小。但是史書上沒有說叔輩的人,就不管了。

這三個人的共同父親是古公亶父,他感覺自己小兒子季歷比較賢能,小孫子姬昌也比較有聖德。於是想把位子傳給季歷、姬昌這一系。但是傳統是長幼有序,一般是穿長子的。老大泰伯、老二仲雍明白父親的意思,也比較理解。於是就自我作踐自己了。其結果是太伯、仲雍二人就逃往荊蠻,就是今天的吳越之地。象當地蠻人一樣身上刺滿花紋、剪斷頭髮,以示不再繼位。於是古公亶父就把繼承權給季歷。季歷繼位,就是後來的王季歷,姬昌後來繼承季歷的位子也成為周文王。

可見泰伯應該是周武王的曾祖父的哥哥。周武王應該稱呼他為:大爺。稱呼老二仲雍應該叫二大爺。當然各地叫法可能不一樣。

話說:太伯逃至荊蠻後,自稱“句(gōu,勾)吳”。荊蠻人認為他很有節義,追隨附順他的有一千餘戶,尊立他為吳太伯。太伯死後沒有無子,其弟仲雍繼位,就是吳仲雍。

無錫的泰伯廟就是紀念泰伯的,他能主動讓賢,不爭權奪利,成就周朝,功績應該表彰。


關中拾遺


這個問題我關注研討多年了,因(閻氏族譜)記載,閻姓出自姬姓,尊泰伯為始祖。泰伯是武王的伯祖父,這沒疑問,(左傳)、(史記)等典籍有記載。關於泰伯奔吳,史家多有爭議,吳、秦兩地的史家也多有論著,路徑、時間也爭議不休。我認為陝西博物館專家尹盛平先生的(陝西考古論文集及周族起源)一書,對泰伯奔吳解釋的最為合理,其次是何光嶽先生的(周源流考),綜合簡單介紹下:1、泰伯奔吳,首先奔的是寶雞附近的弓魚國,這個弓魚國來自於荊蠻之地的江漢地區,祖先是虎圖騰以打漁為生,商末到達漢中寶雞地區,建弓魚國。2、泰伯兄弟以弓魚國義而歸之的荊蠻之民為基礎,在寶雞西北現隴縣附近原古吳國建國,把虍的元素、吳的元素、及魚的元素柔和在一起,起名叫虞國,史稱西吳或夨國。3、泰伯奔吳是太王的安排,意為聯絡西方邦國部落特別是犬戎,隴東的古吳國就是犬戎之國,之前姬周與之多有糾集,是否泰伯兄弟母家也無可考證了。4、之後的夨國參與了武王伐紂,後代被封於西吳和虞(山西平陸)。夨伯在成周參與政事,周昭王時,吳人參與南征,嘉封其後代於夏虛閻鄉及成周西南宜陽邑,周宣王時,改封宜地吳人於鎮江,後人又發展到太湖定居無錫梅里。5、吳國逐鹿中原,是春秋一霸,周王、晉、魯都承認吳為姬姓同宗。


阿里小泰


泰伯,又稱吳太伯,吳國第一代君主,東吳文化的宗祖。其父是周的國君古公亶父,古公亶父共有三個兒子,長子就是泰伯,次子叫仲雍,少子叫季歷。

關於泰伯奔吳的原因歷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由於當時季歷的兒子姬昌(也就是周武王的父親)已經出生,而且有瑞相,古公就想把王位傳給季歷,然後再傳給季歷的兒子姬昌,也就是周文王。泰伯知道父親的心思後,就藉故到南方去採藥。老二仲雍和泰伯想法一樣,也與兄長一起去了江南吳地,兩人還斷髮文身,表示決心不接受繼承君位。後來古公去世了,季歷只好自己繼承了君位。季歷死後將君位傳給兒子姬昌,也就是周文王。最後周文王之子周武王滅商,一統天下,建立了周王朝。

另外一種說法以朱熹在《論語集註》中的註釋為代表,“大王因有翦商之志,而泰伯不從,大王遂欲傳位季歷以及昌”,就是說泰伯之所以要奔吳,是因為他不贊成古公亶父滅商的打算,所以古公亶父才有了傳位給季歷和姬昌的打算。泰伯與仲雍知道後,就出走去了南方。

泰伯這種為成全其父的意願,棄自身的利益於不顧的行為,得到了儒家的高度評價,《論語.泰伯篇》第一章就是孔子讚揚泰伯的話,原文是: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所謂“三以天下讓”,朱熹的註釋是“三讓,謂固遜也”,意思就是所謂的三讓,體現的主要是泰伯堅持遜讓的態度。而錢穆先生在《論語新解》則指出歷來對於三讓有兩種解釋,“一說:泰伯避之吳,一讓。太王沒,不返奔喪,二讓。免喪後,遂斷髮文身,終身不返,三讓。一說:季歷、文、武三人相傳而終有天下,皆泰伯所讓”。

參考譯文是,孔子說:“泰伯可以稱得上品德極高尚的了,他為了天下(得到更好的治理)多次把君位讓給弟弟,也就沒有什麼事蹟讓人民去稱讚他。”

孔子之所以對泰伯給予如此高的評價,大概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對於父親的“孝”,為實現父親的願望,毅然捨棄了自己的地位,重視“孝”大於私利;第二是認為季歷,特別是姬昌能比自己更好的治理天下,選擇了放棄私利,重視“天下”大於自己;第三是對於自己“民無得而稱”的不在意,心繫天下,淡薄名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