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本期介紹的孤島“巨獸”,不僅僅是哺乳動物,還包含著鳥類、爬行動物、無脊椎動物,在動物學中有個專有名字叫做-島嶼巨型化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島嶼巨型化是指孤島上動物變得巨大化的生態現象。當人類或是其他掠食者(例如:狗、貓、老鼠、豬)來到這些島嶼時,這些巨型動物與島嶼上的特有種往往會因此絕種。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通常出現島嶼巨型化的地方沒有大型肉食性哺乳動物,出現的地方多數是飄移的孤島,而它們頂級掠食者的生態位會被當地的鳥類、爬蟲類與小型肉食動物取代,例如:哈斯特鷹與馬島獴(隱肛狸)。

較小的體型通常能幫助草食動物逃離掠食者,而當島上缺乏掠食者的威脅時,這些草食動物的體型也隨之巨型化,其他可能的原因是因為缺乏與其他大型草食動物的競爭壓力。

因此,島嶼巨大化通常為缺乏限制這些動物體型因素(例如:天敵掠食或食物、棲地競爭)時的演化趨勢。但是由於缺乏掠食者的威脅,有些大型草食動物來到島嶼後反而傾向演化出較小的體型,稱為島嶼侏儒化。此外,由於島上獵物資源的限制,許多掠食者的體型也會隨之侏儒化。


物種範例


特內里費巨鼠

Canariomys bravoi

滅絕

分佈:特內里費島

大陸近親:褐鼻鼠屬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特內里費巨鼠,是一種已滅絕的齧齒目哺乳動物,為西班牙加那利群島最大島特內里費島上的特有種,所找到的化石經放射性碳定年法鑑定確定多屬於更新世晚期。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特內里費巨鼠體重可超過 1千克,顱骨可長達7釐米,全長包含尾巴可超過 1.14米,為體型最大的鼠科動物。


米諾卡島兔王

Nuralagus rex

滅絕

分佈:梅諾卡島

大陸近親:兔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米諾卡島兔王,是300-500萬年前生活在西班牙米諾卡島上的一種兔。由於在島嶼上不存在天敵,米諾卡島兔王體重可達12公斤,肩高50釐米。無法像現代的兔子一樣跳躍,同時也不需要有敏銳的視覺和聽覺,使其耳朵和眼睛發育都較小。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米諾卡島兔王爪子較大,適合於挖掘植物和根莖,這可能是其主要食物來源。米諾卡島兔王的滅絕原因可能是米諾卡島逐漸變冷,使它們難以適應而死亡。


意大利鼠兔

Prolagus sardus

滅絕

分佈:科西嘉島、薩丁尼亞島與塔沃拉拉島

大陸近親:鼠兔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意大利鼠兔,是分佈於地中海科科西嘉島、薩丁尼亞島與塔沃拉拉島的鼠兔,於1700年代未或1800年代初滅絕。它們最初被描繪為“沒有尾巴的大兔”,重量大約420-520克,古代薩丁尼亞島的原住民將它們當為食物。有指意大利鼠兔仍然在薩丁尼亞島上生存著,另一些則指它們其實是在較近期才消失的。以往有一些指觀察到它們的報告,但未有一個是已確實的。


古大狐猴

Archaeoindris

滅絕

分佈:馬達加斯加

大陸近親:嬰猴科、樹熊猴與蜂猴亞科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古大狐猴,是已滅絕的狐猴,且是馬達加斯加最大的靈長目。它們重約200公斤,高度可達1.5米。基於它的重量,古大狐猴相信是陸上動物,而它的四肢顯示適合緩慢及笨重的攀爬。


巨狐猴

Megaladapis

滅絕

分佈:馬達加斯加

大陸近親:嬰猴科、樹熊猴與蜂猴亞科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巨狐猴,約重50公斤,身長可達1.3-1.5米。它的身體矮胖,像現今的無尾熊。它的手臂及手指很長,適合抓樹,腳則呈八字形適合直立攀爬。於1500-2000年前人類到達後,馬達加斯加的森林被剷平成為農地。巨狐猴未能適應這種環境轉變,且成為了獵人的目標,最終於500年前歐洲發現馬達加斯加時滅絕。


馬島獴

Cryptoprocta ferox

易危

分佈:馬達加斯加

大陸近親:獴科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馬島獴,又稱隱肛狸,是馬達加斯加特有的一種哺乳動物。它們是獴的近親,是馬達加斯加最大的肉食性哺乳動物。馬島獴體長65-80釐米,尾長70-90釐米,重5-10公斤。馬島獴是肉食性的,獵食細小至中等的動物,由魚類至鳥類不等。它們特別喜歡獵食狐猴,且是很多物種的掠食者。


哈特茲哥翼龍

Hatzegopteryx

滅絕

分佈:哈提格島

大陸近親:風神翼龍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哈特茲哥翼龍屬,化石發現於羅馬尼亞西部(羅馬尼亞西部當時是個約八萬平方公里的大型島嶼,名為哈提格島)的Densus-Ciula組,年代為白堊紀晚期的馬斯特裡赫特階晚期,約6500萬年前。包含頭顱骨碎片、左肱骨、以及其他部分,這些化石顯示它們是種大型動物,翼展可達12米,甚至更大。


恐鳥

Dinornithiformes

滅絕

分佈:新西蘭

大陸近親:䳍形目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恐鳥,又稱摩亞鳥,是對生活於新西蘭的一群體型高大、外型近似現今的鴯鶓而不能飛行的平胸鳥類的總稱。恐鳥是現今已發現最高的鳥類,目前已知有九個有效物種,其中巨恐鳥屬(Dinornis)鳥類高度可達3米,重量約250公斤。它們曾經是新西蘭的森林生態系統中的優勢草食性動物。

恐鳥被認為在約16世紀左右絕種,雖然有一些報告推測在新西蘭某些偏僻的角落直到18世紀甚至19世紀仍然有恐鳥生存。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毛利人模仿狩獵恐鳥


雖然一些人認為恐鳥的數量在人類到達前便已經開始減少,不過恐鳥的絕種目前主要還是認為跟毛利人的波利尼西亞祖先的獵捕和開墾森林有關。在人類抵達之前,恐鳥的主要獵食者是哈斯特鷹,世界最大的鷹之一,現在也絕種了。


哈斯特鷹

Hieraaetus moorei

滅絕

分佈:新西蘭

大陸近親:鷹科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哈斯特鷹 是一種體型巨大的雕,目前已經在地球上絕跡,它們曾經生活在新西蘭的南島,是地球上曾經出現過最大的鷹科動物。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雄性的哈斯特鷹重9至10公斤,而雌性的哈斯特鷹則重達10至15公斤。它們的翼展長約2.6至3米,以重量來說是相對較短的,不過這有助於它們在新西蘭的密集樹林中獵食。


紅秧雞

Aphanapteryx bonasia

滅絕

分佈:毛里求斯

大陸近親:秧雞科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紅秧雞,是毛里求斯經已滅絕的特有種。根據其大量的骨頭、一些描述及手繪,得知它們是不會飛的鳥,約有50釐米長。它們全身的羽毛都呈紅褐色的絨毛狀。尾巴已經不能看見,而雙翼則差不多消失了。它的喙長而彎曲,雙腳較長。整體上它們很像鷸鴕。

紅秧雞在被發現後的一個世紀內因獵殺而滅絕的。它們的味道應該不怎麼可口,很多時是因紅秧雞好奇習性而被人類獵殺。雖然它們善於逃走,但若看見了紅布後,就會追擊紅布而被誘捕。紅秧雞被捕捉後會發出叫聲,吸引更多的紅秧雞,這是因它們在沒有掠食者的情況下演化成十分好奇,而不懼怕人類。由於它們生活在地上,豬會吃它們的蛋,這亦可能是導致其滅絕的原因之一。


白令鸕鷀

Phalacrocorax perspicillatus

滅絕

分佈:科曼多爾群島

大陸近親:角鸕鷀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白令鸕鷀,又稱眼鏡鸕鷀,是已滅絕的鸕鷀,分佈在科曼多爾群島(位於堪察加半島以東200公里的太平洋北部白令海附近,組成部分包括白令島、梅德內島、託波爾科夫島以及阿里岩礁)。白令鸕最初是由喬治·斯特拉於1741年在維他斯·白令的第二次堪察加半島探索中發現。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他形容白令鸕是一種體型大及醜陋的鳥類,而且差不多不懂得飛行,不過實際上是很少飛行而非體質上的不能。白令鸕鷀重約5-6.5公斤,除了知道白令鸕是吃魚類外,差不多沒有其他的資料。隨著探索者不斷來捕獵白令鸕作食物及取其羽毛後,它們的數量大幅的下降。最後發現白令鸕是於1850年的白令島的西北端。


羅德里格斯渡渡鳥

Pezophaps solitaria

滅絕

分佈:羅德里格斯島

大陸近親:綠蓑鴿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羅德里格斯渡渡鳥,是鴿形目鳩鴿科的一種已滅絕鳥類,也是羅島渡渡鳥屬的唯一物種,為印度洋馬達加斯加東邊毛里求斯羅德里格斯島上的特有種,與同樣生存在毛里求斯另一種鳥類渡渡鳥是近親,現存親緣關係最近的近親則為綠蓑鳩。本種也遭到人類帶來的入侵物種——家貓的大量捕殺,直到1761年間,本種已經非常罕見,最後在1778年徹底滅絕。

雄性長度為90釐米,重可達28千克;雌性身長約70釐米,體重17千克。


渡渡鳥

Raphus cucullatus

滅絕

分佈:毛里求斯

大陸近親:綠蓑鴿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渡渡鳥,或作嘟嘟鳥又稱毛里求斯愚鳩、愚鳩、孤鴿,是僅產於南印度洋,在馬達加斯加島東側的毛里求斯島上一種的不會飛的鳥 。渡渡鳥體型龐大,高大約1米,體重10.6-21.1公斤。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這種鳥在1505年被人類發現後,僅僅200年的時間裡,便由於人類的捕殺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大量減少。約在1660年代前後,徹底絕滅。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被記錄下來,因人類活動而絕種的生物,是除恐龍之外最著名的已滅絕動物之一。


鴞鸚鵡

Strigops habroptilus

極危

分佈:新西蘭

大陸近親:鸚鵡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鴞鸚鵡是一種肥大而渾圓的鸚鵡,也是世上唯一一種不會飛行的鸚鵡,雄性成熟期時體長可達60釐米,重2至4公斤。正因為此,鴞鸚鵡不像其他鳥類要保持輕盈的身體,它們多會於體內儲存大量脂肪,使他們的體重冠絕同類。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鴞鸚鵡是新西蘭的特有物種,它們的祖先在史前時代就移居新西蘭。在沒有哺乳類獵食者的情況下,它們失去了飛行能力。自波里尼西亞及歐洲殖民者引入如貓、鼠及鼬等生物後,鴞鸚鵡的數目開始大幅下降。從1890年開始就有保育措施,但大部分均未見成效,直至1980年正式實行的全國性鴞鸚鵡覆育計劃。2005年11月,全新西蘭餘下的鴞鸚鵡僅在四個無捕獵者的地區活動並得到嚴密監管,包括茂伊島、喬基島、科德菲什島及安克島。而在新西蘭南面峽灣區的兩個島嶼,雷索盧申島及塞克勒特里島上,大規模的海島恢復活動正在進行,以提供一個合適的生境予鴞鸚鵡居住。現時鴞鸚鵡是全球最接近滅絕的物種之一,但其覆育計劃成功使該物種在超過半世紀只餘不足50只個體的情況下,終在2009年3月期間突破100只。至2018年4月,鴞鸚鵡的數量終提升至149只。


克里特小鴞

Athene cretensis

滅絕

分佈:克里特

大陸近親:縱紋腹小鴞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克里特小鴞是一種於更新世生存於克里特島的貓頭鷹,已滅絕。其於1982年被Weesie發現並命名。它們至少有60釐米高,不會飛或幾乎不會飛。在人類登陸克里特島後,克里特小鴞便滅絕了。


大草鴞

Tyto gigantea

滅絕

分佈:加爾加諾

大陸近親:草鴞屬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大草鴞,為一種已滅絕的鴞,僅棲息於中新世晚期,約11.63-5.333百萬年前,的意大利加爾加諾地區,加爾加諾在中新世時期曾經為獨立的島嶼,如今則為與大陸連結的半島。從目前已出土的化石來判斷,大草鴞的外型與現存的草鴞十分相似,但是體長可達90釐米,大於或接近於現存的雕鴞。大草鴞的翼骨偏小,腿骨較長,代表它們可能沒有飛行的能力,而是以在地面奔跑獵食為主。


巨天鵝

Cygnus falconeri

滅絕

分佈:馬耳他

大陸近親:大天鵝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巨天鵝,是一種已滅絕的大型天鵝,生存於中更新世的馬耳他與西西里島。根據化石推斷它們的身長約為190-210釐米,翼展約3米,估計重約16公斤,站立高度甚至超過了歐洲矮象。由於巨天鵝龐大的體型,它可能無法飛行。


科摩多巨蜥

Varanus komodoensis

易危

分佈:印尼小巽他群島

大陸近親:巨蜥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科摩多巨蜥 又名科莫多龍,是世上最大的蜥蜴,在印度尼西亞的四個島嶼(科莫多島、林卡島、莫堂島、弗洛雷斯島)棲息。是一種可怕的食肉動物。它們通常捕食小鹿,但更可怕之處在於,它們也會捕獵體形更大的哺乳動物,如水牛,甚至偶爾也會攻擊人類。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科摩多巨蜥是現存體型最大的蜥蜴,平均長度2至3米。在野生環境,成年的大型科摩多巨蜥重約70-90公斤。


椰子蟹

Birgus latro

數據缺乏

分佈:印度洋島嶼與波利尼西亞

大陸近親:陸寄居蟹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椰子蟹,是十足目陸寄居蟹科的節肢動物,是現存最大型的陸生節肢動物。多分佈於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熱帶島嶼,在我國僅分佈於臺灣省南部。成年後它們幾乎完全生活在陸地上,返回大海只是為了產卵。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椰子蟹長度大約40釐米,兩腿跨度大約100釐米,重量約4公斤。雄性較大。椰子蟹的體型,因不同的分佈地,而存在一定的差異。


豪勳爵島竹節蟲

Dryococelus australis

極危

分佈:豪勳爵島

大陸近親:竹節蟲科

地球上的孤島“巨獸”

豪勳爵島竹節蟲,是澳洲特有的一種大型竹節蟲,成蟲長達15釐米,重達25克,它們具有橢圓形的軀體及結實的足部,雄性更有一對不合比例的粗壯股節。與大部分竹節蟲不同,它們沒有翅膀,但跑步速度卻很快。

此物種已在其最大的棲息地豪勳爵島上滅絕,目前僅在鄰近的火山岩波爾斯金字塔上發現一個小於30個個體的種群,因此被稱為“世上最罕有的昆蟲”。豪勳爵竹節蟲在豪勳爵島上曾經非常普遍,一度被當成魚餌使用。但自從1918年,擱淺的“Makambo”號運輸船將黑鼠帶進島內後,因為外來優勢物種的入侵,這種昆蟲很快就在當地滅絕。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動物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